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胡乱华“时期,民族英雄冉闵驱逐胡虏,为何无法入选教科书?

“五胡乱华“时期,民族英雄冉闵驱逐胡虏,为何无法入选教科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醉今迷 访问量:1150 更新时间:2023/12/31 19:08:43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岳飞

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上,有很多具有民族大义的爱国英雄:无惧死亡的文天祥,英勇抗倭的戚继光,壮志凌云的岳飞,他们可以为自己效忠的王朝付出一切,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身无长物,一心报国是他们的特征,这样的他们被称为民族英雄。而那些玩弄权术,无所不用其及的悍勇之士只不过是历史中的小丑罢了。

一、出身汉族,认贼作父

有很多人把冉闵看作"五胡乱华"时期的民族英雄,认为是他驱逐胡虏,拯救了汉族亡族的危机,但是历朝历代却始终没有提起冉闵的功绩。到了今天,教科书上也没有出现冉闵的名字。冉闵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如果是,那他为何无法入选教科书呢?

众人纷纷展开"阴谋论",猜测这或许与民族团结有碍,但是这并不足以成为他立此功绩却没能在话本或评书中留下只言片语的原因。冉闵和其父冉瞻本来都是汉族人,后来冉瞻被羯族所降,成为羯族首领石虎的养子,改姓为石。

石虎何许人?著名的"魔头",他是羯族后赵的开国皇帝,生来喜好杀戮,曾经做过做令人发指的事是抓20万汉人少女,命令士兵对她们施暴,后来还把她们当作"两脚羊"来宰割食用。"夕则奸淫,旦则烹食",尸体阻塞河道,血染河面。

而石瞻在与刘曜对战战死后,冉闵就成了石虎的养孙,改名石闵,他自幼勇猛果决,善于作战,成年后更是生得高大威猛,勇力绝伦。石虎也很看重他,对待他跟自己的亲孙子无异。

公元338年,冉闵刚满17岁,他第一次参加战争,在昌黎大战中,石虎遇到了燕国名将慕容恪,被其追击溃败,而作为游击将军的冉闵却带着三千汉军未受损伤,从此威名远扬。后来石虎又提拔他为北中郎将,守卫后赵北疆,战功赫赫,石虎越来越倚重他。

二、为夺政权,大开杀戒

石虎去世以后,太子石世即位。其他的皇子则打算从石闵下手篡位,冉闵选择了石遵,349年,刚即位不久的石世便被石遵罢黜了。

登上帝位后,石遵并没有遵守他先前对冉闵的承诺:事成之后立冉闵为皇太子,冉闵大失所望,遂与他反目成仇,并且先下手为强地杀了石遵,接着又屠戮了几乎所有的皇室成员。

新皇帝石鉴想联合羯族来抗击冉闵,但是无奈被冉闵与李农击败,在明白羯族人不会接纳自己之后,冉闵便开始煽动赵人屠杀胡人,凡是高鼻梁多胡须的人一律成为了他们击杀的靶子。

350年,灭掉石氏皇室后,冉闵建立了冉魏政权,国号大魏。这时候,他把自己的姓氏又改回了冉,决定联合东晋灭掉胡人,但是东晋王朝没有给他回应,于是冉闵只好凭借一己之力与五胡作战。

与石琨对阵时,他大败对方于邯郸,灭敌数万;与张贺度联军对阵时,他灭敌两万八,并俘虏敌兵数万,带着三十万大军凯旋而归。

351年,石祇与羯族、鲜卑和羌族联合再次向冉闵发起进攻,冉闵错误地听信了道士的劝说,急躁出击,结果一败涂地,死伤士兵10万余人,一众大臣皆命丧敌人之手,冉魏政权遭遇重大打击。

那段时间,魏国弹尽粮绝,饥荒肆虐,食人之事时有发生,迁徙的胡人以数百万计,归乡途中相遇的百姓互相残杀劫掠,饥荒和疾病杀死了绝大多数迁徙的百姓,能够回到家乡的不过十之二三。

352年,鲜卑族的慕容恪直入冀州,冉闵迎头接战,誓要杀一杀他的锐气,骁勇善战的冉闵十战十胜慕容恪,但还是寡不敌众,最终落败。

三、云烟历史,自有定论

如此看来,冉闵的确是剿杀胡人的先锋,可是历史上还是存在很多对他的争议,也没有人认可他为"民族英雄",也导致他的事迹进不了教科书。

因为首先,冉闵的经历就注定了他的民族之心不纯粹,身为汉族人却成为了胡人的首领,认贼作父多年,期间一直为石赵政权卖命,屠杀汉人无数,即使在建国那两年他也在对抗东晋,阻挠晋王朝收复失地。

在《帝王录》也曾记载了冉闵骁勇善战,所攻之地,十之七为汉,三为胡,他杀的百分之七十都是汉人。

其次,历史上描述的汉人遭灭族的境遇被夸大了,五胡乱华虽然侵吞了晋朝疆域,北方的汉族人饱受胡人摧残,仅仅剩下一些流民组成的团体"乞活军"苦苦支撑。但是正统的东晋王朝在南迁之后依旧掌控着中原最富庶的疆域,汉族形势远没有到很严峻的程度。

而且冉闵与同时期的汉人将领相比,他的功绩并不是最杰出的,虽然他有着优秀的军事才能,但是桓温祖逖以及淝水之战中以一当十的谢玄谢安才是抗胡的主力军,是保卫民族的中坚力量。

此外,冉闵不被肯定的根本原因是他不具有民族大义,担不上民族英雄的称号。无论是屠杀汉族还是胡人,他都是出于私心,都是为了玩弄权术,巩固政权。他考虑的始终不是民族的未来,而是自己的私利,这与岳飞,戚继光等英雄有着本质的区别。

最后,冉闵虽然勇武剽悍,但是却缺乏谋略,没有统治国家的智慧,作为一国之君,冉闵建立的国家仅仅是依靠着自己的武力和战争来立国。

在冉魏政权根基薄弱,没有其他势力在背后支撑的情况下,却诛杀了自己最重要的盟友李农,在与其他各国征战时才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导致国力下降,生灵涂炭。与东晋结盟遭拒后,后期显得狼狈不堪。最终落得个被北燕慕容恪灭国,大臣自杀殉国的下场。

冉闵其人,不可谓不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但是由于境遇所限,一心军阀割据的他只能与各国的野蛮政权周旋,他于他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安定民心与恢复民生上,他比不上羯族石赵,更无法与鲜卑族的北魏孝文帝相比。

他的"杀胡令"是乱世中的暴戾后果,"力挽华夏将倾"也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他是历史上的悲剧,也是政治游戏中的牺牲品。

标签: 冉闵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422位帝王中,谁的武功是最高的呢?冉闵有霸王之勇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冉闵

    因为这里论的是皇帝,所以项羽大兄弟只能偷偷躲被窝里哭了,毕竟你只是个西楚霸王,要不论武功,谁敢跟你比啊!单纯看皇帝的武力值,要排出个第一来,还真的挺困难的。因为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不会亲自动手,手下人就已经帮他解决了一切。比如说汉昭烈帝刘备的武功肯定不差,卖枣的关羽和杀猪的张飞,跟了他以后都成了名将,

  • 武悼天王“冉闵”是拯救汉族的大英雄,还是屠夫?其实结果很明显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冉闵

    冉闵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在网络上被网友尊为拯救汉民族的大英雄,但是也有很多人却认为其根本不配英雄的称号,只不过是一个屠夫而已。那么冉闵到底是英雄还是屠夫?今天我们就来认真探析一下。首先我们来看看冉闵都干了什么事。被很多网友认为是汉人救星的冉闵,其出身却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后赵是当时羯族建立的政权

  • 五胡十六国:一道杀胡令,几十万胡人消失!冉闵死后汉人这个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冉闵

    冉闵是冉季载的五十四世孙,是我国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冉魏政权的开国君主。有关于他的故事,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杀胡令了。他出身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乞活军,乞活军是当时一种特殊的存在。它既不是官方招募组成,也不是民间自发组成,但是同时包含了两种的性质。他们是被官方组织起来的流民,也是我国古代最强劲的农民部队之

  • 冉魏皇帝冉闵死后,他的妻儿结局如何?其后裔如今都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草莓味小爱爱标签:冉闵

    蒋干发现救兵无望,就带着五千将士出城与燕军决战,因寡不敌众,死伤四千多人,只好退回城内。两个月后,蒋干带着冉闵的孙子——冉胤之子冉定外逃,城破,皇后董氏和太子冉智等人被俘,一些大臣自杀殉国,冉魏从此灭亡。蒋干投奔了冉闵原来的部将张遇,一行人把冉闵穿过的衣冠、靴子葬在了他的故乡——河南内黄冉村。张遇等

  • 拯救了濒于亡族汉人的冉闵,为什么在二十四史上很少有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冉闵

    现代史书为什么很少提冉闵,大家只要看一下我们的历史课本时就能得到原因了。历史课本对汉人所遭受的最黑暗历史浩劫的描述,是轻描淡写的一句:民族大融合。如此观点,自然不会把冉闵放在史书上。 胡人骑兵 冉闵出生在汉民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而所谓的五胡乱华,也并不仅仅是五个胡人部落,而是由于这五支胡人部落作乱

  • 冉闵是拯救汉人的英雄?其实还有一个胡人,隋朝统一天下离不开他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冉闵

    自秦国实现大一统,秦始皇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此后就有了大一统和大分裂的定义,比如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长达三百年,同时在这段时期中,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后,结束了分裂局面,再次实现了大一统。那么在这漫长的时期中,

  • 天佑华夏!历史上后赵灭绝汉族计划,多亏了冉闵的《杀胡令》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冉闵

    汉族起源于上古时代炎帝和黄皇帝部落,直到汉朝时期,汉族的名称才真正确定下来,在历史上多被外族称为汉人。在此之前,汉族或被称为夏族,或被称为华族,这也是今天中国称为华夏的来源。华夏民族的象征长城除了汉族,在中国广大的地域上,同样生活着其他民族。其中对中原地区影响比较大的多数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如同

  • 史上名震天下的四大战神遗言:白起悲哀、项羽绝望、冉闵悲壮!

    历史人物编辑:简单易懂的历史标签:冉闵

    华夏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无数能力出众的武将。他们率兵征战沙场,智谋过人,以少胜多,在战场上攻必克、战必胜,勇冠三军,横扫天下;他们为王朝建功立业。在笔者看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百战不殆”就是对这些战神最好的肯定。想要被称之为战神,自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武功盖世、具有一

  • 冉闵被俘后痛骂鲜卑帝王,被狠抽300鞭后杀掉,华夏真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冉闵

    公元352年6月1日,冉闵兵败,沦为阶下囚,被绑到燕主面前,慕容俊满脸不屑地看着他:“你一低贱的奴才,妄想称帝?”冉闵不卑不亢地反驳道:“天下大乱,你们蛮夷的禽兽都可以称帝,何况我这地地道道的中原英雄呢!”慕容俊怒不可遏,令人鞭之三百,随后将其斩于龙城。冉闵就义当天,龙城周边草木枯竭,蝗虫事起,天灾

  • 同样被人说成是汉奸,为何人们只议论吴三桂,不谈冉闵?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堂主标签:冉闵

    首先,现今竟有那么多以纯种汉族自居的人,这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中国历史上出现至少三次民族大融合。如果把炎黄部落定义为汉族,那夏开世袭之先,商起于东夷,周发于西戎,都是汉族血统的丧失。如果以汉朝作为汉族的起点,至南北朝时北方胡汉杂居,至隋唐连皇室都不是中原出身,再到辽国占据幽云十六州,金宋划江而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