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冉闵是拯救汉人的英雄?其实还有一个胡人,隋朝统一天下离不开他

冉闵是拯救汉人的英雄?其实还有一个胡人,隋朝统一天下离不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梅说历史 访问量:4324 更新时间:2024/1/1 14:22:34

自秦国实现大一统,秦始皇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此后就有了大一统和大分裂的定义,比如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长达三百年,同时在这段时期中,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后,结束了分裂局面,再次实现了大一统。那么在这漫长的时期中,为什么到了隋朝才实现了一统天下,这少不了前人立下的功劳。

先说这次大分裂的起因,南朝是汉族政权和东晋的延续,在南方,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而北朝则是继承五胡十六国,是一个胡汉融合的北方朝代,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大部分皇室为鲜卑族,与中国南朝时代并存。北朝继承的五胡十六国同样是一段大分裂时期,从北朝继续延续,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此后北方就陷入了“五胡乱华”。

这五胡就是匈奴、鲜卑、羯、羌、氐的游牧部落联盟,他们趁着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内迁,继而建立国家,与南方的汉人政权形成对峙的局面。一般来说,中原地区上的战争都是由汉人组成的,争来争去无非就是要在中原汉人中当皇帝,可如今少数民族也掺和进来了,还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这可就难办了,想要实现大一统就没那么容易了。

若不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司马皇祖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内乱,导致西晋衰弱,也不会引来匈奴人刘源灭亡西晋,此后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从汉朝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都是被武力镇压的,但一直有胡人向中原迁徙,逐渐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趁着西晋内乱,他们发兵侵扰中原,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

而南朝虽然都是汉人政权,期间各个国家都出现过几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出征北伐,但是南方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太弱,根本无法镇压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明朝之前,中原地区上大多都是北方统治南方,少数民族之所以被称为少数,是因为他们的人数少,实在是比不得汉族人口,这或许与少数民族的强悍野蛮有关。

后赵政权曾经实施过民族融合方案,但最终失败了,他们本来想着先完成民族融合,然后再统一全国,北方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都是这样的想法,为此想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后赵的开国者石勒大字不识一个,他想着要施行民族隔绝,隔绝汉族,但他的堂侄石虎,也就是第二任皇帝。

当时有个和尚给他提了建议,拉拢汉人,让他们安居乐业,到时他们就不会帮东晋对付后赵,如此石虎就雇佣汉人做工程,在十几万汉人的修建下,邺城的城墙被修得十分完善,可遇到一场大暴雨而后,城墙就塌了,压死了几万人。随后石虎又搞了几个工程,害死了不少的汉人。

在石虎的折腾下,汉人之中有一个叫“冉闵”的人,此人就是后来东晋十六国当中“冉魏”的创始人,他带着汉人杀了“羯族”的首领和皇族,让剩下的几十万羯族人出城,汉人进城,双方拥堵在一起,他又下令让汉人随便杀羯族人,还会给他们赏赐,几天之内几十万的羯族人就被杀死,这个噩耗让上百万的胡人开始逃亡。从这里看出,汉人被压迫奴役久了,一旦抓住机会,就会进行反抗,到时侯人数多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民族隔绝的方案不行,很快前秦的苻坚就想出了民族包容政策,但最终还是因为“淝水之战”失败了。他宣告在北方区域内,汉人可以自由进入,而且苻坚认为若是让汉人的精神支柱变为他们,那就好办了,他想着要打败东晋,这样汉族士人就会归附他们,汉族百姓迟早也会归顺的。

为了表明他包容各族的决心,他不顾大臣的反对,重用汉人王猛,后来后秦的“姚苌”、后燕的“慕容垂”,甚至是北魏的“拓跋珪”,他们都曾是苻坚的臣子。可苻坚并没有打下东晋,那么北方的包容政策就无法成功,淝水之战侯,前秦战败,直接导致国家分崩离析。

既然包容政策不行,让汉人融合他们失败了,北魏的孝文帝就施行了全盘汉化政策,他们主动汉化,加入汉人,可这对于他们民族的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就连他的儿子也反对,孝文帝为了表明决心,直接杀掉了儿子。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因为这里的汉文化比较聚集,但大臣并不同意,孝文帝提出要南征,灭掉南方的齐朝,其实大臣还是不赞成的,但皇帝意已决,一大批人浩浩荡荡地向南出发,到了洛阳后,下起了暴雨。

孝文帝给了大臣们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南下,而是在洛阳建都,大臣们不愿意打仗,便同意留在洛阳,如此孝文帝实现了心中的计划,定都后,他开始施行政治配套体制改革,关于丧葬、服饰等文化,都要学汉人,就连姓氏也得改了,不用鲜卑族的姓,比如“拓跋”改为“元”,大臣们需要学会汉语,若是不学汉语,就连官都没得做,洛阳是繁华之地,比北方的匮乏情况好太多了,北方贵族来此后,很快就陷入了这里的奢靡生活中,经过一两代后,鲜卑贵族就已经完成汉化了,可那些没有来到此地的鲜卑百姓却被他们看不起了,这些人才是国家的大部分。

说起来,北魏的孝文帝才是隋朝统一的第一功臣,历史功绩在冉闵之上,所以他也没想到,自己关于民族融合的一系列举措,没有让自己的国祚得以延续,反而间接推动了隋朝的大一统,为别人的江山做了嫁衣,想来也是可惜的。

正是这些民族融合的举动和政策为以后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若是没有这些事情,要想实现南北大一统,那就很困难了,隋朝的大一统就要迟来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了。

标签: 冉闵

更多文章

  • 天佑华夏!历史上后赵灭绝汉族计划,多亏了冉闵的《杀胡令》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冉闵

    汉族起源于上古时代炎帝和黄皇帝部落,直到汉朝时期,汉族的名称才真正确定下来,在历史上多被外族称为汉人。在此之前,汉族或被称为夏族,或被称为华族,这也是今天中国称为华夏的来源。华夏民族的象征长城除了汉族,在中国广大的地域上,同样生活着其他民族。其中对中原地区影响比较大的多数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如同

  • 史上名震天下的四大战神遗言:白起悲哀、项羽绝望、冉闵悲壮!

    历史人物编辑:简单易懂的历史标签:冉闵

    华夏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无数能力出众的武将。他们率兵征战沙场,智谋过人,以少胜多,在战场上攻必克、战必胜,勇冠三军,横扫天下;他们为王朝建功立业。在笔者看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百战不殆”就是对这些战神最好的肯定。想要被称之为战神,自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武功盖世、具有一

  • 冉闵被俘后痛骂鲜卑帝王,被狠抽300鞭后杀掉,华夏真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冉闵

    公元352年6月1日,冉闵兵败,沦为阶下囚,被绑到燕主面前,慕容俊满脸不屑地看着他:“你一低贱的奴才,妄想称帝?”冉闵不卑不亢地反驳道:“天下大乱,你们蛮夷的禽兽都可以称帝,何况我这地地道道的中原英雄呢!”慕容俊怒不可遏,令人鞭之三百,随后将其斩于龙城。冉闵就义当天,龙城周边草木枯竭,蝗虫事起,天灾

  • 同样被人说成是汉奸,为何人们只议论吴三桂,不谈冉闵?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堂主标签:冉闵

    首先,现今竟有那么多以纯种汉族自居的人,这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中国历史上出现至少三次民族大融合。如果把炎黄部落定义为汉族,那夏开世袭之先,商起于东夷,周发于西戎,都是汉族血统的丧失。如果以汉朝作为汉族的起点,至南北朝时北方胡汉杂居,至隋唐连皇室都不是中原出身,再到辽国占据幽云十六州,金宋划江而至,元

  • 五胡乱华、冉闵和乞活军,所谓民族英雄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冉闵

    有小伙伴点名要写这个,说是网上文章讲得云里雾里,搞得都分不清冉闵的本来面目了。确实如此,关于冉闵这个人,首先是他被扣了好几个高帽,首当其冲就是民族英雄这个大帽。如果说冉闵是民族英雄,这话给他听了,恐怕他自己都要惊诧莫名,因为他压根就没那个想法。想解释清楚这段往事,必须得先交代一下时代背景。五胡乱华两

  • 冉闵大帝的种族灭绝,是否真的是顺心民意?答案是很肯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禾西史说标签:冉闵

    说起冉闵大帝来,那就不得不说五胡乱华了,因为没有五胡乱华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有冉闵大帝“杀胡令”的种族灭绝了,所以从实质的历史背景来看,冉闵大帝的种族灭绝,那肯定也就是跟五胡乱华有很直接的关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冉闵大帝的种族灭绝,是否真的是顺心民意呢?下面,咱们就来说一下,答案是很肯定的吧。对于种

  • 冒牌的民族救星:“挽救汉族危亡”的冉闵,恰恰是他们的大灾星!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冉闵

    文/格瓦拉同志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民族主义的勃兴,五胡乱华时期的冉魏政权皇帝冉闵,被有些网友吹捧为挽救汉族危亡的“民族英雄”和“大救星”。这个之前并不为人所广知的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受到如此高的推崇,原因无非是他曾在国内颁布过一条备受争议的“杀胡令”,以屠杀胡人的方式来变相掩护汉人,保证汉民族的生存与延

  • 没有杀胡令,就没有北方汉人?事实让人失望,冉闵也是刽子手!

    历史人物编辑:史前小魔王标签:冉闵

    冉闵,哦不,应该称他为石闵,毕竟在他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使用的是这个名字,而且他能够历史留名也得益于石这个姓氏!冉闵的爸爸,很早就认了石虎当爹,于是这一家子全部改姓了石,冉闵成了后赵帝国暴君石虎的养孙。石闵作战十分勇敢,后赵帝国残杀北方汉人的军功章里,有着石闵的那一份功劳,石闵杀的汉人绝不在少数!后来

  • 冉闵到底是“救世主”还是“暴君”?一道“杀胡令”的是是非非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冉闵

    在那个“五胡十六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文明几乎断裂的艰难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血腥年代”。当时,汉人都被大量残杀,妇女们被侮辱残杀。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当时北方的汉人数量锐减至600万,一度造成“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沿途树上都挂满了上吊的人,就连城墙上也挂满了

  • 甘肃出土一件文物,学者感叹:保全汉人不是靠冉闵,而是靠此物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冉闵

    十六国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的大乱世,这时候的中原王朝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五代十国是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时候的中原王朝已经灭亡,此时有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等政权。这个时期是非常乱的,即使是有些历史爱好者也搞不清这其中的各个王朝。虽然这时候王朝非常多,但是没有大一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