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胡十六国:一道杀胡令,几十万胡人消失!冉闵死后汉人这个下场

五胡十六国:一道杀胡令,几十万胡人消失!冉闵死后汉人这个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马文成 访问量:3079 更新时间:2023/12/17 6:30:26

冉闵是冉季载的五十四世孙,是我国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冉魏政权的开国君主。有关于他的故事,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杀胡令了。

他出身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乞活军,乞活军是当时一种特殊的存在。它既不是官方招募组成,也不是民间自发组成,但是同时包含了两种的性质。他们是被官方组织起来的流民,也是我国古代最强劲的农民部队之一。冉闵加入乞活军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归顺了后赵。

后来冉闵跟随着石虎攻打鲜卑和西羌等部,建下了很多战功,因此被石虎收为义子。而石虎又是一个非常出名的暴君,在他攻营拔寨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活下来的人,全部都是屠杀。而且他非常的好色,曾经抓了十万妇女全部充到自己后宫。

有关于他的内容,我这里就不再多加解释。只是跟大家说一下,在石虎等这些胡人政权下面,汉族曾经濒临灭亡。史书这样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到了石虎后期的时候,冉闵开始渐渐的架空政权。用后赵搜刮来的粮食发放给百姓,借此大肆拉拢人心。

等到石虎去世之后,他用一把大火烧毁了用几十万人尸骨,修建起来的后赵皇宫。当时的这次大火烧了整整一个月,他趁着这个机会,放走了被石虎关押的10万多妇女。因为很多汉人不想被前面史书记载的那样被残杀,纷纷开始拿起武器和湖人胡人对抗。

所以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可以登高一呼的人。然而当时在北方的汉人究竟有多少,史书当中也给出了记载:“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也就是说满打满算,这里也只不过是400多万汉人。

趁着石虎去世天下大乱的这个阶段,冉闵乘机扶持了傀儡皇帝石遵,并且借助他的手杀世自立。当时后赵大将石冲,听说这个消息聚集了10万胡人,要南下去攻打冉闵。但是被他全部歼灭在了平棘地区,再次坑杀胡人三万。

之后石虎迫使石遵让位给他,但是他显然不同意,结果被冉闵直接给杀了。结果再次激起了胡人的强烈反应,没想到最后还是被冉闵杀了10万胡人,引起了中原大乱。之后冉闵准备挟天子以令诸侯,又重新扶持了新的傀儡皇帝石鉴

可惜当时有权有势的胡人将领并不认账,一时间激起千层浪。最后引起群胡讨伐:

关中的赵乐平王石苞自关中率大军东讨冉闵,后被冉闵杀;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夜受石鉴书诛闵,亦被杀;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前河东太守石晖参与诛杀冉闵,也被冉闵所杀;姚弋仲、蒲洪等连兵,移檄中外,号召天下胡人杀掉冉闵……

冉闵看到这些胡将实在是太不听话,干脆也不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直接自己去当天子。于是他开始颁布第一道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也就是说只要是敢拿起兵器的胡人,全部杀掉。因此大量的胡人四处逃窜,见到这样情况。

冉闵颁发的第二道杀胡令: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意思是说只要听我话的可以留下来,不听话的赶紧走。因此大量的胡人开始往外迁移,但是恰好碰到了要赶进城内杀胡人的汉人。因此两方相遇之后,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在这个关键点上,冉闵颁发了第三道杀胡令: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这句话真的是成为了汉人的福音,只要是杀了一个胡人,就可以拿到他们的头颅前去领赏。这三则杀胡令下来,在北方的胡人基本被杀光。单独就是冉闵带着的部队,就杀了二十万的胡人。

不仅如此,很多汉人在这次行动中被误杀。比如说在当时的山西南部,很多人就是因为长得比较像胡人,也被当做是胡人给杀掉。在冉闵建立国家的三年时间里面,基本上没有一个月是消停的。不仅激起了其他胡人的愤怒,而且也引起了汉人的大肆批评。

甚至在他死后,根本就没人为他立书写转。再加上时间比较短,很多大臣基本上就是自杀殉国。尤其是后来统治北方几百年的北魏政权,非常厌恶冉闵的这种行为,后人也根本就没有把它列为十六国之一。最后从中原安全退出去的胡人,基本上也就是十之二三。

在冉闵在位的这几年,虽然杀了非常多的胡人,据后世考察也将近300多万人,但是也是付出了几百万汉人的代价。由于激起了周围胡人的痛恨,他建立的这一个汉人政权由于孤掌难鸣。被周围的围攻之下,没有撑多久就直接灭亡。

经过三年的战乱,存活下来的汉人也不过是二三十万。由于之前对于胡人杀戮的恐惧,担心之后铺天盖地的报复。因此他们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准备渡过黄河投靠到东晋的政权。

可惜东晋的征北大都督禇裒提前回军,造成这几十万难民没有接上,基本上也是被胡人杀戮殆尽。真正能够逃到东晋的,也就只是残余人的一半多点。都说冉闵救了汉人一命,但是这此消彼长之下,究竟还能剩下多少汗人?

标签: 冉闵

更多文章

  • 冉魏皇帝冉闵死后,他的妻儿结局如何?其后裔如今都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草莓味小爱爱标签:冉闵

    蒋干发现救兵无望,就带着五千将士出城与燕军决战,因寡不敌众,死伤四千多人,只好退回城内。两个月后,蒋干带着冉闵的孙子——冉胤之子冉定外逃,城破,皇后董氏和太子冉智等人被俘,一些大臣自杀殉国,冉魏从此灭亡。蒋干投奔了冉闵原来的部将张遇,一行人把冉闵穿过的衣冠、靴子葬在了他的故乡——河南内黄冉村。张遇等

  • 拯救了濒于亡族汉人的冉闵,为什么在二十四史上很少有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冉闵

    现代史书为什么很少提冉闵,大家只要看一下我们的历史课本时就能得到原因了。历史课本对汉人所遭受的最黑暗历史浩劫的描述,是轻描淡写的一句:民族大融合。如此观点,自然不会把冉闵放在史书上。 胡人骑兵 冉闵出生在汉民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而所谓的五胡乱华,也并不仅仅是五个胡人部落,而是由于这五支胡人部落作乱

  • 冉闵是拯救汉人的英雄?其实还有一个胡人,隋朝统一天下离不开他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冉闵

    自秦国实现大一统,秦始皇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此后就有了大一统和大分裂的定义,比如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长达三百年,同时在这段时期中,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后,结束了分裂局面,再次实现了大一统。那么在这漫长的时期中,

  • 天佑华夏!历史上后赵灭绝汉族计划,多亏了冉闵的《杀胡令》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冉闵

    汉族起源于上古时代炎帝和黄皇帝部落,直到汉朝时期,汉族的名称才真正确定下来,在历史上多被外族称为汉人。在此之前,汉族或被称为夏族,或被称为华族,这也是今天中国称为华夏的来源。华夏民族的象征长城除了汉族,在中国广大的地域上,同样生活着其他民族。其中对中原地区影响比较大的多数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如同

  • 史上名震天下的四大战神遗言:白起悲哀、项羽绝望、冉闵悲壮!

    历史人物编辑:简单易懂的历史标签:冉闵

    华夏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无数能力出众的武将。他们率兵征战沙场,智谋过人,以少胜多,在战场上攻必克、战必胜,勇冠三军,横扫天下;他们为王朝建功立业。在笔者看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百战不殆”就是对这些战神最好的肯定。想要被称之为战神,自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武功盖世、具有一

  • 冉闵被俘后痛骂鲜卑帝王,被狠抽300鞭后杀掉,华夏真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冉闵

    公元352年6月1日,冉闵兵败,沦为阶下囚,被绑到燕主面前,慕容俊满脸不屑地看着他:“你一低贱的奴才,妄想称帝?”冉闵不卑不亢地反驳道:“天下大乱,你们蛮夷的禽兽都可以称帝,何况我这地地道道的中原英雄呢!”慕容俊怒不可遏,令人鞭之三百,随后将其斩于龙城。冉闵就义当天,龙城周边草木枯竭,蝗虫事起,天灾

  • 同样被人说成是汉奸,为何人们只议论吴三桂,不谈冉闵?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堂主标签:冉闵

    首先,现今竟有那么多以纯种汉族自居的人,这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中国历史上出现至少三次民族大融合。如果把炎黄部落定义为汉族,那夏开世袭之先,商起于东夷,周发于西戎,都是汉族血统的丧失。如果以汉朝作为汉族的起点,至南北朝时北方胡汉杂居,至隋唐连皇室都不是中原出身,再到辽国占据幽云十六州,金宋划江而至,元

  • 五胡乱华、冉闵和乞活军,所谓民族英雄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冉闵

    有小伙伴点名要写这个,说是网上文章讲得云里雾里,搞得都分不清冉闵的本来面目了。确实如此,关于冉闵这个人,首先是他被扣了好几个高帽,首当其冲就是民族英雄这个大帽。如果说冉闵是民族英雄,这话给他听了,恐怕他自己都要惊诧莫名,因为他压根就没那个想法。想解释清楚这段往事,必须得先交代一下时代背景。五胡乱华两

  • 冉闵大帝的种族灭绝,是否真的是顺心民意?答案是很肯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禾西史说标签:冉闵

    说起冉闵大帝来,那就不得不说五胡乱华了,因为没有五胡乱华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有冉闵大帝“杀胡令”的种族灭绝了,所以从实质的历史背景来看,冉闵大帝的种族灭绝,那肯定也就是跟五胡乱华有很直接的关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冉闵大帝的种族灭绝,是否真的是顺心民意呢?下面,咱们就来说一下,答案是很肯定的吧。对于种

  • 冒牌的民族救星:“挽救汉族危亡”的冉闵,恰恰是他们的大灾星!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冉闵

    文/格瓦拉同志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民族主义的勃兴,五胡乱华时期的冉魏政权皇帝冉闵,被有些网友吹捧为挽救汉族危亡的“民族英雄”和“大救星”。这个之前并不为人所广知的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受到如此高的推崇,原因无非是他曾在国内颁布过一条备受争议的“杀胡令”,以屠杀胡人的方式来变相掩护汉人,保证汉民族的生存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