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具是一代豪杰,权臣。如果二人错开二十年,他们二人都有可能成为统一南北朝的皇帝,可惜了,二人处于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同一朝堂。颇有点“诸葛亮相逢司马懿”的意思。也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说白了,就是为了历史的精彩,让他们不是冤家不聚头。
宇文泰,小字黑獭。宇文泰是匈奴化的鲜卑人。宇文泰最大的功绩是创立府兵制,宇文泰是关陇集团的创始人,包括他在内的八柱国将军,孕育了出来三个皇帝的祖父,包括隋唐。可以说,如果宇文泰多活5年,定会一统天下。高欢,字贺六浑,是彻底鲜卑化的汉人。因此上,高欢善骑射,有武艺。高欢以平灭尔朱氏起家。是北魏第一权臣。后来成就天下,成为北齐实际开国皇帝。高欢和宇文泰当初都在一代枭雄尔朱荣麾下为将,在晋阳初识、彼此印象不深,当时高欢的职务高于宇文泰。谁也料想不到对方是自己一生的对手。可以说在南北朝时代英雄豪杰多如过江之卿,名将也是不少,枭雄权臣篡位登基更是不少,但以上都占了的。却只有这二位,换句话说。如果二人不是生在同一时代,都是一统天下的人物,如汉高祖与光武帝。
高欢诛杀尔朱氏以后,自己成为第二个尔朱荣。北魏孝武皇帝不甘心当傀儡。在心腹大臣劝说下,出走投奔在关中的宇文泰。罢免高欢,加封当时在关中的宇文泰为左仆射,希望高欢和宇文泰二虎相争,自己坐收渔人之利。但孝武帝忘了,一个没有了权力的皇帝就是一个没有毒牙的蛇,已经没有任何作用,就是一个牌子而已。孝武帝的圣旨对于高欢来说,和废纸一样,高欢见皇帝没有了,又立北魏宗室元见善为皇帝,史称孝静帝。逃到关中的孝武帝逃到宇文泰那是刚出虎口,又进狼窝,依旧是傀儡。但宇文泰和高欢都有了借口消灭对方理由,二人都以皇帝的名义谴责对方是乱臣贼子(他们也许自己都想乐)各自累兵秣马决一死战,至此北魏正式分裂,即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东西二魏为了统一北方展开大战。
高欢立新皇帝以后,立即迁都,把首都从洛阳迁往自己的老巢邺城。让高岳,孙腾掌控朝局,自己领兵会斗宇文泰,双方在潼关开战。二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会战小关之战开始了。宇文泰得知高欢来讨伐自己,立即率兵迎战。高欢让手下大将窦泰驻守不战,不可轻敌。但窦泰不听,宇文泰派兵从小关出兵,窦泰猝不及防,东魏大败。窦泰自杀谢罪。宇文泰带领大军直扑高欢。高欢身后就是黄河,由于没有渡河的船只,高欢只得背水而战。;护卫将军薛孤雁拼死抵抗,总算让高欢得以逃脱。第一次双龙会,以宇文泰获胜告终。但高欢另一路大军,高熬曹却进展顺利,高熬曹进军的时候,高熬曹身中三箭。两次昏死过去,但却不下战场,巡视军营,安慰士卒。高欢得知以后,立即任命高熬曹的弟弟当并州刺史,很会收买人心。由于高欢手下高级官员以鲜卑人为主,所以相互以鲜卑语沟通,但只要高熬曹在,高欢必用汉语讲话。高熬曹此胜利以后,高欢加封其为大都督。东魏七十六个都督都归高熬曹调遣。公元537年,高欢带兵二十万,再次从黄河壶口发兵进攻浦津,第二次东西魏大战拉来帷幕。高欢找的时机很好,当时关中大旱。宇文泰只能带着一万多人迎敌,粮食都囤积在在恒农,高熬曹三万大军把恒农团团围住。高欢手下大将侯景(又一个牛逼人出现了)建议,宇文泰缺粮,我们只要死死围住恒农这,宇文泰不死就得投降,我们将大军兵分两路。前后进兵,互为接应。高欢不听,带兵渡过黄河会斗宇文泰。
宇文泰在长安附近的外渭芦苇沼泽之地埋伏,准备劫杀高欢,高欢的先头部队果然在芦苇地里路过。宇文泰手下大将李必李标亲自带兵杀敌。高欢手下也不弱,突遭袭击。却不惊慌,也是全力迎战,高欢帐下彭乐肠子都出来了,彭乐把肠子填回去。继续打仗。由于宇文泰指挥得当,东魏大军溃败。八万大军丧于宇文泰之手。高欢只好退步东退黄河,宇文泰再次大获全胜。辎重粮食获得无数。高熬曹得知高欢兵败,只好从恒农退兵。第二年,高欢大将侯景攻克西魏重镇金墉。宇文泰得知以后,立即带兵临阵斩杀莫多喽。侯景得知以后,开始排兵布阵,北距南依。双方大战的时候,宇文泰战马受伤倒地,宇文泰摔于马下,侯景大军杀到。护卫李牧揪住宇文泰并用鞭子抽打骂道。你们王爷跑哪里去了,给我带路,侯景部将没有在意。宇文泰也算逃过一劫。此役,高欢大获全胜,总算扳回一局。
此时,高熬曹在观察敌情,宇文泰无意中看见了高熬曹。立即派兵突袭高熬曹。高熬曹抵挡不住,败退回河阳城。河阳主将高永乐一向反感高熬曹,拒不开城,大英雄高熬曹被宇文泰手下一个士卒宰杀,宇文泰大喜,赏赐锦缎万匹。这锦缎万匹直到宇文泰的儿子建立的大周亡国都没有发完,可见宇文泰是多高兴啊。那边呢,高欢得知高熬曹战死沙场以后,肝胆俱裂,把族弟高永乐活活打死。高欢立即发兵给高熬曹报仇,发兵河桥,东西二魏从早打到晚上,夜间看不清,宇文泰大军发生混乱,谁也找不到谁,宇文泰也只有逃遁,这次河桥大战,高欢是胜利者,但损失大将高熬曹得不偿失。
公元543年,两个活曹操的芒山大战开始了,高欢手下将领高中秘投降宇文泰,导致战略要地虎牢关落入东魏。宇文泰陈兵洛阳,高欢提兵十万北渡黄河,双方隔邙山为阵,各自都是守而不战。宇文泰想夜袭高欢。哪只直高欢早有预见,已经埋伏好人马,大将彭乐(填肠子那位)亲自带兵大败宇文泰,活捉东魏四十多位将领,追的宇文泰就差一匹马的距离,宇文泰大喊,你不知道兔死狗烹吗,我死了,你也完了。彭乐觉得宇文泰说的有理,就把宇文泰放了。养寇自重的把戏玩得不错。转过天来,双方再战,这次是高欢大败,宇文泰大将贺博胜差点被活捉高欢,高欢好不容易逃脱到邺城,立即把贺博胜在邺城的几个儿子都给宰了。贺博胜活活气死了。
三年以后,双龙会最后一战玉璧之战开始了。已经五十多岁的高欢进攻玉壁,玉壁主将韦孝宽一共不过数千人马,高欢十万大军打了五十多天没有攻克。高欢部将祖廷往城里射书,擒拿韦孝宽拜太尉,封公爵,韦孝宽在书信背面写上,抓获高欢者亦如此。高欢此时已经病危,为了安定军心,天天在大营内饮酒安定人心。公元547年,正逢日蚀。高欢流涕而言,此上天要收我,临死之时,想起自己一个大头兵历经风雨。二十余年奋斗,终成一代权臣,可以说不负此生。当夜,一代枭雄高欢病死军中,时年五十二岁
宇文泰和高欢都是大军事家,久经战阵,经验丰富,从公元536开始到公元547年,双方历经关西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玉壁之战。这五场大战高欢和宇文泰各赢两场,平一场,可以说半斤八两,但在最关键的玉璧之战中。高欢败北,而且败得很惨。
高欢病逝以后,宇文泰开始攻击南朝的梁。数次击败梁武帝,也使得西魏成为当时三个国家里(东魏,西魏,南梁)国土面积最大,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国家,但宇文泰在公元556年在北巡的时候去世。时年49岁,如果宇文泰多活5年,定能统一华夏。高欢和宇文泰二人得一时之瑜亮。司马懿对曹孟德,如果不生在同一个是时代,都会有统一天下的机会,但历史让二人处在了一个时代,这也许就是历史的精彩之处吧。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