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自从孝武帝背叛高欢出逃到关中,而高欢另立孝静帝元善见之后。北魏国家就被一分为二,从此就成了东魏和西魏两个国家。高欢控制的是东魏,而宇文泰控制的是西魏。相比于西魏,东魏本来就是北魏的优渥之地,而西魏则是贫瘠之地。
因此,东魏从来不缺粮食和人口,可是西魏就不一样了。西魏是个贫瘠之地,对于粮食和人口都是很缺的。只要稍微有点灾情,就能够将西魏给整得喘不过气。显然,对于这样的情况是高欢所喜闻乐见的。
西魏国情堪忧,高欢欲趁机收复
东魏刚被南梁的不败将军陈庆之痛击,侯景大败逃走。高欢向南梁梁武帝议和,获得了一线喘息。而且高欢和北方柔然可汗联姻也确保了北方的一时安宁,从此他将注意力集中在和西魏的对抗。
西魏文帝向天下宣告了高欢的二十条罪行,声称将要亲自声讨逆贼。高欢也不示弱,扬言将率领百万人马西讨逆贼。
但是出现了对西魏不利的局面,这时候西魏国内发生了灾情,粮食欠收使得很多百姓吃不饱饭。本来西魏地区就是地广人稀,人口缺乏是他们的大患,经常在面对东魏攻击时兵力处于下风。这次灾情让西魏国内大乱,死了大部分人口,还一度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高欢周密策划兵分三路,欲声东击西进攻西魏
此前高欢派兵进攻夏州和灵州都获得了胜利,并获利人口上万。再加上西魏灾难,此时高欢认为西魏形势大乱。是时机进攻了,于是他派司徒高敖曹进攻上洛,大都督窦泰则作为先锋前往潼关,自己则领兵从晋阳前往蒲坂。
是时,高欢把部队驻扎在蒲坂,命人在河上造了三座浮桥,随时准备渡河。
大战即将开始,西魏凶多吉少,宇文泰征集良将商量对策。
宇文泰欲兵走险遭,却遭手下阻挠
宇文泰把部队驻扎在广阳,他看出来虽然高欢把大部队集中在蒲坂表示要过河,但是其实只是用来吸引人眼球的战术。宇文泰认为高欢的真实目的是给窦泰的部队争取时间,这样好突袭潼关一带。只要他们能出其不意打败了窦泰的精锐部队,形势就对西魏有利了。
但是他的部将中很多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舍近求远去进攻窦泰部队。万一高欢攻过来,就会一溃千里,损失很大。如果担心窦泰的部队强大,可以把现有部队一分为三分别抵御。
这时候大部分将领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劣势,兵力少于东魏的他们如果再分开防守,将每个地区都没有优势,这样形势将很不利。
只有苏绰等人看到了这一点,并表示同意宇文泰的观点,苏绰是宇文泰非常信任的一个顾问。
一开始他只是行台郎中,宇文泰也不知道他的能力,知道有一次仆射周惠达按照苏绰的意见跟宇文泰汇报一件事以后,宇文泰才了解到他的才能。宇文泰和苏绰彻谈了一天一夜,深深为他的才识所折服,后来直接命名为大行台左丞,掌管秘密机事。
宇文深所见略同,一语惊醒宇文泰
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深也是个有深谋远虑的将领,他给宇文泰出主意如何进攻高欢部队。宇文深担心一旦直接对话高欢的部队,一旦窦泰前来支援,将会两面受敌,会很被动。
他建议宇文泰派一只精锐部队前往小关出去,窦泰性情急躁,必然会来决战。此时再派大部队伏击,一定会大破窦泰部队,高欢是一个行事谨慎的人,也不会前来救援。这样东魏就会损失他们最优秀的部队,一定会士气受到打击。此时再进攻高欢部,一定会有优势。
这个主意正好切合了宇文泰的计谋,不愧为叔侄两,都是军事能人。宇文泰对侄子的话很是认可,也很欣赏他和自己的不谋而合。
宇文泰布下计谋,对皇帝说要在蒲坂抵死一战。告别后就出发了,实际上他带着部队悄悄前往小关埋伏。
宇文泰出其不意,虎将窦泰战场殒命
两天后当宇文泰部队到达小关的时候,窦泰听说后立刻被吸引出来。果然不出宇文泰分析,窦泰是个急躁的人,宇文泰引诱他从风陵渡过河。然后来到马牧泽,在这里和窦泰的部队展开大战。
窦泰部队长途跋涉又对这里地形不熟,准备不够,被宇文泰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窦泰兵败自尽。高欢出师未捷就先损失了一员大将。
接下来一切都如宇文泰计划,高欢虽然得知窦泰战事却因为河水冰浅无法过河支援。他只好命令部队撤掉浮桥赶紧后退,西魏大军在后面追赶。幸得薛孤延做部队后卫拖住了宇文泰军得追赶让高欢成功回师,宇文泰军获胜后也返回长安。
高欢军心涣散,被宇文泰吓退
在小关战场的另一端,东魏还有高敖曹一支军队还在攻打上洛。他一路都战无不胜,越战越猛。
高敖曹利用内奸引导,身先士卒。自己身中三箭都不下火线,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上洛很快就被拿下。
此时窦泰已经身亡,高欢恐怕士兵人心浮动不利战斗,立即命令高敖曹撤退。实际上是让他自己回去就行了,部队可以扔下,但是高敖曹奋力拼杀带着所有兵马回师。
此次进攻只有高敖曹有所收获,立下战功,高欢奖励高敖曹,并如他所愿赏赐他弟弟高季式为济州刺史。他本人则被任命军司大都督,统七十六小都督。
在高欢的部队里大部分都是鲜卑人,都很看不起汉人。只有高敖曹能让他们敬畏,甚至高欢也对他另类对待。据说高欢只有高敖曹在的时候才会用汉语下达命令,可见对他的欣赏。
这是第一次高欢和宇文泰的对话,高欢在西魏国力不足并且自己兵力有优势的时候发起进攻,却因为战术失败损失窦泰这员大将,士气受到极大打击。一时无法再攻打西魏,给了宇文泰在国内休养生息的时间。
这次对话也是后来几次对话的缩影,高欢都是兵力占优但是在战术对话中完败,结果饮恨而退,直到自己忧愤而死,都没能在和宇文泰的对话中占到太大便宜。可见宇文泰这个枭雄,真不是吃素的。那么大家对于高欢和宇文泰二者之间谁更胜一筹?有什么看法吗?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