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欢与孝武帝争权激烈?高欢灵机一动,成功借孝武帝之手杀掉高乾

高欢与孝武帝争权激烈?高欢灵机一动,成功借孝武帝之手杀掉高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芝芝之文艺 访问量:2077 更新时间:2024/1/24 1:50:07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历史上,皇帝与权臣之间的关系往往就是权臣控制着皇帝。而皇帝成为傀儡之后,只能是听之任之,最后没办法只能选择被玩弄于鼓掌之间,而他们的结局也往往是不了了之。不过在北魏历史上有位皇帝,他虽然是做了傀儡。然而他成功地逃脱了权臣的束缚,他就是孝武帝元修

孝武帝不甘当傀儡,一心想摆脱高欢的束缚

自从高欢拥戴了孝武帝元修之后,他可谓是位极人臣,只手遮天。但孝武帝并不甘心屈服于高欢的控制,所以他时刻在关注着高欢的对手——宇文泰

宇文泰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对于想要尽快摆脱高欢控制的孝武帝来说,和宇文泰联合一起对付高欢是十分可行的。所以当他打听到宇文泰目前在关中之后,就对高欢说:“现在宇文泰实在是太强大了,如果不尽快把他除掉的话,恐怕日后将成为一个很大的隐患。不如我现在就带领军队去讨伐他,以免他做大!”

其实孝武帝内心想的是趁着这个机会,逃离高欢的手掌心。但是高欢也不傻,知道要把孝武帝留在身边才是最正确的。于是孝武帝怒了,直接跟他摊牌说:“我才是皇帝,你只是一个臣子罢了,如今却敢处处的限制朕的行动!”

高欢听他居然这么说也火了,要不是我,你能当上这个皇帝?现在位置坐上了,就想要摆脱我的控制?未免太过河拆桥了,想都不要想。

斛斯椿与高欢反目,开始辅助孝武帝

斛斯椿与高欢本来就只是因为利益走在了一起,本就不牢靠。但是真正让斛斯椿决定与高欢彻底决裂的其实是一件小事。那就是高欢把尔朱仲远手下的都督乔宁和张子期给杀了,而杀害两人的理由就是因为他们虽然现在作为他的臣子却不够忠心,总是有二心,随时准备离开。

其实杀一些不忠的臣子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斛斯椿的眼中,这是高欢对他的一次警告。斛斯椿觉得下一个被杀的就是他了,所以只好起来反抗高欢。

斛斯椿决定了之后,就开始慢慢远离高欢。反而开始跟着孝武帝了,在孝武帝的耳边一直说高欢的坏话。其实斛斯椿的想法跟孝武帝不谋而合了,两个人都是想尽快除掉高欢。

在斛斯椿的策划与谋略中,孝武帝加强了皇宫的禁军力量,并且努力训练武将们的军事才能。有了斛斯椿的帮助后,孝武帝慢慢的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支武装力量。这一切都为日后他与高欢争权打下了基础,这是他的筹码与武器。

孝武帝与高乾私下结盟,高乾为自保却透露给高欢

孝武帝一方面在斛斯椿的帮助下组建自己的军队,另一方面又想要拉拢高乾为自己所用。所以在一起宴饮晚会结束以后,孝武帝单独留下高乾,对他说:“你们家世代都是良民忠臣,如今更是为了这个国家做了太多,我们虽然在名声上是君与臣的关系,但是实际上更像兄弟一样亲密!我们应该简历盟约,加强我们的兄弟情谊啊!”

高乾并没有结盟的意思,但是又不好拒绝孝武帝的连续邀约,只好含糊的说道:“我们高家世代为国家建功,已经受到了特别的恩宠。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是应该的,怎么敢有二心呢!”

孝武帝也不傻,看出来高乾是在跟自己打太极呢。实际上是不愿意结盟的,或者说是不愿意离开高欢这棵大树,所以孝武帝对高乾的态度就变得不那么热情了。

当时恰逢高乾的父亲逝世,按当时的规章制度高乾应该上书表示想要解除自己的职位,好好的为父亲服丧。实际上高乾只是想过个场子,没想真辞职。但是没想到的是,孝武帝竟然真的批准了。

在这期间,高乾也是时刻关注孝武帝的动向的。发现他不仅组建军队,还派自己的亲信去守护关中地区,又外放心腹去守荆州。看上去像是与他们疏离,实际上却是要树立自己的党羽。这一系列都让高乾感到孝武帝与高欢的这场战争即将触发,很有可能会波及到自己。

高乾为了自保找到高欢,把孝武帝曾经拉拢他的事告诉了高欢,以此来维系他们之间的信任。高欢有一次因为有事让高乾来找他,高乾竟然当面劝高欢尽早取代孝武帝。高欢赶紧用袖子捂住高乾的嘴说:“这种话可不能乱说!”可见高欢还是很会做人的。

高乾夹在孝武帝与高欢之间,想要逃避却进退两难

孝武帝很快知道高乾将自己以前跟他结盟的事情告诉高欢,于是干脆直接摊牌向高欢公开挑衅。对高欢说自己曾经跟高乾私下里有过盟约,但是这人却在你我之间来回翻腾,没有定性。

当初高乾只是想高欢说孝武帝曾经找过他,但是并没有提及他们联盟的事情,隐瞒实情是高欢最不能忍受的。再加上高欢是从孝武帝口中知道这件事情,更是十分生气,便想要除掉高乾这个人。

于是看到孝武帝这么坦荡,他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把高乾多次给他写的信全给孝武帝看了,其中就包括高乾说让高欢取代孝武帝的那一封内容。孝武帝看了以后愤怒极了,直接起了杀掉高乾的心。

孝武帝一纸曝光高乾,高欢成功借刀杀人

孝武帝也是个雷厉风行之人,谁叫他是皇帝呢。索性他就召高乾入宫,直接把信件甩到高乾的脸上,痛斥他这番行径的恶心之处他的过失。而高乾到这个时候竟然还不认错,反而反驳道:“我一心都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宁愿为国而死,从来没有二心。是陛下自己有了疑心,反而说是我反复无常。你想要让我担下这罪责,又怎么可能没有理由呢!从古代以来就是立了大功的人没有善终。如果人死了以后有灵魂的话,陛下就会知道我从未辜负死去的孝庄帝!”

孝武帝知道他已经为了活下去满嘴胡话了,直接把他拉下去杀了。

孝武帝对高氏族人展开清剿,高欢坐看好戏

高乾临死前就预料到他死以后,分散在各处的弟弟们也不能逃脱制裁,包括自己还尚且年幼的儿子,恐怕也不能幸免。正如高乾所预料的,孝武帝不仅杀掉高乾一家,还对高家的几个兄弟展开追杀。

孝武帝派徐州刺史前去刺杀高乾的弟弟高昂。高昂知道自己的哥哥已经被害了,十分愤怒,带着自己的手下投奔高欢去了。

而高欢不愧为古代戏精,抱着高昂的头一起大哭,还说是孝武帝冤枉了高乾。不仅如此还设了挽帐来祭奠高乾,做戏给高昂看,仿佛高乾被杀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一边是孝武帝在追杀高氏,令高氏生恨。而另一边是高欢在笼络人心,让高敖曹死心塌地追随自己。其实高乾的死是高欢造成的,高欢才是杀害高乾的幕后黑手。而高敖曹却一无所知,却对自己的杀兄仇人忠心一辈子,真的是可悲可叹。

那么,大家对于高欢这种靠计谋与演戏一步步高升的人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与小编一同讨论交流。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

标签: 高欢

更多文章

  • 高欢与柔然和亲,与南梁修好之后,对西魏进行了反扑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死在大帐之内后,高欢的一大心头隐患得以消除,他以为可以暂时放松一下。然而一个此后让他寝食难安的枭雄开始发迹了,这个人就是宇文泰,宇文泰在众人拥护下接管了贺拔岳的势力。可以说侯莫陈悦杀了贺拔岳后,并没有趁机攻打贺拔部,而

  • 两朝风云高欢脱离尔朱集团并非因忠君爱国,而是趁火打劫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高欢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刺杀尔朱荣后,北魏并没有如愿恢复到皇权执政的状态,反而陷入举国大乱之中。在这一轮乱战中不但元子攸被杀,就连控制朝廷的尔朱集团也在战争中覆灭,北魏也被分裂成了东西两个魏国。作为这场乱战的胜利者,高欢不但是覆灭尔朱集团的主要功臣,也在北魏分裂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高欢本是尔朱荣

  • 高欢、宇文泰双双整顿朝野,引高欢初探西魏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自从孝武帝元修背叛了高欢,转而到关中投靠宇文泰之后。高欢就开始变得不再那么仁慈了,高欢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手扶持的傀儡皇帝,居然也有翅膀硬了想要单飞的一天。这让高欢简直难以理解,他很不明白自己的善待,为何还会换来皇帝对他的背叛。而经过

  • 邙山二战,一代枭雄高欢,差点死于贺拔胜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宇文泰在邙山初战中,因为自己的情敌冒进,急于求成。结果正中高欢的下怀,结果使得西魏军被东魏军给打得落花流水。而宇文泰本人也被东魏大将彭乐追击,差点就命丧于彭乐之手。好在宇文泰通过花言巧语说动了彭乐,这才有了逃跑的机会。而宇文泰回到大本营

  • 尔朱氏大势已去,高欢入主洛阳另立新君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自从尔朱兆给予高欢六镇流民的管辖权之后,高欢手里终得兵权。犹如蛟龙出海,马踏平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好一派广阔天地任其施展雄心万丈。不过在兵力上比起尔朱氏兄弟还是小巫见大巫,鸡蛋碰石头。彼时,高欢先是托词远离尔朱兆,又用计激发手下

  • 两朝风云高乾劝高欢称帝,为何高欢不接受,反而出卖高乾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高欢

    高欢是北魏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权臣,他不仅在覆灭尔朱军事集团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对东西魏的分裂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是北齐皇室的奠基人。可以说在北魏末年和东魏时代,高欢是北方军阀中最为顶级的存在,也是有着篡国登基称帝的机会的。当时高欢的部属,也是族叔高乾就劝过高欢称帝,但高欢却没有接受

  • 拓跋宏孝文帝如何少年垂拱,独揽大政?最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拓跋宏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少年垂拱北魏皇兴元年八月戊申日(农历八月二十九日,467年10月13日),拓跋宏生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紫宫 ,献文帝拓跋弘长子。母亲李夫

  • 两朝风云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迁都洛阳彰显其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你好朋哥标签:拓跋宏

    作为两宋时期的一位杰出君王,孝文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地位都是不可估量的。在他的统治下,他迁移首都洛阳,推行汉化,彻底扭转了五胡乱华之后,胡汉两族纷争不断的北疆局势,同时也让北疆各民族与汉族文明相结合,为大唐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拓跋宏的许多事迹都是被后世所记载的,这一章就是关于他的国都迁移到洛阳

  • 两朝风云元恂本已被废为庶人,为何拓跋宏仍要将其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史上最为伟大的帝王,他的汉化改革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后世史学家们的广泛好评。可是他在对待儿子元恂时的残酷却让人诟病不已,引起了很大的非议。由于对汉化政策的不理解,元恂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以至于被废除皇太子之位,贬为庶人后囚禁在河阳。可一年之后,拓跋宏却不念父子之情

  • 一樽毒酒赐死陪葬-痴情男儿拓跋宏对幽皇后冯润的最后一抹温柔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拓跋宏

    拓跋宏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为了强化自身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打着南征齐国的旗号,率领贵族和大臣,把北魏的国都从当时还是荒蛮之地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了中原的核心洛阳。在洛阳,北魏上下充分吸取中原的先进文化,国力迅速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