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盗冢成癖—南朝皇子陈叔陵的变态一生

盗冢成癖—南朝皇子陈叔陵的变态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余小斌 访问量:1180 更新时间:2024/1/6 23:43:51

俗话说得好,“花开两朵,各表一支”,今天咱们接着来聊聊魏晋南北朝的那些事。

太建十四年初春(公元582年),天气还比较寒冷,南北朝陈朝陈宣帝刚刚驾崩没多久,流经京师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的长江上漂来一艘官船。

牢头老李指挥手下狱卒将两具无头的尸体和两颗圆溜溜的脑袋丢进长江江心后,便调转船头顺着原路返回。对于他们来说,做这种事就像平时吃饭喝水般司空见惯,毫无心理负担。

那被人像丢垃圾般扔进江心里血淋淋的脑袋和尸身是谁的呢?他便是谋权篡位、刺杀皇太子未遂的皇太子之陈叔陵和他的儿子。

陈叔陵(公元553~公元582年),字子嵩,南朝陈宣帝陈顼次子,母彭贵人,出生于江陵。少年时期曾随父亲和兄长叔宝入西魏为质子,后陈宣帝与其侄幼帝陈伯宗争抢皇位,夺权成功即位后封陈叔陵为始兴王。

陈叔陵自幼聪明伶俐,能言善道,但性格偏拗极端,刁钻强横,为人不肯屈服,其品德在他几十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中令人鄙视。

陈叔陵十六岁时被朝廷任命为江州刺史,为人极其刚愎自私,凡事从未听取过同僚意见而喜欢自作主张。对部下刻薄严苛,对于上级稍微不恭顺他的,随便捏造罪名上奏朝廷,诬陷重判。

但不得不说陈叔陵此人又有几分真材实料,他骁勇善战,统领三州军队独当一面。不久后由于表现突出,又被任命为相州刺史,总督四州军事,成为南陈军队杰出第一人。

与陈叔陵领兵时果断坚决的外表不同的是,他的内心极度扭曲贪婪,暴虐残忍,虚伪变态。

在他担任相州刺史期间,更加横征暴敛,无法无天;各村镇青壮百姓被他召集为侍从,违抗者一律屠戮全家老小;辖区内不管是出嫁的还是待字闺中的女性,凡是长得漂亮的,强迫纳为侍妾。

陈叔陵又喜欢昼伏夜出,夜夜笙歌,天天过着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的腐化生活。

公元579年,陈叔陵生母彭贵人去世了。为了厚葬母亲,陈叔陵将主意打到安葬着东晋名士谢安的梅岭这块风水宝地上。

谢安(公元320年~公元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名士。

谢安早年因不愿恁自己的出身和憎恶东晋社会风气才选择隐居,直到40岁才出仕,直到官居宰相,尽心辅佐孝武帝。

公元383年,惊心动魄的淝水之战爆发,这一场被载入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晋以8万兵马击退了前秦80多万的虎狼军队,当时的指挥官就是谢安,同时也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可以说谢安就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代表,那个时代的睿智和思想,其芳华都在他的身上展露无遗,他身上的闪光点也确实无愧于“名士”的称号,尽情演绎着属于乌衣巷的繁华和东晋名士的千古风流。

梅岭位于建康城郊外,谢安生前气节高尚,志向远大,为官清正廉明,洁身自好,稳重无僭,在东晋百姓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和内心的爱戴,梅岭这块风水宝地也确实可以配得上他百年之后的终老之地。

公元385年,谢安病逝,终年66岁,谥号“文靖”,并被追赠太傅,庐陵郡公,归葬在梅岭;甚至于之后的南朝诸国百姓也经常为之扫墓凭吊。

谢安的墓葬与建康城墓葬坐北朝南的方向大不相同,谢安墓坐南朝北,寓意北望中原。虽然已经过了200多年,由于谢安的名望和他在建康民间的影响力,他的长眠没有受到任何惊扰。盗墓贼们出于对谢安的尊敬都绕道而行。

陈叔陵却不顾这些,这孙子打着安葬母亲的孝子贤孙旗号,不顾当地百姓们的阻拦公然挖掘了谢安墓,却没有在墓中发现期待中如山的金银珠宝,只有笔墨纸砚和随身衣物等陪葬品。原来谢安为官时也没有大敛钱财,两袖清风,对身后之事也比较豁达,不以此为忤,墓中并没有值钱的陪葬品。

陈叔陵原以为此次会让自己满载而归,不料却是这样一番结果,恼羞成怒下竟将谢安遗骨掘出弃之郊外。谢安一生如兰花般清雅高洁,百姓们自发为他收殓遗骨,重葬长兴(今浙江湖州)三鸦岗。尽管陈叔陵的所作所为民愤极大,种种恶行天怒人怨,但他依旧得到陈宣帝的宠爱。

陈叔陵鸠占鹊巢后将母亲安葬在梅岭,头几天还披麻戴孝,装作诚心哀悼,不到几天就受不了守孝的清苦,故态重萌下令厨房杀鸡宰牛,置办美酒,暴饮暴食不说,还暗地里召集侍从的妻女,供他淫乐,早把“至亲亡须守孝三年”的规矩丢到了门口的长江里去了。

陈叔陵有个皇叔陈伯固,陈文帝第六子,封兴安王,深受陈宣帝和陈后主陈叔宝的宠信。但此人行为轻佻,尤其喜爱嘲笑讥讽旁人,与陈叔陵王八看绿豆,对了眼;一对畜生臭味相投,狼狈为奸。二人一同诬陷朝廷忠臣良将,当朝呵斥文武百官,气焰嚣张跋扈如黄河之水泛滥不可收拾。

陈伯固喜爱狩猎,陈叔陵喜爱盗掘坟墓,两人狐朋狗党私交甚笃,去野外游玩必定结伴同行。

陈国现今的都城建康,在三国时期的孙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也在此地设立过都城。南京这座六朝古都中聚居了无数皇室贵胄,风流人物,因此建康城外的贵族富商巨贾的墓葬自然不少。

陈叔陵和陈伯固带着手下在城郊游玩之际,若是发现附近有历史名人或是大型的墓葬,陈叔陵就会命令手下将墓葬掘开,将其中的石刻石器和值钱的陪葬品抢掠殆尽,有时甚至会将名人墓室中墓主人的尸骨带回宫内把玩,收藏在他府里库房中,其变态恶劣的行径令人发指。

自六朝以来,在此安葬的名人名流皆为士族出身,家境富庶,陪葬品都是稀世奇珍。一方面陈叔陵仗着父亲宠爱鱼肉百姓,无恶不作;另一方面为满足畸形变态的心理肆无忌惮地盗掘建康周围名士名流的古墓,最后建康城周围的墓葬几乎都被他盗掘一空。

天道有轮回,善恶终有报。太建十四年正月初一刚过,陈宣帝的病情突然加重了,命悬一线。皇宫内开始惊慌,皇太子陈叔宝(柳皇后所生,陈顼嫡子,陈叔陵同父异母的兄长),始兴王陈叔陵、长沙王陈叔坚入宫候旨侍奉。

陈叔陵心怀不轨,图谋叛逆,篡夺皇位。不久宣帝在宣福殿驾崩,陈叔陵趁皇太子陈叔宝进殿吊唁悲伤之际,竟从袖子内取出皇宫内典药官用来切药的刀子,向自己兄长的脖颈处砍去。

可惜这草包多年来早被酒色掏空了身体,这一刀没能砍中陈叔宝的要害,自然也没能夺走他的性命。众人一拥而上夺下陈叔陵的凶器,手忙脚乱之际,陈叔陵脚底抹油,夺路逃出皇宫云龙门溜回自己府上。

这一出弑兄夺位的闹剧彻底的轰动了建康城,陈宣帝尸骨未寒,陈叔陵这个草包在事前没有周密谋划就仓促出手,这跟他之前有恃无恐的祸害百姓有着很大的干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陈叔陵逃回府上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散尽家财才聚集了一千人马,准备与皇家军队决一死战。

可惜,这一点点人马无异于螳臂挡车,这群乌合之众还不够皇家军队热热身。

陈朝名将萧摩诃(兰陵人)只带了数百军队,就将陈叔陵和陈伯固在其逃往新林途中全部斩杀,并且枭首示众。这个陈朝的大害虫终于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陈叔陵伏法后,一干逆党党羽郑信、韦谅、俞公喜等等全部一起陪他们的主子去了,陈叔陵由于谋逆犯上被抄没家籍,两父子尸体死无葬身之地,被投入滚滚江水中,希望能涤荡洗刷他一身深重的罪孽。

长江依旧向着入海口流淌而去,它见证了太多太多王朝的兴衰成败,它也不会为谁停下自己的脚步,只需要做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如此,足矣!

(以上文字,仅供娱乐,请勿转载)

标签: 陈叔陵

更多文章

  • 高敖曹英雄谢幕,因态度傲慢,终死于西魏小兵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高敖曹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高敖曹,名昂,字敖曹。河北渤海高氏大族汉人,为人豪爽洒脱、胆识过人。但凡英雄都是爽快义气的,可他忒直爽了,说白点就是能动手绝不叨叨。其从小就不爱学习,专好舞刀弄枪,有大志,一身绿林脾气。后来在这乱世中凭借一身胆识又兼武力值爆满,凭借战功

  • 高敖曹号称小项羽,跳槽3次,又被队友坑了3次?人情世故很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高敖曹

    南北朝时期,枭雄如星,猛将如云。我们比较熟悉的猛将就有陈庆之、侯景、韦孝宽等人,其实在北魏末年,高敖曹绝对堪称当时第一猛将。有人说他是当代项羽,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其实他年轻时候的经历和项羽也非常相似。高敖曹的老爹是东冀州刺史高翼,高翼当然希望儿子从小好好读书,可是高敖曹却深

  • 两朝风云南北朝第一猛将高敖曹兵败,为何友军见死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高敖曹

    南北朝时期长期混战,出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名将。高敖曹便是其中之一,他以善用马槊而出名,是北魏鲜卑军人横行时代最为勇猛的汉人将军。当时鲜卑军队横行天下,对于汉人军队极为瞧不起。可谁都不敢小看高敖曹的军队,甚至在高敖曹面前不堪一击。高敖曹在史书上的名声也极其响亮,不但在兵书中作为使用马槊的代表人物,在正

  • 于谨维:与高圆圆分手后娶了圈外老婆,还生了个儿子,他很开心

    历史人物编辑:大菲标签:于谨

    有一次大师问于谨维:“你有喜欢的人吗?”看到大师脸上好奇的神色。于谨维连忙摆手,“师父,你听谁的,我没有喜欢的。”师父看脸色,你说我信你?”大师又问:“既然没有人喜欢你,那你把这枚戒指给了谁呢?于谨维在工厂工作时,曾请师父为他制作一枚戒指。戒指是银色的,很小,但制作精良。于谨维说:“是代我爸送给我妈

  • 于谨伟:情断高圆圆爱上圈外女友,出道20年不温不火,如今咋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百合爱星座标签:于谨

    或许相比于谨伟这个名字,观众还是对其原名的印象更加深刻。作为“国民女神”高圆圆的前男友,他当年身上所带有的光环也丝毫不差。从《男才女貌》中的“刘浩东”到《偏偏爱上你》中的“林重光”。又或是《食来孕转》中的一人分饰两角的“杜一鸣”和“沈谷雨”。于谨伟无疑用演技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只不过可惜的是,他兢兢业

  • 于谨伟情断高圆圆爱上圈外女友,出道20年不温不火,如今咋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妙芙说美食标签:于谨

    也许比起于谨伟这个名字,他的原名更能打动观众。作为“国民女神”高圆圆的前男友,当年的他气势如虹。从《男才女貌》书里的“刘浩东”到《偏偏爱上你》书里的“林重光”。或者有人演的“杜一鸣”和“沈谷雨”《食来孕转》。于谨伟无疑用演技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只是可惜,几十年努力拍戏的她,最后留给观众的却只有“女神前

  • 宇文泰稳固关中,于谨献计“钓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于谨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贺拔岳没有听从宇文泰的建议先收拾侯莫陈悦,反而被他所害。遇害后,贺拔岳的军心涣散,军队乱成一团。有人要去找贺拔胜来收拾残局,有人却认为贺拔胜比较远,远水救不了近火。他们附近的宇文泰能够服众,于是去找了宇文泰。宇文泰声讨侯莫陈悦,发兵收复

  • 李振广: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变量,不排除台海出现中低烈度有限冲突

    历史人物编辑:海峡导报社标签:李振

    “中美关系面临一场自1972年以来最深刻最广泛的变局,在高强度针锋相对的对抗下,虽然中美关系之间发生直接的高烈度冲突可能性不大,但在台海地区发生中低烈度冲突不是不可能。或者说,大陆与美国支持下的台当局之间发生高烈度的有限冲突可能性大幅提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教授认为,台湾问题将是中

  • 情缘未尽镜归人亦归-乐昌公主与驸马徐德言“破镜重圆”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乐昌公主

    隋初,丞相杨素府上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落魄男子,他佝偻着身子,喘着粗气,手里紧紧的握着半块铜镜,眼睛拼命的往内宅里搜索,似乎在找着什么人。这时,内宅里冲出一位倾国倾城娇喘吁吁的女子,手里也握着半块铜镜,两块铜镜拼在一起,竟然丝毫不差的契合。一旁的杨素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老夫不做这棒打

  • 自古女人爱前夫,乐昌公主被迫嫁了丞相,还是和前夫破镜重圆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乐昌公主

    中国古代诗词《羽林郞》有一句就是“男人爱后妇,女人爱前夫”。古代的女人一般情况下都是爱前夫的,尤其是那种因为战乱或其它原因被迫分离的夫妻。这里就讲讲乐昌公主和她前夫破镜重圆的故事。乐昌公主本是南北朝陈国陈宣帝的女儿,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妹妹。她容貌端庄秀美,才色冠绝,举止大方,雍容华贵,而且有很深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