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南风:晋武帝分封制度牺牲品,嫁给司马衷,注定了其悲剧的一生

贾南风:晋武帝分封制度牺牲品,嫁给司马衷,注定了其悲剧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薇言浅谈 访问量:1726 更新时间:2024/1/25 14:12:40

贾南风,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贾充之女。取名“南风”,寓意很深。就像一首民歌中所写“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意思是:南风知道我的心意,但愿它能将我的梦想和思念带到你的身边。

父亲贾充凭借弑杀魏帝曹髦和平灭东吴的功绩,深得西晋皇帝的信任,大权在握。按照此时贾氏家族的地位,贾南风就像一只高不可攀的凤凰,除了皇室,她嫁到任何其他士族家中,都可以像她名字中的寓意一样,甜蜜、富足、充满诗情画意的过此一生。

就在贾充要维护现有地位和权势,想把女儿嫁给尚未娶太子妃的司马衷时,命运又阴差阳错地跟贾南风开了两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1、姐代妹嫁

《晋书》:始欲聘后妹午,午年十二,小太子一岁,短小未胜衣。更娶南风,时年十五,大太子二岁。

贾充和皇室的联姻对象原本是贾南风的妹妹“午”,因为年仅十二岁,太过瘦小,撑不起太子妃的嫁娶衣冠,便临时起意,让十五岁已成年的贾南风代替嫁了此时十三岁的太子司马衷。

此时正值豆蔻的少女,正满怀欣喜地憧憬嫁入皇家的风光迤逦,却不知等待她的只有血雨腥风。

2、皇帝的恶评

《晋书》:初,武帝欲为太子取卫瓘女,元后纳贾郭亲党之说,欲婚贾氏。帝曰:“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元后固请,荀顗、荀勖并称充女之贤,乃定婚事。

晋武帝一开始满意的太子妃对象是大臣卫瓘的女儿,但皇后接受了贾家、郭家(贾充续妻的家族)的游说,想娶贾氏女。武帝在了解了二女的底细后,评价:“卫氏女样貌美丽、身材修长、贤惠能多生养,总之百事皆好;贾氏女样貌丑陋、身材短小、妒忌不能生养,总之万般厌恶”。

此时按照武帝选太子妃的标准,就没有贾南风什么事了,可是架不住皇后的耳边风天天吹,大臣们的执着上奏,只好答应了与贾家的联姻。

见到皇帝点头应允,正在贾家为家族利益得到巩固而春风得意的时候,贾南风还不知晓,她的命运注定不会像寓意中那样美好。

导致日后,贾南风悲惨结局的根本原因,就是晋武帝的分封制度。

西晋与西汉制度之比较

西晋建国之时,武帝便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封国,之后又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甚至诸王可自行选用封国中的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建立自己的军队。

这段时期有些类似西汉景帝之前的景象,中央政府权力分散,诸侯王势力扩张很快,只是这两位皇帝采取了大相径庭的策略。

1、汉景帝采用了“削藩”政策,事后,引起了“七国之乱”但很快被平定,文景之治,奠定了汉武帝时期的辉煌功业,使西汉国力达到历史巅峰。

2、晋武帝采用了“分封”政策,可惜继承皇帝位的亲儿子却是个傻瓜,然而诸王野心勃勃在争夺皇帝宝座的血腥时刻,不会有丝毫的怜悯,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直接后果就是西晋的亡国以及近三百年中原地区的社会动荡,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了“五胡乱华”的至暗时期。

何武帝要采取这种明显会危害到继任者皇权根本的政策呢?那就不得不追溯到司马氏如何得的天下。

政权的隐忧

西晋司马氏政权是依靠豪门士族的支持建立起来的,西晋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世家大族完全掌控的大一统王朝,可以说,士族就是西晋王朝维持统治的阶级基础。

但若任由其他士族势力不断扩大和膨胀,又会构成对司马氏皇权的直接威胁。晋武帝自己就是通过“禅让”而当上皇帝的,自然清楚原本士族势力过于强大所形成的危机,他担心“禅让”的故事重演。

更加坚定其分封同宗诸王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认为曹魏政权就是缺乏宗室藩屏保护,才成就了司马氏。

晋武帝在完成了分封后,整个国家的权力都集中在了皇族手中,虽然有效遏制了其他士族豪门的野心,但不可避免的诸王的权力就太显赫了。

尤其是允许宗室王出镇(都督地方)和允许宗室王参政(中央执政)这一点弊端最严重,因为一旦中央和地方的藩王相勾结,势必会左右朝局决策,再加上有自身军队作保障,一经变乱,形式会一发不可收拾。

从中可知,晋武帝在分封宗室王时,只是看到了皇室的力量得到加强,却没有重视宗室王的势力过于膨胀,又没有合理的制衡,如果皇位的继承者不优秀的话,必然引起地方诸王的窥伺。

历史上普遍观点认为,贾南风因惠帝懦弱无能而得以专权是引发八王之乱的直接原因,其实她的专权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她的初心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和那个傻乎乎的皇帝夫君而已。

贾南风的另一面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为帝,贾南风被封为皇后,可皇帝夫妇的日子并不好过,司马衷虽为天子,却因痴傻而毫无威严,群臣肆无忌惮,根本没把皇帝看在眼中,更何况私评甚差的皇后。

整个朝堂充满了私心、野心,明枪暗箭都冲着傻子皇帝司马衷而来,而此时此刻,司马衷身边唯有贾南风为他挺身而出,她用尽手段为他夺回属于他的一切——她先是联合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一举拿下太傅杨骏,灭其三族,之后又借司马玮之手除去了司马亮,又用皇命诛杀了司马玮。

到此时,总算可以喘口气歇歇了。她此时大权在握,替傻子夫君治国理政。其掌权的八年期间是西晋历史上除开国皇帝晋武帝朝以外绝无仅有的稳定时期。《晋书》虽对贾南风本身的私德多有贬谪,但是对于其朝政治理的评价:“海内晏然”、“朝野宁静”,颇为公允。

贪恋权利、香消玉殒

经历过政治血腥洗礼之后的贾南风,已经忘记了初衷,她不再是一个为了丈夫的尊严而去抗争的女人,她贪恋上了权力的滋味,害怕失去这美妙的感觉,所有阻碍她的,她都要铲除。

一场无法控制的灾难由此拉开序幕,贾南风强行废掉了太子司马遹,并且斩草除根,将其党徒一并处死。

她的权力以什么方式得到,最终就以什么方式失去了,她大权在握的同时,也成为了众矢之的。

赵王司马伦发动宫廷政变,在贾南风被叛军收捕时,隐约看见了司马衷的影子,贾南风远远地呼喊:“陛下,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老婆让人家废了,到头来还不是废了陛下自己吗?”见皇帝无动于衷,心中是何等的凄苦。

此后不久,贾南风被毒杀,死时只有四十五岁。晋惠帝司马衷被禅让太上皇,幽禁于金墉城。后来由诸王辗转挟持,沦为傀儡,受尽凌辱,去世时年四十八岁。

贾南风死了,退出了历史舞台,她的一生最终尘埃落定,留在了史书里。贾南风的一生,只是西晋王朝政治内斗的牺牲品,她的人生充满无奈,自她嫁给司马衷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的开始,由于她是一个私德有亏的皇后,所以承受了更多的非议。

参考资料:

《晋书》

标签: 司马衷

更多文章

  • 司马衷生性痴呆,为何能继承皇位?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司马衷

    众所周知,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很多,并且大都对皇位虎视眈眈,曾有九子夺嫡的传说,选谁做自己的继承人,康熙为此伤透了脑筋,但是康熙最后选了皇四子雍正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康熙为什么选择雍正?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雍正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 弘历非常聪明,康熙帝第一次看到他就特别喜爱,当即安排乾隆入

  • 晋惠帝司马衷是否先天愚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司马衷

    前言晋惠帝司马衷(320年-357年),字子卿,晋朝第四任皇帝,是晋惠帝的儿子。因为先天智力低下,称为“晋愚帝”或“愚君”。他在位期间虽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但因其先天智力低下和政治缺陷,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愚君之一。一、 司马衷的家族背景和继位司马衷是晋惠帝和贵妃张华的儿子,出生时因为头大

  • 小妾说了正妻的坏话,丈夫就把小妾改嫁,这就是晋元帝的婚姻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晋元帝

    晋元帝最爱的女人就是他的发妻虞孟母,虽然虞孟母在他称帝之前就病逝了,可是登基称帝后的司马睿追封发妻虞孟母为敬皇后,史称元敬皇后。此后晋元帝没有再另立皇后,虽然他和后妻郑阿春感情很好,可是郑阿春一生都是妃子,没有当上皇后。咸宁三年(公元277年),虞孟母出生于济阳郡外黄县的一个名士之家,她的父亲虞豫生

  • 振兴到衰落,从东晋士族与皇权争权入手,谈谈晋元帝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晋元帝

    在王导、王敦簇拥下的“上巳出游”,使得司马睿获得了空前的声望,为司马睿日后在江南称帝延续晋朝奠定了舆论的基础。但司马睿或许不会想到,他建立的东晋,包括他自己都将永远无法离开这种“簇拥”,永远无法离开类似王氏家族的士族门阀对其皇权的影响。 一、东晋建立后的外部与内部环境东晋的

  • 晋元帝不娶贵族少女,却娶了一个丧偶穷妇人当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晋元帝

    中国有句成语叫“皮里阳春”,却在晋朝被改为“皮里阳秋”,这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郑阿春,因为郑阿春的子孙是晋朝的皇帝,百姓必须避郑阿春的名讳。郑阿春本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妃子,司马睿还是丞相时娶她为夫人,当时她不过是一个穷寡妇,这是因为什么?郑阿春河南荥阳人,她是临济县令郑合孙女,安丰太守郑恺长女,按理说

  • 晋元帝的生父是司马家的王爷吗?传言是否可信?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晋元帝

    晋元帝司马睿是东晋开国皇帝,他是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的孙子,琅邪恭王司马觐的儿子,也算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堂侄子。西晋亡于八王之乱、五胡之乱,是司马睿重整河山,建立东晋,让司马家的江山传了下来。可是居然有一个传言说司马睿是不是司马家的后代,这是怎么回事?这个传言就是“牛继马后”,“牛继马后”是指

  • 留侯张良之后,南宋中兴名臣,本可媲美谢安,却把一手好牌打烂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谢安

    张浚为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建炎四年(1130年),为轻减宋军在江淮一线的压力,张浚提出经营川陕的建议,打算在川陕开辟第二战场,以吸引金军入陕,从而确保南宋朝廷的安全。宋高宗赵构同意了张浚的请求,命其任川陕宣抚处置使,负责经营川陕。到了川陕,张浚训练新兵,任用刘子羽、赵开、吴玠等

  • 《良陈美锦》9.6分不算啥,谢安年这部古香文太惊艳,三刷不腻!

    历史人物编辑:安雅龙生活标签:谢安

    1、《朱门继室》内容简介:做女人难,做母亲更难,做那高门大户的继室,难上加难。穿成官家嫡女,却是个“克死”亲母、婚不由己的不受宠嫡女。青灯古佛地长大,本想安安稳稳清静度日,却偏偏被嫁给了那名据说八字过硬的朱家下一代家主为继室。《良陈美锦》9.6分不算啥,谢安年这部古香文太惊艳,三刷不腻!入坑指南:朱

  • 捷报传来,曾国藩想要学偶像谢安喜不形于色,但还是没憋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谢安

    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谢安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应该就是在淝水之战当中指挥东晋的军队,以少胜多大胜了前秦的八十万大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根据记载,东晋当时只有八万不到的军力,而前秦有着号称八十万的大军,这个数字

  • 是淝水之战成就了谢安的盛名,还是他缔造了淝水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谢安

    关于谢氏的沉浮,建议阅读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这绝对是一本经典之作。谢氏的崛起,是在东晋时期。根据田余庆的总结,大致有三点,我在复制时作些修改:一,两晋之际,名士谢鲲(谢安之伯父)由儒入玄(此前谢氏在西晋有“硕儒”谢衡),在名士惯有的放浪行为外存有稳健,使子侄得以不废事功、逐渐进入权力中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