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留侯张良之后,南宋中兴名臣,本可媲美谢安,却把一手好牌打烂

留侯张良之后,南宋中兴名臣,本可媲美谢安,却把一手好牌打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龙龙 访问量:1920 更新时间:2024/1/26 3:07:26

张浚为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

建炎四年(1130年),为轻减宋军在江淮一线的压力,张浚提出经营川陕的建议,打算在川陕开辟第二战场,以吸引金军入陕,从而确保南宋朝廷的安全。

宋高宗赵构同意了张浚的请求,命其任川陕宣抚处置使,负责经营川陕。

到了川陕,张浚训练新兵,任用刘子羽、赵开、吴玠等人,形势焕然一新。

此外,张浚还集结了四川和陕西五路共四十万兵马,底气陡壮,遂在富平屯营,要与金军决一死战。

可惜的是,富平之战,宋金双方互相搏杀,虽在战斗过程中胜负之势数度更换,最终还是以宋军溃败告终。

当时,作为大战的总指挥,张浚本人并不在现场,而是坐镇在邠州。

他并不是怕死,也从不惜死。

平心而论,张浚虽然只是一个文士出身,但却是极有胆识,遇事有担当,不惜死,也不畏死。

扬州惊变,赵构逃到江边,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是他仗剑到一个渔夫家打劫来了一条渔船,顺利渡江。

在平定苗刘兵变中,是他处变不惊,从容调兵遣将,有惊无险地帮助赵构完成了复辟。

家中来了刺客,他镇定自若,和刺客谈论理想,谈论人生,最终化解了刺客的一颗杀心,便刺客放下了屠刀,远走高飞。

……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丝毫看不出张浚是一个畏惧、怯懦的人。

他之所以没亲临富平指挥战争,是因为他太自信了,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毫无悬念。

以至溃兵逃回到邠州,他久久回不过神来。

天时、地利、人和,全在我这边,怎么会输了呢?

但这失败却又是如此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面前,天啊,我该怎么办呢?!

一向从容自信的张浚,这会儿显得是那样的无助,那样的举止无措,他甚至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要知道,宋军在富平会战中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是世界末日,只将军队重新组织得好,造成的后果和损失并不算太大,可惜张浚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梦想彻底破碎,心情跌到冰点,善后工作做得草率、粗暴,陕西的战局开始出现了糜烂……

首先,张浚将都统制刘锡降为海州团练使,安置在合州闲居。然后召开了一次问责会议,严肃处理最先败退的赵哲。

“啪!”张浚高立堂上,一拍惊堂木,杀气腾腾,板着面孔威逼堂下诸将,厉声问:“误国大事,谁当任其咎者?”

堂下诸将,噤若寒蝉,只好一致指证:富平战败,全因为赵哲的环庆兵临敌卖阵!

这个理由多少显得不地道,一场大战如果失败,肯定会有一个地方先被击破,就像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说的:“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如要认真追究起来,这场大战的失败,最大责任者反倒是张浚本人。

当然,不能单单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这场战争的进行虽然有些牵强、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些儿戏成份,但以战斗的过程来看,宋军也不是没有胜利的机会,全营被动受到冲击,刘锜却能在危难之中大显身手,险险就要拿下了这场战斗。

//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33_01DOL8RNnfwd

但所谓“兵凶战危”,双方看似旗鼓相当,而胜负往往就在一线之间的差别,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指挥官如果不对战场的情势有准确的判断,密切掌握战争的走向,就无法做得到胜利时能将战果扩到最大,失败时将损失降到最少。

对金国而言,如果不是完颜宗弼的契而不舍,如果不是完颜娄室对战场的正常把握,如果不是完颜宗辅的预备队对赵哲的环庆军进行试探性的进攻……老实说,这场战争的胜负一方是谁还真不好说。而如果是宋军获胜,张浚无疑就成为了南宋的头号名将,堪与赤壁之战的周瑜、淝水之战的谢安相媲美了。

现在,张浚要做的,只能是“欲斩大将,近以藉口”了。

他喝令士兵将环庆经略使赵哲推出去斩立决。

赵哲不服,奋力挣扎,口中大呼,歇斯底里地陈说自己曾有复辟大功,不该处死。

张浚为了让他住口竟命提辖官用铁骨朵猛击嘴巴。

“铁骨朵”是一种军器,形如圆形大锤,有柄。

大锤到嘴巴上,立刻门牙跌落,唇舌绽烂,口鼻变形,赵哲“血流不能作声”,最后被“斩於堠下”。

一时间,众语喧哗。

环庆路的将领惊愕不已,人人自危,在统制官慕洧的挑动下,竟然集体叛入了西夏国。

川陕局势从此糜烂,陷入几不可收拾之态。

标签: 谢安

更多文章

  • 《良陈美锦》9.6分不算啥,谢安年这部古香文太惊艳,三刷不腻!

    历史人物编辑:安雅龙生活标签:谢安

    1、《朱门继室》内容简介:做女人难,做母亲更难,做那高门大户的继室,难上加难。穿成官家嫡女,却是个“克死”亲母、婚不由己的不受宠嫡女。青灯古佛地长大,本想安安稳稳清静度日,却偏偏被嫁给了那名据说八字过硬的朱家下一代家主为继室。《良陈美锦》9.6分不算啥,谢安年这部古香文太惊艳,三刷不腻!入坑指南:朱

  • 捷报传来,曾国藩想要学偶像谢安喜不形于色,但还是没憋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谢安

    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谢安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应该就是在淝水之战当中指挥东晋的军队,以少胜多大胜了前秦的八十万大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根据记载,东晋当时只有八万不到的军力,而前秦有着号称八十万的大军,这个数字

  • 是淝水之战成就了谢安的盛名,还是他缔造了淝水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谢安

    关于谢氏的沉浮,建议阅读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这绝对是一本经典之作。谢氏的崛起,是在东晋时期。根据田余庆的总结,大致有三点,我在复制时作些修改:一,两晋之际,名士谢鲲(谢安之伯父)由儒入玄(此前谢氏在西晋有“硕儒”谢衡),在名士惯有的放浪行为外存有稳健,使子侄得以不废事功、逐渐进入权力中心。二,

  • 李白携妓到偶像谢安坟前比美,并写下一首荒唐诗,读罢却让人心伤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谢安

    前言:追星族一直是一个疯狂的群体,明明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一旦被人认成自己的偶像,就会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像最近因为电影《你好,李焕英》爆火的张小斐一样,虽然曾经多次登上春晚却也只是混了个脸熟而已,但这部电影播出后却瞬间就有了愿意为她接机、买东西的粉丝。为偶像买东西多少能说得过去

  • 《侯门续弦》《良陈美锦》纷纷认输,谢安年这部古香文9.8分霸榜

    历史人物编辑:影君醉相标签:谢安

    1、《朱门继室》内容简介:一朝穿越,竟成官家嫡女,本想安安稳稳清静度日,却偏偏被嫁给了那名据说八字过硬的朱家下一代家主为继室!名门望族是非多,一颦一笑,皆是算计!成为当家长媳,管教穿越儿子,教育机灵女儿,收拾蛇蝎姨娘,降服冷漠丈夫,保地位,生包子,一个都不能少!《侯门续弦》《良陈美锦》纷纷认输,谢安

  •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从隐居之地东山复出,指挥晋军打败秦军,取得淝水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谢安

    东山再起,比如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或权势,但是这个故事原本指的是东晋的谢安,谢安名扬天下之后,人们才用东山再起来形容他,东晋谢家是名门望族,和王家一样,都是朝廷的支柱。谢家有一个人叫做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我不跟你干

  • 成语“东山再起”中的东山在这里,谢安曾在此隐居,就在绍兴上虞

    历史人物编辑:爆笑曹大华标签:谢安

    成语“东山东山再起”东山就在这里。谢安曾隐居于此。在绍兴上虞,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山。就是“东山”。位于上虞区上浦镇。在曹娥江畔。据方志《上虞县志》记载,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长期隐居于此,逐渐成为东南名山,也使这里成为“唐道”浙东诗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现在是旅游景点,上虞东山风景区,但是

  • 东晋谢安是李白的偶像?同是半生醉于山水,一个悠闲一个急躁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谢安

    魏晋风流文人中首当其冲者就是谢安,这也就难怪李白会将其视作偶像了,但要是细数其中原因的话,却是与两人彼此之间的境遇相关了。谢家煊赫,李氏商门——羡慕谢安出身贵族,出仕即被重视谢安的父亲谢裒官拜礼部尚书,又是皇帝的嫡系功臣,本就是煊赫贵族,再加上当时皇帝为了讨好世家大族弄得九品中正制度,也就是按照家世

  • 有一种草叫远志,有一个人叫谢安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谢安

    桓温有一次得到一件宝贝,就问身边的几位幕僚,这是个啥东东啊?有个幕僚见多识广,说道:“这个叫远志,又叫小草,是种药草。”桓温又问:“为啥有这样两个截然相反的名称呢?”其实很好解释,这种药草埋在土里的根叫远志,露在外面的叶子叫小草。这时,一个幕僚走上前,不急不慢地说道:“处则远志,出则小草。”说完,斜

  • 一家四口北大:我的细舅,北京大学教授谢安

    历史人物编辑:李冰冰标签:谢安

    我的细舅谢安是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采芝村人。采芝村绿水青山环绕,是个环境优美,地灵人杰的地方,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人辈出。细舅就读于丰顺县埔寨镇采芝学校和龙泉中学,1954年考入梅县高级中学,1957年以物理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3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