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欢明明有个杀掉尔朱兆的绝佳机会,为何白白放走了他?

高欢明明有个杀掉尔朱兆的绝佳机会,为何白白放走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悦说历史 访问量:2450 更新时间:2023/12/19 4:07:40

北魏孝庄帝杀了尔朱荣以后,他的军队就转到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兆手里。尔朱兆为了报仇,从晋阳举兵进发洛阳,企图杀掉孝庄帝。出发时,尔朱兆命令尔朱荣生前的手下大将高欢率兵一起攻取洛阳。

然而对于这次军事行动,高欢根本不愿发兵,他派遣长史孙腾告诉尔朱兆,托辞说:“绛蜀、汾胡一带的民众图谋造反,所以现在不能发兵洛阳。”

尔朱兆听后,非常气愤。

孙腾回来后,高欢对他说:“尔朱兆发兵洛阳,是犯上作乱,他才是真正大贼,我不能长期为他服务。”自此以后,高欢就经常在暗中对抗尔朱兆。

就在这时,尔朱兆攻入洛阳,并和尔朱世隆一起打算谋杀孝庄帝。

高欢得知消息后,立刻派孙腾假装前去祝贺,以便借机探听孝庄帝的下落,井企图劫走孝庄帝,但是未获成功。此后,高欢又写信给尔朱兆,告诉他不要执杀天子,否则会遗臭万年。

尔未兆对高欢的来信不屑一顾,仍一意孤行。他趁孝庄帝步出右龙门外,击杀了他,改立长广王元晔为帝,改元建明。

经过这场宫廷政变,高欢同尔朱兆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当费也头、纥豆陵步藩起义军进逼尔朱兆的老家秀容川时,尔朱兆见形势紧迫,再次请高欢协助出兵,高欢听从了其部下贺跋焉过儿的建议,没有立即出兵。他推托说,河上没有桥,不能渡过,这样保存了自己的军事实力。

尔朱兆同起义军作战,结果被打败。当纥豆陵步藩军节节胜利之时,高欢才发兵帮助尔朱兆,并且消灭了起义军。尔朱兆对此十分感激,与高欢结为兄弟。

高欢从晋阳出发到滏口,路上遇到尔朱荣的妻子乡郡长公主从洛阳来,身后带着三百匹马,高欢便将她的马全部掠夺变卖。

尔朱兆听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亲自追到襄垣,但遇漳河水暴涨,桥坏了不能渡河。

高欢隔水作拜,对尔朱兆说:“公主的马匹我只是借用一时,以备军需,准备打击山东盗贼,没有其它意图。”

尔朱兆自知打不过高欢,便率轻骑渡河,同高欢会谈。

尔朱兆跪地谢罪,奉刀伸颈让高欢砍下。高欢一反常态,不仅没砍他的头,反而放声大哭说:“自从天柱(尔朱荣)死后,我贺六浑(高欢)悲痛欲绝,我还能再依靠谁呢?我愿大家长寿,齐心合力,共谋大业。现在有人挑拨离间,你怎么忍心说出这种话来呢?”

尔朱兆听后,掷刀于地,同高欢歃血为盟,结为生死弟兄。

当夜,两入饮酒直到深夜。这时高欢的部将早已设下埋伏,他们都劝高欢杀掉尔朱兆,因为此时是杀他的绝佳机会。然而高欢把手一挥,制止说:“今天如果杀死了他,他的余党一定会从四面聚来。如果群雄四起,纷纷发动叛乱,造成的危害会更大,这件事不如暂时放在一旁。再说尔朱兆虽然凶狠残酷,但缺少谋略,不足为虑。”

次日,高欢力排众议,白白放走了尔朱兆,因为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直到公元531年,高欢才正式对尔朱兆兴师问罪。当年7月,他拥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高欢自任丞相、大将军,正式在信都起兵。大权在握后,高欢开始对尔朱氏杀害孝庄帝的罪行大加挞伐。

高欢先是在广河一带大败尔朱兆,随后又在邺城与尔朱天光、尔朱度度律、尔朱仲远等人以及尔朱兆亲自统领的部众共约二十万兵力展开真正的决战。

最终的结果是,高欢大获全胜,尔朱氏及其党羽被诛杀殆尽。

标签: 尔朱兆

更多文章

  • 尔朱荣被杀后,侄子尔朱兆趁势进攻孝庄帝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尔朱兆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前言:谈之色变的“河阴之变”,让尔朱荣树立了绝对的权威,它将花天酒地自诩文明的那些汉化鲜卑贵族和北魏的汉族大家消灭殆尽。而尔朱荣所立的孝庄帝元子攸,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一两千人都挂了,估计自己也不够塞牙缝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傀儡作用。尔朱荣

  • 尔朱兆糊涂透顶,高欢借平叛摆脱控制,反杀尔朱兆

    历史人物编辑:谏史标签:尔朱兆

    尔朱兆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的侄子,他有勇无谋。高欢是尔朱兆的部下大将,他富有雄才大略。尔朱兆非常嫉妒高欢。他们心里都很明白彼此不能相容,共事不可能长久。高欢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他总想摆脱尔朱兆的控制。很快,接二连三的机会就来了。一次,晋州一带爆发了农民起义,搞得尔朱兆焦头烂额

  • 尔朱兆被困晋阳,高欢派兵增援,志在十几万六镇流民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尔朱兆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尔朱兆遭到纥豆陵步蕃痛击,派人请求高欢支援尔朱荣死后,尔朱氏一族的势力大减。但是百足大虫死而不僵,尔朱兆手中仍然有部分的实力。但是话又说回来,尔朱氏的势力已经随着尔朱荣的覆灭不如从前。再加上尔朱兆这个人有勇无谋,在跟纥豆陵步番几次的交战

  • 尉迟迥拥有10多万大军,为何只坚持了68天?杨坚:吃瓜群众的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尉迟迥

    我就纳了闷了!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王朝,为啥如此顺利?简直比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时,还要舒坦。难道北周就没有一个有血性的宗室和忠臣,起来反抗一下吗?哪怕是象征性的反抗也没有吗?当然是有的!这个人就是尉迟迥。尉迟迥何许人也?他至少有4重身份:第一,尉迟迥是宇文泰的亲外甥,宇文泰是北周的奠基人。第二,尉迟

  • 北周重臣尉迟迥坐拥数十万兵马,为什么依然不能击败篡权的杨坚?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尉迟迥

    引言隋朝虽然是终结了南北朝的大一统王朝,但是真正为隋朝奠定统一基础的其实是其之前的朝代北周,在周武帝宇文邕领兵消灭了北齐之后,那时的北周已经有了经略南方的能力了,不过宇文邕英年早逝,壮志未酬。其子宣帝宇文赟又难堪大用,终于将国家的统一大业耽搁了下来。隋国公杨坚宣帝和宇文邕一样早逝,其幼子当时尚不能独

  • 韦孝宽为隋文帝杨坚打败尉迟迥,为杨坚称帝扫平障碍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尉迟迥

    杨坚父子两辈都是北周的大臣,被封隋国公,到了杨坚这一代,更是到了顶峰,杨坚继承隋国公的爵位,并且自己的女儿当了皇后,在皇帝死后,假诏掌握了北周的大权,将北周的五位王爷给除掉,基本上掌握了朝中的大权,但是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一个外戚拥有者强大的军事实力,一呼百应,这个人就是尉迟迥,但是很快尉

  • 尉迟迥占据天时地利,名将云集拥兵数十万,仅2个月却全军覆没?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尉迟迥

    公元580年,北周第四任皇帝宇文赟因病驾崩,终年二十一岁。此时作为国丈的杨坚,已经总揽北周大权多年。觉得皇帝驾崩,杨坚感觉篡位时机已经成熟,随即联合宇文赟身边的近臣刘昉、郑译矫诏。他们对外宣布先帝留有遗命,命三人托孤辅政。为了铲除威胁,随后杨坚等人又以为先帝举行葬礼为名,召集宇文家族的掌权藩王、地方

  • 南北朝时期,最具传奇的武将——东魏大将慕容绍宗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慕容绍宗

    说实在的南北朝时期的慕容家族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家族,慕容家族属于鲜卑族的一系,这个家族或者说这个部族能够在南北朝时期建立起,前后西南北五个大燕国,五个朝代总计99年,慕容家族是第一批问鼎中原的鲜卑统治者,尽管他们曾经占据过历史的高位,可后来却黯淡收场了。十六国中有五个是慕容家族建立的,都是慕容家族在

  • 侯景与慕容绍宗师徒对决,究竟谁会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慕容绍宗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侯景自从脱离了东魏的管制之后,就向西魏投诚。然而西魏的宇文泰深知侯景的为人,因此他不接受侯景的投降。而侯景也不强求西魏能够接纳自己,就将目标瞄准了南梁。梁武帝则是一个爽快的皇帝,他欣然接受了侯景。而且还派兵增援侯景,他的用意很明确,那就

  • 东魏大将慕容绍宗:侯景克星,水祸难逃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慕容绍宗

    侯景之乱是发生在我国南北朝梁国的一场动乱,给南方造成巨大破坏,南朝至此一蹶不振。侯景是北方人,本应在东魏发生叛乱,却因为一个人被驱赶到了南方。慕容绍宗(公元501年-公元549年),字绍宗,昌黎棘城人,鲜卑族,先后在北魏、东魏担任要职,在征讨侯景、阻击南梁战争中立有大功,死后入祀武庙。早年经历慕容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