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云山江都王陵出土“铜象”,证明南越国进贡大象,这竟是事实

大云山江都王陵出土“铜象”,证明南越国进贡大象,这竟是事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小店 访问量:3108 更新时间:2024/4/4 1:58:23

众所周知,“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在兵器时代,大象对古人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武器”,但让物专家没想到的是,大云山江都陵出土的“铜象”,竟证明南越国给汉朝进贡的贡品就是大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大云山江都王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大云山山顶,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西汉诸侯王陵园。2009年,大云山江都王陵发生严重的盗墓事件,2000年9月,南京博物院的文物专家们接到上级消息,他们准备对该陵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清理陵墓的过程中,陵园内发现主墓3座,陪葬墓11座,车马陪葬坑2座等遗迹,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推进,专家们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比如:金缕玉衣、青铜编钟、鎏金铜鹿灯等珍贵文物。

在研究出土文物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陵墓中出土的鎏金铜犀牛、犀奴裂瓣纹银器等,这些文物具有明显域外风格的器物,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是让专家们没想到的是,这座汉代墓葬中,竟出现一个“铜象”。

我们可以看到,墓中出土的“铜象”造型非逼真,它呈前行走的姿态,鼻子向内卷起,圆滚滚的身体,给人一种憨态可掬的感觉,这件文物能吸引专家们的注意,最主要的原因是铜象首次在汉墓中被发现。

专家们刚看到“铜象”的时候,都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因为在汉代时期,国内并没有大象,如果国内没有大象,铜象怎么能出现在陵墓内呢?专家们带着问题进行研究,他们终于在是古书上发现端倪。

根据《地理志下》记载:“(粤地)处近海,多犀、象...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汉书•武帝纪》提到“元狩二年,南越献驯象、能言鸟”,而《西京杂记》描写的皇帝前往甘泉宫祭祀的“大驾”,指的就是象车,在以上记载中,多次提到大象,而这件铜象被发现,再次证明汉代南海贸易中大象流通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件物品就是证明史书记录真实性的实物证明。

从古至今,大象能受到众人的喜欢,是因为它的寓意和象征,它共有三个寓意,分别是:吉祥、长寿健康、吉象送财。

古人云:“太平有象”,因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与“祥”是谐音,所以它被赋予很多吉祥的寓意,同时因为大象性格温和,又忠诚老实,所以也成为吉祥物之一。

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大象的寿命是比较长的,最长能到八十岁,所以它还是长寿的象征,除此之外,大象的体态肥硕,步伐稳健,寓意着事业稳定,所以被赋予“吉象送财”等美誉。

从古至今,大象在人们心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大象文化,也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文物专家们从陵墓中发现铜象,直接证明南越国进贡大象的历史,正因如此,“铜象”可以被称之为是十分重要的文物,如今这件文物被收藏在南京博物院中,静静地向我们述说大汉王朝辉煌的历史。

标签: 王陵

更多文章

  • 韩国有一座王陵,出土文物3000件,却突然永久关闭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王陵

    1986年,四川的三星堆文化遗址被发掘,出土了数件奇异的青铜人首。其双眼呈柱状突出,学者们解释这种眼睛是古书中提到的——“土伯参目”。“土伯”是巴蜀第一代鬼帝,也是阴间幽都的看守;“参目”就是高耸突出的意思。武宁王陵《楚辞·招魂》记载,土伯的样子很可怕,三只眼,老虎头,身如牛,手上拿着九条绳子,头上

  • 绍兴挖出160万平米王陵,文物价值堪比秦始皇陵,考古队赞叹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王陵

    我国拥有举世难敌的璀璨文明,而经过历史洪流的冲刷,那些文化瑰宝要么被销毁,要么散落民间,要么被保留下来,还有不少作为陪葬品,“沉睡”于与地下,只待某日被发掘,惊艳世人。古人对自然具备敬畏之心,崇信鬼神,相信人死后能够到达另一个世界。因此不管是富贵人家,还是贫穷人家,在死后都会以一些物品进行陪葬,他们

  • 邹城明荒王陵,出土文物众多,景区已免费对外开放,大赞

    历史人物编辑:L大话文娱标签:王陵

    明代荒坟 从邹城市区出发,大约10公里30分钟即可到达城北的明鲁王陵景区。虽然你去过很多次景区,但每次去都有不同的场景。一开始,景区是收费的,后来是免费的。地下宫殿不对公众开放。现在,由于疫情,恩门南部地区开放,而北部地区,如恩门寺和地宫,仍然关闭明鲁帝陵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九龙山南麓邹城

  • 一座座王陵见证了西夏190年兴亡史|毅老读书

    历史人物编辑:毅老读书标签:王陵

    西夏始于1038年,终于1227年,是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以党项族为主体,融合了汉、吐蕃、回鹘、契丹、蒙古等民族的“白高大夏国”政权,前期和辽、北宋共存,后期与金并立,历经九世十帝一百九十年,创立了多民族融合的独特文化。 然而,二十四史并未为西夏修史,当代文学作品多把西夏描写为神魔玄幻的国度

  • 鲁地老农野外挖洞,挖出明朝隐藏王陵,出土文物琳琅满目车载斗量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王陵

    相信小伙伴们都知道,考古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可以为我们揭开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件事情,同样与考古工作有着很大的联系。就在齐鲁大地的邹城某地,曾经出土过一座明朝的墓葬,当打开墓穴的一瞬间,所有的考古专家都被里面的一件东西惊呆了。说起这座墓葬的主人,或许大家并不十分熟悉,他就是明

  • 吴敬中的夜明珠和玉座金佛值多少钱?王陵基沈醉和鉴宝专家会给出不同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王陵

    不管保密局天津站机要室主任、中校副站长余则成是不是峨眉峰,少将站长吴敬中都会倾尽全力保护他:且不说余则成被抓我也跑不了,就是这样一个善财童子招财猫,打着灯笼上哪儿找?作为吴敬中的学生,余则成是很了解老师的“高雅爱好”的,这种爱好,上溯三千年,下追若干年,都是巧妙的生财手段。在当年的军统(保密局),戴

  • 荒凉山坡出土古墓,原以为是大将赵云墓,专家发现铜块称其是王陵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王陵

    《句》中写道:“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大千世界万物皆有其存在价值,也需历经生死,无论天子或是庶民,在死亡面前皆平等。世人皆逃不过入土为安之宿命,而墓室乃逝者安息之地,万千古墓皆象征着前人意志。人生苦短唯有数十载,在短暂的人生之中,世人皆想成就大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号。纵观历史长河中,能够被世

  • 考古:为什么商周王陵不见踪影?看金村大墓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王陵

    很多人都好奇这个问题,但是从相关的考古材料来看,商、周王陵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即商代王陵早期和中期的确没有发现,而晚期王陵虽然发现了但是被多次盗掘,无法判断陵主身份;至于周代王陵,西周的暂时还未发现,但东周的洛阳金村8座墓,可以确定是周王陵墓,但也遭受了严重的盗掘。(一)商代王陵早商文化以郑州商城和

  • 西夏王陵中出土11件同类文物,它是最特别的,被誉为国之重宝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王陵

    在中国历史上,西夏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国度。它存在的时间并不算短,而且在宋、辽、金时期还扮演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蒙古崛起后,对西夏文明进行了疯狂的灭绝政策,以至于它长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湮灭在历史长河里。比如西夏的王陵,就被蒙古人破坏,地表建筑十不存一。直到明帝国统一之后,才被发现,但明清时

  • 史海遗珠陈平和王陵谁更具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王陵

    陈平和王陵谁更具智慧陈平和王陵都是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人。西汉建立,二人都是朝廷重臣。刘邦死后,大权落入吕后手中。吕后欲封诸吕为王,便找陈王二人询问意见。王陵说不能封。陈平说可以封。后来王陵被吕后迫害,而陈平则得以重用。吕后死后,陈平立即组织人员诛杀诸吕。一千多年后,到了南宋,有人问思想家陈亮,对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