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的群雄,还是有一些东汉的宗室的,除了雄据荆州的刘景升,影响力更胜一筹的就是益州的刘焉父子,早年刘焉认为东汉王朝已经弊病重重,想要找一个安身立命,得以避祸的地方,就请求天子设计州牧来改变如今的情况,一开始挑选的是交州,后来听说益州有天子气,就想到益州,此后割据益州数十年,在其死后其子刘璋也曾掌握益州,直到被刘备篡夺了基业,成就蜀汉,也侧面印证了益州确实有建立王霸之业的资本,汉中的张鲁早年也是刘焉麾下,以此看来,他们的势力范围和失去荆州的蜀汉也相差无几,称得上一方诸侯。
刘焉,因为其宗室身份而得以为官,再加上其师傅曾担任过司空而得以扬名,被举贤良方正而为司徒征辟,担任过县令,刺史,太守,宗正,太常等各种各样的职务,算得上是宦海沉浮,188年,为了避祸保全自身,上书请求设立州牧,得以镇守安定天下而汉灵帝认同,这时候的益州刺史贪婪成风,已经引发朝臣不满,再加上黄巾起义爆发,有人说益州有天子气,于是刘焉请求去益州,带着天子嘱咐的澄清吏治的益州牧就去上任,结果在半路上益州刺史就被黄巾军杀了,之后益州从事贾龙又组织军队平定了叛乱,相比刘表的单骑入荆州,费尽心思来讲,刘璋就轻松了许多。对内他放宽政策,收买人心而得益州世家,百姓拥护;对外他派出张鲁进攻汉中,随后隔断了和朝廷的通道,对外宣称“米贼作乱”而无法想朝廷进贡,实际则是自成一国。当然,张鲁的自立是让他始料不及的,没想到假戏真做,张鲁乘势诛杀了随军司马,在汉中站稳了脚跟,随后大力发展五斗米教,因为他爷爷是张道陵,影响力巨大,加上教义符合当时贫民百姓的思想,于是五斗米教迅速发展壮大,刘焉多次派兵进攻都没能击败张鲁,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之后早年有功的贾龙等人在野心家驱使下造反,当时正好是关东联军进攻董卓,刘焉早就意识到有人心怀不轨,轻松镇压了叛乱后稳固自己的统治,之后天下大乱,又有南阳,三辅一带大量百姓涌入益州,刘焉出于收买人心对他们以礼相待,妥善安置,因此得这些流民效忠,取其中精锐编为东州军,成为了刘焉的主要军事力量。之后的刘焉还偷偷的打造了天子出行的车,载具等,称帝的野心昭然若揭,之后被刘表举报,而他也因为时机不成熟而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的儿子们都不在身边,被朝廷扣押,无后自然不会造反。之后,刘焉称病向朝廷请求让其子来看看他,小儿子刘璋因此来到益州被刘焉留下。194年,刘焉其他的几个儿子参与了马腾进攻长安的计划,计划泄露后马腾逃亡槐里,而刘焉的长子,次子都被诛杀,幸亏刘焉的好朋友救了刘焉的孙子们,并把他们送到了成都。说来也奇怪,成都的刘焉府邸不久之后就突发大火,让烧的干干净净,崇信天人感应的刘焉对此触动很大,认为上天不承认他,加上就剩个小儿子,变得郁郁寡欢,不久之后就引发背疮而死,益州换成了刘璋做州牧。
刘璋这个人因为从小在长安长大,没什么为人处世的经验,除了温厚一点别无长处,地方官员赵韪等决定利用他的身份让他做益州牧,而他们掌握实权,因此引发了一些人的不满,在刘表的挑拨下,沈弥,娄发,甘宁等造反结果失败被迫离开益州。而刘璋在这些事儿表现的优柔寡断让人很失望,后来的束州入侵,刘璋更是昏暗让人埋怨,尤其是世家大族,因此赵韪认为有机可乘,暗中结交世家大族,更是收拢民心准备谋反。200年,认为时机成熟的赵韪起兵,一时间益州各地响应者云集,刘璋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一点刘焉的魄力都没有,幸亏之前刘焉收留的东州兵为了报答刘焉的收容之恩而拼死力战,击溃了赵韪后,将他斩杀在江州。对于汉中的张鲁,刘璋下令杀其母亲,随后发兵进攻,可惜不是对手。208年,曹操征伐荆州,刘璋派使者前去会见曹操被封振威将军,派去张松去答谢,结果张松被冷落,回来后就各种说曹操坏话,加上法正在一旁穿针引线,把刘备给刘璋各种推荐,于是在两个大忽悠忽悠之下,刘璋支援了刘备一点兵力,中间法正,张松等人和刘备有过交流。之后曹操引兵攻打张鲁,刘璋担心自己的处境,张松又危险耸听,认为张鲁在外,而李异等人拥兵自重于内,岌岌可危,不如把刘备引进来作为臂力,同为宗室自然可保自己。于是其他人的建议刘璋都不听,忽视了刘备野心勃勃,对西川虎视眈眈,其部下更是能征善战之辈,刘备更不是会寄居人下的人,甚至有人把自己吊死在益州门前都改变不了这个结局,所以刘璋被益州氏族抛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之后刘备带领大军进入蜀中,和刘璋会面后二人相谈甚欢,刘璋支援了刘备大批物资之后委托刘备进攻张鲁,随后回了成都。刘备在葭萌关一带停留,准备伺机而动,这时候张松的哥哥害怕事情败露而举报了自己的弟弟,刘璋大怒诛杀了张松,随后下令各地加强戒备防备刘备,刘备见事情败露也无奈,只能强攻蜀中,结果损失了庞统也没有改观,最后是荆州的诸葛亮分兵三路,齐头并进方才一路打到成都(离不开法正等人的推波助澜,不然益州天险不是说说而已),这时候的刘璋还有一战之力,不过他觉得没有必要负隅顽抗,让百姓遭受战乱随即出城投降,之后被刘备迁到了荆州的公安,孙权夺取荆州后任命他为益州牧,也是客气的对待他,所以刘璋的结局还是不错的。
刘焉父子占据巴蜀,想要成就王霸基业,结果给刘备做了嫁衣,不过父子二人在巴蜀休养生息,民生安稳而得百姓拥护,尽管刘璋昏弱,依旧有东州军,有士人为其效忠,可见其仁厚,何况最后投降让成都免受战乱,和几十年后刘禅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