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司马防到司马炎,曹魏政权的兴衰历程中,始终孕育着晋政权

从司马防到司马炎,曹魏政权的兴衰历程中,始终孕育着晋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郑玉佼 访问量:2074 更新时间:2024/1/24 5:02:10

曹魏政权存在于公元220年至265年。在短短的四十余年的面南背北的过程中,曹氏帝王的面前,始终晃荡着司马氏的身影。捋一捋有关事件,好像曹魏政权的存在,就是为了在合适的时候,转手给司马氏。

一、司马防了曹魏事业的封条。

汉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字孟德)被举荐为孝廉,随之成了郎官。不久,因其背后的势力(祖父曹腾为费亭侯、大长秋;父亲曹嵩曾位至太尉)助推,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这是曹操走上仕途,开始建功立业的第一个官职。推举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的,是时任尚书右丞的司马防,也就是司马懿、司马孚的父亲。

随着事业发展、权势的递增,曹操成了东汉末年的魏王、丞相。位极人臣后,思及当初的曹操把司马防请到了邺城,予以盛情款待。宴饮过程中,曹操非常自得地问司马防:“孤今日可复作尉(洛阳北部尉)否?”(《曹瞒传》)

司马防听了笑着说,当年老夫推荐大王的时候,您当那个洛阳北部尉正合适啊!于是,曹操开怀大笑。是为自己起步于司马氏而笑,还是为自己的大权在握而笑,恐怕只有曹操自己清楚。

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曹操,或者说曹魏的事业发端于司马氏,是司马防为其启的封。

二、司马孚助推了曹魏政权的诞生。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在洛阳去世时,太子曹丕驻守邺城。当噩耗传到邺城后,曹丕痛哭不已。

这时,中庶子司马孚赶紧劝谏道,先王(曹操)去世,举国震动。如今,您应该为天下,为祖宗的基业着想,不能只是沉浸在悲痛之中。曹丕闻听司马孚之言后,立即整容换面,着手处理相关事务。

曹丕是冷静下来了,可曹魏的朝臣们却仍在大放悲声。于是,司马孚又高声斥责那些只顾举哀的臣僚:君王刚刚去世,恐生变乱。当务之急是赶快确立新君,以稳定天下。可你们难道只会哭泣,不顾大局了吗?

于是,为司马孚之言所惊醒的臣僚们,随即各就各位,在准备曹操后事的同时,紧急磋商了新君继位的事宜。于是,在众人的拥戴下,曹丕成为了新一代魏王。新的主人出现了,一切就都稳定了下来。

不久,曹丕禅代了汉献帝,彻底结束了东汉王朝,建立了独立的曹魏政权,是为魏文帝。

危难之际,司马氏挺身而出,迅速稳定大局,从而确保了曹魏政权的顺利诞生。

三、司马懿把控了曹魏政权的命脉。

随着曹丕、曹睿的相继去世,时年八岁的曹芳承继了帝位后,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在辅政过程中,曹爽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剥夺了司马懿的实权。随之,司马懿就“假痴不癫”地退养了。

可是,在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当魏帝曹芳在大将军曹爽的护卫下,离开洛阳,到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祭拜曹睿时,太傅司马懿上奏郭太后,要求终止曹爽兄弟的权位。

鉴于曹爽兄弟的一些不良作为,宫廷内部及一些元老重臣都对他们不是很满意。于是,司马懿就以皇太后的名义,罢免了曹爽的兵权。与此同时,司马懿安排自己的亲信将士,迅速管控了洛阳城的各处战略要地。

曹爽的谋士们得知朝廷上的变故后,极力劝谏曹爽发兵应对司马懿的政变。可是,顾虑重重、缺乏应变能力,又贪慕富贵生活的曹爽,在司马懿的威慑下,“乖乖”地回到了洛阳后,先是被软禁,接着被以谋反罪处死了。

自此,司马懿就像当初曹操控制东汉政权一样,把控了曹魏政权的命脉,并改变着其走向。

四、司马氏接连废立魏帝,司马炎终于上位。

司马懿病逝后,其长子司马师接替了他,继续掌控着曹魏政权。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不甘心受制于司马氏的曹芳欲通过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发动政变,除掉司马师。

不料,由于行事不密,计划外泄。得知李丰等人的密谋后,司马师立即予以铁腕镇压。参与的同僚被夷灭三族,魏帝曹芳也被废为齐王。随之,司马师又为曹魏换上了新的皇帝曹髦。

这样一来,有着拥立之功的司马师的权势更加难以撼动了。

司马师亡故后,其弟司马昭继续独掌朝政。在司马昭的眼皮底下做皇帝,曹髦也像曹芳一样觉得很不舒服,甚至愤恨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于是,曹髦铤而走险了。曹髦亲率领皇宫内的卫士、仆从及冗从仆射李昭、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等人讨伐司马昭。

但是,忠于司马昭的王沈、王业立即派人将曹髦的行动告知了司马昭。司马昭随即命令护军贾充率军迎击。结果,曹髦被太子舍人成济所杀。事后,司马昭处死成济了事。

皇帝的宝座又空出来后,司马昭迎立了燕王曹宇之子曹奂(魏元帝)为天子,改元景元。景元五(公元264年),司马昭被曹奂任命为丞相、诏封为晋王,加九锡。于是,司马昭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景元六(公元265年)八月,随着司马昭的中风猝死,其长子司马炎继任丞相、袭封晋王,又全面接管了曹魏的朝政大权。

不久,曹魏的末日到来了,历史出现了轮回——曹奂被迫禅位后,司马炎于266年建立了晋国,是为晋武帝。随之,历史进入了晋王朝时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曹魏政权的兴衰历程中,始终孕育着晋政权……

主要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卷六十九》、《三国志》

标签: 司马防

更多文章

  • 司马防71岁,司马懿73岁,司马孚93岁——靠长寿基因取胜的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司马防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纷乱割据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大剧。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一时英雄人物,但是终结三国乱世的却是司马氏。有人说,司马家族的崛起主要靠着司马懿的长寿,司马懿活了73岁,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人,其实司马家族长寿的不止司马懿一个人!司马儁,85岁(113年-197

  • 夏侯惇拔矢啖睛和关羽刮骨疗毒,究竟哪个更狠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夏侯惇

    首先要说一下,夏侯惇拔矢啖睛仅仅是《三国演义》中的桥段,正史上虽然记载了夏侯惇中了流矢,左眼被射瞎,但是没有提到他在战场上把箭就拔出来还把眼睛塞嘴里自己吃了,应该是回营以后接受的正常治疗。而关羽刮骨疗毒在《三国志》上也提到了,而且手术的细节和演义中一样,要用尖刀把皮肉割开,看到骨头以后刮去骨上箭毒,

  • 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四人都是宗亲,曹操更信任谁?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夏侯惇

    曹操之所以能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从一地方小武装,成为雄据天下十三州中的九州之地,三分天下有其二,除了曹操本人的非凡能力外,还与曹操获得了同乡曹氏及夏侯氏宗亲的紧密支持是分不开的。两汉时期的家族观念尤其浓重,上阵父子兵,打仗同宗族,当时的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都是以宗族为单位抱团取暖,以宗族利益高于一切利益

  • 夏侯惇如果与关羽拼死一战, 结果会如何! 徐晃表示比我强点!

    历史人物编辑:芳家家的喵标签:夏侯惇

    如果说谁是曹魏第一大将,很多人都会说是许褚,典韦,毕竟这两人的武艺是魏国天花板。而曹魏还有一将,在名望上远超此二人,甚至武艺也不落下风,甚至曾与吕布大战一场,救得曹操性命。这是哪位狠人呢?不是张辽,庞德等辈,也不是夏侯渊那个愣头青,而是曹魏大将军夏侯惇。在曹魏很多人都认为许褚,典韦之后,第一武将应为

  • 为何夏侯惇和夏侯渊兄弟如此得到曹操重用,他们到底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夏侯惇

    看过三国的都知道,整个三国,曹操一开始就刺杀了董卓启,随后曹操开始反攻。后来,十八路诸侯联盟收获了很多得力的将领。渐渐地,他麾下不仅有了传世良将的五个儿子,还有一批曹魏宗室将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曹操本家,夏侯氏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家庭。想必大家也很疑惑,为什么两家姓氏不同,怎么会成为宗亲,曹操又为

  • 颠峰时期的夏侯惇:与赵云真正大战,那么谁能最终胜出?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夏侯惇

    提起三国演义,我们脑海里会涌现许多人物,但提起武将首先想起来的一定是五虎上将,因为他们在人们心中被认为是武力值的翘楚。总的来说蜀汉武将的排名高于曹魏,可是对于曹魏的武将,除了大家熟悉的典韦和许褚,还有一个隐藏的高手,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他就是曹魏猛将夏侯惇,在原著中,他因不幸被射伤一只眼睛,所以后期很

  • 魏延张辽夏侯惇三人的武功相比较,谁最厉害,谁最差?

    历史人物编辑:有宠物De幸福标签:夏侯惇

    夏侯惇,张辽,魏延如果单论武艺,是各有千秋,各具突出的特点,难分伯仲。如果这三人分别单挑,就难说了,因为这是三种不同风格的碰撞,需要综合的分析。所以,先说一下这三人的武艺特点和武艺层级,这样才好判断。夏侯惇:如果论兵战,张辽和魏延绝非对手,在三国前期,兵战能力最强是高顺,曾经在徐州反败为胜,击败了夏

  • 夏侯惇“拔矢啖睛”,关羽“刮骨疗毒”,谁更狠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夏侯惇

    首先要明白夏侯惇的“拔矢啖睛”和关云长的“刮骨疗毒”是怎么回事,两人各自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拔矢啖睛”从字面上的解释就是:拔出箭矢、吃掉眼睛。说的是吕布率军攻打驻扎在小沛的刘备,刘备派人向曹操求援,曹操派出夏侯惇率军救援刘备,夏侯惇率军出战时正好遇到吕布手下大将高顺。夏侯惇与高顺交战四五十回合,击退

  • 升官没停过,战力值一般,夏侯惇为什么独得曹操恩宠?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夏侯惇

    《曹瞒传》中是这么编撰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的关系。曹操的父亲本姓夏侯,由于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才改姓曹。而他本来还是夏侯惇的叔父,这是曹操本姓夏侯的来源。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而在《三国志》中,曹操的祖先又被认定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所以你会发现曹操家族的族谱还是比较乱的

  • “拔矢啖睛”的夏侯惇——曹操集团的二号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夏侯惇

    开疆展土夏侯惇,枪戟丛中敌万军。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气唤双亲。忠心力把黎民救,雪恨平将逆贼吞。孤月独明勘比伦,至今功迹照乾坤。——罗贯中《三国演义》提起曹魏阵营的武将,大家很容易想起五子良将,张辽、徐晃、乐进等等。其实曹操集团真正掌握实权的二号人物是——夏侯惇,就是《三国演义》里“拔矢啖睛”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