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董卓死后,司徒王允赦免了李榷郭汜,朝廷能否继续统治天下?

如果董卓死后,司徒王允赦免了李榷郭汜,朝廷能否继续统治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尚元凡 访问量:1581 更新时间:2024/1/21 7:32:45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东汉朝廷局势微妙。汉灵帝驾崩前嘱托亲信宦官蹇硕废太子刘辩,立小儿子刘协当皇帝,结果引发了外戚和宦官的争斗。那刘辩乃是何皇后生的儿子,而何皇后的哥哥又是势力强大的大将军何进。最初,在这场外戚和宦官的帝位之争中,何进暂时占了上风。结果蹇硕败北,汉少帝刘辩成功即位。然而,朝廷的危机却并没有因此化解。

(何进)

一、无法打破的魔咒——宦官与外戚权力争斗

为什么?

因为宦官并不服气呀!

东汉王朝后期,权力不是落到外戚的手里,就是落到宦官的手里。

何进深知宦官的可怕,必欲除之而后快。

想当初,陈蕃窦武就是死于宦官之手的,梁冀的势力那么大,不也被宦官连根拔起了吗?

(宦官)

可何皇后却被宦官们的甜言蜜语哄住了,无论何进怎么说,何皇后就是不允许伤害宦官。

何进没得办法,就想到了利用西京留守董卓吓唬宦官集团以及何皇后。

何进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念之差竟然铸成了无可挽回的错误。

本来呢,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就已经动摇了朝廷的统治基础。这个时候的朝廷犹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可再也不经不起折腾啦!

(董卓)

当初,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朝廷不得不赋予州郡长官巨大的权力,导致刺使、郡守们手握重兵。

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

尽管这帮子地方官还没有公然对抗朝廷,却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苗头。

地方势力的尾大不掉,成了一颗威及朝廷统治的定时炸弹。

这颗炸弹之所以没有爆,是因为时间还不到!

二、公元184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袁绍)

公元189年,宦官集团得知何进即将铲除他们的消息后,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宦官们就假传圣旨把何进骗进皇宫,“咔嚓”一声就砍掉了何进的脑袋。宦官的胆大妄为激怒了何进的部下袁绍和曹操,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率领军队闯进皇宫把宦官杀了个干干净净!

由于事发仓促,导致京城人心惶惶。就这么个节股眼上,西京留守董卓带着他的西凉兵马紧赶慢赶也跑到了洛阳。

怎么那么巧?恰好赶上了宦官和外戚贼杀贼来狗咬狗,洛阳城中一片混乱!

(曹操)

董卓嘿嘿一笑,指挥军队开进城中,趁着这股乱劲儿,董卓不费吹灰之力就收编了何进的人马。

很快,董卓又收编了何进的兄弟何苗以及丁原的人马,牢牢地控制了京城。

董卓可是个有野心的家伙,他决定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问题是董卓的威望不足哇!那咋办呢?还能咋办!当然是凭自己手里的军队扬威立万啦。

于是,董卓决定通过废立皇帝实现两个目的。

(董卓废立皇帝)

一是,趁机铲除异己。

二是,借助拥立新君的功劳上位。

京师的军队都被董卓收编了,文武百官无拳无勇,刀把手握在董卓手里,谁敢不听他的话?结果,汉少帝被废杀,汉献帝刘协成了董卓的傀儡。

后来,为了便于控制朝廷,董卓又把都城从洛阳迁到了长安。

此后,董卓就成了朝廷中说一不二的人,汉献帝拱手而已,文武百官唯命是从。

如果定力不够,那么权力就是个魔鬼,因为权力会冲昏人的头脑。那董卓自以为大权在握,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因此越来越嚣张跋扈,也越来越不像话了。

(司徒王允策划倒董)

不知不觉中,一股“倒董″的暗流已在涌动。

关东的“十八路″诸侯打着讨伐董卓的名义扩充势力,早已不听董卓的号令了。

公元192年,一批忠于汉室的人,在司徒王允的策划下发动了刺杀董卓的政变!

毫无防备的董卓当场被杀,董卓的手下纷纷做鸟兽散。

董卓的得力干将,李榷和郭氾请求王允的赦免,但固执的王允却坚决不肯赦免这群叛逆!

(西凉兵马)

李榷和郭汜一想:既然左右是个死,又何必束手待毙呢?

于是他二人干脆起兵杀向了长安城。

结果,长安陷落,王允被杀,皇帝和大臣又落入了西凉军阀之手!

三、为何说即将赦免了李榷和郭氾,朝廷也不可能继续统治天下了

后人评论说,如果王允不那么固执,赦免了李榷和郭氾,也许天下就不会乱了,那样的话没准儿朝廷还能继续统治天下呢?

(叛军攻打长安城)

其实,即将王允赦免了他们,顶多也只能勉强维系对关中地区的统治。

至于关东地区吗?

那里早已是军阀的天下啦!

即将关东的军阀们顾忌名义,不得不在表面上保持对朝廷形式上的尊重,但实际上仍会自行其事。

关东军阀这么做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天下已经大乱,朝廷权威荡然无存,对军阀们的约束力等于零。

二、洛阳已经被董卓毁灭,长安又是西凉军阀的天下,汉献帝和朝廷连个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从实力上说,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可能连周天子也不如!

周天子再不济还有自己的地盘呢?

(汉献帝)

在天下已经分崩离析的情况下,朝廷怎可能继续维持对天下的统治呢?

因此,公元196年,逃离长安汉献帝回到了洛阳,可是洛阳已经化为一片焦土。无可奈何,只好按照曹操的安排迁都许昌。于是,我们这位可怜的刘协陛下,又由董卓的傀儡沦为曹操的傀儡。到了这个啊,这“大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可就名存实亡啦!

(军阀割据形势图)

标签: 郭汜

更多文章

  • 三国第一猛将正史到底有多厉害?单挑虐郭汜、大败曹操、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郭汜

    因为《三国演义》和各种民间艺术的渲染,吕布一直被认为是三国第一猛将,清代毛宗岗点评三国名将,说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依旧把吕布放在第一的位置。但我们知道,小说、民间传说和历史是有出入的,今天我们以裴松之所注的《三国志》为基础,来盘点一下历史上的吕布战斗力。先说吕布本人的武力值正史中,

  • 为什么郭汜跟李傕喝完酒以后,回家还要喝“金汁”?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郭汜

    提起三国的故事,不得不提的有两个人。虽然看似与三国关系不大,但正是这两个人,给了曹操更大的资本,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地位。而这两个人在历史上的实力和影响力,也远远大于小说中的设定。这两个人就是李珏和郭汜。《三国演义》他们两个人的价值,最大的肯定就是他们让汉献帝陷入了绝望和尴尬,关键时刻曹操出兵救了献帝

  • 三国中有许多战役,但是李傕和郭汜的战役又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郭汜

    三国中有许多战役,但是李傕和郭汜的战役又是怎么一回事?许多人都知道三国的故事,,但是真正去了解的却没有几个,当时的刘备把吕布迎进自己的城池当中,并且请到自己的官员当时就要把徐州让给吕布,但是吕布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决定了要接手徐州,回头一看便看见了关羽和张飞的,而且张飞当时已经十分的恼怒,因此吕布拒绝了

  • 董卓死后不久,王允就被李傕郭汜杀掉,主要原因在谁?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郭汜

    董卓死后不久,王允就被李傕郭汜杀掉,主要原因在谁?屈膝家妓为汉君,宣平楼下毁奸臣。王允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忠义之臣,他对董卓祸乱朝政的行为痛恨至极,一心想要将其除掉。王允曾把自己的七星定刀交与曹操,希望他能替天行道。曹操失败逃亡后,王允就利用貂蝉和吕布,成功设下连环记,最终把董卓这个逆贼杀死在众人眼前。

  • 董卓死后,西凉兵将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郭汜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王允、吕布等人成功诛杀了恶贯满盈的董卓,长安百姓普天同庆。然而,由于在如何处理西凉兵的将领问题上,王允犯了错误,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反攻长安,重新控制了汉献帝,把长安变成了人间地狱,他们的下场如何呢牛辅、徐荣、胡轸本来,董卓死后,牛辅是最有希望能够稳定局面的人。

  • 《汉末英雄记》之李傕、郭汜、杨奉、韩暹篇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姑娘标签:郭汜

    傕,北地人。汜,张掖人,一名多。李傕(霞客:李傕,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省耀县)人,东汉末北地郡治富平,也就是今陕西境内人。郭汜,本名郭多,凉州张掖(今甘肃张掖)人。)李傕等相攻战长安中,盗贼不禁,白曰虏掠。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尸秽满路。(霞客:董卓死后,这两位控制了长安

  • 李傕郭汜是如何攻破长安城的?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郭汜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王允与吕布联手刺杀董卓之后,掌控了长安朝廷,并派人去关东安抚诸侯,按照王允的构想,乱世即将结束。之前被董卓派出去攻打关东的李傕等人慌了神,派人前往朝廷请求赦免,可是王允却找借口拒绝了。董卓女婿牛辅也遭遇兵变身死,李傕等人没了方向,甚至一度决定单身逃亡,但是这时候,智囊贾诩

  • 刘交作为刘邦的弟弟,基本没有功劳,为何却成了汉初最成功的藩王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刘交

    刘交成为西汉佼佼者的原因有三个。首先,从刘邦起兵到称帝,他一直追随在刘邦身边,深得刘邦信任;其次,刘交学识渊博,有能力管理好诸侯国;最后,刘交安分守己,从不惹事。光是这三点,再加上刘交和刘邦的兄弟关系,就足以撑起一位优秀的刘氏藩王了。历史上真实的刘交,一生其实都算是顺风顺水了,几乎没有什么波折。至于

  • 在江苏徐州有一座西汉楚王墓,楚元王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刘交

    在江苏徐州有一座西汉楚王墓,楚元王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弟弟我国人考究生有处,死有地,事死如事生。汉朝的时分,皇帝和王爷等权贵们逝世后,他们无不为自个缔造了豪华的坟墓,汉代的坟墓建成,墓主人的棺椁入葬后,他们从里边封死墓门的方法,不只十分奇妙,并且机关格外多。在江苏徐州有一座西汉楚王墓。墓主人是汉朝的

  • 汉初儒学虽有较大发展但未占据独尊优势,但董仲舒则使儒学谶纬化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董仲舒

    一般认为,秦王朝的焚书坑儒政策虽然殃及诸子和各家学说,但儒学受害最深,几遭灭顶之灾而损失殆尽。比较权威的描述当属刘歆在《让太常博士书》中的说法。刘歆认为,儒家学说“陵夷至于暴秦,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律,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灭。”按照他的说法,似乎在汉初几十年里,儒学先师虽偶有存在,儒家经典虽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