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彻的出身为何离奇?刘彻如何成为皇帝的?董仲舒的理论是什么?

刘彻的出身为何离奇?刘彻如何成为皇帝的?董仲舒的理论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婷婷 访问量:2974 更新时间:2024/2/15 18:47:53

刘彻的出身颇为离奇。他的母亲王夫人本来已经与一金姓人家结婚,并生下一女。后来王夫人的母亲卫老婆子偶遇一位相士指点,称其女儿将来要大富大贵,卫老婆子十分后悔,乃亲自出面,软硬兼施与金家退婚,并通过关系,成功把女儿送到了宫中,得到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景帝刘的宠幸。

公元前156年,景帝继位,刘彻也顺利降生,他的降生被视为新帝登基的吉兆,王氏母子也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在后宫中与众不同的地位。刘彻登基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自己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他毫不计较母亲的过去,激动地带领一支车队找到了姐姐家中,浩浩荡荡地把姐姐接到了宫中,带到了还不知实情的王夫人面前,母女俩抱头痛哭。武帝随即下令,赏赐姐姐一座大宅院,仆人钱币绸缎若干,并封给爵位,一时传为佳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一公元前87年)是景帝刘启的第九个儿子。公元前140年,景帝病逝,刘彻即位,称为孝武皇帝。汉武帝是一个颇有建树的皇帝,尤其他所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中国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汉武帝即位的那年冬天,他曾下诏朝廷大臣以及全国郡县官吏举荐“贤良方正”,敢讲真话、直言不讳的人,以便征询朝政的得失。

这些人聚集京城后,丞相赵绾上书说:“下面举荐来的人,有不少信奉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等法学,纵横家学说,他们的言论可能乱国乱政。请皇上把这些人全都罢免掉,打发他们回原籍去。”赵绾的建议很投合他的心意,并且得到朝中大臣王臧等人的支持,于是他断然采纳了赵绾的意见。第二年,汉武帝再次下诏各郡县举荐孝廉。不久又下诏举荐贤良方正和贤良文学。董仲舒就是这个时候以“贤良”身份向汉武帝提出他的“天人三策”的。

董仲舒认为:道来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子必须服从天道。这个“天道”就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另外,董仲舒还根据“春秋大一统”之义,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同时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全国臣民的思想。

董仲舒的理论极富迷信色彩,而汉武帝恰恰是个极讲迷信的人。他那“大一统”主张,又正好投合汉武帝大权独揽的权力欲望。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设置“五`经博士”,专门对“弟子员”讲授儒家经典:《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弟子员只要学通一经,经过考试,便可做官。这样一来,研读儒家经典就成了知识分子做官的主要途径。从此,诸子百家的学说被冷落、排斥了,儒家学说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宗,儒家思想也就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董仲舒

更多文章

  • 都知道“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历史还有一个马屁界楷模的同名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董仲舒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浊醪妙理如果提到西汉武帝时期,曾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会知道,毕竟这也是一位被写入中学课本中的“大牛”,故而本篇文章就不再赘述了。本文要说的董仲舒,是一位仅在史书上留下一句“名言”的将军。相信知道这位将军的朋友,可能就不多了。这位董将军,本名并非是“

  • 董仲舒后代设计一地下排水系统,用一种动物排污,至今仍发挥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董仲舒

    近些年来,每当夏天暴雨城市出现内涝时,那些先进的排水系统总会引起网友的热议,比如青岛德国人设计的地下排水系统,屡屡成为新闻的头条。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富有智慧型排水系统,这里面北京故宫就是杰出的代表。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排水系统,这个排水系统竟然用上了一种动物,它就是江西抚州市乐安县的“千古第一村

  • 汉武帝“尊儒”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封建统治的?董仲舒是何许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董仲舒

    刘邦去世后,朝政完全落在吕后手里。吕后执政不久便病世了。吕后一死,齐王刘肥伙同齐哀王刘襄、周勃等人发动宫庭政变,杀死了吕氏子弟,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刘恒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继汉文帝之后的是汉景帝刘启。刘启在位期间国家出现了一派富裕景象。公元前141年春,景帝病逝,享年47岁,在位16年。景帝死后,

  •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实则背后都是粉饰太平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西汉哲学家,古文经学大师,广川人。少年时专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潜心钻研孔子学说。曾任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时,召试天下贤良文学之士,他以“天人三策”相对,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

  • 秦朝以前,文学以儒学为主,但董仲舒焚书坑儒之后,文学发展受到了那

    历史人物编辑:伊哲的生活标签:董仲舒

    秦朝以前,文学以儒学为主,但董仲舒焚书坑儒之后,文学发展受到了那些影响?王夫之专注于推广儒家的人文本性学说。他说“学说是思想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提升”。人性的发展是一个永恒运动的过程,需要勇敢的奋斗。人类的本性每一天都在更新。王夫之认为,当阴阳不可扩散地共存时,它们本质上仍在运动,尽管这从表面上

  • 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董仲舒

    前言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可以说是对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而他的天人感应思想是在他所处的时代下,由汉代儒家的发展而来,同时也是西汉时期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儒学大家。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官僚家庭。因为董仲舒对古代中国的制度不太满意,所以在汉武帝时

  • “独尊儒术”下,探析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升华

    历史人物编辑:杨杨哥美食标签:董仲舒

    众所周知,董仲舒是西汉时期有名的大臣,他提出的“罢黜,独尊儒术”得到了汉武的采纳,进而掀开了我国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历史帷幕。董仲舒提出的这一种政策为我国封建时代的教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隋唐、宋元和明清时期的道德思想、政治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皆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可以说整个封建社会都在受儒家思想的支配与

  • 把儒家变成“强盗逻辑”,孔子泉下有知的话,会不会感激董仲舒?

    历史人物编辑:豁达历史达人标签:董仲舒

    大汉的鼎盛,始于董仲舒;刘汉的终结,亡于董卓。董仲舒给华夏文明上了一把锁对汉朝来说,董卓是实至名归的董贼,但对华夏历史来说,董仲舒比董卓更可恶。董仲舒在主观上没有作恶的动机,但他为刘氏汉朝吹鼓抬轿所产生的恶果,对华夏千年产生了深深地负面影响。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华夏民族曾经领跑世界长达千年。欧洲人住

  • 大儒董仲舒:虽学贯天人,却终成了汉武帝的政治打工仔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董仲舒

    董仲舒,汉时广川郡人,儒学大家。少时聪颖好读,以“三年目不窥园”治学,终成饱学之士。董仲舒是个读书人,吸收各家思想,将儒学推向高峰,汉景帝时门生即遍布天下。当然,一个读书人很难将一家思想遍之四海,需要依靠其他的强大力量。汉武帝即位后,下诏举贤良,董仲舒与汉武帝有了几次对策,武帝接纳董仲舒的观点,主要

  • 河北历史名人:董仲舒刘备张飞赵云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董仲舒

    河北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上古九州中的冀州说的就是河北,如今依靠京津冀一体化快车,发展一步步加速,是中国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今日流沙为大家盘点古代河北历史名人,其中有皇帝,有思想家,有将军…… 河北历史名人:一代大儒董仲舒。董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