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仲舒西汉哲学家,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实则背后都是粉饰太平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实则背后都是粉饰太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洪莉 访问量:2734 更新时间:2023/12/4 18:04:48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西汉哲学家,古文经学大师,广川人。少年时专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潜心钻研孔子学说。曾任江都相和胶西相。

汉武帝时,召试天下贤良文学之士,他以“天人三策”相对,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

他的学说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

其中心是所谓“天人感应”说,认为“天”对地上统治者经常用符瑞、灾异分别表示希望和谴责,用以指导他们的行动,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

他将天道和人道相比附,论证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还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

他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的阶级矛盾有所揭露。在教育方面,主张以教化为“堤防”。后来托病辞官,专门从事修学著书,朝廷遇有大事商议,常常派人到他家里听取意见。

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日起,儒家学说至少在形式上已成为西汉王朝的统治思想,确立了自己在当时社会思潮中的核心地位。然而,形式与内容之间并不总是一致的。

儒学在名义上虽然取得了至尊无上的地位,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贯彻却往往要打很大的折扣。汉代统治者轰轰烈烈地尊孔崇儒之举,更多的是做表面文章,粉饰太平而已。

两汉时期,法令苛烦的程度令人惊讶,可以看到当时推崇儒学、奢谈仁义的背后,充满着法家政治的血腥气息。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董仲舒

更多文章

  • 秦朝以前,文学以儒学为主,但董仲舒焚书坑儒之后,文学发展受到了那

    历史人物编辑:伊哲的生活标签:董仲舒

    秦朝以前,文学以儒学为主,但董仲舒焚书坑儒之后,文学发展受到了那些影响?王夫之专注于推广儒家的人文本性学说。他说“学说是思想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提升”。人性的发展是一个永恒运动的过程,需要勇敢的奋斗。人类的本性每一天都在更新。王夫之认为,当阴阳不可扩散地共存时,它们本质上仍在运动,尽管这从表面上

  • 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董仲舒

    前言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可以说是对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而他的天人感应思想是在他所处的时代下,由汉代儒家的发展而来,同时也是西汉时期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儒学大家。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官僚家庭。因为董仲舒对古代中国的制度不太满意,所以在汉武帝时

  • “独尊儒术”下,探析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升华

    历史人物编辑:杨杨哥美食标签:董仲舒

    众所周知,董仲舒是西汉时期有名的大臣,他提出的“罢黜,独尊儒术”得到了汉武的采纳,进而掀开了我国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历史帷幕。董仲舒提出的这一种政策为我国封建时代的教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隋唐、宋元和明清时期的道德思想、政治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皆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可以说整个封建社会都在受儒家思想的支配与

  • 把儒家变成“强盗逻辑”,孔子泉下有知的话,会不会感激董仲舒?

    历史人物编辑:豁达历史达人标签:董仲舒

    大汉的鼎盛,始于董仲舒;刘汉的终结,亡于董卓。董仲舒给华夏文明上了一把锁对汉朝来说,董卓是实至名归的董贼,但对华夏历史来说,董仲舒比董卓更可恶。董仲舒在主观上没有作恶的动机,但他为刘氏汉朝吹鼓抬轿所产生的恶果,对华夏千年产生了深深地负面影响。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华夏民族曾经领跑世界长达千年。欧洲人住

  • 大儒董仲舒:虽学贯天人,却终成了汉武帝的政治打工仔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董仲舒

    董仲舒,汉时广川郡人,儒学大家。少时聪颖好读,以“三年目不窥园”治学,终成饱学之士。董仲舒是个读书人,吸收各家思想,将儒学推向高峰,汉景帝时门生即遍布天下。当然,一个读书人很难将一家思想遍之四海,需要依靠其他的强大力量。汉武帝即位后,下诏举贤良,董仲舒与汉武帝有了几次对策,武帝接纳董仲舒的观点,主要

  • 河北历史名人:董仲舒刘备张飞赵云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董仲舒

    河北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上古九州中的冀州说的就是河北,如今依靠京津冀一体化快车,发展一步步加速,是中国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今日流沙为大家盘点古代河北历史名人,其中有皇帝,有思想家,有将军…… 河北历史名人:一代大儒董仲舒。董仲

  •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但真正推动儒学地位是的董仲舒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董仲舒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他是儒学的创始人。但他在世的时候,儒学的命运并不好,为了推广自己的学说,孔夫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四处宣讲,但没有人买账,有时被反对他的人包围,好几天没吃的,有人嘲笑他像个丧家之犬。到了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大统一的帝国—秦朝以后,儒生的地位也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儒生们集在一起,议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文化繁荣的好事,董仲舒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董仲舒

    各种思想与学说共同绽放是文化繁荣的好事,这也是为何春秋时期和民国时期,能够产生众多大师的原因。【一】春秋时期的繁荣思想多样化的重要性。春秋时期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开创了不同学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毫不夸张的说春秋时期是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古希腊之所以文明就是因为众多思想得以发展。这就

  • 董仲舒的儒学理论导致汉朝人格素养上庸俗化和学术作风上的固陋化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董仲舒

    西汉思想界一个最大的背景,乃是改造了的儒学成为汉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其初始时期的关键在于武帝时期立五经博士之举措,然而这一举措的本意是否就是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它又是否真正起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作用,却是需要讨论的。钱穆在考察博士制度的衍变时指出:“古代学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董仲舒

    历史人物编辑:花草之乐标签:董仲舒

    董仲舒最大的杰作就是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中华民族思想流动的长河拦腰斩断。董仲舒呢是一个专门研究《五经》之一《春秋》的博士。他在参加国家人才选择考试的万言书中,攻击其他学派全是左道旁门或者邪说妖言。建议:“凡是不在《五经》之内的著作,以及非孔子所传授的书籍,应一律禁绝,不准流传。”董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