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宪(?~92年),字伯度,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一位东汉名将、有名的外戚,放眼历史,似乎这个人的名字并非那么耀眼,但他却深深的牵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窦宪画像
西汉时期,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情况,混战不断,最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的相互攻伐。直到公元48年,南匈奴首领醢落尸逐鞮率众投降光武帝刘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区。而北匈奴还是叛服不断。
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去世,汉和帝刘肇即位,尊窦氏为皇太后,并由窦氏临朝摄政。窦宪正是窦皇后的弟弟。
同年都乡侯刘畅来吊章帝之丧,得幸太后,数蒙召见。窦宪怕刘畅分了他的宫省之权,公然派遣刺客在屯卫之中杀死刘畅,而归罪于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并且派人审问刘刚。后来真相破露,太后大怒,把窦宪禁闭内宫之中。
同一年北匈奴饥荒惨重,百姓流亡,正是消灭的良机,南匈奴请朝廷出兵征讨。窦宪自知忤怒太后,恐难保全,于是请求出击匈奴,以赎死罪。朝廷便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佩金印紫绶,比照司空规格配备属员,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
经过三年,公元91年,汉军彻底击溃了北匈奴,北匈奴残部出西域西迁,逃离了大汉的视野。窦宪在燕然山上勒铭纪念。世人不知的是此后的欧洲因北匈奴的西迁产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西方世界被搅得天翻地覆。窦宪仿佛是推动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的那只手,之后的连续倒塌一直延续到近300年后的欧洲。
北匈奴离开蒙古草原之后于公元260年左右在黑海东北的钦察草原上定居下来。公元350年北匈奴大闹饥荒,北匈奴继续西迁。
匈奴本是个茹毛饮血的游牧民族,终生迁徙,马术娴熟,箭法精准。他们征服了当地的阿兰人,侵入了日耳曼哥特人的领土。同样是蛮族出身,当年曾让罗马帝国万分困扰的哥特人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
东哥特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匈奴所征服,东西两部的哥特残部只得蜂拥至多瑙河畔,向罗马守军求救,请求帝国允许他们渡河,逃避即将到来灾难,哥特人愿意永远臣服罗马,罗马帝国这才同意他们进国,之后哥特人几乎举族迁入了罗马帝国。
罗马人认为自己没有义务养活这些人,所以只提供很少的粮食补助,以致很多哥特人或卖儿卖女,或饿死街头,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忍受罗马统治者的残酷剥削。遭到非人虐待的哥特人终于开始反抗,起义此起彼伏。罗马帝国内部发生了一次次起义,面对富庶的罗马,匈奴人、哥特人、阿兰人,日耳曼人,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最后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中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