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汉朝大将,窦宪

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汉朝大将,窦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北宋秘辛 访问量:3838 更新时间:2023/12/8 7:30:08

匈奴最害怕的汉朝大将,不是卫青霍去病,而是此人

汉王朝确实很强大,但是一直也有困扰他们的匈奴问题,在西汉时期,匈奴逐渐强大起来,一直扰乱边境,对西汉政权来说,匈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在汉武帝时期,他重用了卫青、霍去病等人,解决了多年来头疼的边境问题。但对于匈奴来说,最让他们害怕的是这个人。

得到重用,一手遮天

匈奴是古代中原地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叫法,秦末汉初,匈奴在中原以北地区慢慢强大起来,后来一直骚扰西汉边境,随着卫子夫的得宠,卫家两大将,卫青和霍去病也开始受到汉武帝的重用,他们在击退匈奴这件事情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实匈奴最害怕的还不是卫青和霍去病,而是窦宪

窦宪是东汉时期人,汉章帝时期,因为他的妹妹被封为皇后,窦宪也因此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先被封为郎,再被封为侍中,后被封为中郎将,他和兄弟两人一时间在朝廷上无人能及,引得诸位王公都羡慕不已。因为窦太后的缘故,朝野之中无人敢于反对窦宪兄弟。

事情败露,自请出兵

窦宪是一个性情急躁且有仇必报的人,这个人小肚鸡肠,一点事都记在心里,汉章帝死后,作为都乡侯的刘畅前来奔丧,得到窦太后的几日召见,窦宪害怕刘畅会分掉自己在宫中的权势,居然私自命人杀了刘畅,然后栽赃陷害给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还派人去审问,事情败露之后,窦宪深知窦太后不会原谅自己,继续留在朝廷只会对自己更加不利,于是他主动请缨领兵攻打匈奴。

当时,由于亲汉的南匈奴正好要出兵攻打反汉的北匈奴,窦宪又有这个请求,朝廷就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率兵出击。窦宪和南匈奴单于联手,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作战,窦宪和南匈奴单于的联合作战产生的良好的化学反应,这一场战役,他们大获全胜,北匈奴单于不得已只好向北撤离,窦宪整军追击,最后斩杀敌人一万三千多名,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

联手出击,北匈奴灭亡

北匈奴部内人心涣散,窦宪等人搬出当年呼韩邪单于归汉的先例,劝说他们投降,同时,另一边也有人追上了逃跑的北匈奴单于,一番劝说之后,北单于答应归汉,还随窦宪等人回到了私渠海,他也听说了部落里汉军已经进驻的消息,于是派弟弟前去汉朝进贡,但是窦宪认为北单于诚意不够,于是打算再次出兵。

南单于趁机上书,表示想趁着这个机会一举击败北匈奴,这样,以后南北匈奴可合并,一同顺服于汉朝,朝廷同意了,命窦宪为将军,再次和南单于合作,北单于再次大败,随后逃走,班固等人追到私渠海的时候,想原路返回,南单于坚决不同意,认为北单于势单力薄,真是个歼灭的好机会。永远三年,赵博等人率兵出居延塞,将北单于所剩不多的五千部下届斩首,北单于重伤逃遁,此后都不知去向,北匈奴由此灭亡。

结语

相比于卫青、霍去病等人驱赶匈奴的功劳来说,窦宪的征伐匈奴似乎更有意义,因为这次出兵,北匈奴被迫北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族大迁移,罗马也因此走向了灭亡,南匈奴则彻底并入汉朝,困扰中原地区多年来的匈奴问题得到了解决。不得不说,在这件事情上,窦宪是有功劳的,但是看人不能只看一件事情,窦宪在朝廷上的胡作非为并不能因为征伐匈奴有功而全部抹去,值得一提的是,窦宪功成归来时,自认为对朝廷有功,更加的不可一世,他的狂妄自大最终为他的自杀埋下的一颗种子。

参考资料:《汉书》

标签: 窦宪

更多文章

  • 立下消灭北匈奴大功的外戚窦宪,飞扬跋扈,其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文轩标签:窦宪

    东汉是以外戚和宦官专政出名的朝代,其中在前中期以外戚专政。汉章帝时期,皇后窦氏非常受宠幸,她的娘家人开始飞黄腾达。窦宪作为窦皇后的哥哥,依仗妹妹的势力,专横跋扈,胡作非为。当时,从亲王、公主,到一般的外戚,没有人不怕他。窦宪有消灭北匈奴的大功,为人飞扬跋扈,其一生经历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一

  • 湖阳长公主刘黄:从反贼姐到皇帝姐,逼婚宋弘,纵奴犯法被打脸

    历史人物编辑:阿豆谈历史标签:宋弘

    湖阳长公主刘黄,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大姐姐,因为弟弟的关系,刘黄的身份也几经转变,从平民妇到反贼姐姐,再到皇家公主,一生经历堪称三回九转、跌宕起伏,刘黄也正是在弟弟的庇护纵容下,从一个贤良淑德的妇人,变成骄横跋扈的贵妇人。刘黄出生在南阳,父亲刘钦是汉高祖刘邦的八世孙,属于汉景帝刘启庶子长沙王刘发支系

  • 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宋弘年轻装死逃过赤眉叛军,成为重臣后又拒绝皇上赐婚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宋弘

    东汉光武帝时代,有个大臣叫宋弘。他非常有德行,在国家做司空,是个很大的官职。宋弘年轻时性格温和,汉哀帝、汉平帝在位时期担任侍中。王莽在位时期,宋弘担任共工(王莽时,改称少府为共工)。更始元年(公元23年),赤眉军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派遣使者召见宋弘,宋弘被逼无奈,走到渭桥时,自己跳入河中,企图自

  • 从放牛娃成皇帝:乱世中的幸运儿-汉建世帝刘盆子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刘盆子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轻尘说历史,我是轻尘。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由于“托古改制”的失败,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组成农民起义军,称王称帝,对抗王莽苛政。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幸运的放牛娃,年仅15岁,便被当时最强大的赤眉军拥立为天子,逐鹿天下,他就是汉建世帝——刘盆子。汉建世帝刘

  • 刘盆子:放牛娃出身,被推举为皇帝,跪着辞职大家都不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刘盆子

    公元26年正月的一天,被赤眉军强推上位的刘盆子准备辞去皇位,他召集群臣,让自己的哥哥刘恭做自己的代言人,刘恭非常恳切地说:各位英雄好汉,非常感谢你们拥立我的弟弟为帝,你们看啊,我弟弟在这个位置上差不多干了也快一年了,天下还是越来越乱,说明我弟弟不适合做皇帝,你们各位发发慈悲,还是让他回去放牛吧,你们

  • 两汉之间,王莽,刘玄,刘盆子为何不算一个朝代?他太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刘盆子

    关于汉代皇帝,我们上学的时候教材上写的是西汉共历12帝,享国210年,东汉14帝享国195年,与西汉统称汉朝。经近年来史学家研究更正后,西汉历经14帝,15人,前少帝刘恭为第三位皇帝,后少帝刘弘第四位皇帝,西汉末帝刘婴并未真正继位,王莽摄政,称假皇帝。无独有偶,东汉时期也有类似情况,汉顺帝之前的(前

  • 东汉洛阳令董宣嫉恶如仇被讥为“强项令”,却名震朝野,流芳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董宣

    东汉洛阳令董宣嫉恶如仇,被讥为“强项令”,却名震朝野,流芳千古朱玉林董宣东汉董宣任洛阳令的时候,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家有个恶奴,在洛阳西市杀了人,被董宣带领差役当场正法。因此事他落下“强项令”外号,却被写进《后汉书》,流传至今。一、秉公执法受到光武帝刘秀的重视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国(今河南省杞县

  • 强项令董宣:酷吏传中排名第一,连皇帝都敢硬怼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董宣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大儒董仲舒提出:“君要臣死,臣不死为不忠”,以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此后,皇帝言出法随,多少将相名臣困于此言,明知皇帝说的不对,也不得不依旨照办。后世皇帝们也因此养成了一言九鼎的习惯,若是有人胆敢冒犯圣颜,等待自己的是什么,自不必说。但凡事都有例外,东汉初期就有这么一个梗

  • 董宣拦截湖阳公主,公主回宫向刘秀告状,董宣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董宣

    湖阳公主认为董宣触犯了她的尊严,沉下脸来说:“好大胆的洛阳令,竟敢拦阻我的车马?”董宣没有被吓倒,不管公主阻挠,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处决。公主立即回宫告到刘秀那里,刘秀大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阳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气。董宣说:“先别打我,让允许我说一句话。我说完了话,情愿

  • 董宣把公主的奴仆杀掉,光武帝知道后,为何宴请董宣并赏钱30万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董宣

    一天,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驾车出皇宫,被董宣挡住,当着公主的面,把驾车的奴仆杀掉。事后,光武帝却请董宣大吃一顿,并赏钱30万。早已退休在家,正悠然享受着平民生活的董宣,在69岁高龄的时候,突然被光武帝派往洛阳任洛阳令。洛阳令相当于县级主官,具体管理洛阳城治安方面的事务。洛阳是东汉时期的首都,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