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起兵铲除吕后余党的齐王刘襄,作为刘邦长孙,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起兵铲除吕后余党的齐王刘襄,作为刘邦长孙,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千里草人 访问量:3383 更新时间:2023/12/29 5:00:59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后,诸吕想搞政变,刘姓宗室和功臣联手铲除吕氏外戚,这场汉帝国的政治斗争以代王刘恒称帝而终。而在诸吕之乱中出了大力的齐王刘襄,不仅“落选”,还遭到了文帝和功臣集团的打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跟刘襄自身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他聪明反被聪明误!

齐国再度被吕后剥夺,刘襄心怀不满

刘襄父亲是刘邦庶长子刘肥,原来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就与情人曹氏生下私生子刘肥。

刘邦称帝后的第二年,分封诸侯王时,将刘肥封为齐王,统辖七十三城池,成为当时封地最大、势力最强的诸侯王,还让曹参出任齐国的相国,去辅助刘肥治理齐地。

刘邦去世后,吕后执政,诸吕专权,气焰冲天,不可一世。开始报复和打击后宫妃嫔和刘邦的诸位儿子,以及朝中的老臣。

刘肥遭到了吕后的加害后,为了明哲保身,被迫献出了土地给鲁元公主。经此事后,刘肥一病不起,公元前189年病逝,张良作为边听的使者,册封刘襄为齐王。

在刘盈逝世之后,皇太后吕雉命皇后张嫣,收养其他女人生的儿子刘恭,并杀掉他生母,立作太子。刘盈入土之后,刘恭继位(三任),年龄还小,史称前少帝。

吕雉成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吕雉准备封她娘家,吕姓兄弟们当王,询问右宰相王陵的意见,王陵说:“非姓刘的如果封王,天下人共起讨伐。现在把姓吕的封王,不符合这项盟誓。”

吕雉大不高兴,再问陈平和周勃,二人说:“高皇帝平定天下,封姓刘的当王。而今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封姓吕的当王,有什么不可以?”吕雉听后,才转嗔为喜。

吕雉先行封刘交(刘邦的弟弟)的儿子刘郢客当上邳侯;刘肥的儿子刘章当朱虚侯,征调刘章担任宫廷侍卫,又把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又封所谓刘盈的儿子刘强当淮阳王、刘不疑当恒山王。

然后命高级皇家礼宾官张释,发动高级官员们,异口同声请求封吕泽的儿子郦侯吕台当吕王,把齐国所属的济南郡,划出建立吕国。

齐国的地盘再度遭到吕后的剥夺,刘襄对此心怀不满,但不敢发作,只是在等待时机。

后来刘恭年龄渐长,逐渐发现身世真相,他不是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忍不住说,等我长大,就有她好看的。

这话传到吕雉耳朵里,立即把刘恭囚禁到宫廷事务署附设监狱(永巷),对外宣称皇帝患病,而且十分沉重,拒绝任何人晋见。

后来声称刘恭已不能治理天下,重新选接替重任。于是罢黜刘恭,在宫廷监狱中处死。

吕雉命恒山王刘义继任帝位(四任),改名刘弘,是为后少帝。刘弘继任后,封朱虚侯刘章的弟弟刘兴居当东牟侯,充任宫廷侍卫。

临光侯吕媭的女儿,是将军营陵侯刘泽的妻子,刘泽是刘邦的堂弟。齐国人田先生(名不详)向高级皇家礼宾官张释建议说:“吕姓封王,重要的高级官员并没有心服。现在,刘泽在刘姓皇族之中,辈分最高。你如果请求太皇太后,也封刘泽当王,大家就再没有话可说,吕姓的王爵就更稳固。”

张释告诉吕雉,吕雉认为合理,于是把齐国所辖的琅邪郡划出,封刘泽当琅邪王。刘襄见土地被割,心里不服气,就把此仇记在刘泽身上。

这也为刘襄之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吕后死后,诸吕想搞政变,推翻汉朝

吕雉病重,命赵王吕禄(吕雉侄子)当上将军,统御北军(野战军);命梁王吕产(吕雉侄子)统御南军。

吕雉告诫吕禄、吕产,说:“吕姓封王,重要大臣们都不服气。我死之后,皇上(刘弘)年幼,小心重要高官背叛。你们一定要留在军营之中,严密保卫宫廷,不要给我送葬,一旦离开军营,万一有什么变化,你们一无凭借,就要陷入敌人之手。”

吕雉逝世,遗诏大赦天下,任吕禄的女儿为皇后,任命吕产为宰相,吕雉埋葬之后,任命左宰相审食其为皇家师傅(太傅)。

当时丞相为陈平,太尉是周勃,但周勃看不起陈平,俩人不和。陆贾上门劝说他俩“将相和”,并说国家的命脉,操在二位手中。

陈平顿然醒悟,遂用陆贾的谋略,二人用同等价值的礼物回报对方,此后二人情谊日深,吕姓家族的势力,逐渐减退。

后来陈平和周勃联合起来共同制订了灭诸吕的计划。当时掌管京师及宫殿治安的南、北军,由吕禄和吕产控制。

吕后死后,诸吕想搞政变,推翻汉朝,但是恐惧周勃、灌婴等,不敢行动。朱虚侯刘章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女心向外,不断透露消息,阴谋渐泄。

刘章秘密派人告诉老哥齐王刘襄,请刘襄向长安进军,刘章跟弟弟东牟侯刘兴居,在长安作为内应,诛杀吕姓家族后,拥护刘襄继位皇帝。

刘襄跟他的舅父驷钧、手下的祝午、魏勃,密谋动员,只宰相(国相)召平拒绝合作。

刘襄打算派人诛杀召平,召平得到消息,征调军队包围王宫。魏勃告诉召平说:“大王打算发兵,只要你用武力阻止他,我愿替你带兵进宫,逮捕大王(刘襄)。”

召平相信魏勃的话,把军权交给他。魏勃得军权之后,反包围宰相府,召平自认为愚蠢,只好自杀了事。

此后,刘襄任命魏勃当将军,祝午当内史,驷钧当封国宰相,动员齐国全国部队。

刘襄派祝午拜谒琅邪王刘泽,告诉琅邪王刘泽,刘襄准备出兵讨伐诸吕。但自己年轻没有经验,又不懂军事,愿意把齐国托付给刘泽。理由是刘泽在刘邦时期,就当过将军,所以请驾临临淄商议,共举大事。

刘泽相信他的话,遂前往临淄。既到临淄,刘襄立马翻脸,把他拘留,派祝午征调琅邪国所有民兵,跟齐军合并。

至此,二人的梁子算是结下来了。

刘泽急中生计,对刘襄说:“你是高皇帝的嫡长孙,皇位非你莫属。而今大臣仍没有决定。我在刘姓辈分最长,贡献我的意见,他们必定会采纳。不如让我前往京师,相机行事,为你贡献意见。”

刘襄听后,高兴坏了,便派出盛大车队,送刘泽西行。

接着齐军大举进攻济南国,刘襄命人发文指控吕姓家族罪行,要求天下共同起兵征讨。

吕产等人接到报告,派颖阴侯灌婴,率军迎击。灌婴大军抵达荥阳,遂驻扎荥阳,不再前进。

派人到齐王刘襄那里谋求和解,等待诸吕的行动,再联军攻击。刘襄无暇思索,同意把军队撤回境内,相机行事。

吕禄、吕产打算政变,但对外顾忌齐国、楚国,对内顾忌周勃、刘章,又怕灌婴叛变,所以必须等灌婴跟齐国军队交锋之后,才敢在长安发动,因之一直犹豫不定。

这时候,所谓刘盈的儿子刘太、刘武、刘朝,以及鲁王张偃,都因为年纪小,没有前往他们的封国,全留长安。加上赵王吕禄、梁王吕产,分别统御北南两军。所有侯爵和大臣,人人自危,朝廷一片混乱。

此时,周勃手中没有兵权。大家焦急之余,把希望寄托于一位衰老的曲周侯郦商(郦食其的老弟)身上,郦商年迈多病,他的儿子郦寄,跟吕禄情如手足,友谊至深。

周勃跟宰相陈平商议,派人挟持威胁郦商,教郦商唆使儿子郦寄参与密谋。于是,郦寄告诉吕禄,高祖和太皇太后““共同创业”。

不管刘姓九人封王,还是吕姓三人封王,都出于大臣们的公议,朝廷正式发布,天下承认,各封国也都认为应该如此。

而今太皇太后(吕雉)去世,皇上(刘弘)年幼,你身佩赵王印信,你为什么不辞去武职,把大将印信缴还,把兵权交给周勃,马上回到你的封国,这才是智慧的决定。

梁王吕产也应缴还宰相印信,回到他的梁国。这样一来,齐国军队师出无名,必然停止。

吕禄相信了郦寄的话,就把上将军印信交给刘揭,把兵权交给周勃。

此时,掌管全国兵权的太尉周勃,在丞相陈平等支持下,“持节”进入北军,登高一呼,战士们都露出左臂,愿为姓刘的而战。

吕产不知道吕禄已离开北军,准备发动政变,但殿门紧闭,不能进去,原地徘徊,不知所措。

刘章砍下吕产的人头后,直奔北军,回报周勃。周勃肃然起立,向刘章叩谢,说:“我们担心的只有吕产,如今把他诛杀,天下已定。”

周勃控制北南军,很快平定了诸吕的叛乱。如果周勃等人不骗取了南北军的控制权,不掌握长安的军队,此次行动根本不可能成功。

推翻诸吕,刘襄虽功劳很大,但他聪明反被聪明误

推翻诸吕后,刘襄虽然立了大功劳,但是他一直没有进京师,倒是听信了刘泽的话,派他作为代表进京师。

大臣们正在商量立刘襄为皇帝的事,认为皇上刘弘、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恒山王刘朝,都不是刘家血脉,是吕雉夺取别人的儿子,送到皇宫养育,立为皇太子;晋封王爵,目的只在加强吕姓家族的力量。

吕姓家族全部屠灭,喋血京师,现在皇帝也好、亲王也好,一旦掌握权柄,他们又将面临危险。不如在高皇帝儿子中,选一位仁孝的亲王当皇帝。

大臣们将意见分为两派:一派是,从刘邦龙子中选。另一派则是,从刘邦的龙孙中选,齐王刘襄,是刘邦的嫡长孙,最有资格。

此时,刘泽也到了长安,刘泽不但不帮刘襄,还跳出来反对,说刘襄的舅父大人驷钧,在封国里横行霸道,好像戴着帽子的猛虎,如果刘襄当皇帝,第二个吕姓家族,将再登台。

大臣们认为刘襄虽比较英武,但也有很强的政治野心。加上刘襄母族势力过大,对于有着吕后专权前车之鉴的功臣来说,警惕是必然的。

反之,代王刘恒为人低调,没有野心,孝顺宽厚,母家薄弱,不致惹起灾难。

何况,刘恒又有天下共知的美好声誉!因此长安功臣集团看来,选择刘恒对自己有利。遂秘密派出使节,前往晋阳,迎接刘恒。

而后,刘泽与大臣们一起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使汉初的政局趋于稳定,应验了刘邦“安刘者必勃也”的遗言。

刘泽口口声声说入关帮刘襄当上皇帝,原来他是来拆台的。不过,你刘襄不也派人说要刘泽来齐国统兵西征入关当皇帝吗?好了,现在这就叫一报还一报。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扯平了。

由此,齐王刘襄与皇位失之交臂,可以说,他聪明反被聪明误,竟相信刘泽,结果被刘泽坑了。

事实上,驷钧也不是善类。有外戚如此,汉朝那帮大臣当然不乐意看到。于是,刘泽的反对,大臣们也顺水推舟,刘襄的皇帝梦,被无情粉碎了,后来便郁郁而终。

刘恒继位后,周勃由于立了头功,文帝任命他为右丞相,居百官之首,并赐金五千斤,邑万户。

刘章在诛灭诸吕亲斩丞相吕产立了大功,论功行赏时,被加封采邑二千户,赏黄金千斤。刘章在诛灭诸吕功劳甚大,汉文帝一度许诺封刘章为赵王,后来得知,刘章当时意在拥立兄长齐王刘襄即帝位的,心里很不爽,所以在公元前178年,只封刘章为城阳王。

写到最后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刘襄与皇位失之交臂,原因很简单:一是,周勃等人认为刘襄作为齐王,实力雄厚,母家又强,如果选他当皇帝,担心会出现第二个吕雉独断专权,只会用他外戚和部下的旧臣,不符合各方势力的利益诉求;二是,刘襄与琅邪王刘泽结下梁子,虽然他实力一般,但刘氏最年长的一员,贡献意见,能够左右大臣们的决断;三是,为了获得刘襄的支持,功臣和诸侯承诺封刘章为赵王,封刘兴居为梁王。可以预见,若是由刘襄掌握了皇权,他管制的领地就包括齐国、赵国和梁国三大封国,对于功臣和宗室诸王而言,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压力。

相比之下,代王刘恒就简单多了,没什么实力,影响力较弱、同时为人又比较谦虚低调,母家又弱。周勃、陈平等人出于对外戚势力的恐惧和反复掂量对自己利益考量之后,明显扶持一个缺乏根基以宽厚仁慈为名的代王刘恒会更加容易控制,毕竟,选皇帝,以仁孝闻于天下!

标签: 刘襄

更多文章

  • 齐王刘襄作为刘邦长孙,也铲除了吕后余党,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刘襄

    齐王刘襄与汉文帝刘恒相比并不差,而且功臣与刘襄刘章刘兴居兄弟三人之间还立下了承诺。为什么功臣最终还是将皇位移交给了代王刘恒?在诛除诸吕的前夕即高后八年八月,平阳侯曹窋获知了从齐国返回的郎中令贾寿向相国吕产的密告,灌婴与齐王刘襄,楚王刘交欲联合灭诸吕,哭求吕产入宫拥少帝应变。曹窋告丞相陈平,陈平以朱虚

  • 刘歆谋反:王莽新朝覆灭的前奏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刘歆

    前因1. 王莽篡位:公元5年,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2. 甄丰、甄寻父子被诛杀:甄氏父子因分赃不均想夺权,被王莽诛杀。3. 刘歆儿子女儿被杀:刘歆子女受王莽皇室斗争牵连先后被迫自杀。公元23年(地皇四年),王莽新朝的国师刘歆,在卫将军王涉和大司马董忠的劝说下,答应与后二人共同策划政变,想

  • 刘歆是谁?为什么编制《三统历谱》?刘歆对天文学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刘歆

    刘歆(?~23),江苏丰县人,出身于汉宗室贵族,年少时受到良好的教育。其父刘向亦为西汉著名学者,历史上对他们的研究颇多,尤其清代以来对刘歆和《三统历》的研究更为集中。刘歆一生从事政治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时间大体相当,其中学术活动又分两个时期,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六、七年为第一时期,主要是研读各种书籍,如

  • 王莽与刘歆的宿命对决,从知己到仇敌,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刘歆

    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二十四岁的王莽步入仕途,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负责传达皇帝诏命。四年前,二十五岁的刘歆受命与父亲刘向一同在天禄阁校正图书。两名年轻人同朝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又都好谈论经学,慢慢的由相识到相知,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己。王莽出身外戚,姑姑王政君是当朝太后,几个伯叔皆被封侯,其

  • 王莽与刘歆45年的友谊,为何刘歆背后捅了王莽一刀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刘歆

    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七月,王莽挫败了一起,以劫持他投降刘秀为目的的政变。政变的三位主要策划人,大司马董忠,被当场剁成肉酱,卫将军王涉和国师公刘歆自杀身亡。刘歆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匠,他和王莽是青年时代的朋友,两人相识相交四十五年,可谓志趣相投,情意深重的好兄弟。刘歆年轻时不得志,全靠王莽一手提

  • 刘邦之孙刘兴居,为何在汉文帝即位第三年突然死去?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刘兴居

    汉高祖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的历史典故体现出刘邦的英勇,在他七年灭秦平楚的过程中显得十分圆滑果敢,尤其当有人威胁到他的政权时,他可以非常果断除掉他们,所以刘邦敢于担当且善于决断。然而他的优良基因却没有遗传给儿子,他的几个儿子多半软弱,皇太子刘盈看到戚夫人的惨状以后,从此变得一蹶不振,整日沉迷于酒色

  • 汉武帝的儿子,竟然荒唐到去和野猪打架?两千字看懂广陵王刘胥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刘胥

    汉武帝一生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被后世公认最不成器,行事最荒唐的一个,是汉武帝的第四个儿子,广陵王刘胥。 这位大哥,一生实在是干了太多超乎想象的事情。如果要放在今天的话,绝对算是一个行为艺术家了。 刘胥生年不详,他的母亲李氏,在汉武帝后宫里的众多女子当中,只能算是比较普通的一个,也不怎么受宠,在后宫仅

  • 广陵王刘胥人生是由错失和差错构成的!生母并不得宠并没有子凭母贵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刘胥

    错失,差错,通常即是人终身中最惋惜的工作。对于广陵王刘胥来说,他的人生即是由错失和差错构成的,是悲剧,是惋惜,是终身无法弥补的。刘胥是西汉人,是汉武帝刘彻第四子,更是汉昭帝刘弗陵的哥哥。刘胥的母亲是李姬,虽然是汉武帝后宫中产子最多的妃嫔,但她却不宠爱,终究更是在后宫郁郁而终。有句古话说得好“子凭母贵

  • 刘演被杀以后,刘秀为何能够躲过一劫,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交易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刘演

    王莽做了皇帝以后,便不给天下姓刘的仁兄发皇粮了。希望他们能够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自食其力,刘秀是做得比较好的,他种田有技术,所以大家都没有收成的时候,他的地里面全都是丰硕的庄家。但是其他人就不这么想了,不给发钱了那还得了!姓刘的全都造反了,所以他们造反不是为了匡扶汉室,而是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优待权力。

  • 绿林起义军为何立无能的刘玄为皇帝,而不是刘演、刘秀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刘演

    王莽统治末年,内政混乱、天灾不断,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起义,影响最大的有绿林军、赤眉军等。当时,对王莽篡位不满的刘氏宗族,比如刘演、刘秀兄弟等,也率众起兵。刘演兄弟召集了宗族、宾客、朋友等,在南阳、新野、舂陵等地同时起兵,兵力有七八千人。但是他们势单力薄,难以对抗王莽的大军。绿林军虽然人数较多,但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