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时势造英雄,英雄一直都在,只是时机未到,有智慧的人,懂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顺势而为,做利国利民的事。一旦时机成熟,人人皆有成为英雄的机遇。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虽然被后世骂为奸臣,却也留下一句非常有智慧的名言。
那便是:“圣人不可违时,亦不失时矣!”
意思就是再厉害、再聪明的人,你不能跟这个天时、机遇拧着干,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你硬要干,这个是不可以的;但若是时机成熟了、机遇来了你不去做,那也是不行的。
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时期,之所以造成那么大的人员伤亡,战争只是其一,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瘟疫横行,可也正是在那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出现了医生张仲景、神医华佗、杏林春暖董奉三位神医。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而在东汉时代的107-125年间,几乎年年大地震,这时的普天百姓都需要一位英雄,于是张衡的地动仪就这样隆重登场。
可到了现代,经过相关专家多年研究表明,张衡的地动仪并没有什么作用,还建议移出教科书,宣称在房梁上吊块肉都比它强,这样做正确吗?
专家建议将“地动仪”移出教科书!
地动仪的发明者为张衡,他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对于这些我们都比较熟悉,因为从小就在教科书中学到过。
首先来了解一下地动仪的构造,正如上图所示,地动仪共有八个方位,分别为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都有一个含有龙珠的龙头,下方各自有张开大嘴的蟾蜍与其对应,倘若哪边有地震发生,龙珠便会掉落在与方向对应的蟾蜍嘴中。
《后汉书-五行志》明确记载,东汉时期107-125年这十八年间,几乎年年都有大地震,百姓们苦不堪言,于是张衡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地动仪,且成功预测了一次西部地区的地震,从而引起了全国的重视。
可惜的是,到了现代地动仪早已失传,没有留下实物与图样,只有史书中一些简略的文字记载。相关专家为了研究地动仪的可用性,也用了多年时间想要将地动仪复原,可得出的结果却是,地动仪并没有什么作用,还宣称在房顶上吊块肉都比它强,这种言论你认同吗?
“地动仪”是否该被人们遗忘?
说房梁上吊块肉都比地动仪要强,这句话实在有些扯淡,看得出来这位专家对张衡的地动仪不屑一顾到了何种程度,他不相信别人能做到打破自己认知的事情,倒也正常,因为世界上并不缺少这样的人。
可张衡的地动仪,在《后汉书·张衡列传》、《后汉纪·顺帝纪》、以及《续汉书》均有记载,并且成功预测出远隔千里的一次地震:
《后汉书-张衡列传》: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经过现代相关专家们的研究,虽然没有成功复原“地动仪”,但经专业的历史地震学专家审核,当年陇西曾发生地震的结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就证明了“地动仪”成功预测东汉时期陇西地震的真实性。
这种证实成果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地动仪”的发明是世界上第一架预测地震的器物,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尽管如今已经失传,人们也不应该将它抹去,这是属于老祖宗的光辉历史,后代子孙应该永远铭记,且能增加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很多人都保留一种看法,那便是不应该将地动仪移出教科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