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剑》这个大IP中,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逍遥爱天下,他想要成为大侠;赵灵儿爱南诏国的子民,她必须要牺牲自己,成全和平;阿奴爱生活爱生命,她想要放下所有的猜忌与质疑,做一个快乐的人。
而在故事中,有一个角色更是让人深思,那就是姜明。姜明实际上是李逍遥闯锁妖塔的一个支线人物,他的故事微乎其微,但在他的身上,还是埋藏了许多矛盾,可以细细雕琢。
说到姜明,就不得不夸一下这个人物的“含金量”,他其实是一个比李逍遥更像男主的配角。姜明在整个《仙剑》中是个什么档次呢,他是剑圣殷若拙的师兄,在酒剑仙的口述中,殷若拙非常崇拜自己的师兄,几乎以他为自己的行业标杆,由此可见,姜明在《仙剑》系列中,是一个能力非常强大的选手。
这样的人其实放在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典型的天才,但是人们总说,天才与疯子在一线之隔,也正是这个原因。他们的脑子不会被教条约束,他们才是打破规则,创造新世界的新鲜血液。
姜明悲剧的第二个矛盾点,就是因为他与蜀山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姜明是人中之龙,不管放在哪个领域,都必然会有所成就。蜀山派大师叔姜清将他收为义子,还让他拜掌门为师。用世俗的眼光去解读这件事,蜀山确实对姜明情意深重,但事实上呢,姜明的天性本就像一只抓不住的雄鹰。蜀山收下姜明的那一天就明白这只鹰会不受控,他的身上有不属于蜀山的人格。但是他们还是要执意收下这个弟子,原因如下:
其一,蜀山还是要打着救福苍生的美好愿景,姜明恰好是一个孤儿,蜀山不能置之不理。
其二,姜明天资聪颖,这就好比是从外面引入人才,姜明就是蜀山的二把交椅。而正如我们所见,师傅和义父都把姜明当成蜀山未来掌门人来培养,对他花费了极大的心血,不仅教他武功,还要给他打造个人IP。
也正是姜明下山解救村民的时刻,他遇上了女婿。姜明与女苑这场情劫其实未必是注定的,但是姜明与蜀山的决裂,早已埋下了伏笔。对于蜀山而言,姜明更像是一个作品,他们疼爱姜明,但这疼爱的底色中掺杂着利用,交易,虚荣。
这也是《仙剑》一直以来都在强调的一个主题,那就是人性。蜀山的人都是大侠,他们的形象往往代表着正义,英雄,大义,甚至是修道人内心的“道”。但就是这些人,他们内心也同样存在着旁人不可知的欲望和阴谋。
姜明为救下女苑,以身挡剑。危在旦夕,姜明倒在地上,他双眼空洞,说的却是这样的一句话:该受的我都受了,一切就此了断吧!我本来就是一个孤儿,虽然我有一个师傅,义父,还有娘子,但是我还是一个孤儿!
当年我们都没有明白姜明的话,而到如今我们才懂得了其中的悲凉,姜明又何尝更不知道自己不过是蜀山的附属品呢,他挣扎过,他试图跟自己的师傅交流,也试图跟他分享自己内心的道义,但是他的师傅却视他为蜀山屈辱,执意让他杀了九尾狐女苑。
毫不夸张地说,姜明能够落入魔道,那也是因为无路可走。
姜明的第三个矛盾点就是道义与情义,难以平衡。姜明与女苑的相遇,从道德层面上来说,是正义与善良的相遇。当年蜀山脚下爆发了疫病,数以万计的百姓因此丧命,姜明作为蜀山大弟子,解救黎明苍生那是义不容辞。对于蜀山来说,这一次解救行动是一次“完美公关”,更是姜明最后的“考验”。
倘若姜明没有遇到女苑,他回蜀山就是掌门人了。但命运弄人,姜明遇到女苑时,她白衣飘飘,一头黑发挽在耳后,温柔贤淑。女苑要帮助姜明,共同对抗这场灾害。当然这个时候有读者会说,女苑明明是带着目的接近姜明,她根本算不得什么好人。
确实,女苑是一只九尾狐,她想要放出锁妖塔里的妖精,因此才接近姜明。对于姜明来说,这种有目的的接近并非良善。但我们从女苑的角度去分析,作为妖,想要解救妖,难道就是错的吗?女苑哪怕抱着目的“认识”了姜明,她的出发点仍然是“善良”的,他们顶多是政治立场不同罢了。
在行善救人的过程中,女苑不怕苦不怕累,也从未抱怨过任何人,伤害过任何人。姜明正是被这样的一种“慈悲”给打动,这也正是为什么姜明从始至终没有认出女苑是一只妖精。妖精都是邪恶的代表,但女苑出现时,她就是那么善良,美丽,温柔,先入为主的就是“初印象”就让姜明失去了判断。
姜明带着女苑回到了蜀山,想要照顾女苑,迎来了师傅的极力反对。而姜明却用蜀山三百大戒说服了师傅:女苑得此疫病,正是因为她将引起瘟疫的祸端吸到了自己的身上。是她牺牲了自己,才得以解救黎明百姓。
也在这里,姜明提出了对“蜀山之道”的质疑:我们全心修道,难道是为了让自己变得自私自利吗?无情无义的人,难道还可以说是道吗?
姜明后面的死,几乎是就是用自己一生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女苑的身份曝光,师傅希望姜明能够杀掉女苑,以此抵免自己的死罪。但姜明早就爱上了女苑,他知道自己没有回头路,他不会杀掉自己的爱人。一边是情深义重的妻子,一边是养育之恩的蜀山,姜明没有选择,他只能选择重新成为孤儿。
姜明临死前那一刻,女苑抱着他冲进了锁妖塔。女苑知道姜明要死了,她没有说任何挽留的话,而是说着妖不该说的“阿弥陀佛”。女苑说这句话,也不过是为了让姜明能够得道成仙。
但是蜀山呢,他们派出了无数弟子,持剑杀入了锁妖塔,只为了斩杀九尾狐的性命。姜明自断了成仙的道路,他举着女苑的眼泪说道:这是妖的眼泪,与人有什么不同?
姜明再也看不清道义,也陷入了自我毁灭。如果蜀山是道,为什么他们要抓着无辜的妖不放呢?如果自由是道,那么女苑为了他杀死的无辜弟子,又该如何偿命呢?
这也是《仙剑》系列最大的一个主题,那就是每个人坚持的道义。在《仙剑》的世界观中,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有的是复杂的人性,以及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温柔。
姜明的灵魂在锁妖塔困了100年,他杀死了冲进来的师兄弟,也推开了自己的妻子。在这样漫长而又沉寂的百年里,他才明白所谓道义,就是追随自己的想法,有责任地活下去,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明天才是最重要的。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这句话,姜明困惑过,也解答过。我们曾无法理解,但看到姜明卸下了满身的戾气,对着自己的女儿姜婉儿表达了自己的忏悔与祝福时,我们明白了真正了的乐,源于内心的解脱。
姜明释怀了,他的怨恨与悔过一一消逝,他又重新变成了一个自由人。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是姜明的道义,更是对我们的启示。不管我们的人生教条是什么,只要无愧于心,那便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