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刘邦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青春无 访问量:1697 更新时间:2023/12/20 17:05:13

这个想法太疯狂了,刘邦为什么要处死吕后,没理由啊。

吕后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同床共枕了几十年,也没犯啥大错,下得去手吗?谁也下不去啊。刘邦当年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泗水亭小亭长,一大把年纪了,还没能娶上个老婆。吕后就不同了,家庭条件很不错,长得也漂亮,能娶这样的老婆,可以说是祖坟冒青烟了。穷小子娶大家闺秀,老丈人也很看重,我想刘邦心里对这个老婆是非满意、甚至充满感恩的。

刘邦造反后,一直是吕后在家里苦苦支撑,照顾一大家子人,老的、小的,容易吗?是个人都要充满感激,不是吗?

刘邦的皇帝当了没几年,期间吕雉也没有犯什么大逆不道、罪该万死的罪,刘邦还没到讨厌她至极、让她去死的地步,说到底,也就是为自己的儿子争取上位罢了。吕后是正妻,她生的儿子就是嫡子,理所当然的该继承大统,人家争取本该到手的东西,有错吗?

戚夫人不过就是个小妾,不但抢了吕后的男人,还要抢他儿子的江山,试问哪个女人能忍?吕后就算露出了狰狞面目,也没啥大不了的。

吕后有手腕,能够辅佐自己懦弱的儿子,这就该杀吗?不信任同床共枕几十年的老婆,难道去信任外人?不合理啊。

至于后面出现的变故,吕后诛杀刘氏子弟,估计当时刘邦没看出来,很有可能当时吕后也没这个心思——哪一个女人生下来就是容嬷嬷?

标签: 戚姬

更多文章

  • 把戚姬整成“人彘”的吕后,为什么独独放过薄姬和刘恒?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戚姬

    刘邦去世之后,吕雉发威、残酷迫害刘邦的其他老婆和孩子,戚姬最惨,其他受宠的姬妾也都被幽禁。刘邦八个儿子,只有长子刘肥、次子刘盈、四子刘恒和幼子刘长得免,其他都被吕雉弄死。刘肥之所以幸免,不是因为吕雉宽宏,吕雉已经在刘肥的酒中下毒,刘肥要喝的时候被刘盈救下,后刘肥向吕雉爱女鲁元公主献城巴结、讨得吕雉欢

  • 刘邦精明一世,生前如此宠爱戚夫人,为何不给戚姬留条后路?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观标签:戚姬

    刘邦能够在秦末的大起义之中,成为最后的王者,其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在汉朝建立后,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开始了扫除所有异姓诸侯王的征程。由此可见,刘邦对于政治的敏感性和预见能力是非常强悍的。所以,刘邦生前为了保全戚夫人及其子刘如意的生命,还是做了很多安排的。戚夫人因为年轻漂亮,能歌善舞,逐渐得到了刘邦的

  •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背后所隐藏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红尘三千道惆怅标签:任安

    近日重翻《史记》,发现“报任安书”这竟然是一封拒绝信,也是一封判决书。细思极恐,不禁汗流浃背。今天写出来,一家之言,与大家分享。故事要从收件人任安的生平开始讲起。01任安是西汉初年荥阳人,自幼贫困,少年便成为孤儿,靠为别人赶车往返长安为生。趁着到长安的机会,任安留了下来,到处托关系希望能够找份公务员

  • 刘秀是谁,他如何成为东汉皇帝的?《报任安书》中的任安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任安

    汉室子弟刘秀在昆阳大战中消灭王莽主力,名声就越来越大了。暂时建都宛城的更始帝怕刘秀兄弟势力强大起来,会威胁自己的皇帝宝座,于是找了个借口把刘秀的哥哥刘縯杀了。王莽的新朝政权被推翻以后,公元25年,刘秀在鄗城自立为皇帝,这就是汉光武帝。而定都长安的更始帝却以为自己的江山已经坐定,整日在宫中饮酒作乐,不

  • 司马迁为什么不救任安?司马迁给任安回的什么信?他恨汉武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任安

    司马迁接到任安的求救信时,可以想到,他的心里是相当为难的。他了解汉武帝,自己就曾尝过汉武帝暴怒之下带给他的痛苦,他实在不愿意再遭到第二个“李陵之祸”。可是,论交情,李陵与他“素非相善”,而任安则是老朋友,双方的家庭彼此都很熟悉,不救又说不过去。 然而司马迁也非常明白汉武帝一心为太子报仇的心理,任安的

  • 司马迁传世名篇《报任安书》中的任安到底是何许人物?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任安

    汉朝是我国的重要朝代,在很多方面也体现出了勃勃生机,两汉的人物也出了很多能人,群星璀璨,比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班超、张骞、苏武等等,这些人物构成了两汉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但是如果评两汉最牛的文人,那恐怕最为著名的无疑是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司马迁了,

  • 吕后杀韩信、彭越,提拔任敖和审食其传出绯闻,一个不容易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任敖

    原创文|笔挥江山图片|源于网络说到吕后,很多人对她的印象就是这个女人不简单,是刘邦的得力帮手,刘邦不屑于干,或者不想干的事情,吕后就会为他代劳。就好比在杀功臣的时候,刘邦对功臣尤其是对韩信,彭越这样的人下不了手。毕竟大汉江山就是人家帮助刘邦建立的,刘邦不能卸磨杀驴呀。说白了刘邦不愿意背负千古骂名。但

  • 西汉第一权宦石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能把持朝政十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石显

    西汉第一宦官石显,大概就相当于秦朝嬴政时期的赵高,只不过石显更加的低调阴狠。石显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冲突和矛盾,以第三方的角度,激化矛盾,杀人于无形。石显,字君房,山东济南人。年轻的时候,石显就进入宫中接受宫刑成为宦官,一般做宦官的大概率有两种人,一种是家境十分贫寒,不得不卖身入宫挣钱,为了保证家人的生

  • 历经秦末汉初三个时代,叔孙通凭什么越混越好?靠鬼谷子捭阖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叔孙通

    《鬼谷子·捭阖篇》中有一段很经典的话——“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鬼谷子告诉我们,单纯的好人是无法纵横捭阖,肆意驰骋的,单纯的坏人也一样。想成事,想成大事,你得有两张皮,得懂得权变,得学会见人说人话,见

  • 如何评价“不倒翁”叔孙通?秦之亡和他有多大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定格标签:叔孙通

    清代经学家洪亮吉评价秦汉之际的名儒——叔孙通,说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话:“秦之亡,亡于赵高?实亡于叔孙通一言。”——秦朝灭亡,是亡于赵高之手吗?实际上亡于叔孙通的一番言论。叔孙通,名何,字通,薛县(今属山东滕州)人,初为秦朝的待诏博士。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有使者通报给秦二世,秦二世急忙找到博士、诸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