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小说家丁耀亢评吕后:观其鸩杀如意,糟戚姬,则一毒妇人耳。戚曰:“使吕为鼠,吾当为猫,以报此冤。”断腋而死,能几日乎?吕后从成功诛杀淮阴侯韩信开始,已变成西汉初年凶名赫赫的存在,惹到刘邦、萧何、陈平、张良、樊哙等,只不过是要面对堂堂正正的计谋或战争。惹到吕后,死是一定死的,而且是一种让你意想不到的死法;她不会跟你讲什么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正义邪恶、公平公正、天道人伦、国家颜面等,暗地里下毒这种最没品最有失人心的事她都会做。刘邦死后,除了北方的匈奴解决不了,其他没有吕后做不到的事。若是个男子,吕后绝对能在秦末乱世占一席之地,因为她能在逆境中成长,有枭雄之姿。
刘邦所在乎的三人
标题上的戚姬、刘肥和刘如意,全部是与汉高祖皇帝刘邦息息相关的人物,戚姬是刘邦宠爱了十余年的后妃,史称“宠冠后宫”,汉高祖欲立其子为太子,未尝没有保护她的意思;刘肥是刘邦与一个寡妇生的庶长子,被封为齐王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三城,是汉初第一大诸侯国,治下人口也是相当多(刘邦下令,百姓中会讲齐国话的都属于齐国人),刘邦如此扶持是在巩固刘汉江山;刘如意是刘邦认为最像自己的儿子,也是九个孩子当中最宠爱的那个,先为代王后是赵王,刘邦担心自己死后吕后加害他,还特意让有才干急智且忠心耿耿周昌为赵国丞相以护卫。
戚姬和刘如意母子
戚姬、刘肥和刘如意这三位都是大汉开国皇帝刘邦所重视在乎的人,却偏偏都遭到了吕后的毒手。要说汉初谁最有资格评价吕后。非此三人不可。刘邦驾崩,刘盈刚即皇帝位,吕后便急不可耐地开始复仇: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戚姬没有去赵王领地当舒舒服服的王太后,被留在了长安城,吕后直接安排戚姬住入宫内一条狭长的小巷——永巷,变相囚禁起来,也没做的太过分,她还在等待赵国之王刘如意落入自己手中。吕后遣使者多次前去赵国请刘如意,均被前面说到的周昌挡回去。
最后吕后大怒,只能釜底抽薪,召赵相周昌来长安,再派使者去召赵王刘如意来长安。这样一来,就没有人能拦住吕后的旨意。吕后欲杀戚姬和刘如意之心,天下皆知,汉惠帝刘盈自然也知道,所以赶在吕后使者先接到刘如意前,亲自前往霸上带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吕后一下子无从下口,只能静静等待时机,没过几个月,机会真被等到了: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十二岁的赵王,汉高祖刘邦最宠爱的儿子,最有可能的大汉第二位皇帝,刘如意被一位不知名的宦者或是奴婢毒死了。十二岁啊。
解决完刘如意,吕后可以放心肆意、无后顾之忧地炮制戚姬。让戚姬住在永巷,从事那些下等人的工作,本是件有损高祖颜面的事,吕后还不满足,变着法折磨戚姬: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这副惨状,幻想起来就让人头晕目眩,手脚全无,挖去眼睛,熏烧耳朵,喂吃哑药,让她住在猪圈,还得意洋洋地取名“人彘”。刘邦知道深爱了十多年的戚姬变成这样,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一定会抓狂至极。而且这事,已经演变成皇家丑闻、高祖秘辛,却是人尽皆知。数日后,刘盈见到戚姬惨状都被吓哭,大病不起。
飞来横祸的刘肥
孝惠二年,齐王刘肥来朝,差点被吕后一杯“莫名其妙”的毒酒弄得当场去世。事后才知晓,吕后是忌惮自己,想要自己的封地啊。知道内情后的刘肥肯定后怕和无奈,您老人家要封地直接说便可,何必行此下作手段。而帮助齐王刘肥挡过一劫的又是汉惠帝刘盈。太后怒,乃令酌两卮酖,置前,令齐王起为寿。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若是让汉惠帝饮此毒酒当场毒发身亡而死,恐怕又是一桩历史悬案,需要来猜测。
刘肥挺无奈的,也没惹到吕后,却惨遭杀身之祸。戚姬和刘如意也是如此,夺位之事已过,有必要做得如此绝吗?又是毒酒,又是做人彘。吕后是阴险毒辣之人无疑了。观历代王朝,国祚愈百年的,开国之初皆有史书称赞的盛世,而这盛世和主政之人关系大吗?个人认为,放在西汉初年是一点都不大的。武则天与吕后并列,相比较之下,武则天无论人品还是才干,皆比吕后强上太多。
参考文献:《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