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跋扈将军梁冀看东汉的外戚政治

从跋扈将军梁冀看东汉的外戚政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殷嘉豪 访问量:1623 更新时间:2024/1/15 1:18:16

秦之亡,使得西汉统治者充分认识到了王室屏藩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寻找能支撑自己统治的政治势力。但是功臣、异性诸侯、同姓诸侯都不尽人意,只有外戚势力比较适合帝王的统治理想。西汉外戚在经历几代沉浮之后,终于在王葬之时达到顶峰。

东汉建立初,统治者们对前事多加借鉴,,汉光武、明帝虽然都借重功臣豪族势力,但对外戚势力防范有加,随着功臣豪族势力不断壮大,在加上皇室的妥协和利用,功臣豪族通过政治联姻登上权力高峰。

东汉的外戚政治对国家政治影响力之大,在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东汉是历史上母后临朝最为活跃的一个时代。正是因为母后临朝,导致外戚掌权异为频繁,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也急剧膨胀。

这对后世的政治也产生一些影响,因为东汉外戚对政治的参与,专治社会的皇权也受到极大的威胁,故在东汉以后的各个王朝中,皇权都多外戚进行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但是外戚政治基本都无法泯灭。换言之,东汉的外交政治并未随着东汉王朝的覆没而变得无足轻重,其影响力在很多方面都留下了痕迹。

梁冀,字伯卓,梁商之子。出身世家大族,是中国东汉时期外戚出身的权臣。他这个人,其貌不扬,口吃,读书也不多。少为贵戚,嗜酒好赌,游手好闲,斗鸡走狗,无所不为。先祖曾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他有一个妹妹,是汉顺帝的皇后。

应这层关系,梁商在汉顺帝时为辅政大将军,梁氏左右朝政,后来梁冀代替其父为大将军,顺帝亡,其妹梁太后立8岁的质帝。质帝因当面称呼梁冀为“跋扈将军”,被梁冀怀恨在心,次年即被他毒杀。另外立帝,此后他更加变本加厉的干涉朝政,结党营私。

汉光武帝刘秀自称要“以柔治天下”,这里的柔的意思便是尽可能的对统治集团予以宽容笼络,其中主要的手段就是皇室与功臣的家族联姻,打算用婚姻关系来维持政治关系,企图借此巩固政权。可是汉光武帝这种做法却是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而且在皇帝身边培养了一种侵蚀皇权的强大的外戚势力。

纵观东汉王朝,从第四个皇帝开始就开始了外戚专权的局势,并且还直接间接掌握了废立皇帝的权利,既然他们拥有废立皇帝的大权,就开始故意立年幼的后人为帝,易于被其左右,荒缪得是有点皇帝不过百日,实在是狂妄至极。皇帝年幼,皇太后就堂而皇之的援例临朝听政。而皇太后依靠的势力,自然就是外戚。一般来说,皇太后的势力并不大,无太多实权,就是托其兄父,所以梁冀才掌握了朝廷大权。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统一王朝,它与西汉合称为汉朝,东汉的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所以又以东京作为东汉时代的代称。汉明帝和汉章帝时期时,东汉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其实在韩章帝在位后期,外戚也曾日益跋扈,这是汉和帝即位后,大力扫灭外戚,亲政后使汉朝国力达到巅峰,这段时期被称之为永元之隆。

中后期,太后、外戚干涉政治,幼年即位的小皇帝被外戚超控。虽说史书记载梁冀这个人外貌丑陋无比,生着财狼般凶光直射的双眼,并且自幼过惯顽固子弟的生活,爱女色,善赌博,就是什么三教九流做的事他都做过,恶迹斑斑,可是他又不是一般的顽固子弟,他父亲有意栽培他,希望在宦海里游泳,所以越骑、射箭也没落下,他在未当上大将军前,也是任过侍中,步兵侍卫。

所以官场那一套他也不陌生。可是他生性顽劣,善用阴谋诡计。自己的丑恶行径嫁祸他人,可以说,顽固子弟的骄横放纵,流氓的凶狠无理,政客的狡诈阴刁,集梁冀于一身,因此,梁冀当上了大将军,其狠毒,与他的父亲相比,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梁冀独揽大权二十年,拥立幼帝以专政。他是没有皇冠的皇帝,富有天下,拥有封户三万,大造官府。东汉王朝外戚专横,不是只有梁冀一个人,可是像梁冀这般专横,比其他人都有过之无不及的,绝此一人,见者无不咬牙切齿。当初质帝年龄虽小,却早慧,对梁冀的骄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实在按捺不住,有一次在朝臣面前指着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质梁帝恼羞成怒,本来质帝的早慧是他的一块心头病,听到质帝的辱骂,就萌生杀机。于是制毒在毒饼中给小皇帝吃,皇帝吃了后,腹部胀痛,情绪暴躁,然后不然人给质帝喝水医治,眼睁睁看着皇帝中毒身亡。小人得势,勇者糟害,智者隐退,那么,在朝廷里当权的,不能说好人完全没有,可是区区几人有如何抗衡,可见梁冀所把持的东汉王朝腐败到什么地步。

东汉一共才195年,出去开始的3个号皇帝和最后几个傀儡皇帝,东汉的外戚专权累计达到六十年,其中梁冀和董太后掌权时期对国家危害最大。这样的情况在历朝历代中实为罕见,原因可能是皇帝短命,与之相伴的问题就是储君都是年幼即位,如此一来,就出现了母后临朝,垂帘听政的情况,皇帝被架空,肥水不流外人田,自然找的都是娘家人庇护。

霸占土地,强抢民财,最终牺牲的还是老百姓。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东汉王朝制度方面的问题,没有制衡机制,西汉因为外戚干政灭亡,也没有采取对应措施。但是外戚干政也不全是坏事,像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外戚还是多多益善,关键还是军权、外戚、宦官、军队这几方面要平衡,才能是国家朝富强发展。

参考文献:

《左传》

标签: 梁冀

更多文章

  • 敢于直谏弹劾,梁冀转手要借刀杀人,张纲单刀赴会降贼众

    历史人物编辑:红墙说史标签:梁冀

    汉顺帝即位以后,把朝廷大权交给了皇后梁氏家族。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梁皇后的父亲乘氏侯梁商去世,梁冀继承了父亲乘氏侯的爵位,并被擢升为大将军,梁冀的弟弟梁不疑也担任了河南尹。梁冀与梁不疑一时权倾朝野,他们飞扬跋扈,凶狠暴虐,引起了大臣们的强烈不满。公元142年8月,东汉朝廷派遣侍中杜乔、周

  • 搜神记卷6之48-50 梁冀灭族的征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梁冀

    梁冀是东汉时期的权臣,父亲是大将军梁商,先后立冲、质、桓三帝,专断朝政近二十年。汉质帝称其为“跋扈将军”,即被鸩死。后来被汉桓帝诛杀。其实汉桓帝虽然不是明主,但也不是昏庸之辈,“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这句话把汉桓帝、汉灵帝并称,其实是拉低了汉桓帝的评价。公元146年,汉桓帝即位,德阳殿的大柱子上突然发

  • 马王堆里埋的是汉景帝的生母?利苍究竟是谁?他在长沙国地位很高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利苍

    为什么现在发现一座汉朝大墓,会有如此大的反响呢?先是有长沙马王堆,后又有海昏侯墓。这两座大墓,可以说是近些年考古界最稀罕的两座墓。有这么三个原因:第一,汉朝是以孝道治天下,所以汉朝人会在先人的墓中埋葬不少陪葬品。汉朝每个皇帝的谥号前面都有一个孝字,比如汉孝武帝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汉武帝。第二,汉朝选官方

  • 湖南利苍古墓中,曾出土一样瞬间消失的文物,专家:谁说考古无用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利苍

    湖南利苍古墓中,曾出土一样瞬间消失的文物,专家:谁说考古无用文|孟浪考古可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价值连城的文物在等着人们去发掘。许多考古工作人员为了发掘历史的遗产,深入地下干着精细的工作,很多文物经历时间的洗礼变得极易受损,稍有不慎就会被破坏,考古过程中有这么几种文物是尤其容易被损坏的。第一种就是竹木绢

  • 黄河故道“李固渡”旧址:发现河工石,当年用于防御或堵塞河道决口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李固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地处黄河故道。千百年来,黄河中下游的河道,如神龙摆尾,飘忽不定,留下了很多的遗迹。这是从小就听大人、书上说的,老家地处黄龙潭的东南角岸边,更是深有体会。自打听说王庄镇西申寨村发现黄河故道李固渡河工石,数百个日夜过去了,一直未能一睹真颜。周末了不能出县摄影采风,便于三个影友一起开

  • 卢俊义东窗事发的时候,为何贾氏会选择管家李固而非义子燕青呢?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李固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应该对卢俊义都比较了解,上山最晚,但是在梁山的地位却是仅次于宋江位居第二,卢俊义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地位,不仅自己有足够的实力,而且在江湖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并且还是河北有名的富豪,这些是梁山其它好汉所不能比的,不过英雄在完美也是有缺陷的,卢俊义虽然没有值得挑剔的地方,但是他的家庭却

  • 卢俊义堪称高富帅,妻子贾氏却看上了管家李固,宋江使计并非全部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李固

    导语:马步军中推第一,天罡数内为尊,上天降下恶星辰。眼珠如点漆,面部似镌银。丈二钢枪无敌手,身骑快马腾云,人材武艺两超群。梁山卢俊义,河北玉麒麟。玉麒麟卢俊义在水浒中可谓是顶尖战力,不仅仅仪表堂堂有情有义,更是“亿”表人才,是河北大名府有名的大财主,换在现如今是妥妥的“国民男友”形象。更何况,北宋年

  • 忠孝仁义的汉代宰相李固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李固

    几乎与胡广同代的李固,为冲帝、质帝时宰相,曾任荆州刺史,终极命运与胡广恰巧相反。历史是清白的,账可以这么算:李固是东汉中期名臣,司徒李郃之子。相貌奇特,顶有骨如鼎足。少年好学,曾改易姓名,执鞭驱驴,负笈寻师,不远千里,学《五经》,积十余年。李固为人朴实,从不以司徒之子自居,常密入公府,定省父母,不使

  • 卢俊义老婆贾氏,为何会看上管家李固?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李固

    卢俊义的性命,差点栽在一个女人手里,而这个女人是他的妻子。卢俊义出场时,年方三十二岁,他相貌俊朗,身高九尺,威风凛凛;他武艺高强,棍棒无双;他会做生意,家中非常富有,光是管家李固手下,就有四五十个管事的人;他心地善良,养大了燕青,救活了差点冻死的李固;他家庭出身良好,祖宗几代都是生意人;他号称“河北

  • 燕青早知李固和贾氏有染,为何袖手旁观,不像石秀那样除掉李固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李固

    水浒中有这么一个有疑问的故事,卢俊义手下仆人燕青,早就发现了卢俊义的夫人贾氏和管家李固有私情,燕青没有报告给卢俊义,也没有像石秀那样,除掉奸夫。燕青选择了袖手旁观?这是为什么呢?卢俊义被吴用骗上梁山,并在梁山上软禁了几个月,这期间,李固到官府告卢俊义谋反,上了梁山当二把手。卢俊义从梁山回家途中,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