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有这么一个有疑问的故事,卢俊义手下仆人燕青,早就发现了卢俊义的夫人贾氏和管家李固有私情,燕青没有报告给卢俊义,也没有像石秀那样,除掉奸夫。燕青选择了袖手旁观?这是为什么呢?
卢俊义被吴用骗上梁山,并在梁山上软禁了几个月,这期间,李固到官府告卢俊义谋反,上了梁山当二把手。卢俊义从梁山回家途中,燕青专门在半路等他,告诉他家中变故,李固和贾氏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燕青是个聪明人,也是非常忠诚的仆人,因此,燕青发现了卢俊义被绿,没有做任何事,显得让人无法接受。
我们不禁想起另一位好汉拼命三郎石秀是如何做的。石秀在发现义兄杨雄的妻子潘巧云与裴如海有私情时,先是向杨雄举报,并和杨雄共同商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可一举捉奸。但是杨雄醉酒时大骂潘巧云,惊动了潘巧云,于是故意编了一句瞎话倒打一耙说石秀调戏自己,杨雄偏听偏信,把石秀赶出家门。石秀为了自证清白,只好把前来与潘巧云偷情的裴如海杀了留下了衣物作证据。把这些东西给杨雄看,才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样一对比,燕青的不作为显得让人不可思议,我想出现大概其中有三个原因。
第二,燕青发现李固和贾氏虽然关系不正常,但还处于可控的范围,没必要打草惊蛇。在卢俊义家中,李固与贾氏有私情,但不敢明目张胆地在一起,基本上处于暗恋状态或秘密状态。李固是个精细的人,不会像裴如海、西门庆、张文远那样几乎半公开地乱来,应该不会让其他人抓住现行。燕青也是通过察言观色推断出来李固和贾氏可能有私情,用现在话说,经过眼神确定,李固和贾氏有私情。直到卢俊义被骗上梁山,李固完全掌控了卢府,才敢“推门相就”,公开自己的行径。他们在秘密状态时,燕青如果向卢俊义举报,但找不到证据,卢俊义更会认为燕青是诬赖好人。
第三,李固在卢府中地位太高,已经掌握了卢府的经济命脉。如果燕青像石秀那样,直接弄死李固,当然很容易做到,但是,这样一来,卢府上下会陷入一片混乱,经济上会出现严重损失。这就好像一个毒瘤,如果直接切除,可能造成大出血而死,先用保守疗法稳住大局,或许能确保一段时间内相安无事。再说燕青没掌握李固和贾氏私通的任何证据,燕青杀李固,名不正,言不顺,一旦被卢俊义发现,那燕青就成了“恶仆”。
今日一悟:有句话叫不见棺材不落泪,卢俊义就是这种人,如果不让他亲眼看到李固和贾氏在一起共同陷害他,无论如何他也不会相信李固和贾氏背叛自己。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卢俊义这种盲目的自信,使他必须吃这一段苦头,这杯苦酒是卢俊义自己一手酿出来的,必须由他自己亲自喝下去,别人想替都替不了。燕青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没办法让卢俊义省下这段磨难。有时在教育子女时,也有类似的情况,父母明确告诉孩子,不能做某件事,但孩子就是不听,非要去尝试,直到伤痕累累时才知道,原来父母是对的,吃一堑,长一智,但听“吃一堑”的故事却长不了一智。有些痛苦别人替代不了,有些弯路,走过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