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冀是东汉时期的权臣,父亲是大将军梁商,先后立冲、质、桓三帝,专断朝政近二十年。汉质帝称其为“跋扈将军”,即被鸩死。后来被汉桓帝诛杀。其实汉桓帝虽然不是明主,但也不是昏庸之辈,“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这句话把汉桓帝、汉灵帝并称,其实是拉低了汉桓帝的评价。
公元146年,汉桓帝即位,德阳殿的大柱子上突然发现有一条大蛇盘着。洛阳集市长淳于翼说:“蛇浑身长满了鳞片,象征着铠甲兵器;在内省大殿上发现,这就是将要有皇帝后宫相关的大臣将要受到兵器之灾的征兆。”于是直接挂印而去,隐居山林。
公元159年,延熹二年,汉桓帝和宦官唐衡、单超、左悺、具瑗、徐璜合谋,在京城调动军队,诛杀大将军梁冀,逮捕他的家属亲信。
搜神记卷6之48 大蛇盘柱
原文:汉桓帝即位,有大蛇见德阳殿上。洛阳市令淳于翼曰:“蛇有鳞,甲兵之象也;见于省中,将有椒房大臣受甲兵之象也。”乃弃官遁去。到延熹二年,诛大将军梁冀,捕治家属,扬兵京师也。
149年,汉桓帝建和三年七月,北方的廉县下起了肉雨,就像羊排一样,有的和摊开的手掌那么大。当时梁太后垂帘听政,大将军梁冀专权,生杀大权也不奏准皇帝,诛杀太尉李固、杜乔,天下人都觉得他两个冤枉。十年后,梁家全族被诛杀。
搜神记卷6之49 北地雨肉
原文:汉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是时梁太后摄政,梁冀专权,擅杀,诛太尉李固、杜乔,天下冤之。其后,梁氏诛灭。
汉桓帝元嘉年间(151-152),京城的妇女之间流行几种妆容姿态,分别叫做“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愁眉”就是眉毛画得很细,弯弯曲曲,好似苦大仇深。“啼妆”就是轻轻在眼睛下面擦拭,好像刚哭过一样。“堕马髻”就是发髻偏向某一侧,走起来摇摇晃晃,好像人在马上要坠落一样。“折腰步”就是走路的时候好像没有脚一样,软软的。“龋齿笑”就是笑起来好像牙疼,并不快乐的样子。最开始都是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做的,后来在京城中妇女圈流行开,甚至全国都效仿起来。
上天告诫说:“兵马将要去收捕某人的时候,妇女就会忧愁啼哭,皱眉不止,小吏小兵垂头顿足,弯腰弓背,发髻倾斜,虽然强颜欢笑,却并没有什么情调气氛。”到了延熹二年,梁冀全族被诛杀。
搜神记卷6之50 病态妆容
原文:汉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作一边。“折腰步”者,足不在下体。“龋齿笑”者,若齿痛,乐不欣欣。始自大将军梁冀妻孙寿所为,京都翕然,诸夏效之。天戒若曰:“兵马将往收捕:妇女忧愁,踧眉啼哭;吏卒掣顿,折其腰脊,令髻邪倾;虽强语笑,无复气味也。”到延熹二年,冀举宗合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