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卢俊义一世英雄,为什么他的老婆贾氏却看上了管家李固?

卢俊义一世英雄,为什么他的老婆贾氏却看上了管家李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绣虎读历史 访问量:2124 更新时间:2024/1/15 14:59:32

河北玉麒麟,棍棒世无双。卢俊义住在北京城大名府,祖上颇有积蓄,家财万贯。原本可以安静地过日子,不曾想却被千里之外的宋江给惦记上了。晁盖死后留下为自己报仇雪恨的遗言,宋江要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名不正言不顺。宋江和吴用要演一出戏,少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河北玉麒麟卢俊义。

于是宋江和吴用定下计谋,要赚卢俊义上山落草。吴用假装成算命的道士,与李逵一同下山,到了北京城,给卢俊义算了一卦,说他不日将有血光之灾,必须到山东泰安去躲一躲。卢俊义迷信,就这么中计了。

卢俊义和管家李固带领经商的队伍经过梁山泊,被宋江安排人捉上了梁山。卢俊义在梁山上被软禁了起来,管家李固却被吴用放了回去。吴用特意叮嘱李固,卢俊义已经在梁山上坐了第二把交椅,家里的墙壁上写了一首反诗——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首字连起来,就是“卢俊义反”四个字。卢俊义对此一无所知,完全落在了宋江和吴用的圈套中。

两个月之后,宋江终于答应卢俊义离开梁山。他回到北京大名府,路上遇到流落街头的燕青,燕青告诉卢俊义,他的妻子贾氏,已经背叛了他,和管家李固做了夫妻。卢俊义不信,还踢了燕青一脚,把他骂了一顿。

回到家中,刚踏进门卢俊义就被官府以造反的名义抓紧了大牢。罪名是他老婆贾氏联合管家李固,诬告卢俊义结连梁山贼寇,试图谋反,墙上的反诗就是证据,卢俊义就此被打入大牢,差点丢了性命。宋江攻打大名府救了他,最终卢俊义反上梁山。

卢俊义的老婆贾氏,为什么就看上了管家李固呢?卢俊义外出未归,难道这两个月她都熬不住吗?

《水浒传》中形容卢俊义: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卢俊义不仅身材威猛,而且仪表堂堂,是个大帅哥。时年三十二岁,正是如龙似虎的年纪,他的妻子二十五岁,夫妻之间本应该莺莺燕燕,如漆似胶才对。但是卢俊义却不近女色,且看燕青是如何说的——

燕青又道:“主人脑后无眼,怎知就里?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主人若去,必遭毒手!”

但凡英雄好汉,卢俊义也如晁盖一般,终日只顾打熬力气,不近女色。这也难怪他的夫人贾氏红杏出墙,原来不过是耐不住闺房之中的寂寞。而这个管家李固,平时又是个惯于察言观色的,他作为卢俊义的私人,可以自由出入于内宅外房,贾氏平日里的唉声叹气都被他瞧在眼里。

李固和贾氏,两个人眉来眼去,时日久了,自然就勾搭在一起。卢俊义只是一个粗直的汉子,被蒙在鼓里,反而是精细的燕青,早就看出了李固和贾氏的奸情。

能够被卢俊义看上,贾氏自然美貌惊人,她嫁给卢俊义已经五年了。却没能够生下一男半女,这就很让人费解了。要么卢俊义自身有问题,要么卢俊义从未把心放在男女之事。独守空房的贾氏,如何耐得住寂寞?

卢俊义被官府抓进大牢,断配沙门岛,被董超和薛霸两人押着临行前,有一句诗歌:不亲女色丈夫身,为甚离家忆内人?谁料室中狮子吼,却能断送玉麒麟!

就是说卢俊义既然爱惜自己的男儿之身,不近女色,又怎么会在离家后挂念家中的妻子贾氏呢?没料到贾氏早已背叛了他,一心和要和管家李固断送他的性命。

所以说贾氏之所以走到了要和一个下人私通的地步,其实并不是她的错,而是卢俊义逼的。作为女人,卢俊义并没有给她一个女人的幸福。她之所以选择背叛卢俊义,和李固结为夫妻,一心要弄死卢俊义,算是彻底对卢俊义的爱情死心了。

后来宋江带领军队打破北京城,救了卢俊义。李固和贾氏被捉拿上山,卢俊义亲自将两人割腹剜心,凌迟处死,可谓狠毒之极,不念夫妻旧情。

《水浒传》中的女性,如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都免不了“一刀杀了”的下场,在一个男权社会下,她们自己过得不幸福,却连追求幸福的权利都没有。可叹,可悲。

END.

标签: 李固

更多文章

  • 西汉李广利向匈奴投降后,匈奴发生了一件怪事,现在都无法解释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李广利

    扩展疆域面积、保卫家国是古代君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许多帝王会选择自己信任的武将前去担任大将军替自己保卫祖国领土。例如西汉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他们二人都是汉朝的外戚,深得汉武帝信任,成为汉朝有名的大将军。西汉的许多将领都由汉武帝亲自挑选,大多数都与其后宫的妃嫔们密接相关。除我们熟知的卫青、霍去病外,武

  • 李广利屡伐匈奴,匈奴为何还要为他立祠祭祀,原来因为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李广利

    汉武帝刘彻晚年重用小舅子李广利,屡次派他出征匈奴,胜少败多,不过因刘彻宠爱李广利的姐姐李夫人,使李广利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公元前90年,匈奴狐鹿姑单于再次南下骚扰汉界,刘彻派李广利率7万大军征讨匈奴。匈奴这边派出右大都尉与卫律(汉奸,多年为匈奴服务,就是他害得苏武在贝加尔湖牧羊)率5000骑兵与李广

  • 李陵和李广利同是汉朝名将,投降匈奴后为何一个当驸马一个成祭品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李广利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创作的《出塞》,其中提到的“飞将”就是西汉抗匈名将,李广。李广是名门之后,少年时期,他追随父辈的脚步,毅然决然当兵入伍,抗击匈奴。匈奴部落,是发源于蒙古高原的一支游牧民族,其族人天性野蛮,骁勇善战,数十年如一日地

  • 西汉李广利投降匈奴后被杀,死时匈奴发生1件怪事,至今无法解释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李广利

    俗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西汉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不仅仅是因为它打出了汉人的威名,更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英雄辈出。其中,有“难以封侯”的李广,还有“一战成名”的卫青,更有“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年而不朽。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汉还有一位将领,他曾多次讨伐匈奴,并取得了胜利。奈何,在最

  • 作为汉武帝晚期最重要的将领,李广利真如常人所说,是个草包?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李广利

    李广利绝对是汉武帝时期最怂包的名将,没有之一。有人会说,别人既然能当上汉武帝后期最重要的将领,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我只需说破一点你就懂了:李广利是汉武帝的小舅子。是不是突然就豁然开朗了呢?自古以来,单纯靠关系上位的大多是怂包。那为何同样靠关系上位的卫青、霍去病就那么厉害呢?也许正是因为提拔卫青和霍去病

  • 大汉国舅李广利,本来前途无量,为何会背叛汉朝?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李广利

    公元前112年。平阳公主邀请弟弟汉武帝到府上举行了一场大型派对。在宴会上,乐师李延年低声吟唱:北国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汉武帝一听,马上就被勾起了兴致。居然有这样的佳人,是谁呀?李延年马上回答说:是我妹妹。汉武帝:你妹妹?话音刚落,经过精心打扮的李

  • 李陵和李广利同是投降匈奴后,为何一个当驸马一个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李广利

    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李陵是以“胜利者”身份投降的,真有才,真有本事。投降是被迫的,而李广利无论地位,职务都高于李陵,但李广利的实在失败的情况下投降的,投降是主动的,在匈奴眼里是无能之辈。因妒被杀,应该是挺冤枉的。对比李陵真的差的不仅仅是运气。真的,汉武帝也许真的老李家犯冲,先后两个降匈奴的武帝高级将领

  • 同为匈奴人,为什么李陵和李广利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李广利

    全文共1657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汉王朝继秦国后,终于一统天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这就是汉王朝名字的由来。先进的文明,不但使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日新月异,而且使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蔡伦的造纸术、中国的四大发明、张衡的地震测量器,这些都是在两汉时期产生的。汉王朝统治时间长

  • 汉武帝晚年时把贰师将军李广利灭族,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枕残夢标签:李广利

    真真正正让汉武帝决定灭李家族的是司马迁起的作用,不要以为汉武帝晚年真的昏庸,汉武帝的帝王权衡术是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他是真降还是诈降,他始终是投降了的,这让我大汉帝国的威严何存?一帮迂腐文人还一个劲的替李陵求情,就连司马迁都卖力替他求情,一个武将战败投降了文人求情

  • 李广利出兵西域并非为大宛马,而是瓦解匈奴盟友

    历史人物编辑:趣趣大盘点标签:李广利

    从汉武帝时代开始,中华文明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并且建立了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在这些交往的过程中,除了商贸和文化传播以外,战争永远是其中的主角。在汉武帝刘彻执政的中晚期,便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兵西域,攻打西域强国大宛,并西域纳入了西汉朝廷的统治范围内。这一战的故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