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公主代姐出嫁,和驸马荣辱与共、生死相随,同死于黄巢之手

大唐公主代姐出嫁,和驸马荣辱与共、生死相随,同死于黄巢之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朝波 访问量:3283 更新时间:2023/12/15 16:35:49

唐宣宗

大中年间(846年-859年)某一日,大唐永福公主泣不成声,因为父皇唐宣宗李忱把她的婚事取消了。

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大唐公主招驸马实在太难了。

663年,唐太宗的女儿、唐高宗的妹妹新城公主去世,驸马韦正矩竟被唐高宗迁怒,下令诛杀。故而民间流传为“新城以病而卒,夫子受其戮辱”之谚语。

再如此后唐高宗的女儿太平公主、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都是飞扬跋扈的女人。“关于升平公主,还有一个“醉打金枝”的故事,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在家宴后,借酒壮胆,把老婆升平公主痛打了一顿。

幸好唐代宗李豫是个讲理的皇帝,严厉批评了女儿,放了女婿郭暧一马,但也把郭子仪和郭暧父子俩吓丢了半条命。

而唐宣宗嫁女难度更大。因为他只想在士大夫中招女婿,女婿还必须得是进士出身。

可是,士大夫们大多数骨头硬,弯不下腰,驸马每天对老婆低声下气的,活得太累,丢不起这个人。

唐宣宗一共11个女儿,个个都愁嫁,作为老父亲怎么能不发愁呢?

于是,他想到了女婿郑颢

郑颢是唐宣宗长女万寿公主的驸马,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驸马。

这个状元女婿是唐宣宗抢来的。

状元驸马(咖啡随笔原创)

因为当时郑颢早已与卢家千金有婚约在身,中了状元后,立即赶赴楚州(今江苏淮安市)迎娶卢氏。可是他刚行至郑州,就被白居易堂弟宰相白敏中所发的堂帖追回了。

原来白敏中见郑颢面目俊秀,又高中状元,就充当了媒人,把郑颢推荐给了皇帝。唐宣宗一见郑颢,喜欢的不得了,立刻令郑颢取消和卢氏的婚约,迎娶万寿公主。

这件事成了郑颢一辈子的痛,觉得对不起卢家千金,就深恨上了白敏中,隔三岔五在岳父唐宣宗面前告白敏中的状,唐宣宗自然知道其中原由,只是笑而置之。

这次,宣宗把择婿的重任交给了大女婿郑颢,郑颢怎好推脱?

于是,他想到了好朋友于琮。于琮出身世族,是原户部侍郎于敖之子。

郑颢对于琮道:“你很有才华,只是不拘小节,虽胸怀大志,却一直未得重用,如今有个机会,你愿做驸马吗?如果你愿意,我来推荐你。”

于琮很信任郑颢,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但他还有一关没过,即他是以门荫入仕的,而不是进士。不过这事好解决,郑颢便托付大臣李藩,让他在主持贡举时将于琮取为进士。

唐宣宗对于琮很满意,便让女儿永福公主和他订了婚。

永福公主很高兴,我终于找到驸马了。

乐极生悲,某一天永福公主陪父皇吃饭,把父皇惹怒了,当场取消了这门亲事。

这事可不是小事,宰相问皇帝为什么有如此旨意?

宣宗说:“我这个女儿,前几天和我一起吃饭,在我面前就敢因为一点小事把筷子折了,这样的性情,怎么可以做士大夫的妻子?”

这门亲事取消了,但于琮这个驸马皇帝还是要的,只不过把公主换了一个,换成了永福公主的妹妹——广德公主

没想到这么一换,就让于琮捡到宝了。

两位公主(咖啡随笔原创)

广德公主贞德贤良,在历代公主中是举世无双的。嫁到于家后,对家中上上下下都尊重爱护,也不轻易摆公主的架子,与丈夫更是伉俪情深,荣辱与共。

859年,父亲唐宣宗死了,哥哥唐懿宗李漼继位。起初,李漼对妹夫于琮很不错,867年,任命于琮为宰相,授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擢升为中书侍郎,兼任户部尚书。

但在869年出了一件大事,把于琮拉入了一起政治旋涡。

869年,唐懿宗的最心爱的长女同昌公主病死,年仅20岁。

唐懿宗伤心至极,失去理智,迁怒于同昌公主的驸马韦保衡

韦保衡为了洗清自己,先是向唐懿宗告状御医诊断不当,使得公主身亡。懿宗便把韩宗绍和康仲殷等御医全部斩首,又将其亲族三百多人投狱治罪。

其后,韦保衡又诬陷和自己关系一向不太好的于琮,说这些御医和于琮关系密切,公主之死应和于琮有关。

唐懿宗大怒,于872年把于琮贬为韶州刺史。广德公主担心途中发生不测,亲自去找皇帝说:“驸马到哪里,我也要到哪里,我一定要跟他一起走!”

唐懿宗答应了广德公主的要求,毕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他们的母亲元昭皇后晃氏。

发配的路上,广德公主害怕丈夫中途被暗杀。她行动总是挡在于琮的身子前面,把于琮的衣带拴在自己手腕上,不让他离开半步。必要时,还换上于琮的衣服,当他的替身。

在路上遇到一个太监,声称敬佩于琮的人品,敬上一碗茶水给于琮喝。于琮接过茶碗,端起,正要一饮而尽,却被公主夺下,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如此,公主一路对丈夫严加保护,于琮得以安全到达韶州。

同昌公主(咖啡随笔原创)

873年,40岁的唐懿宗死了,第五子李漼继位,即唐僖宗。

一朝君主一朝臣。

唐僖宗登基后,将韦保衡赐死,因为他恃恩弄权,更有他和同昌公主的母亲郭淑妃淫乱的流言。

874年,唐僖宗把于琮召回京师,授为太子少傅,后又任命他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并加同平章事衔,成为使相。

但是此时的大唐已经日薄西山了。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进犯长安,唐僖宗逃往西川,于琮因患病未能随驾。

同年十二月,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找到了于琮,对他说:“如果出来投诚,可以让你当宰相。”

于琮说:“我病势沉重,命不长久,况且又是皇室驸马,怎能接受叛军官职!”

黄巢劝降不成,大怒,即下令把于琮斩杀。

目睹丈夫被杀,广德公主大哭:“我是大唐的公主,今日你们杀了我的驸马,我绝不独存,你们这些贼寇快点把我也杀了。”

黄巢被骂,却敬佩她而不肯杀她,广德公主却起身奔回内室,自缢而死了。

贵为公主,却处处以夫君为先,生死相随,这样贞德的公主,这样贤良的女子,世间又能有几个呢?

黄巢大起义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历史评价不高的黄巢,却从唐朝开始,去除了古代长久的“毒瘤”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黄巢

    在我国古代,每一个朝代末期都会开始频繁爆发农民反抗朝廷的举动,不过这些农民的领导者都有着不错的评价,比如反抗秦朝的陈胜、吴广,留下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名句,甚至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更是唯一一个最基层的普通人建立的王朝。可是唐朝末年反抗大唐的黄巢,却有着极差的名声。主要就是因为这个人铲除了一直影响

  • 黄巢虽败,但为中国拔除了一颗危害数百年的毒瘤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黄巢

    黄巢二千多年前的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场农民起义,陈胜吴广与大泽乡这个地名也因此被载入史册,正是他们的揭竿而起推动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陈胜放入“世家”之列,同时他也被世人铭记;但与他相似的另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却不那么广为人知,他就是黄巢。与陈胜被世人称颂,

  • 宋江敢笑狂暴诗人黄巢,这个人不是英雄,而是杀人狂!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沧海笑标签:黄巢

    唐朝诗人云集,他们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句,然而有这样一句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却让当时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彻底风崩瓦解。而这句诗正是出自于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黄巢本来是一介书生,家里是贩盐的,家境殷实,而自小饱读诗书的黄巢小小年纪就可以吟诗作对,但是命运仿佛在跟他开玩笑,他参加一次又

  • 黄巢兵败:3名猛将叛变,死于外甥之手,叛徒结局天差地别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黄巢

    会写诗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中,黄巢是个不一样的存在。他是一介书生,是想通过科举渠道,走上仕途的。遗憾的是,他考试不行,总是名落孙山。这让黄巢不爽到了极点。有他落第后写的一首诗为证: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还是很有名气的,特别是老谋子用本诗

  • 宋江为什么“敢笑黄巢不丈夫”,他真有反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聃者徐史也标签:黄巢

    宋江命运的转折点,有好几次。第一次和阎婆惜有关,因为晁盖写的一封信被阎婆惜发现,阎婆惜以此要挟宋江,又是要解除婚约,又是要一百两金子,并且当天晚上就要,宋江苦劝,最后杀了阎婆惜。杀了阎婆惜之后,宋江从押司变成了犯人。后来发配到江州,宋江是没有其他想法的,他只想好好服刑,以后等刑满或者皇帝大赦天下,他

  • 黄巢攻陷广州后杀掉12万外国人,看似残忍暴戾,实则深谋远虑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黄巢

    黄巢是唐朝末期的一个比较出名的起义军领导人物,按理来说不管怎么样,黄巢也不太可能与外国人扯上关系,可是偏偏有时候机缘巧合,就会发生一些比较特殊的事情。广州作为唐朝时期外国人居住比较多的一个城市,拥有数十万外国人,原本这些外国人与黄巢无冤无仇,可是为何黄巢在进入广州之后,要残忍杀害十多万外国人呢?广州

  • 黄巢起义后,一个神操作,让大唐王朝彻底走向了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黄巢

    唐朝末年,黄巢无疑是最风云的人物。在唐朝所有的起义中,包括影响非常大的安史之乱在内,这些起义的影响力都是不如黄巢起义的。唐末时期,出现了很多起义,比如说裘甫起义、庞勋起义、王郢起义和王仙芝起义,这四起起义都以失败告终。此时的黄巢已经58岁了,在这个年龄,黄巢选择了起义。乾符五年,也就是公元878年,

  • 唐僖宗时期的黄巢起义到底因为什么?真相有点不可思议!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黄巢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尤其开元盛世的时候,那时候的大唐疆域广阔,国家富强,军事科技都领先于世界,长安也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可是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国家由盛转衰。传到唐僖宗的时候,国家已经衰弱,民不聊生。。黄巢的大规模起义又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谁能想到,黄巢起义的原因竟然是唐僖宗说他长得太丑了。

  • 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词乐传播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黄巢

    在人类已有的各种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支能够无间断传续的。就文学领域来看,从诗三百、楚辞、到汉大赋,由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几乎每一个时代,都存在着一种标志性的文学载体,传承和发扬方块字特有的魅力。在上述诸多文学体裁之中,笔者尤爱宋词,盖因其格式较格律诗多得多,而且对韵律的束缚也相对较少

  • 科举之最趣味9则:史上最恼火的落榜生,当属黄巢

    历史人物编辑:咔咔奇摩标签:黄巢

    文/冰扬波科举,始创于隋朝初年。寒门士子才有机会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止,科举历经1300余年。而“科举”一词,早在魏晋时便已出现了。晋杜预《上黜陟课法略》:“今科举优劣,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01最倒霉的诗人唐诗,因科举而兴盛。唐朝科举以诗取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