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江为什么“敢笑黄巢不丈夫”,他真有反心吗?

宋江为什么“敢笑黄巢不丈夫”,他真有反心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聃者徐史也 访问量:2375 更新时间:2023/12/15 23:32:23

宋江命运的转折点,有好几次。第一次和阎婆惜有关,因为晁盖写的一封信被阎婆惜发现,阎婆惜以此要挟宋江,又是要解除婚约,又是要一百两金子,并且当天晚上就要,宋江苦劝,最后杀了阎婆惜。

杀了阎婆惜之后,宋江从押司变成了犯人。

后来发配到江州,宋江是没有其他想法的,他只想好好服刑,以后等刑满或者皇帝大赦天下,他再做个普通人。有一次宋江在浔阳楼喝醉了酒,写了一首诗和一首词,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就因为这一首诗,宋江的人生再次被改变,他不得不落草梁山。

这首诗最后两句是“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黄文炳看到之后,认定这是宋江的反诗,宋江肯定有反意,要造反等。就这样,宋江被判了死刑,后来还连累戴宗,若非李逵以及晁盖的带人来救,宋江就死了。

问题是,宋江为什么要说“敢笑黄巢不丈夫”,他真有反心吗?其实,这个问题,看看黄巢的人生就知道了。

黄巢是唐末时期的人,他年轻时有才能,会写诗,擅骑射,算得上能文能武。但是,一方面他屡考不中,一方面当时赋税严重,百姓活不下去,所以黄巢多次和官员发生冲突,后来他干脆起兵起义。

在前期,黄巢还算顺利,但后来被高骈、崔安潜以及裴璩打败,死伤众多,黄巢无奈只得投降。没多久,黄巢反叛。此后,黄巢一来打到长安,在公元880年,他在长安含元殿称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四年之后,黄巢兵败,最后被他的外甥林信所杀。黄巢之子黄皓,也于901年被杀。

至此,黄巢起义结束。

简单来说,黄巢的一生就是,降而复叛,造反称帝,直至被灭。

在宋江的眼中,黄巢是算不上大丈夫的,这得从宋江的理想说起。宋江从没有反意,也没想过造反,他所追求的人生,是能够为皇帝效力,为朝廷效力,当然这种效力是指更高阶的,不是小小押司能满足的。

正因如此,所以宋江被黄文炳陷害之前,一直不肯落草梁山。即便后来上了梁山,梁山头领一百多人,将领近十万,宋江依然没有割据称王,也没有说自己要造反。相反,宋江想着招安,想着回到朝廷,重新做大宋的子民。

鼎盛时期的梁山,陆地两次打败童贯大军,三次打败高俅的水军,最后还生擒了高俅。整个宋朝,几乎没有能与之匹敌的。换做旁人,恐怕早就称王称帝了,比如王庆、田虎和方腊等人。但即便如此,宋江也没有造反。李逵等人要造反,要打到东京,还被宋江痛斥。

试想一下:那个时候的宋江都没有反心,在江州时的宋江,不过一犯人,啥也没有,连自由都被限制,他又怎么会有反意呢?

宋江“敢笑黄巢不丈夫”,是因为黄巢身为唐朝的子民,居然造反,还僭越称帝。对于忠心的宋江来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忠心报国,哪能造反呢?造反和称帝显然是不对的。故而,宋江才敢笑黄巢不是大丈夫。

所以,这首诗根本不是什么反诗。黄文炳过度解读,说宋江是要赛过黄巢,这是要造反,纯粹属于胡扯。如果真是反诗,黄文炳也不必撺掇蔡九知府去害宋江了,自有法律惩罚宋江。

从原著来看,宋江一直以忠义标榜自己,父亲也是这么教育他的,他不可能有造反的心思。从宋江的实际行动来看,他虽割据却不称王,还带领兄弟们招安,为宋朝解决内忧外患,他也没有造反。

综合来看,无论是哪一方面,都说明宋江没有造反之心,他那首诗自然也不是反诗。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黄巢攻陷广州后杀掉12万外国人,看似残忍暴戾,实则深谋远虑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黄巢

    黄巢是唐朝末期的一个比较出名的起义军领导人物,按理来说不管怎么样,黄巢也不太可能与外国人扯上关系,可是偏偏有时候机缘巧合,就会发生一些比较特殊的事情。广州作为唐朝时期外国人居住比较多的一个城市,拥有数十万外国人,原本这些外国人与黄巢无冤无仇,可是为何黄巢在进入广州之后,要残忍杀害十多万外国人呢?广州

  • 黄巢起义后,一个神操作,让大唐王朝彻底走向了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黄巢

    唐朝末年,黄巢无疑是最风云的人物。在唐朝所有的起义中,包括影响非常大的安史之乱在内,这些起义的影响力都是不如黄巢起义的。唐末时期,出现了很多起义,比如说裘甫起义、庞勋起义、王郢起义和王仙芝起义,这四起起义都以失败告终。此时的黄巢已经58岁了,在这个年龄,黄巢选择了起义。乾符五年,也就是公元878年,

  • 唐僖宗时期的黄巢起义到底因为什么?真相有点不可思议!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黄巢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尤其开元盛世的时候,那时候的大唐疆域广阔,国家富强,军事科技都领先于世界,长安也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可是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国家由盛转衰。传到唐僖宗的时候,国家已经衰弱,民不聊生。。黄巢的大规模起义又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谁能想到,黄巢起义的原因竟然是唐僖宗说他长得太丑了。

  • 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词乐传播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黄巢

    在人类已有的各种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支能够无间断传续的。就文学领域来看,从诗三百、楚辞、到汉大赋,由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几乎每一个时代,都存在着一种标志性的文学载体,传承和发扬方块字特有的魅力。在上述诸多文学体裁之中,笔者尤爱宋词,盖因其格式较格律诗多得多,而且对韵律的束缚也相对较少

  • 科举之最趣味9则:史上最恼火的落榜生,当属黄巢

    历史人物编辑:咔咔奇摩标签:黄巢

    文/冰扬波科举,始创于隋朝初年。寒门士子才有机会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止,科举历经1300余年。而“科举”一词,早在魏晋时便已出现了。晋杜预《上黜陟课法略》:“今科举优劣,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01最倒霉的诗人唐诗,因科举而兴盛。唐朝科举以诗取士,上

  • 唐末农民起义中的黄巢为何只是一个历史的搅局者?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黄巢

    尽管,黄巢领导了唐末农民起义,一度造成了唐朝的分崩离析之势。但是,笔者个人却认为,黄巢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历史的搅局者罢了。前些年,大导演张艺谋曾拍摄过一部名叫《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电影。虽然说,这部电影因为剧情和服饰而被人长期吐槽,但在庞大的阵容和场景等方面,依然有让人称道之处。其中,电影的名字也颇为

  • 喊太监“阿爹”,嫌黄巢丑取消“状元”,他是27岁寿终正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柒月书生标签:黄巢

    12岁的李俨被太监们拥戴为皇帝,一激动,他就喊大太监田令孜为“阿爹”,还改了个名字叫李儇。从此,他开始了快乐的短暂人生!自唐玄宗擅用高力士开始,大唐后期的太监们就以他为榜样,誓要超越前辈,做人上人。所以,唐后期的太监不仅能量大、位子高,而且子孙满堂,连皇帝都要喊他们阿爹。李俨活了27岁,在有限的生命

  • 盘点史上十大反王第三位——冲天大将军黄巢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盘点史上十大反王第三位——冲天大将军黄巢!自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年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年间,大唐国势蒸蒸日上,一度达到了万国来朝的鼎盛之势。天宝年间,安禄山发动叛乱,就把唐王朝推入了一路下坠的深渊。唐肃宗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借来的回纥兵在陕西河南河北三地大肆屠

  • 历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黄巢与张献忠都甘拜下风

    历史人物编辑:历今明标签:黄巢

    有一句老话,文章用来承载道理,诗歌用来来表达思想,在中国5000年里,诗歌也不全都是风花雪月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古诗是充满杀气的。比如说唐朝著名诗人诗仙李白的十步杀一人,诗的大意是这样的:侠士们身下的白马可以日行千里,就算是千里而漫长的路途也不会阻留住他们前进飞驰的脚步。但李白毕竟是为人圣贤有道德,

  • 黄巢残暴不仁,可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600年的“毒瘤”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黄巢

    公元878年,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大唐王朝在崩溃边缘风雨飘摇,而此时一个屡试不中的年轻人则为这个王朝添了最后一把火,一场“黄巢起义”直接让整个大唐王朝一蹶不振,“黄巢起义”之后大唐国力大衰,再也无法压服四周的藩镇,他的灭亡是指日可待的事。然而,黄巢起义虽然给予了大唐王朝重大打击,可是提及黄巢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