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勃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然而其中的第一名句却被误解千年!

王勃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然而其中的第一名句却被误解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倚梧杉 访问量:2325 更新时间:2024/1/5 22:11:46

唐风雨,淋湿了中国古典学世界的广阔天空,滋润了东方特色水墨丹青的艺术土壤,直到今天这一场风雨仍在低吟呼啸,所有身在雨中的人或是听到雨的人,都能感受到那来自千年之前的瑰魅与烟霞。在古诗词中,若有一首作品能够撼动诗坛,那它就是《春江花月夜》;在骈文中,若有一首作品能够独揽盛唐半壁江山,那它就是《滕阁序》。

王勃的《滕王阁序》名传千古,被称为历代骈文第一,更被称为“六朝之新变,唐朝之先声”,对骈文的历史发展起到了承上下的作用,它的地位无可取代。相信大家在语文课上都听惯了老师的溢美之辞,对其评价非常高。然而你是否知道,《滕王阁序》里面有一些关键内容与今日人们的理解已经相差甚远?

其实,王勃这篇文章的原题目叫做《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他探望父亲途中路遇在滕王阁举行的盛会时临场发挥的。实际上宴会的主人阎公早就有了内定的写序人,谁知王勃不知谦让,提笔就来!

王勃起笔“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不屑,觉得是老生常谈之调;王勃写到“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时,阎公沉默不语,若有所思;当王勃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阎公大惊失色,高呼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此序中的极佳之句,堪称千古绝唱,历来为人称道,然而正是这一名句,或许后世已经对它误解了千年。

世人普遍对此句的理解是:衰落的晚霞与孤独的野鸭一共飞翔,秋色的湖水与苍茫的天空融为一色,各自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秋景图卷。然而听完小解的解读,可能你会对它有新的理解。

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是“当句对”,即不仅上下两句对偶,在一句之内也是自成对偶。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与“秋水共长天一色”对,而其间“落霞”与“孤鹜”对,“秋水”与“长天”对。而且王勃的对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工整巧妙的绝对。那么问题出现了,落霞是景物,孤鹜是动物,二者相对是否不妥?

其实这里的落霞并不是天边的云霞,而是指一种类似飞蛾的小昆虫,“落”对应“孤”,意思是零散、零落。那么这上一句就变成了:零散的飞蛾与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如果这样来解释语句就通顺多了,也比较贴近生活。因为水边本来就是多有飞蛾,尤其是傍晚时分,它们就会躁动不安开始乱飞,这时一只野鸭突然起飞,二者映衬在夕阳的剪影下,这一美好的瞬间被王勃抓住,写在了笔下。

而“落霞”如果作晚霞解,那么会有一些情理上的不足,毕竟云霞的运动都是极其缓慢的,用云霞搭配速度很快的野鸭是有所不妥的。再者说,当时王勃是临场发挥,应该是眼见的多一些,而想象的少一些,他正是看到了飞蛾与野鸭并列的画面擦,才会写下如此绝美的名句。

实际上王勃的这一千古名句也并非纯原创,而是化用了北周文庾信在《马射赋》中的一句:“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用了其表但换了其里,加上自己高超的能力,从而创作出了更加优美的意境。不知大家觉得“落霞”究竟是晚霞呢还是飞蛾呢?

标签: 王勃

更多文章

  • 王勃才华横溢却又一落千丈,落叶归根却葬在越南,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芒硝石林肯标签:王勃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且是四杰之首。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务。雍州司功就是管理皇帝极为看重的长安城附近最大的一个州县——雍州的仓库、纳税以及户籍。王勃从出生就在这

  • 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王勃名篇《滕王阁序》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刚刚反复拜读,词意华丽,气势宏大。是对照着译文理解原文的,只因文义深僻,奈何为之。有感研究历史的人,应不限于史书,修史之人的记载,一来源于典籍,再来源于道听,还要受到本朝禁令避讳的影响。其实代代流传的文章名篇保留的原汁原味,出于当时所见所感,更为真

  • 王勃悲苦的一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历史人物编辑:张泰康标签:王勃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才情绝绝,十七岁便盛誉满唐,却一身抱负未展,33岁就意外溺水,惊悸而亡。。。。。。未冠而仕,誉满盛唐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六岁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九岁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注的《汉书》有误。十岁

  •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为何27岁溺水而亡?《斗鸡赋》惹了什么祸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王勃

    唐朝是人才大爆发的年代,出现了许多优秀人才,除了最著名的李白、杜甫,还有唐初四杰也很了不起,尤其是创作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王勃,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传奇俊杰。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能诗文,被赞为“神童”,年纪很小就阅读了大量古籍,16岁时考中了唐高宗专门针对贫寒子弟设立的幽素科科举考试,被授予朝

  • “神童、天才”集于一身的王勃,为何才高八斗,却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王勃

    神童、天才”集于一身的王勃,为何才高八斗,却不受重用?知道王勃的都是始于他那片名动天下的《滕王阁序》。对他的印象就是,他是个谜一样的人物。年纪轻轻,刚刚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最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却突然仙逝。他的的确确是一个集“天才、神童”称号于一身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为

  • 王勃《滕王阁序》新创造的40个成语,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会游的鱼标签:王勃

    《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全文773个字,成语40个,用典37处,《滕王阁序》为高中背诵篇目很多人不陌生,而陌生的是其中出现的40个成语,到底是哪40个?襟江带湖、三江五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躬逢其盛、飞阁流丹、桂殿兰宫、钟鸣鼎食、云销雨霁、水天一色、渔舟唱晚、

  • 历史上真实的王勃: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却都是咎由自取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王勃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初唐文人中,最为光芒瞩目的莫过于王勃。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即使杨炯如何叫嚣“耻居王后”,也改变不了世人将王勃推为四杰之首的事实。一篇《滕王阁序》写在骈文没落的时代,却成为骈文史上的顶峰之作,被誉为最美骈文。单单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足以盖压万世。一首《送

  • 王氏三株树:王勃、王勮、王勔,柳氏三绝:柳三变、三复、三接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王勃

    王氏三株树:王勔、王勮、王勃一千三百四十四年前的今天,一个年仅25岁的少年在南昌都督重建滕王阁庆祝宴会上,挥洒自如地写下了一篇《滕王阁序》。滕王阁从此名声大噪,历千年而名声不减。此人就是身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王勃之所以能在二十多岁就作出让时人和后人都为之惊叹的文章,一方面离不开他的聪明才智,六岁可

  • 王勃写《滕王阁序》时为什么要提到孟学士?孟学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王勃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他因一篇滕王阁序名满天下。王勃年少成名,很小的时候就擅长写文章。王勃本有机会仕途通顺,但因为性格原因,他被许多人妒忌,加上王勃杀了官奴,不仅仅是他自己被贬官,也连累他的父亲,他父亲被贬到交趾,做交趾令。而王勃就是在去探望父亲时,路过南昌,写下了这篇闻名天下的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

  •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906期-王勃(唐)《羁春》

    历史人物编辑:叹息且自由标签:王勃

    今天内容:【书写经典】网络展第906期,王勃(唐)《羁春》。诗词原文: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词释文:客游千里追名之心早已厌倦,春天到来我一门心思要回家。北园里的情景还是那么令人伤感,我又看见花飘花落乱纷飞。诗词作者: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