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河间郡王李孝恭:为李唐打下半壁江山,战功排在凌烟阁功臣第二

河间郡王李孝恭:为李唐打下半壁江山,战功排在凌烟阁功臣第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撩剧妹妹 访问量:3045 更新时间:2023/12/22 22:46:02

《旧唐书》有载: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意思是说大唐建立过程中,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劳第一,那么排在第二的只能是李孝恭

李孝恭(公元591年-公元640年),陇西成纪人,李唐王朝的宗室和名将。他的功绩主要是平定巴蜀、消灭萧铣、俘虏辅公祏,为大唐扫平江南,因功封赵郡王,后改河间郡王。

‬出身贵胄

李孝恭出身关陇李氏,曾祖是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虎,祖父是北周朔州总管李蔚,父亲是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叔叔是唐高祖李渊,堂弟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孝恭虽出身高贵,但并没有像其他纨绔子弟一样沉湎于声色犬马,而是专注于兵书和武艺,立志于为国效力。

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不久攻克长安。但他没有忘记这个刻苦努力的侄子,招募李孝恭为山南道招慰大使,出兵巴蜀。

李孝恭带兵很快攻克三十多州,随后又进攻割据势力朱粲,将其大败并俘获了大批朱粲部下。诸将都劝说道:“朱粲是个吃人魔王,百姓们痛恨他,不如把这些人都杀了!”

孝恭说:“不能这样。如今列城尽在寇境,如获敌则杀,以后还有谁归降呢?”全都赦罪释放。由此缘故,传檄所至之处,相继归附。

很快,李孝恭就平定了巴蜀地区。武德二年,李孝恭因功被授信州总管,可以授予罢免官吏。

‬平定萧铣

武德三年,李孝恭献计进攻萧铣的南梁割据势力。高祖李渊大喜,非常赞同他的计划,改信州为夔州,任命他为夔州总管,并晋封为赵王。

武德四年,李渊任命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为长史,率领水陆十二支大军从夷陵出发,进攻萧铣。

李孝恭准备充足,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荆门、宜都两重镇,向清江进军。驻守清江的是萧铣手下大将文士弘,手下精兵强将数万人。李孝恭先败后胜,将四处抢掠的敌军杀的大败,击杀一万多人,获战船四百艘。

攻占清江后,李孝恭命李靖率五千轻骑直捣南梁都城江陵,自己率大军随后。李靖击败萧铣的骁勇大将杨君茂、郑文秀,俘获士卒四千多人,攻克江陵外城,接着又占领水城,缴获了大批舟舰,解开战舰放于江中。

萧铣自知实力不济,援兵难至,无法突围,力战只能造成百姓的重大伤亡,于是祭拜太庙后举城向李孝恭投降。李孝恭率军进入城内,接受投降,用囚车将萧铣送入京师表功。

李孝恭平定萧铣后,岭南十九州望风而降,荆湘、岭南遂告平定,李孝恭因功授荆州大总管。

‬俘辅公祏

武德二年,江南地区领袖杜伏威率部投降唐朝,被封为淮南安抚大使、东南道行台。武德六年,杜伏威被李渊征召入朝,留辅公拓守丹阳。辅公拓不甘,率部起兵反唐。

武德六年八月,高祖李渊下诏命襄州道行台仆射、赵郡王李孝恭率领水军开赴江州,岭南道大使李靖带领交、广、泉、桂等州兵力开赴宣州,怀州总管黄君汉取道谯州、亳州,齐州总管李世勣取道淮水、泗水,共同讨伐辅公祏,各路‬军队‬均‬受‬李孝恭‬节制‬。

辅公拓派‬遣冯惠亮以舟师三万屯当涂,陈正通步骑二万屯青林,自梁山连锁以断江道。筑却月城,延袤十余里,互‬为犄角。

李孝恭率军与冯惠亮对垒,暗中抢断其粮道,敌军逐渐断粮。李孝恭派出羸弱兵卒前往贼营挑战,令卢祖尚挑选精骑严阵以待。冯惠亮急于决战,战胜后进军中伏,死亡数千人。

李孝恭乘胜攻破梁山别镇,一直追击敌军到丹阳城下,辅公拓弃丹阳而走。李孝恭派出骑兵穷追不舍,在武康将辅公拓俘获。李孝恭将辅公祏处斩,传首长安。唐军分兵搜捕其余党,全部处决,江南地区全部平定。

‬晚年暴亡

李孝恭平定江南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威名和功绩,在石头城修筑豪宅并在门外设立哨所巡查保护自己。扬州有人见过他的豪宅后诬告他谋反,李渊遂将他召回长安盘问。

经过详细核查后,结果查无实据,李孝恭被赦免为宗正卿,赐封食邑一千两百户,后又被封为凉州都督、晋州刺史。贞观元年,李孝恭又被改封为河间郡王。

孝恭性情奢侈豪爽,后房歌姬舞女达一百余人,然而待人宽恕谦让,没有骄矜自得之色,故而李渊、李世民都对他十分亲待。

贞观十四年,李孝恭得了急病很快就死掉了,时年五十岁。李世民亲自举哀,哭之甚恸,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曰元,配享高祖庙庭。

贞观十七年三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绘制二十四位功臣肖像于凌烟阁上,将李孝恭排在了第二位。

标签: 李孝恭

更多文章

  • 李孝恭:唐高祖李渊堂侄,平定江南的大唐名将,为何最后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李孝恭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也是李唐宗室里仅次于李世民的名将。为唐朝平定江南立下巨大功劳。那李孝恭是如何平定江南,助唐朝统一天下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宗室李孝恭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隋朝大将李安(李渊的堂兄弟)之子。武德

  • 堂兄李孝恭战功卓著,李世民问他要何赏赐?李孝恭:舞女!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李孝恭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把堂兄李孝恭叫到跟前,对他说道:“兄长对朝廷立功无数,朕一直有心想嘉奖于你,兄长想要啥尽管说出来吧!”李恭孝笑说:“那就请陛下赏赐微臣几个舞女吧!”李恭孝,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他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的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的儿子,是唐高祖李

  • 唐初攻城略地最多的将领-李孝恭

    历史人物编辑:赤子情怀标签:李孝恭

    如果问大唐的江山是谁打下来的,许多人会说是李世民,其实建唐之初,攻城略地最多的人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李孝恭,甚至说是李孝恭打下了半壁江山也不为过。李孝恭是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李安是李渊的堂兄,他们的爷爷就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李虎家族就是由此繁衍壮大,到了孙子辈时,已繁衍成为世家大族,有多人在朝

  • 李世民命高士廉修《氏族志》,不只抬高皇族地位,也瓦解门阀集团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高士廉

    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时代是唐朝辉煌的开始,贞观之治在历史上名声极盛,被后世认为是帝王执政的典范。在这几十年中,李世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但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李世民通过玄武门政变上台的事实,使得他在历史上存在很多争议。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历史舆论的关注,形成了众说纷纭的故事。其中

  • 萧瑀:一代风流相,三朝皇室缘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萧瑀

    千古兴亡,楼起楼塌。自古被冠以“三朝元老”称号的人物多德高望重,这里的朝,指的是在位的皇帝。而隋唐之时,有位名臣历经三个朝代,一生风流磊落,正直不阿,载沉载浮,结缘了三朝皇家帝王,见证了天下两度动荡复一统,他便是唐朝宋国公萧瑀。萧瑀祖上是南朝梁皇室萧氏,梁武帝萧衍开创梁朝,至梁明帝萧岿。萧瑀为萧岿第

  • 武惠妃VS杨贵妃,这一对婆媳,唐玄宗最爱哪一个?结果非你所愿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武惠妃

    在多情皇帝李隆基的眼里,有两位妃子在他的生命中至关重要,一个是开元年间宠幸的武惠妃,一个是在天宝之后达到专宠的杨贵妃。很多人都会有八卦之心,常常会想到底他最爱哪一个呢?一个是前期的宠妃,另外一个是后期的宠妃,她们两个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不同阶段,至于到底是哪一位,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评判吧!武惠妃是女皇武曌

  • 50万请盗墓专家炸出盗洞,发现27吨国宝,武惠妃墓被洗劫一空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武惠妃

    陕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王公贵族的墓地。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很多人依靠挖掘古墓发家致富,不过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国家很早以前就做出相关规定,任何私自挖掘古墓的人,都要遭到相应的惩罚,没有任何侥幸可言。即便如此,盗墓的事情还是频频发生,曾经有人花50万请盗墓专家炸出盗洞,一共挖出

  • 盗墓团伙将武惠妃26吨重的石椁卖往海外,主犯如何走上盗墓不归路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武惠妃

    武惠妃(699年-737年),字落衡, 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安王武攸止之女,母为郑国夫人杨氏。武惠妃为玄宗生育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武惠妃死后,唐玄宗非常伤心,追封她为皇后,谥号贞顺,史称贞顺皇后,安葬在敬陵,并立庙祭祀。武惠妃是大唐王朝的一个关键节点人

  • 武惠妃有何魅力成为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她为何要陷害唐玄宗三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武惠妃

    提起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一般人都会想到杨贵妃,其实,在杨贵妃入宫之前,还有一位妃子在唐玄宗的后宫独领风骚二十年,她差一点被李隆基册封为皇后。后来的杨贵妃得宠归得宠,可李隆基却从未动过立她为后的念头,甚至有人猜,李隆基后来宠幸杨贵妃,只不过把杨贵妃当成这个妃子的的化身。她是谁呢?她就是为李隆基生

  • 唐玄宗有三大宠妃,除了杨贵妃和武惠妃,还有一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武惠妃

    现在一提起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大家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人便是杨贵妃。除了因为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还在于她与李隆基的特殊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二人的风流韵事才能代代流传。而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其实还有两大宠妃。一个是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另一个便是擅长诗词歌舞的梅妃。武惠妃在杨贵妃入宫之前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