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初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只有李孝恭一人位居凌烟阁功臣之列?

初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只有李孝恭一人位居凌烟阁功臣之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彭鉴之 访问量:3574 更新时间:2023/12/23 1:52:30

初唐三大宗室名将中,李孝恭战绩彪炳,李道宗为大将之材,李神通虚有其名,不值一提,唯李道宗没能入选凌烟阁比较可惜。

李孝恭之所以能上榜,这完全是因为这个人太强了,功勋卓著。

在李唐创业史上,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打下了半壁江山,名震天下,但还有另外一个人可以比肩李世民。

他就是李孝恭!

李世民独自统率大军平定北方的王世充刘黑闼窦建德之流,而李孝恭则独自指挥大军平定巴蜀、灭萧铣,平定岭南,后辅公祏反唐,李孝恭亲率大军一举攻灭。

他和李世民两人一南一北,李世民平定北方,李孝恭平定南方,初唐名将李靖那时候都是他的副手,可谓是战绩彪炳,是唯一与李世民齐名的宗室名将。

相比之下,李道宗要差一截

在李唐创业史上,李道宗更多的是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追随者,是李世民的部将,不是统兵之帅。

李道宗跟着李世民平定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时,李孝恭已经独自统领大军平定巴蜀、攻灭萧铣了。

两相对比,李道宗还在李世民手下当一名小部将的时候,李孝恭已经是兵马大元帅,四下征战建功立业了。

李世民登基后,李唐与周边各族爆发了多次战争,在灭东突厥、攻灭吐谷浑等大型战役中,李道宗也不是统兵之帅。

而是作为李靖麾下的一员大将,受李靖指挥,虽然独自带领了一路兵马,但也是在李靖统揽全局的指挥之下。

总的来说,李道宗虽然一直处于一个跟随者的角色,但每次在军中建言献策,颇有道理,他独自统领一路兵马指挥作战,也是大部分获得胜利。

相比之下,尉迟恭之流属于猛将一类,其军事指挥能力相比于李道宗恐怕还要差一截,没能入选凌烟阁,可能也是因为一直处于别人之下,风头被人盖过的原因。

前期风头被更强的李世民掩盖,后期被李靖等大唐名将掩盖,和这些人相比,他就显得差一些了。

至于李神通,就差远了

虽然打过一些胜仗,但败仗也打了不少。在攻伐窦建德之战中,李神通所部全军覆没,他自己也兵败被俘。

攻伐刘黑闼时,李神通所部被击溃,兵马物资损失三分之二,他的这些战绩别说跟李靖比,就是比起李道宗都差远了。

入不了凌烟阁功臣之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标签: 李孝恭

更多文章

  • 河间郡王李孝恭:为李唐打下半壁江山,战功排在凌烟阁功臣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撩剧妹妹标签:李孝恭

    《旧唐书》有载: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意思是说大唐建立过程中,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劳第一,那么排在第二的只能是李孝恭。李孝恭(公元591年-公元640年),陇西成纪人,李唐王朝的宗室和名将。他的功绩主要是平定巴蜀、消灭萧铣、俘虏辅

  • 李孝恭:唐高祖李渊堂侄,平定江南的大唐名将,为何最后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李孝恭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也是李唐宗室里仅次于李世民的名将。为唐朝平定江南立下巨大功劳。那李孝恭是如何平定江南,助唐朝统一天下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宗室李孝恭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隋朝大将李安(李渊的堂兄弟)之子。武德

  • 堂兄李孝恭战功卓著,李世民问他要何赏赐?李孝恭:舞女!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李孝恭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把堂兄李孝恭叫到跟前,对他说道:“兄长对朝廷立功无数,朕一直有心想嘉奖于你,兄长想要啥尽管说出来吧!”李恭孝笑说:“那就请陛下赏赐微臣几个舞女吧!”李恭孝,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他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的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的儿子,是唐高祖李

  • 唐初攻城略地最多的将领-李孝恭

    历史人物编辑:赤子情怀标签:李孝恭

    如果问大唐的江山是谁打下来的,许多人会说是李世民,其实建唐之初,攻城略地最多的人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李孝恭,甚至说是李孝恭打下了半壁江山也不为过。李孝恭是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李安是李渊的堂兄,他们的爷爷就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李虎家族就是由此繁衍壮大,到了孙子辈时,已繁衍成为世家大族,有多人在朝

  • 李世民命高士廉修《氏族志》,不只抬高皇族地位,也瓦解门阀集团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高士廉

    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时代是唐朝辉煌的开始,贞观之治在历史上名声极盛,被后世认为是帝王执政的典范。在这几十年中,李世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但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李世民通过玄武门政变上台的事实,使得他在历史上存在很多争议。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历史舆论的关注,形成了众说纷纭的故事。其中

  • 萧瑀:一代风流相,三朝皇室缘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萧瑀

    千古兴亡,楼起楼塌。自古被冠以“三朝元老”称号的人物多德高望重,这里的朝,指的是在位的皇帝。而隋唐之时,有位名臣历经三个朝代,一生风流磊落,正直不阿,载沉载浮,结缘了三朝皇家帝王,见证了天下两度动荡复一统,他便是唐朝宋国公萧瑀。萧瑀祖上是南朝梁皇室萧氏,梁武帝萧衍开创梁朝,至梁明帝萧岿。萧瑀为萧岿第

  • 武惠妃VS杨贵妃,这一对婆媳,唐玄宗最爱哪一个?结果非你所愿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武惠妃

    在多情皇帝李隆基的眼里,有两位妃子在他的生命中至关重要,一个是开元年间宠幸的武惠妃,一个是在天宝之后达到专宠的杨贵妃。很多人都会有八卦之心,常常会想到底他最爱哪一个呢?一个是前期的宠妃,另外一个是后期的宠妃,她们两个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不同阶段,至于到底是哪一位,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评判吧!武惠妃是女皇武曌

  • 50万请盗墓专家炸出盗洞,发现27吨国宝,武惠妃墓被洗劫一空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武惠妃

    陕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王公贵族的墓地。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很多人依靠挖掘古墓发家致富,不过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国家很早以前就做出相关规定,任何私自挖掘古墓的人,都要遭到相应的惩罚,没有任何侥幸可言。即便如此,盗墓的事情还是频频发生,曾经有人花50万请盗墓专家炸出盗洞,一共挖出

  • 盗墓团伙将武惠妃26吨重的石椁卖往海外,主犯如何走上盗墓不归路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武惠妃

    武惠妃(699年-737年),字落衡, 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安王武攸止之女,母为郑国夫人杨氏。武惠妃为玄宗生育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武惠妃死后,唐玄宗非常伤心,追封她为皇后,谥号贞顺,史称贞顺皇后,安葬在敬陵,并立庙祭祀。武惠妃是大唐王朝的一个关键节点人

  • 武惠妃有何魅力成为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她为何要陷害唐玄宗三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武惠妃

    提起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一般人都会想到杨贵妃,其实,在杨贵妃入宫之前,还有一位妃子在唐玄宗的后宫独领风骚二十年,她差一点被李隆基册封为皇后。后来的杨贵妃得宠归得宠,可李隆基却从未动过立她为后的念头,甚至有人猜,李隆基后来宠幸杨贵妃,只不过把杨贵妃当成这个妃子的的化身。她是谁呢?她就是为李隆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