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温庭筠这个名字,是不是眼前会跳出来一个温润如玉的形象。眼前飞扬出一个顾盼神飞的翩翩公子。
他写的作品也是那么温婉畅快,仿佛置身于花丛之中,因为词藻艳丽,多写闺中情怨,所以他还是“花间派”词人的鼻祖。
这样一个人,你以为是一个长相帅气的公子吧,可事实,并非如此,对不起让你失望了,他不但不帅气,还有些丑,在民间他还有一个外号叫“温八叉”。
这个人丑就算了,但是却挡不住他的风流,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还和鱼玄机传出过绯闻。
温庭筠确实有才华,“温八叉”的意思就来自于他手八叉一下,就是一首诗作,他也算是才思敏捷之人,正因为他的这个特点,才与李商隐并称“温李”,影响一个时代的人,他必然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才可以让人们信服。
温庭筠就属于用才华征服世界的人,因为他也确实不能靠脸吃饭。
在《北梦琐言》当中曾写宣宗皇帝因为得知温庭筠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想要去拜访他。
虽然当时的温庭筠还没有功名在身,可是名声极大,这就像现在的一句话,“我虽不在江湖,但是江湖有我的传说”。
皇帝也久闻大名,想亲自去拜访一下,但是温庭筠并不知道这是谁,态度就极其傲慢,还问了一句,是不是小县官。
不说这个人是不是皇帝,就是一个普通人亲自拜访,态度也不应该如此傲慢。皇帝肯定更不受这个气了,非常的生气。
这个传说不知道真假,但是温庭筠性子孤傲这是一定的。
温庭筠自幼才华颖发,是一个早慧的孩子,有才之人有些性格无可厚非,李白也曾在御前聊发狂傲。
可是这些狂傲总是给自己带来影响,唐宣宗大中年间,温庭筠进京应试,很快他就因为才华而富有盛名了,一时之间想和他做朋友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也是鱼龙混杂。
他整天与公卿家的无赖子弟裴諴、令狐滈之流混在一起,饮酒赌博,很快就有了坏名声,让当道者觉得这样的人不能“临民”,便因此累年不能中第。
所以温庭筠一生不能仕途,与他的性格关系很大。
温庭筠的才华不可否定,但是他的性格确实不适合行走于朝堂,他还是适合流连红尘,做一个写词的人间风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