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真正出身豪门的词人,官至宰相,齐名温庭筠,备受王国维推崇

大唐真正出身豪门的词人,官至宰相,齐名温庭筠,备受王国维推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腾 访问量:4659 更新时间:2023/12/18 0:57:52

在晚唐时期,有一个与温庭筠齐名的花间派词人,他的名字叫韦庄,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而事实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韦庄的评价,更是高过了温庭筠,他认为温庭筠的词是“句秀”,而韦庄的词则是“骨秀”。

韦庄不仅是一个可以媲美温庭筠的词人,更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而他一生的经历更像是一篇非常励志的传奇故事。

韦庄出生于唐代真正的豪门巨族,但到了晚唐时代家族已经没落,在动荡不安的战乱中漂泊了几十年,4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直到60岁才考中进士,却又遭逢大唐王朝的灭亡。急流勇退,他转身仕蜀,71岁封侯拜相,终于助蜀主王建创造了一方霸业。

城南韦氏,去天尺五

在《全唐诗》里有一句非常著名也非常霸气的话:“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城南的韦氏和杜氏,离天只有一尺五寸。

韦杜,指的是唐代韦氏、杜氏两个家族,这两家世代都为望族,分别住在长安城南的韦曲和杜曲,在现在的西安南郊长安区,还有韦曲镇和杜曲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充满历史气息的小镇,仿佛一直在诉说着两个家族当年的辉煌。

韦氏和杜氏两大家族即是在天子脚下,又出了许多王侯将相,与皇权、与天子离得非常近,因此称为“离天尺五”。韦氏一族最早兴起于汉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韦待价、想要模仿婆婆武则天自己当皇帝的韦皇后,都是出自韦氏一族,韦氏一族在唐朝共产生了20位宰相。

父母早亡,半生漂泊

韦庄是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公元836年,韦庄出身于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

韦庄是幸运的,他出生于一个真正的名门望族,但韦庄又是不幸的,因为此时的韦氏家族已经衰落,而更可怜的是,在韦庄幼年时期,他的父母便双双亡故。

但是,韦庄天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虽然家境贫寒、孤苦无依,他却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发奋读书,才思过人。

从27岁开始,韦庄便在唐节度使刘潼的幕下就职,这个编外人员的工作,韦庄一做就做了15年。公元878年,42岁的韦庄终于还是走上了所有文人都走上的同一道路,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但和许多名落孙山的失意文人一样,韦庄这次也并没有的得偿所愿,时运不济,落榜的韦庄也许是找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将自己的名字都改了,从此只以韦庄的名字存在于世,再也没有人知道他以前叫什么名字。

不仅考试没有考上,更不幸的是,韦庄还遭遇了攻入长安的黄巢乱军,和弟妹在战乱中走散。

江南十年,第二故乡

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韦庄,漂泊到了他的第二故乡:江南,在这里他又度过了10年时光。韦庄写下过许多关于江南的娟秀诗词,深深体现着他对江南这个山清水秀之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就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像月亮一样皎洁,卖酒撩袖时露出的手腕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词中的“江南”,指的就是他所喜爱的江南之地,这组词是韦庄晚年在蜀地所作,回忆了江南旧游的美好时光。

诗人笔下的江南无疑是非常美丽的,美人美景,都非常令人心醉,但词人在结尾的时候所表达的感情却是“断肠”,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江南再好,他在这里也始终不过只是一个游子,游子始终忘不了自己的家乡。

韦庄是因为躲避战乱来到江南,只要一有机会他就要想办法回到故乡,公元893年,57岁的韦庄再次回到长安应试。

古人的年龄普遍都比现代人短,现代人50几岁的年龄都已经退休了,而年近60岁的韦庄却还在辛勤考试的路上,哪怕是在战乱年代,韦庄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奋进,这样活到老、奋斗到老的精神,注定了他将成为和姜子牙一样的大器晚成的一代名相。

花甲及第,古稀拜相

公元894年,58岁的韦庄终于考中了进士,被朝廷任命为校书郎。但是,当时的唐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危在旦夕,半身漂泊的韦庄对形势也看得非常清楚。

他在著名的长篇《秦妇吟》中,便借一位逃难的妇女之口对唐末黄巢起义后的社会现状进行了非常深刻地描述,“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这是秦妇所见,其实也是颠沛流离的韦庄所见。身处乱世,年近六十才结束了漂泊的生活。韦庄奉命出使西蜀,第一次见面,便得到了蜀王王建的赏识。

公元907年,唐哀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朱全忠,史称后梁,唐朝灭亡。韦庄劝王建说:“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拥戴王建即皇帝位。

公元908年,72岁的韦庄被拜为宰相,古稀之年的韦庄,终于还是和无数家族前辈一样,成功走上了自己的封侯拜相之路。他在蜀国安抚百姓,减轻蜀地百姓的战乱之苦,深受人民爱戴,“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

在蜀地的这段时间,也是韦庄创作的高峰期,他写下了《菩萨蛮》《女冠子》《更漏子》等多首名篇。公元910年,75岁的韦庄在成都花林坊逝世。

回顾韦庄的一生,只能用“传奇”两个字来形容,他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虽然生于名门望族,却经历家道中落、父母双亡,又在战乱中漂泊了半生,但是哪怕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下,韦庄始终保持着一颗不断奋进、不断追求梦想的赤子之心,这或许就是那个时代文人的执着、士子的精神。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韦庄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中真正的英雄,他用一生的经历告诉后人,哪怕生活带给自己再多的苦难,依然可以活的出色,只要生命不息,就不应该停止奋斗。

58岁考中进士,72岁封侯拜相,像姜子牙一样大器晚成,他不仅是创造了“弦上黄莺语”之骨秀美的诗人,更是一个开创一方霸业的政治家,名门之子韦庄,在晚唐风雨飘摇的时代里,继承前人掌控生活的志向,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神话。

标签: 温庭筠

更多文章

  • 替人考试,鼎鼎大名的才子温庭筠也有不为人知的黑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温庭筠

    科考不顺的温庭筠在才人辈出的唐朝,有这么一位我们如今熟知的诗人,他叫温庭筠,在作者小时候读他的诗时,总是被他的名字第三字的读音所迷惑,每次查到他的读音,下一次再读诗时还总是会忘记,如此往复数次,才记住了他的名字,因此也对他印象深刻。在温庭筠十七岁时,被京兆推荐,看上去前途光明,但老天爷一下子把门给他

  • 鱼玄机和温庭筠是什么关系?她为何从才女沦为娼妓?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温庭筠

    历史上有很多爱而不得的例子,温庭筠和鱼幼薇应该就是典型的例子。按理说才子配佳人,为何温庭筠和鱼幼薇却分道扬镳,鱼幼薇最终落得了一个惨死的下场,这一切都要从两人之间的差距说起。温庭筠的祖上曾经担任过唐朝宰相,但到了温庭筠这一代家庭的辉煌早已经消散。而且温庭筠还是一个典型的愤青,经常得罪朝廷权贵,所以他

  • “风流才女”鱼玄机,爱上温庭筠却被抛弃,最终过上红楼般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温庭筠

    大多数时候,一提到唐朝,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风流才子四个字。确实,在唐朝鼎盛的时期涌现出大量的风流人物,如李白、温庭筠等等,但是你可曾听说过风流才女?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便是唐朝时期有名的风流才女——鱼玄机。鱼玄机,初名鱼幼薇,从小便饱读诗书,才情过人。他的父亲是一名落魄的秀才,在仕途上不顺的他,把希

  • 温庭筠:他是花间鼻祖,也是作弊高手,堪称唐代夷陵老祖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词人。字飞卿,也名温飞卿。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外号,叫温八叉、温八吟。他诗藻华丽,浓艳精致,与李商隐并称为“温李”。他精通音律,作词注重文采和声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和韦庄并称为“温韦”。温庭筠还因为文笔和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再加上三个人都排行十六,被称为“三十六体”。然而,以上

  • 温庭筠性格潇洒不羁,导致仕途不顺,最后却成为花间派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温庭筠

    黄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赞曰:温庭筠词极流丽,宜为《花间集》之冠。这里所说的温庭筠是唐代时期著名的诗人,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是唐朝初年宰相温彦博的后代。在文学创作方面,温庭筠可谓是极其富有才华,可谓是老天赏饭吃也不为过。他才思敏捷,每次作品都极为出色,但由于为人放荡不羁

  • 温庭筠,是否和这个名字一般,温润如玉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温庭筠

    初听温庭筠这个名字,是不是眼前会跳出来一个温润如玉的形象。眼前飞扬出一个顾盼神飞的翩翩公子。他写的作品也是那么温婉畅快,仿佛置身于花丛之中,因为词藻艳丽,多写闺中情怨,所以他还是“花间派”词人的鼻祖。这样一个人,你以为是一个长相帅气的公子吧,可事实,并非如此,对不起让你失望了,他不但不帅气,还有些丑

  • 她是温庭筠的女学生,才貌出众,因遭遇不幸经历,最终红颜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温庭筠

    大家都知道唐末时候有一位叫做温庭筠的大诗人,他写的诗深受当时的文人喜欢,甚至将他和曹植相比,他的诗张口就来,一度被人聘去替人考试,但因自己的性格放荡狂傲得罪了人,所以一生仕途崎岖,只能做别人的门上客。他虽有才华,但相貌有些丑,人们送他称号叫做“温钟馗”,心地纯良的他倒也是显然的接受了。他曾因为惜才和

  • 温庭筠唯美古诗《商山早行》,美到心碎的唐朝诗歌文学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温庭筠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记得点赞←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文末有白话翻译)【赏析】首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是写清晨起来,牵出马匹,马铃丁当响起来,旅客登程,不禁动了思乡的悲

  • 唐朝诗人温庭筠,婉约派的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味美乡里标签:温庭筠

    温庭筠所代表的花间词,虽然说在题材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可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却也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一种在南唐五代时候逐渐盛行的体裁,南唐五代,属于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时期,而温庭筠所代表的花间词,其实也在诗词方面,起到了同样承前启后的作用。温庭筠的词作,大多都是小令,和唐朝所盛行的诗歌完

  • 温庭筠唯美古诗词《梦江南》,一生必读诗歌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温庭筠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记得点赞←梦江南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这首小令写倚楼独望归舟的思妇,终盼不来征人,极尽惆怅之情而失望断肠的况味。“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写女主人公早起梳妆洗理已毕,就独自一人依靠在望江楼上一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