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古今中外言历史,以后小编会每天为大家讲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右上方关注一下。相信我们大家都看过隋唐演义之类的影视文学作品,在那风起云涌的年代,明臣猛将辈出。提起里面的英雄人物,大家都能说出一两个来,比如秦叔宝、尉迟恭等人。
在这里面,有一个军师级的人物,那就是被程咬金称为牛鼻子老道的徐茂公。他在隋唐演义中,能掐会算,善于谋略,为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历史上的“徐茂公”。
徐茂公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因为功劳甚大,被李渊赐姓李,因此徐世绩就改姓为李,就叫李世绩。再到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为帝,为避皇帝名讳,李世绩最终改名为李绩。从此那个在隋末叱咤风云的徐世绩就变为了李绩。而李绩这个名字,更是让周边的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害怕到了骨子里。为了方便,下文中我们就统一都用李绩这个名字。
李绩出身于大户人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富二代。可就是这样一个富二代,并不喜欢天天带着一群狗腿子斗鸡遛鸟。相反,李绩从小就酷爱读书,尤其是兵书。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们看到了,纷纷笑话他,可是李绩并不在意,只是一笑而过。
果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隋炀帝登基后,弄得民不聊生。各路英雄豪杰纷纷起义反隋。在隋末乱世中,李绩一眼就看出来瓦岗军很有前途。于是年仅17岁的他,就投奔到著名的翟让麾下,成为了瓦岗军中的一名将领。
很快,他所学的兵法就派上了用场。几场战斗下来,翟让看到了他的本事,于是李绩就成了瓦岗军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进入了瓦岗军的核心中。
后来李密取代翟让后,对李绩并不信任,于是就让李绩镇守黎阳,没想到李绩却因祸得福。不久,李密与王世充决战于洛阳。李密惨败后,就投奔了占据关中李渊。而李绩则全面接管了李密的势力范围,东至于大海,南至于长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
后来魏征来劝降李绩,李绩同意归降。但是李绩却说:“我不能自己亲自投降,我的士兵和土地都是李密的。让李密献给唐皇吧!”于是他做了个报表,派人献给李密。
李渊见李绩没有给自己的降表,只有给李密的信,感到怪异,后来知道真相后,非常高兴,称赞李绩是个忠义之人,于是就封他做黎阳总管、封曹国公、赐良田等。哦,对了,李绩也是这次被赐姓李氏,改姓为李。
后来李密又叛唐,兵败被杀。遇到这样的事情,一般人恐怕赶紧与李密划清界限。但李绩却高调上书李渊。请求李渊开恩,准予他收葬李密。李渊再次感动,破例特许。
从此,李绩的忠义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他被李渊父子重用。在此后数年间,李绩随同李世民先后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多路反王,成为李世民手下不可多得人才。
在李世民当上皇帝后,让李绩镇守大唐北方的疆域。在此期间,李绩同李靖击败突厥,灭掉薛延陀,立下了赫赫战功。李绩的威名也传扬在这些地区,这些蛮夷一听李绩来了,望风而逃。
后来李世民病重,故意把李绩远远地贬到甘肃去,并且对李治说:“现在我故意贬他,等我死了,你再把他召回来,重用他,他一定会为你出生入死。”果然李治即位后,马上就召回李绩,并且重用他,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
而李绩也没有辜负李治,为李治出生入死,是李治最忠心的臣子。当李治打算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时,朝廷的大臣都表示反对。只有李绩说“这是陛下的家事,用不着问外人。”
后来李绩于公元669年逝世,享年76岁,李治纪念他的功劳,就特许他陪葬昭陵。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各位看官,都看到这了,麻烦关注一下小编,并且给小编点赞呗!您的关注和点赞,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