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死后武三思为何没有被清算?原来是一顶绿帽子救了他

武则天死后武三思为何没有被清算?原来是一顶绿帽子救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家伦 访问量:805 更新时间:2024/1/15 20:29:25

吕后和武则天除了都是强势的女性政治人物之外,没有任何一点相似的地方。吕后死后吕氏一族遭到清算是可以预见的,而武则天死后武家得以保全也是不难理解的。

武则天和吕后的身份不同。吕后干政名不正言不顺。刘邦去世时汉惠帝已经十五岁,按道理来说吕后只需要做好一个皇太后该做的,管理好后宫即可。然而此人并不满足,处处掣肘汉惠帝,甚至直接架空了汉惠帝。说不好听的,吕后这事儿算得上是僭越,只不过因为他儿子软弱没敢反抗而已。所以,她这事一开始做的便不得人心。吕家的一帮子亲戚在当时看来那就是“幸进之徒”,不能服众。

武则天不一样。武家人得势是在武则天登上皇位之后。武则天的皇帝之位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被承认的。虽然武则天把“大唐”改为“大周”,但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大唐和大周就是一个东西,她死后大周还是要变回大唐的。所以,武则天在执政中期基本上已经和李家人达成了和解,那么武家一大帮子人在当时“皇亲”的身份也就得到了合法性确认。也就是说,武家子孙的地位那是合法所得,且是武则天和李唐皇族达成合议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武则天死后这些人尊贵的地位自然不复存在,那也没啥必要去清算了。

再者,武则天和吕后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不同。吕后在当时人看来那就是个干政的老妖怪,政治水平差,威信不够。而武则天在唐高宗时期便已经与高宗皇帝并称为“天皇和天后”,高宗皇帝也承认了“二圣并尊”,这对于武则天的威信是很大的提高。高宗皇帝因为经常生病,所以很多政务都是武则天帮忙处理的,她的水平说不上多高,但至少能达到一个守成君主的水平,大臣们也就认可了她的能力。二人政治水平和政绩的差别,直接导致了朝廷主流对她们行为的容忍度不同。所以说,武三思这些饭桶没有被清算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武则天兢兢业业帮李家守住江山。

当然,以武三思为代表的武家人之所以在武则天死后能继续延续地位,和他们傍上大树也有关系。以武三思为例,这哥们看到自己的姑妈已经决意将皇位归还给李家,立马一改和李显敌对的态势,屁颠屁颠地跑去巴结李显。他请求李显将女儿安乐公主嫁给自己的儿子武崇训,以此和李显结成儿女亲家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李显当上皇帝后,武三思又悄无声息地和李显的老婆韦皇后勾搭成奸,给李显戴上了一顶绿帽子。有了韦皇后在李显耳边吹枕边风,李显自然对武三思相当信任。

只不过这种投机取巧、没本事的小人终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在裸泳。唐隆政变中,武家和韦家的一众饭桶被太平公主李隆基一网打尽,连渣都不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武三思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死后,上官婉儿成了李显嫔妃,为何还敢跟武三思勾搭成奸?

    历史人物编辑:胖虎说史标签:武三思

    唐朝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朝代,它在我国的历史中留下来浓厚的一笔。618年,唐高祖李渊建议唐朝,定都长安。后来唐太宗继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这为唐朝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继位,在此期间,他的身边出现一个特殊的女人,她就是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而武则天也为大唐的进一步

  • 武则天退位后,她的侄子武三思结局如何?欲望太大,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武三思

    武则天建立武周帝国后,将父亲、木材商人武士彟奉为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武则天思维敏捷,思维灵活。武三思善于观察和奉承。武则天可以成为她侄子的代表!武则天给姑姑出主意。武则天很喜欢他,很重视他的训练和支持。武则天曾任命武三思为梁王,后来又转任宰相。武三思成了武则天家族的中坚力量。武

  • 李显一直被武三思打压,当了皇帝后却和他关系好,为啥?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武三思

    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武氏家族的人可以是是一人得道,整个家族都跟着有地位起来了。为了能让武则天的皇帝之位坐得更稳固,武家的人也是费尽心机来打压已经成为了太子的李显,而其中最得武则天宠信,也是打压李氏宗族最狠的一个,那还要数是武三思了。不过在一众大臣的帮助之下,武则天最终还政于李显了。本来受到武三思打压的

  • 武则天想立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一席话,武则天只能无奈作罢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武三思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升迁之路也充满惊险,14岁那年她因为“容止美”被李世民召入宫中封为才人,但是似乎李世民对这个女子不是很感冒,武则天一直没有孩子,所以只能在宫中苦苦煎熬,时间一晃就过了10年,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李世民得到一匹烈马“狮子骢”,但是宫中无人能够驯服,就在此时武则天主动

  • 得到上官婉儿和韦皇后垂青的武三思,为何还是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明史专家标签:武三思

    公元705年2月20日,也就是神龙元年的正月二十二,在皇宫羽林卫将军李多祚等人的协助下,张柬之、桓彦范等五位大臣凭借500宫廷侍卫悍然发动政变,最终迫使武则天退位,并传位于太子李显,大唐江山再次落入李姓子孙手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神龙政变”历史上对于“神龙政变”的评价很高,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场权力的

  • 上官婉儿一生有过多少男人?曾嫁两任皇帝,还私通武三思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武三思

    “脏唐”是人们对唐代宫闱秘闻的戏谑总结,李世民这位明君,在玄武门之变后首先将弟弟李元吉的媳妇杨氏据为己有;李治登基后,想方设法将“庶母”武则天接入宫中;李隆基更是荒唐,直接将儿媳杨氏封为贵妃……唐朝皇帝们如此会玩也就算了,大唐的众多女汉子们同样不甘落后,太平公主不仅自己豢养面首,还将面首献给武则天享

  • 上官仪做梦都想不到,那次议事他按例表态“同意”,会丢了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郭永光标签:上官仪

    众所周知,武则天的政治成长史是从“废王立武”事件开始的。在这一重大事件中,上官仪属于支持派,而不是反对派。为武则天登上政治舞台做过贡献,且从未公开反对过武则天的上官仪,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武则天杀了?其中缘由细说起来可叹又可笑。麟德元年,唐高宗突然起了废后的念头,想要罢黜武则天的皇后之位,史称“废后风波

  • 唐朝初期,开“上官体”之先河的上官仪该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每天美食每一刻标签:上官仪

    唐诗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文化符号,不仅记录了唐朝时期的政治民风,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百态。唐诗传承并发展了《诗经》中的文化特色,经过艺术再创造之后,形成了一种具有唐代特色的文学样式。笔者认为如果按照唐诗发展规律来看,实际上初唐早期的大诗人们,才是唐诗出现以及发展的关键人物。虞世南、上官

  • 上官仪之死:武则天权力第一次超过李治,二圣临朝野心膨胀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上官仪

    武则天能够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女皇帝,这中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本以为坐上皇后之后,就能高枕无忧了,没想到武则天在皇后的位置上,同样遇到了非常危险的事情。武则天最初想要当上皇后,遭到了大臣们的一直反对,通过不断地分化瓦解,最终废王立武事件落下帷幕。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众老臣被清理出朝廷,换上来的都是

  • 唐朝宰相上官仪,为何惨遭武则天杀害,开创上官体影响一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驿站V标签:上官仪

    上官仪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也是一代诗风的开创者。他还有一个身份,便是著名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在他早年时候,他曾经出家成为和尚,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堂为官,先后担任过秘书郎,弘文馆直学士等官职。他是当朝统治者的御用文人,经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公元662年,他被拜为宰相,但却由于帮助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