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能续,宋朝才对出下句

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能续,宋朝才对出下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静心读史 访问量:1342 更新时间:2023/12/30 8:39:14

李贺短短27年的时光,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说起他最有名,最为人熟知的诗句就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郁郁而终。神童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荣耀,反而引起小人的嫉妒。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这一生都没办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他的内心究竟积攒了多少的酸楚,才能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样的诗句。此后的岁月,多少才子试图引用他的这句诗,却都没有人能写出和此句意境相同的诗句。

李贺的诗诡谲,奇特,在大唐诗坛中绝无仅有。他的视角和其他人不同。他的思想中,面对家国的衰败,老天也会于心不忍,悲痛落泪。

和唐朝王室同宗的李贺在科举时遭人构陷,从此和科举无缘。他没能成为谢庭兰玉者,心中的悲愤就是在此时开始积攒的。

此后在贵人的帮助下谋了一官半职,在官场这三年是他创造生涯的巅峰期。之后他去往战争前线做幕僚,写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言。

深夜中的辗转反侧,不见前路,让因病辞去官职的李贺倍感煎熬。他在奔赴洛阳的途中,心中悲愤,见此大好河山备受摧残。由此写下一首《金铜仙人辞汉歌》。

他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现状联系起来,将心中的情感跃然纸上。他没哭,他的诗却先流出了眼泪。

命运并没有放过他,前线失守之后,他只能回老家。彩云易散琉璃脆,他的生命如同易碎的琉璃,在现实的重压下粉粹。

朝代规矩的束缚,让李贺深陷泥潭。他痛苦的灵魂散发出的却是华丽的诗篇。月寒日暖煎人寿。

我们目睹了天才的陨落。漫天诗文中,是他那熊熊燃烧的生命。后人在他留下的余温中,试图抓住那梦一般的灵魂。

身躯虽腐,精神不糜。他的诗句在他死后成了唐朝诗坛中闪耀的巨星。但李贺所在的唐朝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人人自危,自顾不暇。诗与远方,当然优先选择生命。

后来出现了不少的文人雅士,对于这句诗的研读也就成了他们的日常思考。在众神皆以陨落的诗坛,这句诗成了无人能出其右的存在。

没人能像这位长吉鬼才。除了李贺,又有谁能担得起“诗鬼”二字。没有他的遭遇,没有他的心境,体会不到他的诗真正的思想。

一百多年来的文坛诗会,这道题难倒了不少的文人墨客。无论对出什么样的句子,都觉得丢失了原句的风骨。

直到宋朝,继唐朝之后有一个文坛伫立的朝代。唐诗宋词装扮了历史中的十里春风。吟诗平仄,在宋朝的才人中闲得格外轻快。

和李贺不同的是,宋代的石延年有着丰富的人生,在“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被人当做难题流传时,只有他对出的诗句让人称奇。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好诗句总是在酒精作用下发挥出极致。下联一出,满堂哗然。石延年就这样在流水曲觞中出了名。

这两个朝代之间的相互碰撞,是相隔一百多年后的灵魂的交织。李贺留下一坛香浓的陈酿,石延年将这坛酒捧到世人眼前。

这是欧阳修为好友石延年写的墓志铭。很多人说他是个冷门诗人。相比李白杜甫这些大名鼎鼎的诗人,石延年确实没有那么大的名气。

纵游会约无留事,醉待参横月落斜。美景,美酒,知己好友,一醉方休。是石延年留下的风采。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石延年的一生相比李贺还算是幸运一些的。写诗作词,读书练字,嗜酒如命,绝世才情。可见他的人生多姿多彩。

石延年早年参加科举并不顺利,“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落选就落选,心态要好,即便是为他人做嫁衣,也不能摧垮他的心。

剧照

他有着一身的傲骨,和那些鹿鹿鱼鱼不同,任何非科举高中得来的官职他通通不要。最后在别人不断的劝诫和现实的打压下,他才勉强妥协做了官。

政客执棋,举步维艰。若非身在高位,德高望重,清廉为民。做官的乐趣也就少了大半。从不会阿谀奉承的他很快跌落。

做了官之后他也始终不改自己的心性。在看到天子早已成年却迟迟不能亲政时,他又发起了牢骚。指责太后专权。太后哪里受过这种气,一怒之下将他贬了官。

可心性豁达的石延年才不会因为官场的失意就萎靡不振。朝堂波谲云诡算什么,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

他人生中最大的爱好除了读书就是喝酒。风花雪月,煮酒一杯,流水曲觞,诗酒相左才是人之幸事。

好友担心他去探望他,却被他拉去同饮。两人开怀畅饮,无论什么样的烦恼都在这酒中消弭了。

酒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为了喝酒,无所不用其极。喝酒都能喝出百般花样来。就连皇帝都忍不住劝他。

就是这样一个骄傲张扬,嗜酒如命的人,写出了媲美“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月若无恨月长圆”。

我们反复提及的依旧是他和酒的故事。一生好酒,也因为太爱喝酒而生病,药石无医。死于饮酒过度的名人,他不是唯一。但被称为“酒怪”的,只他一个。

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有着类似的境遇。李贺被人嫉妒,科举无望。而石延年在科举登榜后又遇到科场舞弊的事。功名瞬间付之东流。

多年的熬夜苦读却是这样的结果。在其他人泪洒当场时,石延年却看淡这世事无常。相比心态,石延年要比李贺好太多。

石延年是懂李贺的,不仅读懂了他的诗,也读懂了他的人生。李贺从长安到洛阳的路上,给他送行的只有路边枯萎的兰草和一轮夕阳。

而一百多年后,迎接李贺遗志的是一个诗酒风雅的妙人。

标签: 李贺

更多文章

  • 李贺老师,我的电话

    历史人物编辑:情感经历小王子标签:李贺

    李贺老师已经60多岁了吧,却把自己打扮成20多岁的样子,娶了10多岁的漂亮初中生。他们俩坐在飞碟式的挎斗摩托车里在山沟的土路上跑,李贺老师高兴得好像一幅漫画,冲我微笑着也对他遇见的所有事物微笑。我和胡杖子村的同学们从山沟往外走,打听李贺老师的事,他们却告诉我胡香兰的事,胡香兰是我的初中同学,她其实叫

  • “诗鬼”李贺只活了27岁,短短四句诗,却惊艳了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李贺

    说起古代的文学,一定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样排布。其中,很多人对于楚辞汉赋的学习,其实不深,因为它们深奥难懂,但是对于唐诗宋词就了解的比较多了。不过,我们从小到大学的最多还是属于朗朗上口的唐诗。唐朝的诗人,可以说他们创作的诗篇,篇篇属精华,让人赞叹不已。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白。因为他的个

  • “天之骄子”,一盘没有对手的棋局,“诗鬼”李贺的人生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艾伦说史标签:李贺

    在唐代的诗坛中,名人荟萃,群星璀璨,有一颗耀眼的流星,像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那样,光芒四射,虽然它瞬间而过,但这片彩霞却永远停留在了天际边。河南福昌,这个古代中原富足之地,贞观六年时,在昌谷北园一所李家宅院里出生了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李贺。李贺,这位被称为“诗鬼”的才子,满腹经纶,心怀锦绣,然而他的生

  • 大画家阎立本曾官至宰相,却因为一件事,告诫子孙不可再学作画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阎立本

    文/格瓦拉同志自从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的指导思想后,在历朝历代文人士大夫眼中,唯有读书做官、致君尧舜才是“正途”,其他爱好如绘画、建筑、手工艺等纯属“末伎小道”。如果某人因“末伎小道”晋身仕途,或仅因“末伎小道”而知名,则很容易受人鄙薄,尽管个别人最后位至将相,依然难逃同僚的嘲讽。其中,初唐大画家、

  • 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阎立本

    此《步辇图》卷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画幅描绘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此卷为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被列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反映唐代初年一个重大的

  • 史上最杰出的十位才子,吴道子上榜,唐伯虎排不上名?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吴道子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历史,拥有些数不尽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这都是古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珍贵宝藏,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数不尽的文人墨客,他们留下的千古绝句到现在的课堂上都还朗朗上口,留下的墨画更是被不少的人争相收藏,世人更是怕错过了哪一句诗或是哪一幅画,没有欣赏完这些古人留下来的文化宝藏将是我们最大的遗

  • 魔鬼画家吴道子也会妒忌,也曾利用不法手段,除掉自己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吴道子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有很多都有自己的称号,而称号中凡是带“圣”“仙”等字的人,大多都是惊才艳艳之人,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画圣”吴道子,他天赋异禀,为作画大家,晚年时却因为妒忌他人的才能,甚至买凶杀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惊才艳艳,年少时曾随贺知章学习书法,后发奋改攻绘画,不到二十就名动京城,登上了长

  • 河北这个古寺,吴道子绘画乾隆作诗,门票还免费,就在石家庄赵县

    历史人物编辑:水都鱼米乡标签:吴道子

    河北,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种古遗迹众多,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有长城、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赵州桥等众多知名景点,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此旅游,那么今天要给介绍的是河北的一个古寺,这个寺庙可能有些外地游客没有听说过,但是其底蕴深厚,吴道子在此绘过画,乾隆在此作过诗,而且这里门票免费,离赵州桥

  • 安禄山让吴道子用10两银子给自己画像吴道子是这样回敬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侃侃谈V标签:吴道子

    在吴道子还没有成名的时候,靠给人画肖像维持生计。当时远在边疆的安禄山也喜欢附庸风雅,但是为人心特别小气,一次他听到有人说吴道子画画小有名气,于是就派人来到吴道子的家里,让吴道子给自己画一张画像,承诺给100两纹银。等吴道子画好了以后,安禄山突然说道:“我改变了注意,一幅画无论如何也值不了一千两纹银,

  • 佣兵一方的燕山王罗艺为何在降唐8年后又竖起大旗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罗艺

    罗艺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在隋末乱世里可以拉起一票队伍足以证明其过人的气魄和聪慧。但是为什么这么一个人会在天下安定十来年了还会做出造反这种昏庸的事情呢?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狼子野心呢?今天来聊一聊这位幽州王一路来有着怎样的心路进程。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罗艺不是隋唐演义里的罗艺那样,没有那么牛叉,也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