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力士七十岁被流放,留下一首五言诗,如今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高力士七十岁被流放,留下一首五言诗,如今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安安哥在深圳 访问量:2388 更新时间:2024/2/9 17:00:13

高力士七十岁被流放,留下一首五言诗,如今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公元七六年十月末,高力士被强行押往巫州。临行前,他苦苦哀求,希望能与玄宗皇帝见上一面,李辅国派去的人断然拒绝了这一点可怜的请求。巫州可谓唐王朝的“西伯利亚”。当时,那里的大部分地区尚未得到开发,充满了能置人于死命的漳气,各种各样的疾病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外地的被流放者的健康。

到了巫州,高力士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他虽然一向号称“百病不侵”,但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何况此次远行,远离了他几十年来很少离开过的玄宗皇帝,心情抑郁,根本没有什么好情绪。当时的巫州,主要有两种居民,一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另一种则是些被流放的“外来户”。

在为数不少的“外来户”中,只有一个人和高力士比较谈得来。这个人姓柳,名芳,原来做过几任小官,因为得罪了李辅国,故而也被贬谪于此。柳芳本人久闻高力士的大名,高力士独居寂寞,两人一见投缘,一天天地谈论起开元、天宝年间宫廷中的一些逸闻趣事。这些趣事被柳芳一一地记录下来,后来辑录成一个册子,书名叫《问高力士》,并没有得到流传,幸亏稍后于他们的宰相李德裕编撰了一本《次柳氏旧闻》,才多多少少地为我们保留了一些当年的历史

巫州当地的土著居民,还有地方官,可不像柳芳那样尊敬高力士,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原本就是如此。高力士却颇有一番感慨。当时,丞州有一种菜名叫芥菜。这芥菜本是一年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果实细长。种子黄色,有辣味,磨成粉末,叫芥末,用做调味品。芥菜的变种很多,形态各异,按用途可分为叶用芥菜如雪里收红;茎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头菜,巫州的芥菜是一种叶用芥菜。

这种芥菜本来是很好吃的,但可惜当地的土著居民们根本不识货。由芥菜想到了自己,高力士不由得触物伤情,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一首流传至今的五言咏芥菜诗:

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

这首诗言近而旨远,把芥菜比作芹菜,借咏芥菜而自况,说明自己不会因所居之地不同而改变自己对皇上(当然是太上皇)的忠诚。即使是哪些地方官不能理解(无人采),也毫不动摇。高力土不是职业文人,流传下来的作品也就是这一首而已。尽管他有过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对玄宗皇帝的忠心却至死不渝。如今在看到这首诗,联想到高力士的心境,还是很容易让人触动的。

于是“北望号恸,呕血而卒”。面对着遥远的北方,号啕大哭,他是在哭自己的命运?还是在为再也不能见上一面的玄宗皇帝而哭?没有人清楚。史书和当时人的记载中都只是简单地告诉人们,高力士是呕血而死的。这,也就够了。

高力士亡故之后,唐代宗李像为了收买人心,也为了显示自己的胸襟远比乃父肃宗李亨宽广,特意派人前往朗州致吊,并下诏书,特赠高力士为扬州大都督,恩准他陪葬在唐玄宗的陵墓——泰陵之侧。高力士生前虽然没能再见到李隆基,但死后却能靠在玄宗皇帝的边,这大概也是一种缘分吧!

标签: 高力士

更多文章

  • 此人狂傲一生,曾经让杨贵妃给他研墨,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

    历史人物编辑:雨宸历史标签:高力士

    李白是臣,而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受宠、地位最高的妃嫔,是李白的主子,除非是杨贵妃主动给李白研墨,否则,李白估计会更惨。“贵妃研墨”这事就是一民间的美好传说罢了。如果是杨贵妃主动给李白研墨,如此给李白增加荣耀的事情,两唐书肯定会大写特写,至少也要说明墨是杨贵妃亲自研磨的。但是,两唐书什么只字未提,只记载了

  • 贤宦高力士,不仅娶妻还被唐朝社会认可,大唐的包容度你想象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高力士

    我们知道,高力士是唐玄宗最贴心的人,那句“力士当上,我寝乃安”的感叹已经成为千古名言。李隆基一生,他对高力士的信任从来没有改变过;而终高力士一生,他对李隆基的忠诚也从来没有动摇过。高力士在李隆基心目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他的地位可想而知。高力士,是潘州(今广东高州市)人,本名并不姓高,原名冯元一,是隋

  • 都知道杨贵妃诬陷李白是因高力士,其实另有其人,此人身份特殊

    历史人物编辑:小盛说历史标签:高力士

    中国历史上,盛唐是一个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曾孕育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曾以饱满的热情讴歌那个时代,他就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豪放洒脱,行侠仗义,渴望功名,志存高远。但是,当他欣然走进皇宫,走向天子近前时,殊不知,他的那种桀骜不驯,放浪形骸,使唐朝权力中心所不能容忍的。那么,李白是什么原因才造

  • 1999年,陕西蒲城发现高力士墓,墓内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高力士

    1999年,陕西蒲城,一群考古队员正在对郊区里的一座唐代古墓进行发掘。这座古墓早已经被侵扰了无数次,甚至连墓室都被炸药给弄塌了。而古墓的主人出乎意料,居然堪称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宦官之一的高力士。按理说,历代帝王的皇陵往往不乏陪葬墓,一般多达上百座,就算少的也有几十座左右。然而,在唐玄宗的泰陵边上却只有

  • 宦官与宠臣的对决,高力士整死毛文仲,只因都是苦命人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高力士

    曹植有首很著名的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是个大才子大诗人,但显然并没有把人性看透。现实中,恰恰因为是同根生所以才相煎,乞丐不会嫉妒土豪,只会嫉妒甚至残害,比他乞讨更成功的乞丐。大臣不会嫉妒皇帝,只有皇帝的兄弟才会嫉妒皇帝,这才是真实的人性,你以为出身低微,就应该相互扶持吗,错。越是出身卑微的人

  • 唐玄宗唯一的陪葬者,高力士只是一个宦官,为何能给皇帝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高力士

    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领土面积最大的朝代,而唐朝的文臣武将自然也是最多的,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死后,他的皇帝陵昭陵就有一百八十多个臣子的陪葬墓。试想,陪葬的臣子都有快两百个,那唐太宗朝中的臣子何止这么多。可是唐太宗的重孙子唐玄宗,他也和他的曾爷爷一样有成百上千的文臣武将,可是给他布置后事的遗诏却只让高

  • 专家发掘高力士墓,挖出此物竟感动落泪,还感叹千古第一忠宦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高力士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陕西省考古部门,在蒲城县椿林镇山西村中抢救性发掘了唐玄宗李隆基泰陵唯一的合葬墓高力士墓。据当时的考古专家介绍:整个发掘工作进行了三个多月,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因墓室早遭盗掘,墓中仅出土了一些保存完好的鲜艳彩陶,共计240余件。但所幸的是墓中出土了能够直接证明墓主身份和印证补缺墓

  • 被误解最深的宦官,高力士不只会脱靴,他更是一代贤宦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高力士

    说起高力士,大家对于他的生平事迹或许不太了解,但是他在民间的名声却很大,这要得益于著名的大诗人李白,“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磨”的故事可是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而说起宦官,人们脑中首先浮现的,大部分都是明朝的奸佞,而在宦官中,名声最响的莫过于赵高、魏忠贤、李莲英等人,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历史上有很多忠良

  • 高力士虽然权倾朝野,但是也只是宦官,他为何还能娶貌美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高力士

    宦官是什么?就是我们俗称的太监,他们都是“去势”之后被选进皇宫的内侍。这些人常常出入皇宫,与最高统治者亲密接触,虽然身份卑微,却从来不缺向上爬的机会。历史上有名的宦官甚至都影响过统治者的执政生涯。不过大部分宦官是没有机会出人头地富贵荣华的,只有一小部分因为帝王的宠信,甚至过上了娶妻继子的常人生活。唐

  • 《长安》郭利仕的原型高力士,是一个难得的好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高力士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子和李必有个颇受圣人信任的好帮手郭利仕。剧中的圣人有了隐居骊山温泉宫的想法后,正是这位郭利仕挺身而出,为太子仗义执言,试图扭转乾坤。郭利士的历史原型,其实就是有着“千古贤宦第一人”之称的高力士,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太监大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高力士确实难得的好太监,而且官至骠骑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