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力士:与唐玄宗不离不弃一生忠心耿耿的千古贤宦第一人

高力士:与唐玄宗不离不弃一生忠心耿耿的千古贤宦第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宠物小星球 访问量:4969 更新时间:2024/1/4 7:38:20

千古贤宦第一人

高力士的形象似乎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是个小丑像,那一抹鼻梁上的白灰是他的特征,拿着个鸡毛掸子,说话娘娘腔。噢,不对哈,那个应该叫拂尘,反正是一个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小丑一般的人物,形象很是不堪。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高力士被误读了千年,他本姓冯,是闻名天下的冼夫人第六世孙,后因岭南流人谋反案被牵连,年幼受刑入宫,由高姓人收养遂姓高。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封齐国公。他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762年3月得知李隆基驾崩,吐血而死。

唐之繁荣转折于安史之乱,对此高力士是尽了自己的职责了,对唐玄宗数次进谏,“边将拥兵太盛,陛下将何以制之!”对杨国忠之人也很是担心,但奈何玄宗不听,只敷衍道:“徐思之”。至祸事起才悔言:“悔初不听卿言,致有今日之祸”。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高力士有一段评价我觉得很是中肯,他说虽然李林甫安禄山等人的进阶,高力士是出过力的,但后来却也是力主罢黜他们。且平生无大过。作为一个位高权重的宦官,一生忠君爱国,已很是不容易了。《旧唐书》说他:“然性和谨少过,善观时俯仰,不敢骄横,故天子终亲任之,士大夫亦不疾恶也”。更为可贵的是当玄宗失势时,那一帮老臣旧勋都忙着去邀宠新主时,陪伴在身边的也就只有高力士一人了,且死后也只有他一人陪葬。

他做到了在当时环境下能做的一切,一个古代忠臣能做的一切。玄宗虽给了他相当大的权力,但他却一心为皇上着想,当然,他对唐王朝由荣转衰是有责任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一生,是对唐王朝作了重大贡献的,他没有专权误国,他没有图谋不轨,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谋略,对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生活,乃至有唐一代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实不愧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至于那“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就完全是戏说了,正史是没有一点记载的,都是野史中把他当作一个陪衬,以此来突出李白的形象,最早见于宋人《青琐高议》,及至后来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就更加的小说戏剧化了。其实这个也不奇怪,三国中没有周瑜何以扬孔明之智,杨家将中没有潘仁美之恶何以显杨门之忠,悲催的是,正是这戏说倒成了国人心目中高力士形象的全部。悲哉!

标签: 高力士

更多文章

  • 细数唐朝八位权势滔天的太监,除忠心耿耿的高力士外,竟无一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高力士

    一直有流传说,唐朝后期宦官权力极大,甚至还能废立皇帝,但是终究这只是网络谣言;现在来看看唐朝历史上的八位权势滔天大太监都有谁,究竟能不能做到废立皇帝的地步。TOP、8 王守澄王守澄是唐末时期的太监,活跃于宪、穆、敬、文四朝,曾三度参与皇帝的废立,在朝中掌权达十五年之久;期间公然收受贿赂,擅自卖官鬻爵

  • 唐朝高力士“冯元一”,其实是大内高手!关于太监的另类冷知识!

    历史人物编辑:老王头谈历史标签:高力士

    太监,一个在后来谈论起来就觉得别扭的一个字眼。对于这个名字我们在历史中常说到阉人或者是皇帝身边服务的人,太监,在那会有身份的人对于这个名字也是一种贱骂,被人称为狗奴才,然而这样太监这样的俗名在更早的时期其实只是对一个女子官位的称呼。“太监”这个官名最开始源于北魏时代,这本来是对女子官位的一种称呼。是

  • 中国太监秘史,高力士千古第一人,明英宗一口气阉了1565名小孩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高力士

    在前面的文章中小编讲到中国古代哪个省的太监最多,并引用了宋人在史书中说的“闽为中官区薮”的记载,和唐代学者留下的:“诸道每岁送阉人,所谓‘私白’者,闽为首焉”,这段说法,很多人都以为古代太监最多的省在福建。小编今天要说的是虽然史书上有过这样的记载,便事实肯定不是那样的,正常人都知道,太监最多的肯定是

  • 李白进长安,皇帝亲自接见,高力士真的替他脱靴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高力士

    #头号周刊#公元742年,唐朝改元天宝第一年,玄宗皇帝就发布了一道广求贤才的诏书。无论何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向上举荐。好家伙,机会不就来了吗?在《李翰林集》中,这是一本最早的李白诗集。里面就记载了李白入仕途可能和他的好朋友元丹丘有关。李白入仕途就是诗歌中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愁。”的

  • 高力士七十岁被流放,留下一首五言诗,如今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高力士

    高力士七十岁被流放,留下一首五言诗,如今读来让人潸然泪下!公元七六年十月末,高力士被强行押往巫州。临行前,他苦苦哀求,希望能与玄宗皇帝见上一面,李辅国派去的人断然拒绝了这一点可怜的请求。巫州可谓唐王朝的“西伯利亚”。当时,那里的大部分地区尚未得到开发,充满了能置人于死命的漳气,各种各样的疾病无时无刻

  • 此人狂傲一生,曾经让杨贵妃给他研墨,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

    历史人物编辑:雨宸历史标签:高力士

    李白是臣,而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受宠、地位最高的妃嫔,是李白的主子,除非是杨贵妃主动给李白研墨,否则,李白估计会更惨。“贵妃研墨”这事就是一民间的美好传说罢了。如果是杨贵妃主动给李白研墨,如此给李白增加荣耀的事情,两唐书肯定会大写特写,至少也要说明墨是杨贵妃亲自研磨的。但是,两唐书什么只字未提,只记载了

  • 贤宦高力士,不仅娶妻还被唐朝社会认可,大唐的包容度你想象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高力士

    我们知道,高力士是唐玄宗最贴心的人,那句“力士当上,我寝乃安”的感叹已经成为千古名言。李隆基一生,他对高力士的信任从来没有改变过;而终高力士一生,他对李隆基的忠诚也从来没有动摇过。高力士在李隆基心目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他的地位可想而知。高力士,是潘州(今广东高州市)人,本名并不姓高,原名冯元一,是隋

  • 都知道杨贵妃诬陷李白是因高力士,其实另有其人,此人身份特殊

    历史人物编辑:小盛说历史标签:高力士

    中国历史上,盛唐是一个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曾孕育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曾以饱满的热情讴歌那个时代,他就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豪放洒脱,行侠仗义,渴望功名,志存高远。但是,当他欣然走进皇宫,走向天子近前时,殊不知,他的那种桀骜不驯,放浪形骸,使唐朝权力中心所不能容忍的。那么,李白是什么原因才造

  • 1999年,陕西蒲城发现高力士墓,墓内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高力士

    1999年,陕西蒲城,一群考古队员正在对郊区里的一座唐代古墓进行发掘。这座古墓早已经被侵扰了无数次,甚至连墓室都被炸药给弄塌了。而古墓的主人出乎意料,居然堪称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宦官之一的高力士。按理说,历代帝王的皇陵往往不乏陪葬墓,一般多达上百座,就算少的也有几十座左右。然而,在唐玄宗的泰陵边上却只有

  • 宦官与宠臣的对决,高力士整死毛文仲,只因都是苦命人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高力士

    曹植有首很著名的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是个大才子大诗人,但显然并没有把人性看透。现实中,恰恰因为是同根生所以才相煎,乞丐不会嫉妒土豪,只会嫉妒甚至残害,比他乞讨更成功的乞丐。大臣不会嫉妒皇帝,只有皇帝的兄弟才会嫉妒皇帝,这才是真实的人性,你以为出身低微,就应该相互扶持吗,错。越是出身卑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