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谓阉宦无人:一心为主高力士,玄宗时期的有名贤宦

谁谓阉宦无人:一心为主高力士,玄宗时期的有名贤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丙坤 访问量:2624 更新时间:2024/2/9 16:59:25

高力士(684-762年),原名冯元一,出身于世宦家族,却由于变故而全家籍没为奴。玄宗时期达到人生巅峰,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代宗时追赠为扬州大都督。

圣历元年(698年),年仅十四岁的冯元一被作为宦官送往皇宫,不久却因为小错而被驱逐。宦官高延福将其收为假子,被赐名为高力士,此后一年多又被召进宫中任职。

玄宗还年轻的时候喜欢结交豪杰,高力士便是在此时期开始了他的崛起之路,此后担任多年宦官老大,权势滔天。有一次,宝寿寺添了一口大钟,高力士因此设斋庆贺,群臣百僚皆来捧场,每敲击一下大钟祈福便需要交纳百千钱,而敲击十几二十的不在少数。

玄宗还是藩王的时候,武韦之乱、太平公主的平定都有着高力士的身影,出力颇多,因此被超擢拜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內侍同正员。中宗玄宗时期,宦官的势力便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能够担任监军使、入蕃使、教坊使等职,虽为临时工却有着庞大权势,长安半数产业都归宦官所有,而高力士便是宦官头子。

玄宗的攀升之路是多次斗争的结果,高力士出力颇多却不居功自傲,且行事严谨处事谦恭,玄宗称道:“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作为权势滔天的大宦官,高力士忠于玄宗李隆基一人,恪守本分而不依仗权势。唐肃宗还是东宫太子的时候,称高力士为“二兄”,诸王公主则称高力士为“阿翁”,驸马爷更是尊称高力士为“爷”。

唐玄宗在位,高力士尽职尽责;退位,高力士从一而终不离不弃。高力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遵从于玄宗的意愿,杨贵妃与唐玄宗闹矛盾,高力士劝和是爱屋及乌;太子之位,高力士劝说嫡子继承,国本大事而非个人喜好;马嵬之变,以玄宗安危为出发,陈明利害关系而非一味为贵妃求情;在位退位始终长伴玄宗。

“忠言逆耳利于行”,在高力士这里也是行事准则,事实上,玄宗的利益便是高力士维护的根本。因此,高力士始终反对玄宗将权力下放给权相李林甫杨国忠,在权相杨国忠瞒报南诏征战败果时提醒玄宗。

高力士自跟随玄宗便不曾离开,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因构陷被驱逐,流放途中还写下诗作以表达自己对玄宗的思念忠诚,“两京作芹菜,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变”。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大赦北归,听闻玄宗离世,高力士吐血身亡。死后,高力士被准许陪葬玄宗泰陵,一心为主值得赞赏。

玄宗时期宦官参政的影响深远,唐后期的宦官专权便是祸端。高力士本人虽然无大过失,然而受其引荐的宦官百僚却有着违法乱纪者,而这或多或少自然也得归结于高力士(这应当是士人们特有的偏见)。不过,总得来说高力士是正面形象的,就连明代的李贽都称赞道:“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

标签: 高力士

更多文章

  • 大唐“富二代”高力士,一个太监而已,怎么在唐玄宗跟前那么红?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高力士

    历朝历代宦官权势的兴衰一直贯穿着王朝的发展始末,宦官作为皇帝的助手,通常都扮演着深受皇帝信任的角色,因为宦官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所以他对皇帝的命令自然是言听计从。每个王朝都会有宦官的产生,而他们的权力在王朝末年往往会明显增强,原因就在于皇帝的庸碌,将太多的权力交给了自以为可以十分信任的宦官,唐朝亦是如

  • 忠孝两不误,解密历史上真实的高力士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高力士

    一提高力士,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他在《李太白醉草吓蛮书》里扮演的角色:唐玄宗携杨贵妃在沉香亭中饮酒赏花,唐玄宗心血来潮,说:“对妃子,赏名花,怎么能用旧曲子呢?”下令召李白入宫。李白正酒醉,一挥而就《清平乐》三首诗,里面有“名花倾国两相欢”,“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等句,深得唐玄宗和杨贵妃

  • 聊聊太监之高力士:千古贤宦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高力士

    作者:甘棠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太监,多数都是因为霍乱朝政,却有极少数的几人,他们存在的痕迹,是为太监正名。纵使身体残缺,忠义不减常人。唐朝经过武则天这个女皇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朝堂的动荡之中。直到李隆基登基,唐朝才渐渐安稳下来。(一)岭南没落贵族李隆基这个皇帝,疑心重,杀儿子,娶儿媳,可是最为

  • 东汉宦官乱政作为前车之鉴,唐玄宗不但不借鉴还重用高力士

    历史人物编辑:叶公说史标签:高力士

    全文共1681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记载,几乎每个国家的内部都多多少少的出现过乱政的现象,无论是大臣乱政还是皇后乱政都对国家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一个国家走向衰败,最后灭亡。除了大臣和皇后乱政外,在中国古代中乱政最严重的是宦官,宦官即太监,作为皇帝身边的亲信,越来没什么权力

  • 高力士给李白脱靴子,你就扯吧!

    历史人物编辑:美好de生活标签:高力士

    宦官专政提到宦官高力士,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那个脍炙人口的“为李白脱靴”的典故,人们认定是他的原因导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人气很高的李白仕途中断,随后脑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的太监形象。然而,这一段并没有在正史中出现过,而且其实李白本人的性格就不怎么适合搞政治……这些刻板印象实在

  • 高力士在玄宗朝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高力士

    玄宗是指唐朝的第七任皇帝李隆基,他的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对整个唐朝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改变,在还未当皇帝之前,就已经经历多次唐朝的政治危机,而李隆基都是化解政治危机的关键先生,因此拥有丰富斗争经验的李隆基最终走上帝位。这么传奇的皇帝,身边肯定有着诸多传奇的人物进行辅助,因而在李隆基麾下诞生了诸多在历史上

  • 高力士选择背叛唐玄宗 其实还是为了保护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高力士

    马嵬之变是李唐政权最高权力转移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次禁军政变造成了玄宗丢失权柄,以杨贵妃为中心的杨氏家族被诛,应该说政变的参与者太子李亨和高力士等人支持的是禁军诛杀杨国忠,他们的直接目标并非杨贵妃。但杨贵妃作为杨氏家族成员和玄宗宠妃,是杨国忠最直接的天然后台,因此杨国忠被杀后,为了防止贵妃利用玄宗的政

  • 千古贤宦冯元一,揣摩圣心高力士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高力士

    唐玄宗一生看重过的贤臣名将有很多,当然也看错过很多人,对于这些人他都是用完就随手闲置一旁,帝王的凉薄心性一览无余,无论是李林甫,姚崇这样显赫一时的宰相,还是王忠嗣,张守珪这样的边疆重臣,都不外乎如是,甚至像杨国忠这样的外戚,王毛仲这样的心腹,也是如此。但是在玄宗的生命历程中总会有那样几个特殊的人,能

  • 此人指着儿子讽刺高力士,结果被高力士告了一状,唐玄宗收官,流放,最后将其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高力士

    俗话说:小人得志便张狂,很多人没得志之前唯命是从假装孙子,得志之后就不是他了,旁若无人,颐指气使。还有一种小人,能够称作恶奴型小人,得志之前为出路为主子死心塌地当奴才,得志之后凶相毕露,欺男霸女,欲壑难填,以至要挟到主人。唐玄宗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王毛仲。唐玄宗剧照王毛仲是高句丽人,这在唐朝初

  • 被李白“捧红”的高力士一生经历过怎样的起伏?

    历史人物编辑:天真的狗狗标签:高力士

    有个成语叫“力士脱靴”,大概意思是李白当官的时候不畏权贵,有一天喝酒喝嗨了,让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高力士,给他脱个鞋,放松一下。于是,高力士这一形象。在诗仙李白的光辉笼罩之下,有点惨不忍睹。但其实,历史中的高力士,还真不是这一回事儿。如果把高力士的一生比作一场电影的话,实在是跌宕起伏,处处反转。1,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