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与李建成之所以不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李渊身上

李世民与李建成之所以不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李渊身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谷新光 访问量:4509 更新时间:2023/12/21 9:12:12

隋末时期,李渊太原起兵占领长安,拥护年少的隋朝皇子杨侑为帝,自封为唐王掌管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征讨各路反王,胜利以后建立唐朝,开了为时几百年的唐朝历史。作为君王李渊很合格,但是作为父亲李渊做的并不是很到位。

李建成李世民的不和,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李渊身上,作为父亲一碗水端平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保证兄弟和睦的最根本所在,普通百姓家如此,皇家更应如此。纵观历史来看,李建成与李世民各有长处,李建成在国家的管理、制度的改革方面颇有建树,李世民征战沙场,开疆扩土无人能敌。

如果两兄弟之间可以和睦相处,一个攘外一个安内,必成一段佳话。本来很好的一盘棋,却被李渊打得稀巴烂。其实李渊也想做一个好父亲,唐朝建立以后,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李渊为了让李世民得到心理上的平衡,特意给他加封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称号“天策大将军”,他认为自己这样做两兄弟之间就能“摆平”了,但是李渊优柔寡断的性格彻底打破了兄弟之间的平衡。

“杨文干事件”发生以后,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兄弟感情彻底决裂。武德七年,大唐基本稳定,李渊带李世民、李元吉去仁智宫避暑,太子李建成留守京都,负责处理政事,在途中,李渊接到密报称太子李建成与庆州都督杨文干串通叛变,杨文干正在积极筹备战略物资,准备背水一战,李渊听到这样的消息以后勃然大怒,于是派人去请李建成,问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建成收到李渊的旨意以后害怕极了,不知下一步该如何去做,手下谋士给他指出了两条路,第一条路是举兵叛变,第二条路是孤身前往负荆请罪。李建成为人仁厚,自然不敢轻易起兵,便选择了第二条路。见到李渊以后,李建成腿都吓软了,直接跪在李渊的面前。毕竟是亲生儿子,李渊并没有起杀心,而是将他关进大牢,大力彻查此事。

杨文干听说此事以后,心想如果去见李渊的话必然是凶多吉少,还不如铤而走险,怎么也是一死。于是,杨文干随即起兵叛变。李渊顿时着急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岂能丢了?于是对李世民说:如果你能亲自去平定叛乱,胜利回朝以后,我便废掉李建成,立你为太子。李世民一听,立马来了兴致,率兵去攻打杨文干。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还没有到,杨文干就被手下人除掉了,李世民不战而胜,凯旋而归。

李世民本以为回朝以后可以当上太子,没想到李渊却说话不算数,失信于李世民,把李建成接回了京都,继续担任太子,只是简单地把罪名安在了太子的几个心腹大臣身上,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李世民麾下的杜淹也被定罪,流放边疆。李世民心想:不给我太子做就算了,为何还要给我的手下定罪?史书《隋唐嘉话》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妄告东宫!意思就是太子李建成并没有反叛之心,而是被人陷害的,暗指李世民。

据《隋唐嘉话》记载,李世民出兵讨伐杨文干的时候,李元吉对李渊说:太子送战略物资给杨文干是真的,但太子并没有反心,只是增加自己亲信的力量而已,有了力量才能跟秦王抗衡。李渊听信了这样的话,赦免了李建成,与此同时李渊对李世民也有了戒心,因为李世民早已经功高盖主,实力过于强大!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李世民与父亲,兄长之间便有了隔阂,矛盾进一步激化,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父亲李渊。所以他们兄弟不和最终走向不归路,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李渊身上。

参考资料:

《新唐书》《旧唐书》《隋唐嘉话》

标签: 李建成

更多文章

  • 揭开玄武门,李世民瞒天过海偷袭李建成,摧毁李渊庞大卫队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李建成

    “诛兄杀弟逼皇位,历史沧桑顷刻间。大略雄才贞观治,遮羞弥盖越千年。”看古代历史,我们常感叹秦的开创之举,唐的繁荣昌盛,宋的商品经济。但每一个朝代的开始都是从衰弱开始的,而每一个皇帝的更替也是经历腥风血雨。武德九年,天文官发现太白金星出现,被意为李世民将成为新的太子,但这个时候却发生一件大事。李世民控

  • 李建成墓志铭出土,墓地寒酸,李世民做得过分了

    历史人物编辑:黄豆讲历史标签:李建成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唐朝都城长安玄武门对皇位发起了最强烈的冲击。李世民成功了。他的哥哥李建成和他的弟弟李元吉被杀。自古以来,皇子为皇位争夺的事情屡见不鲜。李世民成为著名的唐太宗皇帝,创立了历史悠久的贞观之治。另一方面,李建成则被官方史料视为“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显然,为了迎合李世民的口

  • 馆陶之战:看李建成如何帮李世民收拾残局,平定河北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李建成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大败窦建德、王世充,紧接着李唐做了一个决策性的失误,杀了窦建德和王世充的爱将单雄信,加上李唐对河北地区后期的安抚工作做得不到位,致使窦建德的旧部死灰复燃。就在窦建德被杀的当月,他的爱将刘黑闼召集一百多人起事,短短半年时间就收复了窦建德原先的地盘,随后窦建德在相州自立为

  • 李白身世考究,碑文称李建成的曾孙,难怪唐玄宗不肯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通史标签:李建成

    隋唐是继秦汉后又一个强盛时期,在杨坚这个汉人的手里结束了南北朝的几百年乱世,原以为能够做到传承百代他,却没有料到自己的帝国也会和秦朝一样迅速灭亡,他选择了杨广作为继承人,把隋朝前二十年的积蓄都挥霍一空。隋朝血一样的教训给唐朝带来了启示,犹如汉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一样,唐帝国建立的基础是隋,所以后人把

  • 李建成VS李世民,两兄弟到底谁更适合皇帝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育育聪爱生活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两个儿子,他们两人都很优秀,又都想要皇位。故而兄弟关系非常复杂,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因此最初被封为太子。但由于他本人性格多疑、专横,在政治上缺乏能力和魄力,同时又有很多的私心和野心,所以不能得到大臣们的信任和支持。相反,李世民虽然是

  • 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战功赫赫,被李世民抹黑两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珂梦历史人文标签:李建成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正义”形象,他开创了皇帝干涉史家记载的先例。与李世民有关的内容,如《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几乎都来源于李世民的生活。所谓的日常生活笔记是由历史学家记录下来的。因此,生活笔记是编纂历史的重要资料。为证明其夺取政权的合理性,以暴力篡权登基的李世民,

  • 唐朝的太子李建成为什么“争不过”李世民?实力上的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李建成

    发生在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事变”,是唐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对于这件事的评价,后人的观点普遍认为,唐高祖李渊之所以能够坐拥江湖,全是因为其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劳。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嫉妒李世民,想要害他。李世民不得不自卫,才发生了这场政变。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李建成的弟弟李世民,因军事才能出众

  • 李建成有更多机会除掉李世民,为什么却没有先下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老挝红梅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有更多机会除掉李世民,为什么却没有先下手呢?在唐太宗坐上皇位之前,可是发生了大家都知道的亲兄弟相互残杀的事件。可是作为唐高宗已经早早就确定继承人的李建成怎么没有提前对李世民有举动呢。其实我们细细想来,觉得有以下几点吧:一、那个时候他都确定为继承人了,并且自己的父亲年级大了,他觉得只要自己在朝里

  • 李建成是太子,常随李渊历练,咋还是败给李世民?原来是李渊偏心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李建成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一、李建成为何能成为太子李渊进入长安后,特别是做了皇帝以后,有意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不是偶然的。有的学者怀疑,李渊对李世民说:“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并不真实。其实,这是误会。从太原起

  • 李建成是李渊最喜欢的儿子吗?那李渊为什么还给李世民军权?

    历史人物编辑:爱雨一生标签:李建成

    唐朝初期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太子之争可谓激烈异常,最后秦王李世民放手一搏,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与弟弟李元吉,又逼父亲李渊退位,这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实际上,李渊作为一名实权皇帝,他对两个儿子的态度无疑至关重要。那么,身为嫡长子的太子李建成是李渊最喜欢的儿子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李渊又为什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