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开玄武门,李世民瞒天过海偷袭李建成,摧毁李渊庞大卫队的真相

揭开玄武门,李世民瞒天过海偷袭李建成,摧毁李渊庞大卫队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君讲述 访问量:1640 更新时间:2024/1/19 14:42:05

“诛兄杀弟逼皇位,历史沧桑顷刻间。大略雄才贞观治,遮羞弥盖越千年。”看古代历史,我们常感叹秦的开创之举,唐的繁荣昌盛,宋的商品经济。但每一个朝代的开始都是从衰弱开始的,而每一个皇帝的更替也是经历腥风血雨。

武德九年,天文官发现太白金星出现,被意为李世民将成为新的太子,但这个时候却发生一件大事。李世民控告太子和齐王淫乱后宫,这件事展现出兄弟间不和等问题,如果定罪,可见他们兄弟间势同水火,不可调和。

大唐皇帝便准备将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一同召至会场,召开高级会议,将此事做出个决断。六月初四,李世民带上十位随从潜伏在玄武门,而李健成、李元吉知道进宫的原因后,便开始商量,认为李世民不可能做如此无厘头的事情,但心中也不乏慌乱。

两人让其追随者保持警惕而两人却独自进宫,但走到临湖殿便感到不对劲,便立即策马逃跑。但李世民等人却行动迅速,当场射杀两人。很快东宫和王府便知道消息,便聚集军队开始直奔玄武门为主公报仇。而这刚好达到李世民的目的,“起兵造反”之后高祖就宣布李世民领兵指挥,结局便可料见,李世民成为最终赢家。

这次事变简单粗暴,但却疑点颇多。例如为何齐王和太子到了临湖殿才感觉不寻常?为什么太子齐王的人会如此冲动?常何的作用在此次事变中起什么作用?常何是武将出生,为中原霸主李密手下,李密被击败后归顺大唐,他被封为“清义府骠骑将”四品官职,可以带兵500-1200。

后因李密不满现状起兵造反却未成功,而常何却因此被连累,被降职处理。尔后,在征战中,与李世民建立良好关系。武德年间,曾被秘密召回兼任他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保安队长,负责巡逻等事物。可就是这样的职务,让他在玄武门事变当天为李世民通风报信,亦自然不会暴露李世民的行踪。使太子齐王放松警惕,掩人耳目方便成行事。

史书上说秦王府也有百名勇士参加此活动,但这些勇士又是如何进宫的呢?另一部史书中记载,他们是在弘义宫听命,等李世民等人杀太子齐王后进入皇宫,控制皇宫的士兵,进而威胁唐高祖。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太子军队攻占时没有出现,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是对付皇帝的军队。

还有问题是为什么李世民等人可以料到太子齐王会从玄武门经过在此埋伏呢?经过研究皇宫的线路,可以判断出两条进宫之路,又根据议事地点与东宫的距离来看,走玄武门的路更近,是最佳选择。

之前上面说到秦王府的数百战士去控制皇宫的兵力,那么唐高宗身边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且为什么花费那么多时间?据唐代的规定,保护皇帝的大概有左右两个身府,共有500多人,每天当值的就有近200人,当然除此以外,还有皇宫的守卫,再加上各种侍奉的人,一共有300到500多个人,这就是为何秦兵在后来才加入战斗。

在这场事变中,太子齐王没有选择,而李世民也骑虎难下,不然自己也会陷入不义之地,而事变之后,李渊只能接受两个儿子想要叛变的事实。在这场事变中,没有人有选择,如果自己失败,那么将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一将功成万骨枯,在王位争斗中没有人能无辜幸免。这就是一场豪赌,一但站队就已经没有选择了。对李世民来说,有贞观之治的辉煌,亦有玄武门的冷血弑杀。所有的得到,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参考资料:

《说唐》

《玄武门之变》

标签: 李建成

更多文章

  • 李建成墓志铭出土,墓地寒酸,李世民做得过分了

    历史人物编辑:黄豆讲历史标签:李建成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唐朝都城长安玄武门对皇位发起了最强烈的冲击。李世民成功了。他的哥哥李建成和他的弟弟李元吉被杀。自古以来,皇子为皇位争夺的事情屡见不鲜。李世民成为著名的唐太宗皇帝,创立了历史悠久的贞观之治。另一方面,李建成则被官方史料视为“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显然,为了迎合李世民的口

  • 馆陶之战:看李建成如何帮李世民收拾残局,平定河北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李建成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大败窦建德、王世充,紧接着李唐做了一个决策性的失误,杀了窦建德和王世充的爱将单雄信,加上李唐对河北地区后期的安抚工作做得不到位,致使窦建德的旧部死灰复燃。就在窦建德被杀的当月,他的爱将刘黑闼召集一百多人起事,短短半年时间就收复了窦建德原先的地盘,随后窦建德在相州自立为

  • 李白身世考究,碑文称李建成的曾孙,难怪唐玄宗不肯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通史标签:李建成

    隋唐是继秦汉后又一个强盛时期,在杨坚这个汉人的手里结束了南北朝的几百年乱世,原以为能够做到传承百代他,却没有料到自己的帝国也会和秦朝一样迅速灭亡,他选择了杨广作为继承人,把隋朝前二十年的积蓄都挥霍一空。隋朝血一样的教训给唐朝带来了启示,犹如汉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一样,唐帝国建立的基础是隋,所以后人把

  • 李建成VS李世民,两兄弟到底谁更适合皇帝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育育聪爱生活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两个儿子,他们两人都很优秀,又都想要皇位。故而兄弟关系非常复杂,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因此最初被封为太子。但由于他本人性格多疑、专横,在政治上缺乏能力和魄力,同时又有很多的私心和野心,所以不能得到大臣们的信任和支持。相反,李世民虽然是

  • 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战功赫赫,被李世民抹黑两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珂梦历史人文标签:李建成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正义”形象,他开创了皇帝干涉史家记载的先例。与李世民有关的内容,如《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几乎都来源于李世民的生活。所谓的日常生活笔记是由历史学家记录下来的。因此,生活笔记是编纂历史的重要资料。为证明其夺取政权的合理性,以暴力篡权登基的李世民,

  • 唐朝的太子李建成为什么“争不过”李世民?实力上的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李建成

    发生在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事变”,是唐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对于这件事的评价,后人的观点普遍认为,唐高祖李渊之所以能够坐拥江湖,全是因为其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劳。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嫉妒李世民,想要害他。李世民不得不自卫,才发生了这场政变。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李建成的弟弟李世民,因军事才能出众

  • 李建成有更多机会除掉李世民,为什么却没有先下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老挝红梅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有更多机会除掉李世民,为什么却没有先下手呢?在唐太宗坐上皇位之前,可是发生了大家都知道的亲兄弟相互残杀的事件。可是作为唐高宗已经早早就确定继承人的李建成怎么没有提前对李世民有举动呢。其实我们细细想来,觉得有以下几点吧:一、那个时候他都确定为继承人了,并且自己的父亲年级大了,他觉得只要自己在朝里

  • 李建成是太子,常随李渊历练,咋还是败给李世民?原来是李渊偏心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李建成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一、李建成为何能成为太子李渊进入长安后,特别是做了皇帝以后,有意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不是偶然的。有的学者怀疑,李渊对李世民说:“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并不真实。其实,这是误会。从太原起

  • 李建成是李渊最喜欢的儿子吗?那李渊为什么还给李世民军权?

    历史人物编辑:爱雨一生标签:李建成

    唐朝初期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太子之争可谓激烈异常,最后秦王李世民放手一搏,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与弟弟李元吉,又逼父亲李渊退位,这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实际上,李渊作为一名实权皇帝,他对两个儿子的态度无疑至关重要。那么,身为嫡长子的太子李建成是李渊最喜欢的儿子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李渊又为什么给

  • 原本的唐太宗不应该是李世民,而应该是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李建成

    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大唐会二世而亡吗?这个问题,相当于在问李建成究竟会不会成为一代合格的帝王。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在他任内实现了“贞观之治”,就连伟人毛主席也曾盛赞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这样的帝王。但是,如果不是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如果不是李世民中途突然夺权,后世的唐太宗就应该是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