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白身世考究,碑文称李建成的曾孙,难怪唐玄宗不肯重用

李白身世考究,碑文称李建成的曾孙,难怪唐玄宗不肯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蔡通史 访问量:1811 更新时间:2024/1/9 1:38:58

隋唐是继秦汉后又一个强盛时期,在杨坚这个汉人的手里结束了南北朝的几百年乱世,原以为能够做到传承百代他,却没有料到自己的帝国也会和秦朝一样迅速灭亡,他选择了杨广作为继承人,把隋朝前二十年的积蓄都挥霍一空。隋朝血一样的教训给唐朝带来了示,犹如汉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一样,唐帝国建立的基础是隋,所以后人把隋朝和唐朝并立为隋唐。

但是唐朝的李渊对于子孙们的教育也是不到位,在储君之位面前,几个儿子相互攻击针对,就像仇人一样。在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将哥哥李建成的五个儿子都杀掉了。原本是一场储君之争已经够复杂,结果到唐玄宗时期,大诗人李白去世后,后人为其立碑时公然写道李建成的曾孙。其中,缘由不禁令人好奇不已。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后续

李渊开创了唐朝,却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而烦恼不已,大儿子本来也算得上是守成之君了,这样的人继承帝位是比较合适的,难就难在又出了一个李世民,他的文治武功都碾压自己的兄长李建成。一个人太过优秀会掩盖其他人的光芒,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就是这样。

真正解决储君问题的人不是李渊,而是李渊的几个儿子。李世民在叛乱之中杀掉了自己的二个兄长但是他们的子嗣却依旧留在人间。中国人一直都是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的,对敌人心慈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未来残酷。李世民为了保证唐朝皇位能够在自己的后代传承下去,他决定斩草除根。

他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都杀掉了,但是后面因为他一手开创了贞观之治,所以后人选择性的忽略了他杀兄不孝的罪名。在李世民的一系列运作之下,李建成成为了历史的罪人,和他有关系的人不是被杀就是隐姓埋名的藏起来,而史书对这一段历史却语焉不详,谁也无法肯定的说李建成的五个孩子有没有子嗣留存,因此,李白的确有可能是李建成的曾孙。

李白的身世之谜远非这般简单

一千多年的诗仙之名能够流芳百世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李白字太白,传说祖先是陇西成纪人氏,因为他没有后代的家族,所以很难找到李白祖先的根源,但是李白的孙女在李白已经死去的儿子伯禽的书文中发现了一些记录。上面说李白是凉武昭王的第九代孙。因为当时的乱世被迫迁徙到碎叶城,因为李白母亲是梦见启明星才生下李白的,随意取名叫做白,是为了应示梦境的缘故。

《新唐书》中也记载,李白为凉武昭王的第九代孙。对于凉武昭王这一个死去快二百年的人来说,李白的名声早已经超过了先祖,所以也用不着去拜这样一个亲戚,所以这个消息应该也是比较可靠的。而李世民也是凉武昭王后代,李世民是第八代孙,这样一推算下来,当朝皇帝李隆基本就是凉武昭王的第十一代孙,李白可以说是李隆基的爷爷。

按理说有这样一层亲戚关系,李白的仕途应该是十分顺利的,但是李隆基却一点重用李白的意思都没有。以李隆基的权势要去调查李白的身世自然是一点难度都没有的,很有可能就是李白有一层更重要的身份让李隆基不敢重用。

李白作为李建成后嗣的可能性符合历史剧情

从这个方面来看,李白应该还有另外一层身份,而这一身份据后世学者考察,可能就是李建成的曾孙。当时李白墓碑上面的序文写的是绝嗣之家,难求碟谱。这里不是说的李白断后无法书写子孙后代,而是说李白的先祖子孙断绝无法详细考察,因为当时的李白是有后代的,只不过是死的比较早罢了。

纸坏字缺,不能详备。说的是李白家族中不能说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可能就是说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如果是汉朝的政治正确是黑秦的话,那唐朝的政治正确就是黑李建成了,在那个年代里面,李白如果真是李建成的后代,也不可能公开身世。

皇帝李隆基的确可能是因为知道李白这一层身份才不好重用他,虽然说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多年,但是李隆基自己领导的兵变却还近在眼前,他不可能重用一个自己祖先的仇人来把持朝政,所以李白一辈子都不得志,但李白依然可以仗着自己的“身份”做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标签: 李建成

更多文章

  • 李建成VS李世民,两兄弟到底谁更适合皇帝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育育聪爱生活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两个儿子,他们两人都很优秀,又都想要皇位。故而兄弟关系非常复杂,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因此最初被封为太子。但由于他本人性格多疑、专横,在政治上缺乏能力和魄力,同时又有很多的私心和野心,所以不能得到大臣们的信任和支持。相反,李世民虽然是

  • 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战功赫赫,被李世民抹黑两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珂梦历史人文标签:李建成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正义”形象,他开创了皇帝干涉史家记载的先例。与李世民有关的内容,如《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几乎都来源于李世民的生活。所谓的日常生活笔记是由历史学家记录下来的。因此,生活笔记是编纂历史的重要资料。为证明其夺取政权的合理性,以暴力篡权登基的李世民,

  • 唐朝的太子李建成为什么“争不过”李世民?实力上的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李建成

    发生在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事变”,是唐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对于这件事的评价,后人的观点普遍认为,唐高祖李渊之所以能够坐拥江湖,全是因为其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劳。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嫉妒李世民,想要害他。李世民不得不自卫,才发生了这场政变。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李建成的弟弟李世民,因军事才能出众

  • 李建成有更多机会除掉李世民,为什么却没有先下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老挝红梅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有更多机会除掉李世民,为什么却没有先下手呢?在唐太宗坐上皇位之前,可是发生了大家都知道的亲兄弟相互残杀的事件。可是作为唐高宗已经早早就确定继承人的李建成怎么没有提前对李世民有举动呢。其实我们细细想来,觉得有以下几点吧:一、那个时候他都确定为继承人了,并且自己的父亲年级大了,他觉得只要自己在朝里

  • 李建成是太子,常随李渊历练,咋还是败给李世民?原来是李渊偏心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李建成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一、李建成为何能成为太子李渊进入长安后,特别是做了皇帝以后,有意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不是偶然的。有的学者怀疑,李渊对李世民说:“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并不真实。其实,这是误会。从太原起

  • 李建成是李渊最喜欢的儿子吗?那李渊为什么还给李世民军权?

    历史人物编辑:爱雨一生标签:李建成

    唐朝初期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太子之争可谓激烈异常,最后秦王李世民放手一搏,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与弟弟李元吉,又逼父亲李渊退位,这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实际上,李渊作为一名实权皇帝,他对两个儿子的态度无疑至关重要。那么,身为嫡长子的太子李建成是李渊最喜欢的儿子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李渊又为什么给

  • 原本的唐太宗不应该是李世民,而应该是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李建成

    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大唐会二世而亡吗?这个问题,相当于在问李建成究竟会不会成为一代合格的帝王。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在他任内实现了“贞观之治”,就连伟人毛主席也曾盛赞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这样的帝王。但是,如果不是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如果不是李世民中途突然夺权,后世的唐太宗就应该是当时的

  • 李建成死后,他的儿子女儿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有6个儿子4个女儿外加1个遗腹子共11个孩子,626年6月初4,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大唐皇宫却有一场腥风血雨。这一天改变了历史。通往权力的路上总是鲜血淋漓,而帝王之家注定充满杀戮,即便父子之间、亲兄弟之间也不例外。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三人一母同胞,原本应该兄友弟恭

  • 明明李世民手握兵权,手下人才众多,为何李渊妃子投奔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李建成

    在李渊的所有儿子中,李世民的势力无疑是最大的。当时的皇亲国戚与地主贵族们都知道,李渊虽然是皇帝,但是他不怎么管事,再说了,他的年纪也大了,儿子们也崛起了。因此,寻找潜力股,并依靠潜力股做大自己,就是唐朝初年,大家积极做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身在后宫的李渊后妃们想做的一件事。就当时的情形来说,潜力价值最大

  • 李世民比李建成厉害上百倍,为什么李渊不愿意把皇位传给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李建成

    唐高祖李渊,本是隋朝臣下,后来率兵推翻了隋朝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成了唐朝的开国皇帝。而到了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上,李渊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虽然自古长子继承父业,但是李世民跟随李渊戎马半生,立下汗马功劳,更得人心,也更有才华能力。那为什么李渊不愿意把皇位传给李世民呢?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李渊原本为隋炀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