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建成墓志寒酸简陋,仅五十五个字,李世民还将其中一字多次修改

李建成墓志寒酸简陋,仅五十五个字,李世民还将其中一字多次修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浅谈百科 访问量:815 更新时间:2023/12/17 1:44:55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李元吉。李建成被杀后,安葬在如今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墓地早年被盗,文物早已被洗劫一空。2013年,在有关方面的努力下,李建成的墓志被追回,目前收藏于陕西西安博物馆。

可能有读者看过李建成墓志的照片,这是一块非常简陋的墓志,也验证了“成王败寇”。李建成的墓志志盖为盝顶形状,顶边长39.5厘米,斜边长10.5厘米,底边长53厘米,高12厘米,志盖上有篆书“大唐故息王墓志之銘”刻字。墓志内容只有55个字:大唐故息隱王墓志,王諱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师,粤以貞觀二年歲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長安縣之高陽原。

墓志内容非常简单,仅记载了死者的名字、死亡时间、谥号、下葬时间和地点,对生平只字未提。专家在研究这块墓志时,发现李建成的谥号“隐”字明显有被涂改的痕迹。这里插一句何为谥号,所谓谥号是指古人死后人们根据生前的所作所为上的称号,帝王的称号一般是由礼仪官上的,臣子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李建成的谥号为何叫“隐”呢?贞观二年三月,官员向李世民提出将李建成的谥号定为“戾”,即叛逆、违背的意思。李世民听了后不满意,让大臣们再次讨论,宰相杜淹上奏改靈(灵的繁体字),李世民又不满,多次讨论之后才确定为“隐”。(注: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

李世民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取得皇位的,杀掉李建成让他纠结了一生。前面说了墓志文中的谥号“隐”字有涂改的痕迹,也就是说之前谥号肯定不是“隐”,很可能是其他字。仅55个字的墓志文,竟然最重要的一字多次出现了涂改的痕迹,这体现了当时李世民心中的矛盾纠结。

何为“隐”? 陷拂不成曰隐;见美坚长曰隐;隐括不成曰隐;不尸其位曰隐;怀情不尽曰隐;不明误国曰隐;威德刚武曰隐。相对于其他谥号,“隐”还是比较适合李建成的,也许在给李建成上谥号的那一刻,李世民想起了他还是自己的大哥。

参考资料:《大唐创业起居注》、《旧唐书·李建成传》

标签: 李建成

更多文章

  • 西安出土李建成墓,墓志仅55字,却揭开李世民对待兄弟的真实心态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李建成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发动政变,他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于两个月后登基为帝,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虽然夺得了大唐的政权,又开创了盛世,但李世民却对曾经的骨肉相残耿耿于怀,毕竟弑兄夺位这样的名声实在是难听。更别说在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只将其草草安葬,连追封都暗藏着贬低的意

  • 李建成真的远不如李世民吗?看看唐朝史官第一手记录就会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李建成

    唐高祖李渊一生有22个儿子,但这22人的年龄差距很大,唐朝开国战争期间,活跃在朝局舞台上的成年皇子,不过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一对最有力的储君竞争者。他们之间矛盾产生的源头,正在于老爸李渊。李渊在对儿子们的态度上,非常耐人寻味。他一方面谨遵“立嫡以长”的古训,把太子之位赐予长

  • 李世民不仅割下李建成的头颅,还干了件大事,唐朝史书根本不敢写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唐朝,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人们谈及唐朝,总是会想到那位雄才伟略的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他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勇气。那时,隋炀帝杨广被突厥堵在了雁门关,形势岌岌可危,形势岌岌可危。当时,年仅16岁的李世民接到了抵御突厥的紧急命令,他毫不犹豫地率领手下的士兵

  • 天策上将李世民对打天下的贡献有多大?李建成真那么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李建成

    在中国历史上,相似的朝代往往有着相同的命运。秦隋无不强横,横扫四围,开古开今。汉秦、唐隋开创盛世,史书赞颂万千,地位远超金、明、宋、元、明、清。不同的是,刘邦带着兄弟朋友打天下,而李渊带着儿子打天下。而且,唐高祖李渊的两个儿子都不是好惹的灯,哪一个得了太平盛世或者乱世建国,都是不输秦皇汉武的皇帝.出

  • 李建成下毒,李世民吐血数升,为啥这么大的吐血量还没死?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李建成

    李唐初创,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夺嫡之争从武德七年开始显山露水,到武德九年进入白热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兄弟俩肯定得死一个。支持李建成的是关陇集团,基本盘在长安;支持李世民的是山东豪杰,基本盘在洛阳。朝臣大多是支持李建成的,李世民可谓势单力孤。为了摆脱牢笼困境,李世民向李渊提出,为了避免兄弟相残,

  • 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李建成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儿子李世民光环太大,很多人都忽略了李渊的存在。而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毕竟要尊崇嫡长子继承制。但他却一直让李世民掌握兵权,后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抢班夺权。李渊被软禁,李建成被杀,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第二个皇帝,后世称为唐太宗。那么李渊为何让李世民掌兵权呢?我们来分析一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没有被毒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这个事确实有记录,大哥李建成与兄弟李世民一起畅饮,兄弟二人喝酒过程中,李世民吐血了,估计有几升,这个危机的时刻,皇叔送他回到了天策府。《旧唐书》记录如下,建成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太宗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那个时候一升相当于现在的800毫升,所以一升也不少了,别说是更多了,所以

  •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唐朝是一段辉煌的历史时期,但是这段光辉的历史背后隐藏着种种阴谋和政治斗争。在这个权力场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猎物或者猎人,忠良奸佞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来谋求成功。而在皇子争夺皇位的时候,政治斗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唐朝的贞观之治、武周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历史上令人瞩目的辉煌时期。李世民的丰功伟

  • 他是李建成手下重臣,被李渊流放,却受到李世民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李建成

    公元624年,有人来到唐高祖李渊的面前,举报当时的庆州刺史杨文千将要造反。李渊听后大惊,心中也有些不安。毕竟这杨文千可是太子李建成的亲信,难不成自己的儿子想要谋权篡位?想到此处,李渊心中产生了废黜李建成的念头,但思虑再三后,还是决定将李建成召到仁智宫软禁起来。另一边,李渊又派司农卿宇文颖到庆州传召杨

  • 李建成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喝后吐血,事后,李世民对其展开了反击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公元626年,在太子府里,李世民接过太子李建成递过来的酒,望着李建成诚恳的脸庞,想到兄弟之间终于可以和好了,就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喝完之后,李世民顿时觉得胸口一阵巨痛,将一口鲜血吐了出来,随即李世民指着太子李建成说道:大哥,你竟在酒里下毒,说完便晕了过去。原来当天夜里,太子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到府上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