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大唐为何不趁机将印度其纳入版图?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大唐为何不趁机将印度其纳入版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威史解读 访问量:2687 更新时间:2024/1/18 22:29:07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大唐使者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这个国指的就是古印度。

也许有人疑惑了:既然大唐这么强盛,一个使者能凭一己之力轻松创造出一人灭一国的军事奇迹,大唐为何不趁机灭掉印度将其纳入版图呢?

那今天我们就来说叨说叨大唐帝国为何没有这样做。

唐初,李世民新登基不久,北方强大的突厥立刻被大唐按趴下了,李世民没有采纳群臣的建议团灭突厥,而是采取怀柔的“羁縻府州”的方式,以夷制夷来管理突厥等少数。

在这些“羁縻府州”中的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日后成为了中原王朝两宋的心腹大患。

李世民的这种做法让他获得“天可汗”的高度赞誉,新兴的吐蕃帝国也跪服在大唐的脚下,甘愿称臣。

此时的大唐对外极度开放自信,中华文化震烁万邦。

然而,偏偏这个时候,出使印度的王玄策外交使团被印度袭击,王玄策便借兵灭掉了阿罗顺那的北印度,并一路追击至东印度,阿罗顺只得投奔尸鸠摩的东印度,见大唐联军如此凶猛,尸鸠摩慌忙请降并交出了大唐通缉的要犯阿罗顺。

王玄策凯旋回到帝都后,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处决了阿罗顺,并加封王玄策散朝大夫。

王玄策率领的大唐联军既然都快灭亡整个印度了,为什么不顺势将印度纳入大唐版图?

这里我们逐一来分析。首先,由使者到将帅,王玄策的身份变化太快、专业跨度太大,跨领域换专业即便是放在现在大学校园也一时难以适应,更何况,王玄策只身在外没有可靠的本国帮手,也难以成就班超常惠般的伟业。独木难支、薪火难继,就算拿下了整个印度,大唐也无法对印度进行牢固的掌控。

其次,印度的湿热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最起码不适宜大唐子民。拿下印度你让谁去住?再者,大唐与印度被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中间还夹着一个独立的吐蕃帝国,古时候又没有飞机能够朝发夕至,想建立一个“外飞地”更是难上加难。有人会说借道走吐蕃呀!吐蕃不是咱大唐的藩属之国么?想象一下,一个国家要对一个地区实施有效的管控,驻军是必不可少的。你调动千军万马借道人家吐蕃,吐蕃难道就不担心大唐来个“假道灭虢”灭了他吐蕃?

所以综合上述种种因素,大唐不可能趁着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大好机会占领印度将其纳入版图。就算大唐皇帝李世民有这个想法也是有心无力,没法实现呀。

标签: 王玄策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对印战争:大唐王玄策一人灭中天竺一国

    历史人物编辑:刘冬燕标签:王玄策

    说个历史故事,贞观年间,大唐王玄策一人灭印度一国中天竺,震动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地区万邦臣服。大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李世民秉持平等互利、互不侵犯的和平外交政策,派遣一位叫王玄策的使臣出使中天竺。当时,大唐王朝富有四海,帝国正如日中天,出使中天竺,说白了就是给三哥他们送点好吃的、好穿的、好

  • 唐敕使王玄策三次出使印度,对两国有何深远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王玄策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现如今在世界范围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力,在中国同样如此。虽然佛教本身并非中国的本土宗教,但由于佛教自身独特的性质,以及中国古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佛教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后,在中国已然成长为一股庞大的社会力量。而在这一过程中,无数的先贤则为佛教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相当重要

  • 王玄策横扫天竺的故事,后来一块石碑,证明了这一切不是虚构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王玄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亿昔》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曾经有过万朝来贡的盛像,唐朝也曾经派出许多使者与周边国家交好。但是这些很多都只是存于史书之中,并没有真正的历史遗物或者遗迹加以佐证,特别是当年脍炙人口的王玄策横扫天竺的故事,后来西藏的一块石碑,证明了这一切不是虚构

  • 王玄策曾是七品小官,只身灭天竺,底气何在?全在盛唐气象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王玄策

    一、引言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中,矗立着十四位胡人的石像,他是当时对大唐纳贡称臣的周边国家的首领,其中有土番、吐谷浑、朝鲜等国的国王。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一位来自天竺的国王。中国历史上与外邦交往的历史很久远,但与印度地区的朝贡体系似乎并不常见。一来是因为相隔太远,中原王朝势力很不容易到达;二来与印度对中

  • 王玄策出使天竺,没用我们一兵一卒,就灭掉一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李言殊标签:王玄策

    王者荣耀直到如今依然是一款火遍全国的手游,而王者荣耀里面的英雄也大多数都是以现实中的历史人物为原型制作的。而百里玄策这个英雄大家却很难想到历史中与他对应的人物,难道这个英雄是王者官方自己创造出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之所以大家没听说过这个人,是因为百里玄策在历史中的原型人物其实叫王玄策而不叫百里玄策,

  • “一人灭一国”的名将,除了唐朝王玄策,还有隋朝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王玄策

    看过《大秦帝国》第一部的人都知道,魏国名将庞涓一心想要灭掉秦国,尽管当时魏国很强大,秦国也已经快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魏王还是没有让他完成灭秦。要知道秦国虽然很贫弱,但秦人死战之下,即便灭之也要损耗很多。彼时,恐怕魏国也会成为第二个秦国,被周边国家蚕食鲸吞。一国灭一国都很难,一人灭一国就更不可能了。但

  •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真正的输家却是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王玄策

    曾经一段时间,网络上把一个叫王玄策的唐朝人炒翻了天,说他“一人灭了一国”,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这样一个牛人而无比自豪。1据《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记载,生卒年不详的王玄策,是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曾四次出使印度(一说三次)。公元647年,王玄策被唐太宗任命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一起

  • 大唐神人王玄策,天竺:大唐文官都这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劲松历史标签:王玄策

    李世民:“爱卿出使天竺可还顺利?”,王玄策:“以后出使不了了,人我给打了,东西都给您抢回来了”,李世民:“?”。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朝又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印度)。恰逢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于是发动所有军队以拒王玄策。跟随王玄策的

  • “五代十国”之“上源驿事件”,李克用如何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李克用

    简介公元884年,发生了“上源驿事件”,当时李克用差点被朱温搞死,整个逃的也比较狼狈,靠着十三太保李存孝的超神发挥,一路将李克用救了回来。朱温谋杀李克用未遂,揭开了两个军事集团长达40年之久的争斗。“上源驿事件”的起因与经过公元884年五月,李克用带领沙陀军追击黄巢,一路从河南到山东,这黄巢在前面跑

  • 李克用是沙陀族,为何却打着复兴大唐的旗号争霸?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李克用

    古代,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经常爆发战争。民族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不过,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系非常好,甚至以汉族正统自居,李克用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他是沙坨人,但是一般的史书却把它当作汉朝统治的维护者,而他是沙陀族,为何却打着复兴大唐的旗号争霸呢?从敌人变成朋友的李克用在最初的时候,李克用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