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场叛乱改变了忽必烈对汉臣的态度,也改变了元代皇帝的继位之路

一场叛乱改变了忽必烈对汉臣的态度,也改变了元代皇帝的继位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大吉大吃 访问量:3794 更新时间:2024/1/9 12:10:42

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钓鱼台城下阵亡。蒙哥的尸骨未寒,他的四弟忽必烈和七弟阿里不哥都迫不及待地抢夺蒙古国的汗位。

镇守国都的阿里不哥派心腹出兵关陇,向四方遣使,发布赦令,要求王公贵族回国都,为蒙哥发丧,同时参加忽里勒台的蒙古大汗推举。在南方的忽必烈立刻停止了对南宋的进攻,约谈南宋丞相贾似道划江而治,自己带领亲信挥师北归。

阿里不哥在国都和林举办忽里勒台,在部分宗王拥戴下即位。但他的即位没有得到忽必烈和他的支持者的承认,他们在开平也举办另一个忽里勒台,在这里忽必烈登上汗位。

南下的阿里不哥和北归的忽必烈,爆发了夺位之战,因忽必烈念兄弟之情,不想致阿里不哥于死地。忽必烈每次击溃阿里不哥,都没有围歼他。战争经历了四年,阿里不哥投降,最终忽必烈取得了蒙古国的统治权。

改革之路

忽必烈介于兄弟相残的教训,考虑以中原王朝立太子为继承人的制度,改变蒙古草原上汗位的继承由贵族大会忽里勒台推举,但他不敢轻率从事。汉臣陈祐多次上书提出“太子国本,建立之计宜早”,忽必烈终于下定决心。

忽必烈首先开始改定官位制度,削弱宗亲诸王的权力,由此带来是他们在元代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降。

在建立国号和一系列汉法得以实施后,忽必烈按照中原王朝的成规,立嫡长子真金为太子,正式确立了嫡传世袭制。册文称:咨尔皇太子真金,仰惟太祖圣物皇帝遗训,嫡子中有克嗣服统者,预选定之。

几个月后,举行“建后立储”的典礼,授皇后以玉同宝章,授皇太子以玉册金宝,为太子地位的巩固提供了保障。为使太子学习和继承历代帝王的统治经验,忽必烈聘请硕儒,为太子讲解帝王的行事要略。

太子真金学习了历代帝王的治国经验,立志效法他们修身治国的作为。他礼待儒臣,深得汉儒的倾心。

但历史发展的轨迹突然发生改变,深得忽必烈信任的王文统策划了李璮叛乱。虽然叛乱五个月就被平定,但王文统是掌握中央行政大权的中书行章事,引起了忽必烈的高度警惕。

忽必烈对汉臣、汉将的态度发生改变,在汉臣办理事务时,派蒙古官员监督,再配置一名职位相当的回回官员防范和牵制。

峰回路转

忽必烈对宗亲的赏赐耗费巨大,平定诸王之乱,军费急剧增加,导致入不敷出,朝廷出现了财政赤字。许衡、姚枢等儒臣极力主张”轻徭薄赋,藏富于民“。

这种观点与忽必烈扩大财政收入的想法背道而驰,对儒臣更加疏远,以善于理财自居的回回人阿合马顺势而上,忽必烈重用阿合马管理朝廷财政。阿合马在江南地区实行发钞和药材限制专卖政策,大大地增加了财政收入。忽必烈开始授于他政治大权。

于是在大汗忽必烈和太子真金两人身边聚集了政治观点对立的汉派和回回派,双方争斗不止,导致大汗和太子关系也微妙起来。儒臣不停弹劾阿合马专权,阿合马最终被杀,汉臣又重新占领上峰。

御史尚文上书忽必烈,提出他年事已高,应该禅位给皇太子。奏折虽然被拦了下来,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被阿合马的余党知道了,并禀报给了忽必烈,太子得知此事非常紧张。

还好宰相从阿合马旧案中搜集了剩余党羽的罪状,先发制人,向忽必烈揭发阿合马余党的罪行,立马将阿合马余党处死。

皇帝、太子间的一场大案总算被掩盖了,受这场风波的惊扰,又担心父皇的猜忌,太子真金不久郁郁而终。

不彻底的改革

太子死后,忽必烈数年一直不立继承人。直到临死的前一年,才选定已故太子的第三子鉄穆耳为皇太孙。

并且在授太子的诏书中,避开了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与忽里勒台的巨大矛盾,没有彻底否定忽里勒台选汗制度。同时,忽必烈在选立皇太孙鉄穆耳时,并没有像立皇太子真金时,发布诏书和授予玉册,所以皇孙本人和他的母亲事前一无所知。

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如此草草立储,使得嫡长子继承制缺乏明确的效力。他明知自己同弟弟四年皇位之战内耗颇大,丧失了对钦察、察合台和伊利汗国的统治。忽必烈的游离动摇,导致了以后元朝在皇位问题上的数次危机。

而他的后世同是草原民族的满清皇帝雍正经历九子夺嫡后,改革立皇储的方法。在雍正之后,皇帝即位都很顺利,避免了兄弟相残,皇权交接平稳。

忽必烈死后,皇孙鉄穆耳有他授的皇太子宝,忽里勒台推举的形式还是不能废除。鉄穆耳通过一些手段才打败自己的哥哥甘麻剌,登上皇位。

鉄穆耳(元成宗)死后,忽必烈的曾孙海山(元武宗)则是通过血淋淋的杀戮,杀了元成宗的皇后,杀了自己的叔叔安西王阿难答才得以即位为帝。

元武宗的儿子和泰定帝的儿子因皇位发生两都之战,这场内战不仅是骨肉相残,而且差点使元朝的统治崩溃。

可见忽必烈晚年不彻底的皇位继承制度改革,使得他的后代只有仁宗和英宗即位较为顺利,其他的即位过程不是血就是泪,实为昏聩之举。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忽必烈想要劝降文天祥,文天祥提了个小要求,忽必烈却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忽必烈

    众所周知,文天祥是后世之人崇拜的英雄将领,以气节闻名于世!不仅骁勇善战,给予元朝大军重创;其忠诚之心也是世间少有,让人敬佩万分。诸位可能不知,在文天祥被元军俘虏之后,忽必烈亲自劝降,并许诺众多好处。但是,文天祥却无动于衷,一直未屈服。苦劝三年之后,文天祥有些松动了,并且提了一个要求,只要答应就归降。

  • 忽必烈迁都大都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忽必烈

    我国古代社会中,各朝各代都会选择建立自己的都城,比如说洛阳、长安等地,经常性成为许多朝代的都城选址,而我国现代的首都北京也曾经作为过统一国家的都城,最早就是在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将自己的国都迁到了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部分地区。元世祖忽必烈之所以最先将都城迁到大都,是受到很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第一,

  • 郭靖苦战忽必烈之时,为何不见岳父黄药师的身影?你看他死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金宝哥讲故事标签:忽必烈

    初读金庸小说的时候总能看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只因书中的主角们总能邂逅奇遇、练成神功,最后不仅击败了强敌,还能带着意中人飘然离去。长大之后才发现,金庸的武侠著作看似皆大欢喜,实则也暗藏了不少悲剧色彩。好比神雕时代的杨过和小龙女,他们男俊女美,犹如一对神仙眷侣,可杨过却被人斩落一条手臂,小龙女则在终南

  • 女子从容应对忽必烈的问话,忽必烈大喜:太子妃非你莫属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忽必烈

    很多人曾经问过小珏,元朝和蒙古帝国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除去历史范畴、控制疆域等因素以外,政治体制也是两者的重要区别之一。蒙古帝国的时期,主要是由蒙古人的古老制度支撑国家的运转。忽必烈建立元朝,实际上是以汉族人的管理制度来维系国家。其中,继承人制度就是重要的一环。在蒙古早期,继承人问题一直困扰着部落

  •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差距太大的忘年恋幸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成长无厓标签:忽必烈

    成吉思汗除了以军事才能著称外,他的好色也是出了名的。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也是风流成性,后妃大约有十个。他的一生,也离不开女人,其中最出名的是察必皇后。1.母亲唆鲁合贴尼古今中外,一个女人能生出一个皇帝就已经是富贵之命了,相比之下,忽必烈的母亲就更厉害了,她一共就生了四个儿子,而这四个儿子都当了

  • 忽必烈手中有支最强军队,蒙古军笑:一群汉人奴隶,结果被打惨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忽必烈

    古代各朝各代的君王为了夺取自己的权力必然会发动各种战争,武力掠夺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却是当时改朝换代的评价标准,只有强者才能统治别人,而失败的人就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生存的法则。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之后将蒙古国打造成了一个中国的王朝,并且在之后的发展中不顾王室其他贵族的阻拦坚持将蒙古国发展成了元

  • 忽必烈时期的一件国宝,乾隆都非常喜欢!却被和尚做了咸菜缸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忽必烈

    元朝制作的一件国宝,乾隆都非常喜欢!却被和尚腌了300年咸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史书文献,还有不少国宝。但是由于近代我国的屈辱求和,不少国宝都流落外人之手,倒是有一件重量级国宝,伪装成咸菜缸子,逃过一劫。这件宝物就是渎山大玉海,由于战火纷飞,流落在外,在一间寺庙里腌了三百年的咸菜,才

  • 忽必烈为何能在蒙古贵族中脱颖而出,建立元帝国?这点必不可少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忽必烈

    文/花开无田13世纪的蒙古帝国,疆域已经绵延到中西亚大部分地区,在蒙古贵族的意识里,广袤无垠的土地和数不胜数的牛羊都是他们的财产,而统治地区的异族人民也是他们财产的一部分。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就是出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与其他蒙古贵族不同的是,忽必烈对中原文化有着近乎痴迷的喜欢,在他的幕府里有许多

  • 忽必烈称帝后,四大汗国纷纷脱离元朝,都因一人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青橙拂户标签:忽必烈

    1206年,成吉思汗不仅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一,还通过强悍的武力,迫使周边政权臣服,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蒙古帝国。纵观中国历史,还没有哪个政权的领土范围,可以横跨整个欧亚大陆。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幅员辽阔、军力强盛的庞大帝国,却只存在了短短54年,而且是在疆域最辽阔的时候,迅速走向崩溃。当然,有人会说

  • 文天祥被忽必烈杀害后,他的妻女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忽必烈

    早在文天祥被害之前,他的妻子欧阳氏,以及两个女儿就被送往了元宫,过着为奴为婢的悲惨生活,而这一切,身在狱中的文天祥并不知道。毕竟,自从文天祥与家人失散后,他已经三年不知道妻女的音讯了。直到后来,为了劝降文天祥,忽必烈逼令文天祥之女写信与他,而收到信的文天祥这才知道,妻子欧阳氏,以及两个女儿柳娘和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