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妻子的离开,让他饱受相思之苦;又过五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有出现在他的身上,悲剧的不期而至,让他深受刺激,于是,他开始酗酒,开始无节制的暴饮暴食,他的体重急速增加,肥胖带来的不良反应加上酗酒引发的疾病折磨,令他的晚年痛苦不堪。即便他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平定四方的忽必烈,这一次,他也要在死亡前屈服了。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倒在了大都,因病去世。那么,忽必烈到底葬在哪里呢?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只有些古籍习俗能够帮助我们猜测。
在明朝一篇名为《草木子》的典籍中记载道:忽必烈逝世后,遗体安放在一颗掏空了的千年古树里,下葬的时候,士兵及工匠要在忽必烈的陵墓前发下毒誓,绝对不能够泄露任何消息。甚至有些没有得到信任的人,当即就会被处死陪葬。填土之后,元朝还调动了万余马匹,在不断地踩踏下,这里的土曾被动工过的痕迹登时不见,然后用帐篷将四周围起来,不准任何人靠近,否则格杀勿论。驻扎在此的军队一直待到隔年的春天,等到这里再度长成草地的时候,他们就离开了,只怕,时间一久,就连他们都不记得忽必烈的陵墓到底在哪里了。
其实,这样的习俗,并非只有忽必烈一个元朝皇帝坚持实行。蒙古旧俗,对于重要人物的陵墓,必须秘密地找一个空旷的地方,成吉思汗的结局也是和忽必烈相似的。他们在选定的地方把草呀,树啊一切地面上的东西全部拔出来,挖一个超级大的坑,在这个坑的边缘,他们再挖一个地下墓穴,最后把重要人物的遗体置于墓穴之中,如果必要,还会使用活人殉葬,甚至产生了一个十分残忍的习惯,在帝王下葬的时候,他们会带来一个奴隶,这个奴隶要在地下墓穴里躺着,一直让他窒息到快死的时候,又把人家拉出来,呼吸顺畅后,再重复刚才的做法,往返三次,如果这个奴隶还有一口气存活的话,从此以后,他可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长得不错的,说不定还能够成为他们的同伴,享受荣华富贵。这样的习惯看起来好似对奴隶的恩赐一样,令他们十分开心,为此还可以安息亡灵。
元朝皇帝的安葬如此秘密,如今我们想要考察元朝帝王埋葬处的确切地点便是一件十分困哪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的地名,埋葬处的地貌,语言的明显分界导致翻译的困难,这些都成为我们确定忽必烈陵墓的阻碍,甚至,元朝之后的明朝,都很少有典籍去描述元朝的事情,大概是统治者的精致,也可能是元朝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反正到了现在,元朝的皇陵所在地也成为我们中国历史中为数不多的未解之谜。
不过没关系,虽说没能够利用他们陵墓中的文物去研究这段历史,着实有些可惜,不过,能够让他们入土为安,不再受到他人的打扰,不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