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必烈的元朝维护了国家统一?灭大理、平西夏、吞金国、稳西藏

忽必烈的元朝维护了国家统一?灭大理、平西夏、吞金国、稳西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迟传龙 访问量:1142 更新时间:2024/1/20 14:00:16

很多人对元朝没什么好感,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元朝国祚太短,只有98年时间。其次,元朝不是汉人政权,中原汉人多数采取敌对态度。再者,元朝的政策不得人心,因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翻看历史,如果没有元朝。中华版图将会变成啥样呢?恐怕很难想象。这事儿要从唐朝灭亡开始算起。

一、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分崩离析。

公元907年,朱温取代唐朝,建立了后梁政权,同年川西节度使王建,在蜀地建立了前蜀政权,自此五代十国便来临了。

第一,燕云十六州。

当时诸侯割据也就算了,关键是到了五代第三个王朝后晋时期,石敬瑭为了击败后唐的李从珂,以燕云十六州作为代价,换取契丹人出兵。

从公元936年开始,燕云十六州就割让给了契丹人,成为了后来大辽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燕云十六州指的是哪里呢?

主要有:燕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

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天津、河北涿州、河北河间、河北任丘、河北涿鹿、河北宣化、河北怀来、河北蔚县、山西应县、山西朔州、山西大同等地。

这可是咱们中国北部最重要的一块地盘,被契丹人占了去以后,便长期与中国南部分割开了。倒不是说不能被契丹占了,只不过契丹没有统一天下,导致南方人去一趟燕云十六州,还得办签证。

第二,大理国。

这还没完,西南地区的云南也出了幺蛾子。

公元937年,后晋的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云南当地的土豪们,宣布自立,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大理国。段思平就是“段誉”的先祖,大理国的开国皇帝。

这么一来云南又和中原地区分割开了。

第三,西夏。

公元990年,当时北宋已经建立了。党项人李继迁带着族人向西北地区迁徙,在甘肃、宁夏、陕西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一个独立政权。李继迁被大辽册封为夏国王。

公元1038年,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正式宣布建立西夏政权,自立为帝。这么一来,甘肃、宁夏、陕西的部分地区,也就与中原王朝分隔开了。

河西走廊都被占了,那么中原王朝就更别想去控制西域地区了。

所以说,从五代十国到北宋前期,这数十年时间里,天下四分五裂。这些个政权,时间长了以后,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割据政权了,如果没有元朝,恐怕版图很难恢复统一。

二、大蒙古国灭西夏、金国,拿下燕云十六州。

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以后,不仅选择西征,在此期间,还对西夏和金国进行了猛烈的进攻。

在成吉思汗去世以后,西夏终于彻底臣服在了大蒙古国麾下。这么一来,大蒙古国就把甘肃、宁夏、陕西的部分地区给收编了。

窝阔台汗在位期间,与金国彻底爆发大决战。

由于金国的体量太大,窝阔台也采取了成吉思汗的大迂回策略,兵分三路进军金国:

第一路,窝阔台自己带领中军,渡过黄河直奔洛阳。第二路,由斡赤斤带领左军,从山东济南南下。第三路,托雷带领的右军是主力,他从陕西宝鸡南下,借道南宋四川,沿着汉水包抄金国。

公元1232年,托雷大军在河南禹县灭了金国的35万大军,自此金国再也没有还手之力了。

窝阔台手下大将速不台围攻汴京,搞得城中250万人乱作一团。尤其是在缺少粮草的情况下,城中易子而食的现象再次发生,总计死亡超过90万人。

这一战过后,金国再也无力与大蒙古国相抗衡。公元1234年,金哀宗无路可逃,自缢而亡。自此金国被灭,而金国的地盘,就落入了大蒙古国之手。

当年辽国被灭以后,燕云十六州顺其自然就落入了金国之手。此后金国灭亡北宋,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盘。

如今大蒙古国灭亡金国以后,自然是接管了燕云十六州,而且整个长江以北地区,基本也都笼罩在了大蒙古国的势力范围之内。

三、忽必烈灭大理,稳西藏。

窝阔台汗去世以后,大蒙古国陷入了短时间的动荡之中。他儿子贵由汗继位时间太短,在准备西征拔都的时候,贵由汗忽然就去世了。

这下蒙古大汗的位置又空了出来,贵由汗的皇后勉强维持了3年的统治,结果越管越乱,可谓是一塌糊涂。

因此到了公元1251年,托雷的长子蒙哥,在金帐汗国拔都的支持下,成为了大蒙古国的新任大汗。蒙古大汗的位置,便从窝阔台系,转移到了托雷系。

蒙哥汗继位以后,第二年就派遣他的弟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公元1253年,忽必烈从陕西出发,1年以后,忽必烈攻克大理,段兴智出城投降。自此云南、贵州的大片地区,便进入到了大蒙古国的势力范围。

那么西藏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从公元877年吐蕃王朝覆灭以后,西藏地区就一直没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

吐蕃没了以后,这里的管辖者,基本上就是藏传佛教的几个派系。其中噶举派、萨迦派实力强劲。但是早在窝阔台汗时期,蒙古大军就已经占领了西藏,当时窝阔台将这里的管辖权,交给了自己的次子阔端。

可阔端死后,西藏内部再次纷争不断。这个时候萨迦派的领袖八思巴,成为了忽必烈的心腹。忽必烈也因此得到了西藏的统辖权。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西藏地区便正式成为了元朝的一部分。而八思巴所代表的萨迦派,史称萨迦王朝,也被正式确立为西藏的统治者。

这么一来,在忽必烈的努力之下,云贵高原以及青藏高原,就都纳入了元朝的统治范围。

四、元朝灭窝阔台汗国,拿下了西域。

再回头看看,还有哪块地盘孤悬海外呢?自然就是西域,也就是新疆地区。这还要从大蒙古国分裂开始说起。

蒙哥汗在1259年去世以后,压根就没有留下遗嘱。因此忽必烈和弟弟阿里不哥,成为了热门的竞争人选,他们都希望成为蒙古大汗。

忽必烈的封地在漠南,势力范围主要在汉地,他也更容易得到汉族地主们的支持。而阿里不哥遵循幼子守灶的习俗,一直呆在漠北,所以阿里不哥得到了广大蒙古贵族们的支持。

公元1260年,忽必烈不等回到漠北,索性在漠南召开了忽里台大会,自立为新任蒙古大汗。这可把阿里不哥气坏了,1个多月以后,阿里不哥在众多蒙古贵族们的支持下,也自立为蒙古大汗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大蒙古国内部长达4年的内战就这么爆发了。这场内战,使得大蒙古国分崩离析,忽必烈的元朝与其他4大汗国分道扬镳。最终忽必烈战胜了阿里不哥。

4大汗国中,窝阔台汗国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它是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建立的汗国。主要地盘在新疆地区。由于托雷系抢了窝阔台系的大汗之位,所以说窝阔台汗国一直与元朝针锋相对。

窝阔台汗国和元朝打了58年时间,最终还是被元朝给吞并了,因此广大的新疆地区,也纳入了元朝的统辖范围。

五、元朝对统一的定义,似乎超过了明朝。

现在有部分观点认为,是明朝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这要看从什么立场来看了,如果从汉人政权的角度来看,的确是这样。

不过我们也不能否认,元朝在大一统工作中的贡献,那是相当惊人的。我们可以枚举元朝(大蒙古国)吞并的这些政权,各自存活了多少年,就知道其中的意义了。

西夏,公元990年宣布独立,公元1038年建立,公元1227年被大蒙古国所灭,实际国祚237年。金国,公元1115年建立,公元1234年被大蒙古国所灭,国祚119年。大理,公元937年建立,公元1253年被忽必烈所灭,国祚316年。西藏地区,公元877年就散乱一团了,一直到公元1271年,忽必烈正式将其纳入统治,这儿也有394年的时间。

全都是百年以上的历史,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不管是信仰、文化还是政治,其实他们都能处于非常独立的状态,就很难再凝聚在一起了。

尤其是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统一,打破了唐朝与吐蕃昔日的隔阂,重新定义了华夏统一的新标准,这种意义是非凡的。

相对来说,明朝把蒙古大军赶到了长城以北,反倒是一种相对狭隘的统一思路了。当然了,后来朱棣多次出征漠北,也为这件事做了不少努力。

题外话:北宋在统一道路上的局限性。

说老实话,北宋虽然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可在版图上的贡献,实在是小得可怜。赵匡胤在结束五代十国以后,一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二没有攻克大理,三放纵西夏地区闹独立,四没有征服西藏的实力。

这些都是北宋在统一道路上的局限性。他们为了防止学武之人,掌握兵权以后,学习赵匡胤,所以一个劲儿地贬低武将集团。

换句话说,这就是宋朝版的“宁与友邦,不予家奴”。宁可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也不能让手下的将领有黄袍加身的可能。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忽必烈两次对日本发动进攻,他战败原因的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袁恩慈标签:忽必烈

    全文共3048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元朝是蒙古族、中国各少数民族共同缔造的一个统一的封建社会,其领土范围之广,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可谓是首屈一指。众所周知,元朝是从蒙古帝国分裂出来的,忽必烈统治了大部分的土地,建立了元朝,按照历史上的记载,蒙古王朝的版图甚至延伸到了亚欧。蒙古帝国的领土是成吉思汗在连

  • 农民捡到忽必烈圣旨金牌,专家无人认识,被金店用强酸融掉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忽必烈

    蒙古军队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一群蒙古汉子在铁木真家族的领导下,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蒙古帝国。蒙古铁骑之所以拥有强大的战斗力,除了草原民族与生俱来的组织性外,军事保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蒙古人的军事保密技术来源于一种特殊的文字——八思巴文。八思巴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易读难懂,只有少数贵族

  • 蒙古帝国分裂太早,忽必烈的元朝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统治蒙古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张大树文史标签:忽必烈

    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蒙古大汗,这位大汗可不简单,曾经率领蒙古铁骑横扫整个世界,这种能力是历史上的中国帝王无法比拟的,并且他还有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叫做“成吉思汗”。蒙古历史上的辉煌,确实值得国人叹服,蒙古帝国的存在,更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是由四大汗国和四小汗国组成的,四

  • 为什么有人说忽必烈建立元朝实际上是分裂了蒙古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忽必烈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它的影响力值到现在都使得人们对它产生一种深深怀念的感觉,很多人开始幻想中国古代那个统治欧亚大陆的恐怖力量。但因为元朝对于中原统治时间较短,使得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不够深刻,很多元朝相关的历史典籍都没有完整的保留下来,使得元朝历史研究出现了一定的断代和断城。而

  • 忽必烈凭借此话,收聚百万之众,杀得南宋西夏望风而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忽必烈

    在元朝历史上有这么一支军队,他们平日里闲懒散慢、奸淫掳掠,不受军纪约束,打仗时却攻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杀得南宋西夏望风而逃,只因为忽必烈曾秘密授予这支队伍一个特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南宋后期,北方的元蒙兴起,先后统一蒙古,诛灭金国,马上便剑指南方,西夏、南宋纷纷沦为其鱼肉。可是随着战事的推进,

  • 忽必烈为何不能阻止蒙古帝国的分裂,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忽必烈

    文/四季文史如题,忽必烈一世枭雄,却未能阻止蒙古分裂,很显然,不是他不阻止,某种程度上说,反而是他加速了蒙古帝国的分裂。一、忽必烈的野心公元1259年,蒙古帝国正是分裂为元帝国(蒙古本土)和其它四大汗国(金帐汗国,伊尔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在分裂前,蒙古国大汗蒙哥让忽必烈分管漠南,因为他看

  • 蒙古四大汗国为何反目成仇?成吉思汗埋下祸根,忽必烈催熟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忽必烈

    元朝皇帝忽必烈算不算蒙古帝国的皇帝?蒙元四大汗国为何反目成仇、自相残杀?估计,这是很多不熟悉13世纪蒙元历史的朋友心中最大的疑惑了。由于很多历史事件发生在元朝的境外,没有被编入元史,导致很多记载以讹传讹。要想解开上述谜团,不仅涉及到元史、宋史,还应了解中世纪的中西亚、欧洲及俄罗斯等国历史,下面就正本

  • 如此惨烈的夺位,元世祖忽必烈如何登上大汗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忽必烈

    蒙古诸侯为何不支持忽必烈宣汗?蒙哥死于公元1259年。此时,忽必烈仍奉命征战南宋。在蒙古国,有能力和实力接替大汗的,一个是阿里不哥,一个是忽必烈。不过,自从忽必烈奉命在漠南整编军队,准备攻打南宋后,便开始大量招募汉人俘虏。他重用了这些汉人,用汉制管理漠南。这种行为引起了很多蒙古贵族的不满。忽必烈当时

  • 为何蒙古诸位王爷集体反对,忽必烈依然还能当大汗?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忽必烈

    导读:首先忽必烈这个大汗基本上可以说是自封的,虽然《元史》对忽必烈的汗位进行了美化,但是无法改变汗位的非正统属性。传统获得蒙古可汗的的三种形式:前任大汗遗嘱、呼勒台选举制、蒙古传统幼子守灶制度忽必烈一样也不占,最后还是通过武力解决的方式迫使蒙古王公承认结果。这也造成了庞大的蒙古帝国的分裂,有的从此连

  • 南征北战,英雄一生的忽必烈,晚年为何被肥胖与痛风折磨?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忽必烈

    少数民族的体型与汉族人是有区别的,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忽必烈画像,也只感受到壮,而非肥胖。一开始征战之时,正是开疆拓土之时,忽必烈的身材必然不能肥胖,他要是顶着一个大肚子去征战,怎么能打得过强悍的敌人呢?前期的忽必烈忙于征战,无法享受这世间的美好东西,比如美食、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