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国王塔察儿:少年袭位的东道主,忽必烈称汗的第一功臣

国王塔察儿:少年袭位的东道主,忽必烈称汗的第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十一史话 访问量:2322 更新时间:2023/12/9 22:31:45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内战中,很多人都认为忽必烈能够胜利,全靠汉人世侯的支持才打败阿里不哥的,功劳都是汉人世侯的,却把真正的功臣忽视。

其实,忽必烈能够抢先召开忽里勒台登上汗位台,全靠一个人首倡拥戴、全力支持,这个第一功臣,就是忽必烈同曾祖的堂兄弟、东道诸王之长——国王塔察儿。

01,左翼诸王之长

国王塔察儿(约123?/1240—约1274),是铁木哥斡赤斤的嫡孙,铁木哥兀鲁思第二任汗,父亲只不干。

塔察儿的祖父铁木哥是成吉思汗的幼弟,和几个兄弟被分到东道左翼,铁木哥分到的千户是最多的,有五千户,还继承了母亲诃额仑太后的三千户,因此成为左手诸王之长。

铁木哥兀鲁思最初的封地西至根河、得尔布尔河下游,与合撒儿的封地相邻;南在哈拉哈河流域以南,与按赤台的封地相邻;东抵金长城,占有辽东大片土地,统治中心就在哈拉哈河右岸。

做为成吉思汗的幼弟,还获准可以向大兴安岭以东发展势力,蒲鲜万奴被消灭后,铁木哥家族的势力就扩展到嫩江、松花江流域,东北地区的一半都成他家的。

1978年,黑龙江省宝清县出土了一枚铜质“管民千户之印”,上面有“塔察国王发”,“甲寅(1254)年六月日造”字样,这颗大印的千户就是塔察儿国王的下属官员,被塔察儿国王任命的,从这里也可以知道塔察儿的权力,至少不低于任命“千户”这一级别的官员。

在宝清县发现这枚印章,也说明了塔察儿在位的时候,他的家族势力已经占据整个大兴安岭北段。

02,少年国王

铁木哥在母亲和大哥的溺爱下,一直顺风顺水的,窝阔台死后,铁木哥还对汗位有过问鼎企图,拥兵进入汗庭,不过,在乃马真后的质问下,铁木哥又胆怯,改口拥立贵由汗继位。

贵由继位当年(1246),曾经对铁木哥有过清算,当然也没敢对这个小叔祖本人有啥伤害,就在当年或者次年,铁木哥去世。

铁木哥的嫡长子只不干早卒,嫡长孙塔察儿年纪还小,他的庶长兄帖木迭儿就想谋夺兀鲁思汗位。黄金家族的规矩从来都是立嫡,庶子是没有资格承袭王位的,帖木迭儿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支持。

铁木哥的王傅、辅弼大臣撒吉思派人飞驰汗庭报告,贵由汗的生母乃马真后做主,指定塔察儿承袭他祖父的汗位,还把当初成吉思汗授给铁木哥的“皇太弟玺”授予塔察儿,年幼的塔察儿就成了铁木哥兀鲁思汗,还是东道诸王之长。由于塔察儿年幼,政务就由王傅大臣撒吉思与火鲁和孙共同治理。

贵由在位不到三年就驾崩,他的皇后海迷失监国,窝阔台的子孙们为了大汗之位一个个争的斗鸡眼似的,不想拔都却在阿拉脱忽剌兀召开忽里勒台,准备拥戴蒙哥登上汗位。成吉思汗四个嫡子就分成两派,老大老四一派,老二老三一派,左翼诸王的态度和支持就起决定性作用了。

按说塔察儿能够保住汗位多亏了窝阔台汗的乃马真后,在这个关键时刻,好像应该无条件支持窝阔台系的候选人。

但是,身为东方诸王之长的塔察儿却带领其他几个小兀鲁思领主赶赴阿拉脱忽剌兀去参加忽里勒台,塔察儿的行为让窝阔台和察合台一派瞬间成为势弱的一方,蒙哥顺利登上汗位,塔察儿的拥戴定策功是跑不了的。

03,被蒙哥汗猜忌

蒙哥继位时,国王塔察儿的年龄不会超过二十岁,父祖早亡,他一个少年郎又是东道左翼诸王老大,跟辽东土皇帝似的,大汗对他是礼让,东道其他小兀鲁思对他是尊重还有隐忍,塔察儿自然不免就有些骄纵。

塔察儿不但在辽东扩张,还和祖父一样,对高丽有觊觎之心,派人到高丽收拾民户,擅自管领。而汗庭则是从窝阔台汗开始,经略高丽从不动用铁木哥兀鲁思的军队,就是为了防止铁木哥兀鲁思染指高丽。

蒙哥继位初期,命合撒儿兀鲁思汗也古(合撒儿嫡长子,塔察儿堂叔伯)征伐高丽,也是不找塔察儿,塔察儿和也古之间就有些不愉快,也古愤而袭击塔察儿的营地,为了调解双方,蒙哥汗只好罢免也古征伐高丽的职务,另外任命征东元帅。

不过,随即在年底,蒙哥再次任命也古领军征高丽,让他成为蒙哥时期征高丽的主将,对东道势力最大的塔察儿始终弃而不用。

当然,只是不让塔察儿沾手征伐高丽的事,蒙哥汗南征宋国时,就征调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塔察儿对蒙哥的行为肯定不满,带领部队一路上牵羊抢猪、寻欢作乐,搞的满地鸡毛。南下后围攻襄樊,正遇到阴雨连绵,几次攻城无果,塔察儿这货就撤退了。

听说塔察儿的战况,蒙哥汗很恼火,严厉斥责他,让他佯攻两淮,又传召之前被他冷落雪藏的弟弟忽必烈迅速南下,取代塔察儿的统兵权。

在之后的战事中,塔察儿表现的依旧很糟糕,蒙哥汗对这个堂弟很无语,召他赶赴四川行在,随后,蒙哥汗在钓鱼城之战中丧生,黄金家族的内战再次一触即发。

04,支持忽必烈汗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中,西道诸兀鲁思和漠北本土都是支持阿里不哥,忽必烈的支持者寥寥无几,还都没有势力。

被蒙哥汗屡次训斥的东道诸王之长塔察儿,成了忽必烈首要争取的对象,毕竟塔察儿所拥有的势力和影响力是目前没站在阿里不哥一方最大的,忽必烈的亲信谋士郝经评价塔察儿说:“其士马精强,尝代主上帅东诸侯,是蒙古东道诸侯之长”。

再说,塔察儿的领地在东北,对忽必烈来说,如果得不到塔察儿的支持,他势必陷入和林的阿里不哥和东北的塔察儿夹攻的险地中,更何况,塔察儿还和山东的世侯李璮有姻亲关系,塔察儿的妹妹嫁给了李璮,为了自身的安全,忽必烈必须取得塔察儿的支持。

因此,忽必烈派亲信廉希宪去见塔察儿国王,廉希宪给塔察儿带去一份特殊的礼物,就是忽必烈自己的膳食,古人讲究“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表示亲近和恩宠,蒙古人也有这个传统。

塔察儿面对廉希宪带来的膳食,明确表示感动,廉希宪在他面前把忽必烈好好的夸了一通,称赞忽必烈“圣德神功,天顺人归”,是大汗的最佳人选。力劝塔察儿赶赴开平,去拥戴忽必烈为大汉,把首倡拥戴之功捞到手。

塔察儿听了满耳朵,心里盘算,因为蒙哥防止他染指高丽,又屡次斥责他,塔察儿对蒙哥政府自然有抵触心理,如果阿里不哥当了大汗,他继承蒙哥汗,势必会继承蒙哥汗的政治路线,那他铁木哥兀鲁思还是被打压的命运。如果他支持忽必烈,忽必烈总得给他好处吧!比如,对他在辽东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塔察儿的心腹重臣撒吉思也劝告他推戴忽必烈,因此,盘算好利弊,塔察儿对廉希宪表示,一定拥戴忽必烈王子。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召开忽里勒台,塔察儿率先上书劝进,当时与会诸王的拥戴之心还不够坚定,忽必烈当众公布塔察儿的劝进书,诸王才迅速附和表示支持,忽必烈才得以顺利登位。

05,丰厚的回报

为了向塔察儿表示感谢,回报他的拥戴定策功,还因为和阿里不哥的内战,忽必烈在军事上要倚重东道诸王,自然对塔察儿恩宠倍加,多方优容。

中统元年(1260)六月丙子,“诏中书省给诸王塔察儿益都、平州封邑岁赋、金帛,并以诸王白虎、袭剌门所属民户、人匠、岁赋给之。”

不但给予他厚赏,还把塔察儿叔叔白虎、侄子袭剌门(帖木迭儿儿子)所属的民户、人匠、岁赋都转给塔察儿,这明显是对塔察儿全力支持忽必烈的回报啊!

中统二年(1261),国王塔察儿拜中书平章政事,十一月,与阿里不哥大军在昔木土脑儿之地,塔察儿为左翼,诸王合丹、纳陈驸马为右翼,诸王拨绰将中军,斩杀阿里不哥大将合丹豁尔赤,分兵奋击,大破阿里不哥军,追击五十余里,忽必烈下诏不要穷追,塔察儿诸人才回师。

因为军功卓著,塔察儿又在中统四年(1263)代忽鲁不花为左丞相,忽必烈表示对塔察儿非常看重,但凡召开宗王会议,必然少不了塔察儿的首位。

中统元年(1260)十二月,赐“诸王塔察、阿术鲁钞各五十九锭有奇,绵五千九十八斤,绢五千九十八匹,文绮三百匹,金素半之。”阿术鲁是斡端的儿子、铁木哥的孙子、塔察儿的堂兄弟,元史记载他是塔察儿的儿子有误。

中统二年(1261)八月,“赐诸王塔察儿金千两、银五千两、币三百匹。”朝廷还专门为国王塔察儿设置“管领种田打捕鹰房民匠等户万户府,秩正三品,掌归德、亳州、永、宿二十余城各蒙古、汉军种田户差税。”

“三年正月,诸王塔察儿请置铁冶,从之。请立互市,不从。”塔察儿申请设置炼铁的场所,忽必烈同意了,塔察儿又申请和高丽设立互市,忽必烈立即拒绝,身为大汗的忽必烈,还是和前任大汗一样,防着铁木哥兀鲁思染指高丽。

为了笼络塔察儿,忽必烈不惜物力财力,赈济塔察儿的饥民,赏赐他币帛和布匹,因此,塔察儿成为忽必烈朝势力最大的宗王。

塔察儿最后一次出现在史书是在至元十一年(1274),他曾向辽西嗣国王头辇哥(屠寄认为头辇哥国王是木华黎曾孙忽林池)传旨,之后,就不见塔察儿的相关记载,所以,可以判定塔察儿的卒年就在至元十一年。

06,猴格说

做为铁木哥斡赤斤继承人的塔察儿国王,拥有人数众多的军队和兀鲁思,当初分封的五千人,以及继承太后的三千人,因为繁衍变成一只庞大的军队,让塔察儿享有很高的威望。

而铁木哥兀鲁思最鼎盛的时期,就是忽必烈在位时的塔察儿时代,但塔察儿一直被忽视乃至无视,很多人把他当作普通宗王看待,猴格以为,要想了解忽必烈初期的政局,就不能无视塔察儿国王所起的作用。

忽必烈没有经过传统的忽里勒台,依靠少数宗王拥戴战胜阿里不哥,除了他自身的原因加持外,的确也因为汉地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为基础,对战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些都是不能否认的。

但是,忽必烈能够取胜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和他得到东道诸王之长的塔察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塔察儿才是忽必烈有底气问鼎汗权的最大功臣。

就是因为知道塔察儿的影响力,忽必烈才在塔察儿死后,开始有意无意的打压铁木哥兀鲁思,最终酿成了乃颜之乱,乃颜国王就是塔察儿国王的孙子,带领东方几个兀鲁思发动叛乱,被忽必烈镇压。

铁木哥兀鲁思从乃颜之乱被平定,从此势力大减,再没有国王的称号,沦落为二流宗王。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图片不代表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元史、史集、新元史、张岱玉诸王表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忽必烈下葬想怪招:古树掏空做棺材,千军万马踏平川,至今未解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忽必烈

    十几年前,妻子的离开,让他饱受相思之苦;又过五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有出现在他的身上,悲剧的不期而至,让他深受刺激,于是,他开始酗酒,开始无节制的暴饮暴食,他的体重急速增加,肥胖带来的不良反应加上酗酒引发的疾病折磨,令他的晚年痛苦不堪。即便他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平定四方的忽必烈,这一次,他也要在

  • 探析:蒙古为何推崇成吉思汗,对建立元朝的忽必烈却讳莫如深?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忽必烈

    蒙古在13世纪的崛起,既是奇迹,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北方游牧部落建立的辽金王朝一直向往中原,不断向南发展,在北方留下了缺口,这也给了蒙古部落的发展空间。因此,蒙古部落的崛起,不仅得益于成吉思汗,更得益于辽金的松散管理。在历史上,除了成吉思汗之外,忽必烈在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蒙古人眼中,无论是成吉

  • 四川人为何这么能打?忽必烈穷尽36年也无法征服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忽必烈

    说起四川,相信绝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想到的都是火锅或美女,因为四川人爱吃辣是全国都知道的,而且四川的美女皮肤白皙,性格开朗大方也是十分有名的。其实,四川值得说的远不止是这两点。四川人能打是众所周知的,蒙古铁骑征服欧亚大陆,但耗时36年也拿不下重庆,到南宋灭亡,对傲视群雄的忽必烈来说,仍然显得心有余力而

  • 忽必烈改制,早期蒙元政权对于汉文化的学习借鉴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忽必烈

    提及蒙元,不可避免的便会想起其“四等人制度”,是为了维护统治者本族利益的民族分治。这与其统治力量有关,不过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必行汉法,可以长久”,这可以从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国家中得到启发,如北魏孝文帝“改行汉制”便是为了缓和矛盾以更好的维护统治。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较野蛮的征服者往往不得不适应于统

  • 元世祖忽必烈:中国史上杀人和指挥下令屠城最多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爽的生活记录标签:忽必烈

    中国元世祖忽必烈是蒙古大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中国史上杀人和屠城最多的人蒙古人最崇拜的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大汗,他的孙子忽必烈杀了多少人常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有战争就免不了死伤,有仁爱的将领宁愿花更多的精力来换取双方更少的伤亡,但在历史上更多的是以杀立威,敢于屠城和杀人最多的军事首领

  • 高丽国为何请求忽必烈下嫁公主?并非畏惧元朝势力,而是为了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执掌的元朝,在当时来说算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等都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却愿意把自己的公主下嫁到一个附属国,这是为什么呢?当时很多附属国为了不让其他国家乃至主国欺凌,他们都会选择相邻国家“避难”,甚至在不同阶段都会向主国进贡珍贵的物品和美女。在当时,高丽国就是元朝的一个附属国,但就是这样一个附属国

  • 江华岛难题:因为迁都,高丽王被废、禁军叛乱,忽必烈如何解决?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忽必烈

    1259年4月高丽高宗长子倎替其父亲入朝蒙古,当时蒙哥合汗正在攻打南宋合州,世子倎奉命赴四川朝见蒙哥汗。但是,同年7月蒙哥汗在征南宋时在四川合州(今重庆)钓鱼城病死。当高丽世子倎还未到达四川来到甘肃六盘山时,接到了蒙哥汗去世的消息。当时,忽必烈统率蒙古另一路人马正在攻打南宋鄂州(今武汉),忽必烈在鄂

  • 忽必烈的元朝维护了国家统一?灭大理、平西夏、吞金国、稳西藏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忽必烈

    很多人对元朝没什么好感,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元朝国祚太短,只有98年时间。其次,元朝不是汉人政权,中原汉人多数采取敌对态度。再者,元朝的政策不得人心,因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翻看历史,如果没有元朝。中华版图将会变成啥样呢?恐怕很难想象。这事儿要从唐朝灭亡开始算起。一、五代十国时期

  • 忽必烈两次对日本发动进攻,他战败原因的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袁恩慈标签:忽必烈

    全文共3048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元朝是蒙古族、中国各少数民族共同缔造的一个统一的封建社会,其领土范围之广,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可谓是首屈一指。众所周知,元朝是从蒙古帝国分裂出来的,忽必烈统治了大部分的土地,建立了元朝,按照历史上的记载,蒙古王朝的版图甚至延伸到了亚欧。蒙古帝国的领土是成吉思汗在连

  • 农民捡到忽必烈圣旨金牌,专家无人认识,被金店用强酸融掉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忽必烈

    蒙古军队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一群蒙古汉子在铁木真家族的领导下,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蒙古帝国。蒙古铁骑之所以拥有强大的战斗力,除了草原民族与生俱来的组织性外,军事保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蒙古人的军事保密技术来源于一种特殊的文字——八思巴文。八思巴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易读难懂,只有少数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