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情商欠费的战神李靖,能活到79岁善终,简直就是个奇迹

情商欠费的战神李靖,能活到79岁善终,简直就是个奇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唯物历史观 访问量:3424 更新时间:2023/12/14 10:48:30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非常多的能人异士。他们也许是战功累累的将军,也许是能够出谋划策的谋士,他们对他们所处的朝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在国家安定之后,现任的君王因为害怕这些功臣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会对他们痛下杀手。在历史上战功显赫却屡遭毒手的大臣屡见不鲜。

(唐太宗)

在隋朝的时候,隋文帝将九名开国功臣杀到只剩了两位,其他朝代虽然没有杀得这么厉害,但是也是存在这样的行为的。唯有一名帝王,他十分的宽容也十分的仁慈,在唐太宗时期李靖将军可以说是屡次挑战唐太宗的底线,但是他依旧能够安享晚年,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奇迹。

一、战场上的战神

相信大家对于李靖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熟悉的。在后世的时候,李靖被神话为托塔李天王。关于他的神话故事被各大导演进行大量的翻拍,以至于现在家喻户晓。不过托塔李天王这个形象太怂了,在历史上真正的李靖将军可不像在神话故事中那么怂,他可是唐朝的战神!可以说,唐朝有一半的江山都是李靖打下来的。

(李靖)

历史上的李靖生活在唐朝,他曾经率兵攻打突厥,后来在双方兵力相差甚大的情况下大破突厥,成为了唐初第一名将。据说当时李靖只带了三千精兵就取得了突厥首领的首级,突厥直接就被李靖给打灭了,紧接着李靖又把吐谷浑全境拿下,变成了唐朝的州县。

从他的这些丰功伟绩中就可以看出李靖的军事能力确实是非常的强的,如果说要在战场上碰到他,那绝对是相当棘手的。

二、站错队的李靖

其实李靖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是一名将军,他的官职也不是很高,直到他五十岁之前,他都还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小官员。李靖出身名门却并没有多少大作为。在唐朝兴起的时候,他甚至还因为站错了队伍,差点儿被李渊给杀了。

(李靖画像)

当时李渊刚刚从太原起兵,这个时候大家都还不知道,他要起兵造反,但李靖却听闻了风声。随即李靖化装成了囚犯,前往隋炀帝的身边,想要向隋炀帝告密。但是很可惜的是,他没有看清楚局势,在他抵达之后,隋炀帝终究是没有干过李渊,最后李渊成了唐高祖。

新帝登基,肯定是要处置前朝旧臣的,站在自己这边的就先不说了,像李靖这种站在隋炀帝阵营的,肯定是要处决了的。但是在处决李靖的时候,李靖为了保命突然说了一句:“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君,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呼!”这句话,让当时的李世民听得颇有感触,认为李靖是个可塑之才。

(李世民)

于是就向自己的父亲李渊求情,并且将他收为己用。最后,李靖也确实是被李世民所救了,他成为了李世民的幕僚。不得不说,他最后这一句话确实是救了他的性命,这里也体现出了李世民心中的大爱,他的爱才之心。其实李渊是比较憎恨李靖的,就是因为李靖的告密,所以隋军才早到了几天,导致他自己的儿子李智云死于隋军之手。

虽然说不是李靖直接性地杀害了自己的儿子,但是自己儿子的死,毕竟和李靖有关系,所以在李渊的心里李靖本来是必死的。但是后来听到自己二儿子的话,经过一番思考,他就觉得儿子说得对,毕竟自己刚刚打下江山。因此,李渊在经过反复思量之后,最后饶了李靖一命。

(简笔画李靖)

三、自毁名声

那李靖在李世民的手下就安分了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李靖在战场上确实是一往无前,是一名真真正正的战神。但是在下战场之后,他就是一个非常会作死的人。在李靖大败突厥以及大破吐谷浑之后,李靖就遭到了朝堂上大臣的弹劾。大臣们根据所得到情报向皇帝弹劾李靖将军放纵自己手下的士兵收敛财物。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在唐朝制度下的兵役了,在当时作为府兵制是并没有薪水的,他们平时也是需要种田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而且如果上战场打仗的话还要自己出衣服食物等,这就比较尴尬了,如果没有具体的福利待遇的话,那谁愿意替你干事?

于是在朝廷中便有一条潜规则,那就是在每次战争过后,缴获的战利品大头都要封赏给军中的将士,这样府兵们每次出战的收入大概就是自己一到两年的收成才能换来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府兵们自然是集体的作战,争取获得胜利,拿到奖赏。不过,这一次的李靖遭受到的弹劾,完全是他自己作出来的。

本来李靖将军这个人,他对自己的部下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打消皇帝对他的疑虑,因为自古以来功劳过大都会遭受到帝王的猜疑。李靖将军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对于唐太宗来说,李靖将军此举实属于多此一举。

因为他平时在朝堂上人缘也不好,而且兵权在唐朝也是有相当严格的管制的,不可能一直会在李靖将军的手上,他完全没有必要做出这样的行为来让自己打消疑虑。李靖的这个举动让唐太宗哭笑不得,但唐太宗毕竟是一个人精,他还是配合李靖演完了这出戏,最后以不痛不痒的惩罚结束了这件事情。

四、闭门事件

在晚年的时候,李靖害怕自己的功勋过于强大,遭到帝王的猜忌,便“四门紧闭”,并且拒绝了和所有亲戚朋友的来往,一个人在家里悠闲地养老。

就算李靖他想要造反的话,也没有官员愿意出来支持他。而且因为他过于给自己加戏,他在朝廷官员的眼中就像是一个变数,没有人知道他下一个举动到底会做什么。

他的这个举动也让原本想关心他的唐太宗更加哭笑不得。唐太宗是非常仁慈的一位帝王,他对臣子一向都非常的大方,仁君之名远扬四海。因此看到李靖这个举动的时候,唐太宗也是觉得非常的好笑。

总结:

不得不说,李静将军在战场上是一位所向披靡的战神,但是在战场之下,他也确实是一个搞笑人物。在唐高宗和唐太宗两个帝王统治期间,他都做出了不少的错事,时常让人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过不得不说,他运气是非常好的,他在后期的时候碰到了唐太宗这个明主。唐太宗如果没有这么仁慈,他是早已死了千百回了。所以说,智商欠费的战神将军李靖,能活到79岁善终,确实是一个奇迹。

标签: 李靖

更多文章

  • 陕西三原:李靖故居高起点高质量推进美丽景区建设

    历史人物编辑:好旺传媒官方账号标签:李靖

    2023年开年以来,陕西省三原县李靖故居景区大力推进“美丽景区”建设,扎实开展景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活动,以“扩绿、增花、提质、增效”为主线,全力打造温馨舒适、整洁优美、景色宜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让游客来景区旅游养身又养心,靓丽风景线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喜人底色。记者了解到,李靖故居位于三原

  • 李靖为什么差点被李渊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李靖

    李靖是大唐名将,才兼文武,出将入相,列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李靖的戎马生涯中,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是名将韩擒虎的外甥。他受家里的影响,从小就有“文武才略”,也很有进取之心。隋朝的时候,他跟着李渊与突厥作战。不过当时已经天下大乱,河北的窦建德,河南的翟让、李密等势力崛起,他

  • 大唐战神李靖为何名气不大?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李靖

    大唐战神李靖为何名气不大?宦官家庭的出身让李靖与众不同。他的舅舅韩擒虎,一位蜚声的将领,提供了李靖难得的社会背景。然而,虽然他本可以借助这样的家庭背景步步高升,但在他人生的前半段,他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使用。在这个阶段,他的生活并非电视剧般的曲折复杂,没有小人的破坏,也没有皇帝的昏庸误解。说他是怀才

  • 李世民问李靖自己兵败高句丽原因,李靖说了5个字,让他恍然大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李靖

    唐太宗李世民戎马一生,征战无数,胜利更是无数,然而在他人生最后一战却兵败高句丽。事后,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解其中的原因,最后大唐战神李靖说了5个字,让唐太宗李世民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那么,李靖到底说了哪5个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亲征高句丽在隋唐时期,邻国的高句丽一直非常不老实,

  • 李白成天“不务正业”,他哪里来的钱到处游山玩水?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李白

    李白成天“不务正业”,他哪里来的钱到处游山玩水?现在的人们都开始讲究生活质量了,一些家庭一年规定出去旅游几次,有的家庭是出国有的是出省,不过这肯定是要和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而言了,那些家庭一般的也就在省内的一些景点逛逛了。这旅游的花销还是很大的,先不说机票什么的,光是住宿费就不少的钱,尤其是那些比较出

  • 人到中年,才知道“李白”有多苦

    历史人物编辑:布衣粗食标签:李白

    01诗人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说起唐代诗人李白,我们会想到“浪漫、才气、豪气”等词语,还会羡慕他游山玩水,广交朋友的人生。李白留下的诗歌有很多,脍炙人口。可是,当我们到了中年,认真研究诗句背后的故事,就会发现——曾经不解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多数的浪漫,不过是心性乐观而已;生

  • 李白每天“不务正业”,哪来的钱到处游山玩水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李白

    文/寂寞的红酒李白,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素有“诗仙”的美誉。李白一生放荡不羁,喜欢吃喝玩乐,大半生都游山玩水,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玩的那叫一个嗨。众所周知,李白走的是仕途,但当过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六品翰林待诏,是个品级不高的闲职,那点微薄的薪水都不够他平时喝酒的。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李白官职

  • 如何才能成为像李白一样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李白

    今日偶然看到自媒体平台有网友提问:如何才能成为像李白一样的诗人?对此,六甲番人认为,要想成为李白,其实也不难,满足如下若干条件也就差不多了:一、酒:先学会喝酒吧,每次至少喝一斗以上的白酒,喝醉了就地睡在酒吧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二、舍:也要学会说走就走,所有的旅行都任由冲动,一时冲

  • 李白:一个误入官场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李白

    诗仙李白他希望自己能够造福百姓,为朝廷服务。现实是只留下被人传诵的诗篇,却没有留下为官一方的业绩。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达到李白这样的高度,这种不朽的诗篇足以留传几千年,这种不朽怎么可以与“为官”这种俗事相提并论呢?与他同时代的达官显贵能有几个达到李白的高度,又有几人能青史留名,万年传诵?用“为

  • 一位前辈看不起李白,李白回敬他一首诗,骂人不带脏字,令人叫绝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李白

    李白作为一代谪仙人,喜欢他、追捧他的“迷弟”、“迷妹”非常多。不说别的,单说李白在诗歌上取得的成就,足以让他千古留名了。很多人喜欢李白的诗风,读李白的诗,常常让人内心油然而生豪气之感,大气浪漫、潇洒飘逸是李白的特色,比如那句我们都很熟悉的诗:“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